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自殺傾向青少 多想跳樓 學習壓力 家庭關係 抗逆力低 ...
發新帖
查看: 1621|回覆: 8
go

自殺傾向青少 多想跳樓 學習壓力 家庭關係 抗逆力低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3-12-16 21: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年輕人自殺個案增,有調查發現,近千六名受訪中學至大專生中,25%曾有自殺念頭,近一百九十人甚至曾計劃自殺,最多人選擇跳樓;而學業壓力、與家人關係等是輕生的主要原因。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轄下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香慕茵指,中心曾輔導一名十六歲的中學男學生,他因成績不理想,曾站在高處企跳及割脈自殺。之後他接受輔導時,輔導員發現其母親十分重視其成績,常說:「你考得唔好,我都唔知點算」、「你成績咁差,我都冇面呀」等言詞,令兒子承受重大壓力。

香慕茵表示,現時很多青少年均是獨生子女,愈來愈多家長過分緊張子女學業及成就,令他們背負整個家庭的期望,壓力大增。

寵愛或漠視 均令子女缺乏愛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黃祐榮亦指,時下青少年的抗逆力較以往低,面對問題時不懂處理。他亦稱,部分家長過分緊張,亦有家長完全不理子女,均令子女覺得缺乏愛,令家庭失去避難所功能。

生命動力培訓及輔導中心及共融行動協會,今年九月展開本港在學青年自殺問題的調查,訪問約十三間中學及大專院校,共一千五百三十七人。調查指,有25%受訪者曾想過自殺,學業壓力成「頭號殺手」,有六成人曾因此萌生自毀念頭,其次是家庭關係(五成),第三是人際關係(三成)。

近一百九十名受訪者甚至曾計劃自殺,最多人選跳樓來結束生命,有近七成。儘管如此,整體受訪者多視自殺為「愚蠢」及「不負責任」,分別佔近六成及逾半。

面對不快或挫折時,有近五成受訪者會找朋友傾訴,選擇自行解決的有46%,只有兩成半人會找家人傾訴。

專家:贏在起跑綫 去不到終點


曾當選香港十大再生勇士,現為生命動力培訓及輔導中心總監的張潤衡提醒家長,為避免子女「輸在起跑綫」而催谷子女,容易造成反效果,「你(子女)贏到起跑綫,但未去到終點,就從高處躍下,那又是否太可惜?」

他續說,有父母過分堅持自己的一套而未有關注子女是否享受規劃的活動,亦令子女認為父母專制,而在有問題時不欲向父母表達,繼而走上絕路,「最重要教子女如何一步步向着目標進發。」張並指,已發起名為「Psylax身心靈健康推廣運動」,提倡社會關注身體及心靈健康的價值觀。                                                                                                                                                  





生命動力培訓及輔導中心總監的張潤衡

                                                                                                                                                








   0    0    0    0

Rank: 5Rank: 5


3731
2#
發表於 13-12-16 23: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elbar 的帖子

如果轉載報章,請標明來源。

我真係好想知呢篇報導來自那一份報章。第一幅相,明顯是記者自製的造型照,第二張相則對講者非常之唔尊重。

攝記和編輯都非常之墮落。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3#
發表於 13-12-17 12:28 |只看該作者
第二張相則對講者非常之唔尊重。
****     ****
Regarding 張潤衡's photos, I always feel happy to see him from a young boy to a mature happy dad for many years.  He is he.  May I know what is wrong with this photo?

Rank: 5Rank: 5


3731
4#
發表於 13-12-17 16:29 |只看該作者

回覆:annie40 的帖子

It's not necessary to post a close up shot with focus on his scar.  Capture from different angle, I'm pretty sure the picture would look better.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5#
發表於 13-12-17 19:26 |只看該作者
每道傷疤也是生命力強者的勝利烙印,不須修飾,遮掩的,如果有人喜歡誇張,,就誇張吧!

看過一些生命鬭巿的自述,令他們最難受不是被有歧見的人視為怪物,反而是明明看見了,很不舒服,卻裝作看不見的老好人。其實他們很想我們老實的問他日子過得怎樣?訴說自己的動人故事。聽完后,終於譲群眾明白張先生的幸福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6#
發表於 13-12-17 22:0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ane1983 於 13-12-17 22:01 編輯

不嬲好多調查都係好無謂,呢份都係差不多貨色,未至於好令人反感。

至於第二張相,應該吾係特登不尊重講者。事實上係果場火真係好嚴重,見過其他相,效果更差,這張算ok的。

點評

Tommy  多謝您的資料和澄清。  發表於 13-12-17 22:16

Rank: 5Rank: 5


3731
7#
發表於 13-12-17 22: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好老實,相片令我有些不舒服,希望張先生別介意,相信他也不在乎。
然而令我不舒服的只是相片本身,對張先生本人,我十分配服。

其實,跟遭逢不幸的人溝通和相處都要好好學習,做幾多、做幾深、幾時做、怎樣做、做幾快………好多學問。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8#
發表於 13-12-18 07:2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Tommy 的帖子

我也是那位看到了不舒服,卻又裝作若無其事的人,,聽過他們的自述,倒要認真考慮對自己誠實,對欲相交的朋友坦然,才是待人之道。


293
9#
發表於 13-12-21 01:3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