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辭投行停MBA 為港育良師 拍檔津貼大學生全職教基層 ...
發新帖
查看: 1528|回覆: 2
go

辭投行停MBA 為港育良師 拍檔津貼大學生全職教基層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4-11-6 09: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伯樂管理有限公司的創辦人黃慧儀(中)答應為「良師香港」擔任商業顧問,更將其生日派對變成籌款派對,一夜間為良師香港籌得近13萬,Arnold(左)和Cheney(右)向她送上紀念座致謝。

【明報專訊】同樣年僅25歲的陳君洋(Arnold)和鄭其森(Cheney),一個是會考10優生,另一個是高考高材生,均深信教育可改變命運,遂放棄投行的高薪厚職及暫停攻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成立「良師香港」(Teach for Hong Kong),招募對教學有熱誠的大學生停學一年到基層學校執教,藉此令受惠學生提升成績,亦讓更多大學生感受到教育的重要,他日在社會不同崗位上發揮影響力。

明年招募學生 支付所有開支

Arnold及Cheney去年8月成立良師香港,意念與美國的「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類近。他們擬於明年中前在大學招募10至15名大學生,停學一年到基層學校擔任全職項目教師,與學校教師一同於常規課堂教學,及構思不同的教學及課餘活動。每名大學生將每月獲發6500元生活津貼,良師香港亦會負責所有教學開支,不會耗用學校資源,暫已有3所學校決定與該會合作。

校長:計劃鼓勵中學生尋夢

參與該計劃的樂善堂余近卿中學,其校長劉振鴻表示,校內不少學生來自基層家庭,均覺得夢想很遠,但大學生可以藉分享自身經歷,刺激中學生努力尋夢。劉亦指出,到該校教學的大學生有不同背景,相信能為學校帶來新想法及經驗,「如建築系學生可設計砌建築模型等活動,助學生建立不同興趣」。劉校長期望,「當學生見到哥哥、姐姐願意停學一年去幫他們,希望他日他們會(把這份精神)薪火相傳」。

為成立良師香港,Arnold暫停修讀美國哈佛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日後才重返校園,Cheney則辭掉高盛投資銀行分析員一職。

「美麗中國」計劃啟發概念

Arnold稱,良師香港的概念源於去年認識一名在「美麗中國」計劃(Teach For China)當顧問的朋友,並應其邀請到北京總部義務擔任財務工作,其間與不少大學生教師團隊交流,「他們分享赴山區教學的艱辛經歷,更說完成兩年教學後會繼續為教育貢獻,我感受到他們對教育的抱負和承擔」。

參與兒童議會 激發用功讀書

Cheney當年高考考獲4A,於科大環球商業管理畢業後加入高盛,但他自言小時只是一個「屋仔」,出身基層,讀書成績一般,亦沒有什麼自信,直到初中時參加了民政事務處資助的兒童議會活動,製作有關教改的議案,再向政府官員及議員發表,令他覺得自己也可為世界做一些事。之後他開始發憤讀書,也埋下他對教育承擔的種子。


   1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2#
發表於 14-11-6 09:50 |只看該作者
打動獵頭老闆 生日會籌款

【明報專訊】「良師香港」目標是明年聘請約10至15名大學生到學校執教一年,估計營運經費需至少140萬元,至今仍欠過百萬元。Arnold和Cheney最初以其積蓄支撐公司運作,至今年9月開展籌款工作,有獵頭公司總裁經朋友知悉他們的計劃,臨時將其生日派對變成籌款派對,一夜間為他們籌得近13萬,令二人十分感動。

年需140萬元

今年9月,二人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獵頭公司伯樂管理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主席黃慧儀(Louisa),並向她介紹良師香港計劃。Arnold稱,短短半小時後Louisa即答應擔任他們的商業顧問,當時更指兩周後是她的生日派對,會呼籲家人及朋友不要送生日禮物,改為直接捐款給良師香港。

當晚約有40人參加派對,Arnold稱,Louisa不斷向朋友介紹他們,「彷彿我們變了派對的主角」,結果他們一晚間籌得近13萬元,這陣「及時雨」可應付未來一年招募及訓練參加者的開支。

他們亦獲得不少商界人士幫助,包括有商界顧問轉介國際級律師團隊,為他們提供免費法律諮詢;仁人學社的創辦人蔡美碧知道他們沒有辦公室,更在其公司辦公室劃分一個地方,免費給良師香港作臨時辦公室。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3#
發表於 14-11-6 09:50 |只看該作者
藍本「為美國而教」 年招6000人

【明報專訊】非牟利機構「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成立於1989年,每年招募當地的大學畢業生及其他專業人士,到城市及貧窮地區的學校執教兩年,希望讓美國學童不論貧富均有機會接觸優質教育,杜絕教育不平等問題。該機構首年成功聘請500多名畢業生擔任教師,去年人數更高達6000人,短短20多年間升幅超過10倍,當中不乏來自哈佛、耶魯及柏克萊等著名大學的學生。

盼大學生助學童 關注教育流弊

為美國而教的概念源於創辦人Wendy Kopp在大學時的畢業論文,短期目標希望透過嚴格挑選有意執教的大學生及社會人士,讓他們在兩年的教學工作中正面影響學生,並提升學生成績;長期目標則是希望完成兩年教學工作的成員,將來在不同界別仍持續關注教育不平等的問題,並在其崗位上發揮影響力。

創辦人登《時代》最具影響力百人

機構創辦至今25年,已有超過3.3萬名大學畢業生參加計劃,到全美52個地區、逾36個州服務逾300萬名學童。創辦人Wendy Kopp更於2008年獲《時代》周刊(TIME)選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以表揚她對教育的巨大貢獻。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