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選科選校 大專自資課掀加風 浸大會計貴35%嚇人
發新帖
查看: 2462|回覆: 3
go

大專自資課掀加風 浸大會計貴35%嚇人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1
1#
發表於 14-2-17 14: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2-17 14:08 編輯

多間開辦自資課程的大專院校計劃於新學年加學費,莘莘學子再添負擔。據「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iPASS)顯示,至少10間院校打算加學費,涉及逾70個課程,以香港浸會大學銜接學位課程──「會計學(榮譽)商學士」加幅最驚人,加至8.5萬元(35%)。其餘院校部分自資學士學位、副學士及銜接學位課程,加幅由1.7%至11%不等。浸大表示,近年通脹持續入不敷支,須調整部分課程學費。有學界人士質疑,立法會去年曾公布開辦自資課程的院校有不少盈餘,但院校卻以通脹為由加學費,欠詳細理據,促請教育局加強監察。

iPASS資料顯示,撇除列明仍在檢討學費水平的部分院校課程,逾70個自資學士學位、副學士及銜接學位課程,將於新學年加學費。浸大「會計學(榮譽)商學士」銜接學位課程,學費由6.3萬元暴升至8.5萬元,加幅達35%,為各校之冠。城市大學行政及公共管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銜接學位)課程,加學費11%,至10.05萬元。

浸大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自資學士課程自負盈虧,因通脹持續,令教職員薪金、設施管理、大樓維護修葺、行政費等開支連年上升,故須調整部分自資課程學費。其中,「會計學(榮譽)商學士」課程,學費於新學年調整至與其他課程相同。

理大:學費須與內地生相若

理工大學開辦3個銜接學位課程,包括電子工程學 (榮譽)工學士、化學科技(榮譽)理學士,以及測繪及地理資訊學(榮譽)理學士(地理資訊科技),新學年將加至12萬元,增幅9%。該校回覆指,上述課程與內地大學合辦,新學年學費須調整至與內地本科生學費相若。

公大部分課程不加反減

另一方面,香港公開大學部分銜接學位課程學費不加反減,如檢測和認證榮譽理學士(全日制)第三年課程,本學年學費6.078萬元,新學年卻顯示為5.2萬元。公大發言人解釋指,校方向iPASS申報新學年部分課程資料時,未加上實驗室等附加費用,故實際未有減學費。發言人又透露,部分銜接學位課程學費將略有調整,加幅有待公布。

18高級文憑課程加價

至於高級文憑課程,浸大、公大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以及香港藝術學院,共18個課程均加價。浸大傳理學院電影學院影視表演、後期製作、編劇及導演等高級文憑課程加幅最明顯,新學年學費將由5萬元增加一成,至5.5萬元。浸大表示,受通脹影響,加上影視製作器材不斷更新,故須調整學費。至於城大、恒生管理學院、能仁書院等,新學年副學士課程則未有加價。

學生反加費 東華維持不變

早前東華學生成立facebook專頁「重奪學生主權大聯盟」,反對東華學院加學費後,該校新學年本地副學士、銜接學位以及學士學位課程學費維持不變。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指出,不少社會人士反映,近年自資課程越來越貴,「去年立法會曾公布,開辦自資課程的院校有不少盈餘,但他們卻只以通脹為由加學費,詳細理由及數據需向公眾及學生交代」。他質疑教育局有否充分檢視各自資課程加價理據,並發揮監察角色,保障學生與家長權益。

部分自資課程加價情況
放大圖片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1
2#
發表於 14-2-17 14:09 |只看該作者
浸大拒公布收支 學生不滿

香港浸會大學部分銜接學位課程及高級文憑課程學費加幅令人譁然,引起不少學生不滿。由學生自發組成的浸大「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學費關注組」,早前要求校方詳細交代增收自資學士學費具體原因,但校方只以藉口回應,未能提供實質數據。關注組稍後將再與校方代表溝通,期望校方正視問題。

浸大「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學費關注組」發言人阿明表示,上月關注組曾與校方代表會面,要求交代自資學士學費加價具體原因,但校方稱原因仍是「彌補過去虧損」、「預測將來入不敷支」、「受通脹影響」等。他質疑浸大理據不充分,要求公布自資課程收支數目,但遭校方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

借貸交費 每周兼職30小時

浸大社會政策社會科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銜接學位)二年級生阿明指出,近年自資課程學費越來越貴,不少同學須借貸交學費,有人為了應付生活開支,每周兼職逾30小時,「同學每周上課20小時,放學後立刻趕去上班,未計做功課、寫論文等,真的好辛苦!」他坦言,不少同學反映經濟負擔沉重,希望校方加學費時考慮基層學生負擔。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不少自資課程學生須借貸交學費,畢業後債台高築、壓力沉重,故有些學生為了盡快還款,要選擇薪金較高的工作,「但部分人首兩三年薪金低,累積工作經驗,之後事業發展將更有前途,但這些急於還款的學生如何捱過過渡期?這樣就難以有更佳的事業發展」。他認為,社會及政府當局應關注自資課程學生經濟負擔。


Rank: 5Rank: 5


2282
3#
發表於 14-2-18 09:44 |只看該作者

Rank: 6Rank: 6


7022
4#
發表於 14-2-18 13: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大專自資課掀加風 浸大會計貴35�

希望 ou唔好加咁多,今年想讀返書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