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3-12-9 15:58 編輯
fionafufu 發表於 13-12-6 19:21 
兩間點簡好,想簡華仁,但St Joe 多一班,機會又好像大d, 不知如何?
兩間都係小弟 Dream School, 兩間都 equally good
幾年前揸 20 分, 同時喜歡華仁和聖約瑟,思前想後,最後自行計分階段報名當時還是 8 班的聖約瑟 ( 8 班 vs 2 班,感覺上,聖約瑟機會率大 D,但其實當一眾家長都係這樣想這樣報名,機會率咪又細左),阿仔都抽不到,最後有直資學校收,沒有參加中央大抽獎階段。
今天的聖約瑟改收 5 班全日,變相學位少左,無論自行階段或統一階段相對以往難入左。
華仁就分上下午班報名,又係驚買錯邊,報左多人報名那邊,加上聽聞今年上午校自行階段又破紀錄地超額 8 位,隨著出生率每年上升,將來兩校只會越來越難入。
以下節錄小弟在其他 Post 出過關於兩所學校對比的留言, 可作另類參考分享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401500&pid=35268111&fromuid=680719
對比港島區呢兩間多年互相視對方為宿敵的難兄難弟, 雖未致於男拔 vs 喇沙般世仇式競爭,但亦從公開試,學界運動,其他課外活動比賽,互相良性競爭。我覺得比來比去, 兩間都係差唔多..... 手頭上冇乜小學部數據, 小弟在幾年前選這兩校時做了很多中學部資料搜作,出過 Post 討論過兩所中學的留言, 現 copy and paste 於此, 可作另類參考
個人意見,港島區除了神級經典男校皇仁外,最好的男校就是香港華仁跟聖約瑟,兩間天主教學校都是港島區大熱,按 EK 資深家長 Khmama 分析都屬 Band 1 頭,入到其中一間都開香檳,從多角度去分析以下 criteria, 我覺得港華和聖約瑟差不多
(1) 學校歷史
(2) 過往成績
(3) 現今成績
(4) 校風
(5) 校譽
(6) 舊生社會成就
(7) 舊生 Network
(8) 辦學團體理念
(9) 對現校學生觀感
(10) 個人認識的舊生
====================
(1) 華仁和聖約瑟的微妙關係
特別有趣的是, 華仁和聖約瑟有一段特別的淵源, 相信在香港的傳統名校圈內都絕無僅有。創立華仁的徐老先生本身為聖約瑟舊生,他畢業後回到母校聖約瑟任教, 徐老先生最後辭職離開聖約瑟並先後於 5 年內創立兩間華仁, 未知是否種種原因,造就了兩校日後長期互相視對方為宿敵的文化傳統 ?
上一代老一輩的約瑟夫 (聖約瑟舊生的稱號) 視創立華仁為聖約瑟舊生的一種成就,因沒有聖約瑟,就教不出徐老先生,沒有徐老先生,就沒有今天的華仁,但當然耶穌會洋神父於 1932 年接手後默默耕耘亦厥功至偉。
講開兩間學校的神父和修士,其實佢地好老友,華仁耶穌會的神父大部份來自愛爾蘭 (如 Fr. Deignan, Fr. Coghlan, Fr. Mallin....etc) ,而聖約瑟喇沙會的修士亦大部份來自愛爾蘭 (如 Br. Thomas, Br. Patrick, Br. Alphonsus Breen....etc)。大家都是愛爾蘭天主教神職同鄉,相識香江幾十年,自然老友鬼鬼。
WahYan Story (From WYHK 官方網站)
http://web.wahyan.edu.hk/index.php/stories-of-wyhk
"....... 徐仁壽先生生於1889年,祖籍五華人氏。其祖父為基督教會長老,父親任職教師。幼年隨父到香港生活,入讀聖約瑟書院,故篤信天主教。 畢業後到廣東梅縣任教中學,四年後回到母校聖約瑟書院任教。1919年,徐仁壽毅然獨自創立華仁書院,其後更邀得舊同事林海瀾先生一同辦學。由於學校成績卓著,教育司批准華仁成為政府補助之華籍私人辦理之學校。1925年在九龍設分校,港九二校人數約為1200人,當時為 全港之冠。徐仁壽先生為何在事業巔峰的時候突然退休,把辦學權轉讓給耶穌會呢?原來是跟徐先生之教育理想息息相關的.......... 預料由私人辦理的學校,勢難實現其最高之理想。為了教師和學生的福利,毅然將心血結晶,親手創立的華仁書院付予耶穌會接辦"........(於1932年轉交 Jesuits耶穌會接辦)。"
另外,在聖約瑟的 Wikipedia 內亦有提及舊生徐老先生創立華仁的事蹟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_Joseph%27s_College,_Hong_Kong
NotableAlumni Academics
".....Mr.Peter Tsui Yan Sau (徐仁壽); former teacher of SJC, founded Wah Yan College, Hong Kong in 1919 and Wah Yan College Kowloon in1924....."
