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中學交流 皇仁書院家長交流區 part 4
樓主: BSCYL
go

皇仁書院家長交流區 part 4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824
221#
發表於 14-4-4 20: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BSCYL 的帖子

由新仔到帶新仔,眨下眼已是高form師兄了!



Rank: 2


50
222#
發表於 14-4-7 21:35 |只看該作者
想請教中一新生註冊後,皇仁會否安排新生暑期班?如果有,會大概那些日子呢

點評

BSCYL  4年前, 分班試後, 未達標, 8月上數天適應班. 現在是否相同, 不肯定  發表於 14-4-9 13:12

Rank: 8Rank: 8


18789
223#
發表於 14-4-9 13:02 |只看該作者
網民疑試題外泄
皇仁:貼中僅「好彩」
2014年4月9日

【明報專訊】周一文憑試中文閱讀理解及作文卷,分別以《史記.孔子世家》出題,及要求考生以「陽光與陰影」為題作文,網上流傳皇仁書院「貼中」該兩題,包括曾向考生派發《史》文的白話譯文,及要學生以「光與影」為題作文,有網民質疑是試題外泄,但皇仁校長李瑞華否認。

涉事教師無任出卷員

李瑞華說,涉及的中文科教師未有擔任文憑試出卷員,而且早於今屆考生讀中五時就向他們派發《史》文的白話譯文,亦早於去年暑假已擬定每周寫作練習題目,供學生於中六時練習,包括「光與影」一題。她表示,該教師很用心教學,亦對中國文化及課程有深厚認識,相信「貼中」試題只是「好彩」。


9300
224#
發表於 14-4-10 05:3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2855
225#
發表於 14-4-10 09:35 |只看該作者
BSCYL 發表於 14-4-9 13:02
網民疑試題外泄
皇仁:貼中僅「好彩」
2014年4月9日
咁可能老師早過文憑試出題






Rank: 5Rank: 5


3824
226#
發表於 14-4-10 19: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Shadowwyc 的帖子

pre s 1後有若干同學要參加中/英補底班,S1好似要早幾天開學for適應



點評

BSCYL    發表於 14-4-10 22:03

Rank: 2


50
227#
發表於 14-4-10 23:38 |只看該作者
thanks.


9300
228#
發表於 14-4-11 18:0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8Rank: 8


18789
229#
發表於 14-4-14 23:09 |只看該作者
空置多年的前中央書院舊址、3級歷史建築中環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已活化為創意設計中心「 PMQ 元創方 」,今日開放。
皇仁舊生會被邀為其中一個社區支持伙伴,參與地下展示中央書院遺址地基及皇仁歷史的展覽,讓師兄弟重溫學校歷史及發展。
www.pmq.org.hk
www.instagram.com/pmqhkdesign
www.youtube.com/user/pmqdesign
明報A06 | 港聞 | 2014-04-11
中央書院百年地基公眾任摸
被評為3級歷史建築的中環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前身為國父孫中山曾入讀的中央書院舊址,書院部分地基和石牆仍存有至今。宿舍在活化成「PMQ元創方」創意產業中心,地面更裝有20米長天窗,讓市民能望到部分地基面貌,而地底更開闢出一個地下展示廊,讓市民免費入場,近距離觸摸部分地基的花崗岩。
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的所在地本是城隍廟,後於1889年興建成中央書院,為皇仁書院前身(1894年改名),除了國父孫中山,何東爵士都曾在這裏就讀,後來原校舍於二次世界大戰淪陷時期成為日軍指揮部,戰後該處因嚴重損毁而拆卸,1951年在地基上改建成香港首間已婚警察宿舍,皇仁書院亦遷往銅鑼灣。
地底開闢逾2000呎展示廊
建築署副署長鄧文彬表示,有別以往不少古蹟以玻璃罩阻隔,令市民「有隔膜」只能遠觀或觀賞不清,今次市民除了可在地面中庭隔著長20米天窗玻璃,從下觀望現存中央書院部分地基,在地底還開闢了一個佔地約2480平方呎的地下展示廊,重建樓梯和走廊空間,開放部分遺址予公眾參觀,還可親手觸摸地基的花崗岩, 「摸落去冷冰冰,絕對唔會係假貨」。由於展示廳「半開揚」,室內設有雨水渠,另有讓行動不便者進出的電梯等設施,稍後會增設展示板,講述這批地基歷史典故。

Rank: 8Rank: 8


18789
230#
發表於 14-4-14 23:11 |只看該作者
成長必定會經歷痛楚與改變,或輕或重,但一定會痛。我們需要做的,是在狂風暴雨中成長,在艱苦中走向成熟;我們需要做的,是帶著以勇氣和堅持化作的利刃,斬斷苦難的荊棘;我們需要做的,是恪守本心,向自己的理想邁步的同時,不要因別人對你的諸多看法而改變太多。
同學們, 希望你們可以在每次風雨中有所得著, 並從中汲取經驗, 帶著不懼困難的精神迎難而上, 茁壯生長。 因為,無論世界如何改變,前路如何險峻,我們仍然是QC仔, 是有承擔, 負責任, 不怕困難的QC仔。
同時祝福中六同學在文憑試中排除萬難, 再創佳積!
“I’m not afraid of storms,
for I am learning how to sail my ship.”
Helen Keller

Rank: 8Rank: 8


18789
231#
發表於 14-4-18 10:34 |只看該作者

明報 D05 | 副刊時代 | 食住行醫 | 鄭志文 | 2014-04-16

溫暖的傳承

皇仁書院舊生舉行同樂日,項目包括西瓜波、籃球、橋牌和羽毛球。其中以踢西瓜波最受歡迎。在室外硬地操場舉行,手球龍門。大家自由組隊,位位極度認真,其實是過分地奮不顧身,頭頂腳踢,令人冒汗。

我自然是參加羽毛球比賽。進入室內羽毛球場,思想一下子又回到三十多年前那惱人但其實是無憂的少年時期。想當年,我由中三開始代表學校參加學界比賽至中六,其間皇仁羽毛球隊成績一直不錯。其實之前紀錄,和往後的這些年來,皇仁羽毛球隊也是學界中一支勁旅。

今年比賽也是以隊制進行。實情是大家組隊都有困難,於是在自然協調下,組成了按年齡的「不太小」、「中」和「小」三隊。我加入了「中」隊。比賽十分激烈,每一場分數也十分接近。大家別以為「羽球怕少壯」,因為是雙打賽,年輕師弟不錯是強於蠻力扣殺,但老練師兄們也懂以柔制剛,甚至是打蛇打七寸,反客為主。

最後,勝負名次全不重要,大家都盡興。而且,我感受到一份特別的溫暖。大家相差幾十年,但原來打球的方法、走位、戰術等都極為相近。雙打拍檔隨便組合,也合拍無間。這,就是傳承,就是同門師兄弟啦。

鄭志文

Rank: 8Rank: 8


18789
232#
發表於 14-4-18 10:46 |只看該作者
黃文傑大律師(Anson)只有37歲,雖然劍橋仔Anson未算係最年輕獲委任嘅SC(最年輕係35歲獲委任為SC嘅包致金),不過喺SC行列來講已經算非常年輕,好似Anson嘅皇仁師兄黃仁龍都係38歲做SC。

委任資深大律師
*******
下稿代司法機構發出: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今日(四月十五日)宣布委任四位香港特別行政區資深大律師。
     
  新獲委任的資深大律師如下:

Ian Pennicott
葉巧琦
梁偉文
黃文傑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是根據《法律執業者條例》第31A條作出以上任命。

  有關的委任書及任命將於二○一四年五月十七日生效,委任儀式將於同日上午十時在高等法院第一法庭舉行。

  新獲委任的資深大律師簡歷如下:

Ian Pennicott

  Ian Pennicott現年五十五歲,於金斯頓大學取得法學文學士學位。一九八二年於英格蘭及威爾斯(中殿律師學院)取得大律師資格,並於二○○三年取得御用大律師資格,其後於一九八四年在香港取得大律師資格。執業範圍為民事法。

葉巧琦

  葉巧琦現年五十一歲,於香港大學取得法學士學位,並於一九八九年在香港取得大律師資格。執業範圍為民事法。

梁偉文

  梁偉文現年五十歲,於倫敦大學取得法學士學位。一九九二年於英格蘭及威爾斯(格雷律師學院)和香港取得大律師資格。執業範圍為民事法。

黃文傑

  黃文傑現年三十七歲,於香港大學取得法學士學位,並於一九九九年在香港取得大律師資格。執業範圍為民事法。




2014年4月15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6時30分

Rank: 8Rank: 8


18789
233#
發表於 14-4-19 13:35 |只看該作者
TVB 8點半劇集《愛我請留言》同名主題曲,由張家誠校友作曲,吳若希主唱。
Alan是本地作曲、編曲、監製,作品包括鄭融《紅綠燈》、容祖兒《貪嗔癡》、薛凱琪《下次下次》、許廷鏗《最喜歡不是我》等。

Rank: 8Rank: 8


18789
234#
發表於 14-4-26 21:51 |只看該作者
天文學會:香港天文界先驅廖慶齊於三藩市時間4月23日下午4時(即本港昨晨約7時)與世長辭。
舊生會:深切哀悼,無限悲痛,將聯絡校方、天文學會和相關校友,組織追思活動。
袁國勇:我鍾意做研究肯定係老師啟發。人同動物有好多病菌,天上有過億粒星,我用顯微鏡,佢用望遠鏡。老師留低一份好奇心,執着同求真。
高永文:老師態度好認真,能力好高,靠食飯時間同放學之後,計劃天文學會嘅事,也教識我用同一態度做人做醫生。