================
名校指標 -- 會考狀元紀錄 (1987 – 2010), 兩間學校又係差唔多
香港華仁狀元: 18 名 (4 班會考班出戰) 聖約瑟狀元: 16 名 (5 班會考班出戰)
(2) 香港華仁會考狀元歷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8%8F%AF%E4%BB%81%E6%9B%B8%E9%99%A2
“……香港華仁於歷屆會考出了18位狀元…….”
1987年:盧俊佳 1989年:馮天麟(以九優生為當屆狀元,因當年全港未能有考生取得十優成績) 1990年:陳 彤 1992年:許志賢、黃偉強、何煒基(該年全港只有5位十優狀元) 1993年:馮志豪 1994年:何禮文、吳志強 1996年:田志豪、林祥智 1997年:王之明 2000年:蔡宗衡、葉文健 2001年:葉嘉揚 2005年:吳子健 2008年:鍾汶庭,是香港華仁書院第一個 8A25*(8科A等2科5*等)狀元 2010年:張柏朗,覆核成績成功後成為香港最後一名 8A25*狀元
(3) 聖約瑟會考狀元歷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7%B4%84%E7%91%9F%E6%9B%B8%E9%99%A2
聖約瑟於歷屆香港中學會考出產了 16 位狀元,成績輝煌,1987 年為首屆可報考十個科目,最後一屆會考為2010年。
4位狀元: 2002, 2010 (柯栢菱,柯嘉俊,戴樂天,陳俊登) 2位狀元: 2006 (白瑋璘,劉智豪) 1位狀元: 1998, 2000, 2004(周靈傑), 2007 (蘇逸軒), 2008 (孔祥發), 2009 (譚品堯)
=======================
(4) 最新學界運動成績
分享於 2013 年 6月出爐的 2012-2013 學界體育官方統計總成績表 Bauhinia Bowl Award ,香港華仁與聖約瑟兩間宿敵又係鬥得難分難解。港九男校頭十位如下,由於頭三位是九龍區學校,所以香港華仁今年做左港島一哥,聖約瑟則為港島二哥。兩間學界運動成績大致差不多。
(註: Bauhinia Bowl Award 是跟據港九每校各樣運動的表現來個總計分成績來排位)
http://www.hkssf-hk.org.hk/hk/sec/bauhinia%20bowl/past%20results/1213_BauhiniaBowl%20boys.pdf
1. 男拔
2. 喇沙
3. 英華
4. 香港華仁
5. 聖約瑟
6. 皇仁
7. 官塘聖約瑟
8. 聖保羅男校
9. 陳瑞祺喇沙
10. 長天
=======================
(5) 名人舊生
香港華仁: 出了很多政商界名人,如前朝政府 4 人幫,太多不細說。有趣的是,亦出了不少演藝界人物,如李克勤,張智霖,鄭嘉穎,倪震,房祖名.....etc。老派演員則有韋基舜,秦沛......etc。
聖約瑟: 亦出了很多政商界名人,太多亦不細說。而巧合的是,聖約瑟亦出了不少演藝界人物,如 Eason,林海峰, 方力申, 王友良,關楚耀, 鄧兆尊, 阿叻.....etc。老派演員則有劉松仁, JOE JUNIOR......etc。
(有點離題,sorry) 唔知係咪這兩校人傑地靈,感覺上比起其他男校,出產特別多演藝界人物
=======================
(6) 香港中學/小學 50位排名榜
由網民笑稱為豬肉獎的 " 2013-201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50強龍虎榜" (由香港專業教育出版社編製).....大家自行定奪參考
http://www.hkpep.com/2013/
全港 450 所中學
香港華仁: 排第 13
聖約瑟: 排第 18
全港 516 所小學
聖約瑟: 排第 10
香港華仁: 排第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