Rank: 8Rank: 8


18789
235#
發表於 14-4-27 15:15 |只看該作者
本報訊】上周去世的太空館創館總館長廖慶齊,不僅是香港天文之父,也是上水鄉之光,為家族首名港大畢業生,廖氏祠堂廖萬石堂內有一塊「文學士」牌匾,以誌這大事,如同科舉高中。年輕時在上水仰望銀河的他,曾寄望港人齊心減少光害,讓星空回歸。康文署將舉辦紀念展,回顧他與星河的光影。
記者:倪清江

廖慶齊與兩名弟弟舊居位於上水興仁村,名為「志盧」,共有三棟村屋,相信不遲於1972年建成,在當時是豪宅。他於天台放置一副大口徑天文望遠鏡,可說是本港首個私人天文台。他在八十年代後期移居美國後,故居賣給教會。
堂弟憶一起天台觀星
廖慶齊是廖氏第19代傳人,其堂弟、70多歲的廖谷平昨說,曾隨廖慶齊在天台觀星,「佢支鏡好大,我都唔識(睇星),望吓啦。」廖慶齊其後不時寄給他天文作品相片,並寫上拍攝地方和曝光時間。居於志盧對面的上水鄉村代表廖富壽說,86年哈雷彗星回歸,有大批人到其天文台「追星」。

■97年4月初,廖慶齊在加州沙漠拍下「海爾──博普」彗星。廖谷平提供圖片

■廖谷平憶述曾到堂兄廖慶齊故居天台看星。

■廖萬石堂內的「文學士」牌匾,是廖慶齊港大畢業時,當時族長為他而立。
上水鄉內的廖萬石堂放置多塊牌匾,恭賀曾中科舉族人,當中一塊寫有「文學士」的紅色牌匾,是61年廖慶齊於港大以二級甲等榮譽畢業時,族長廖瑞祥為他而立。比他年輕數歲的鳳溪公立學校前副主席廖居中說,慶齊是族中首名港大學生,「個村好光榮,村長、族長同佢遊村,好似中狀元咁」。
廖居中表示,廖慶齊父親是文書系公務員,一家原居九龍,日據時期返回上水居住,他與廖慶齊在同一課室上堂,分別讀小二和小五;廖慶齊其後升讀喇沙書院,之後入讀羅富國教育學院,執教數年後才考入讀港大文學院,「佢對中國文學好有修養」。
廖慶齊爺爺是秀才,廖富壽透露,前鄉議局主席張人龍大房太太廖鳳和,是廖慶齊姐姐。
自小愛看星的廖慶齊,六十年代倡議成立太空館,1972年發表題為《天文與人生》演講,指出天文學的重要性,他在74年獲港府邀請出任市政總署參事,主理建館,並由80至85年任總館長。康文署將辦紀念展,詳情待定。
廖慶齊享年83歲,他在80歲時接受訪問時說,兒時行出街即可看到銀河,可惜此情不再,「係咪冇機會畀市民睇?唔係!如果市民晚上燈光唔好咁浪費,個夜空會慢慢回復番,就算唔係全部百分百,一半都好,係嗎?」

Rank: 8Rank: 8


18789
236#
發表於 14-4-27 15:17 |只看該作者
【記憶力強】
廖慶齊61年起任教皇仁書院(QC),成立中學界首個天文學會。五年前一班移居美國的皇仁舊生探望他,廖Sir仍記得當中一人為何叫「耶穌」。
大考期間冒險看日食
約10名1964至71年在皇仁舊生,五年前到廖Sir加州家中探望他及廖太。他向舊生說:「我做訓導老師,冇人唔識我!邊個同學見到我,我當年有罰過佢,請多多包涵。」當日他問一名姓陳的高大舊生:「你入QC時好細粒,點解標高咁多?」他記性好得令陳感到愕然,廖Sir更記得他花名叫「耶穌」。
他在71年轉到沙頭角官中任校長,「我入QC時30歲,離開時40歲,呢十年係我精華時代,所以我好留戀喺QC十年」。皇仁舊生會擬在5月中聯同該校天文學會辦追思會;廖Sir家人則在美國時間5月3日辦追悼會。香港教育學院資料提到,他在一次大考時突要求離開看日食,老師警告他會不及格,但他冒險去看,幸最終仍可畢業。

Rank: 8Rank: 8


18789
237#
發表於 14-5-1 16:21 |只看該作者
A featured seminar by Mr Martin Ough Dealy, grandson of Principal T K Dealy, on Dealy's life on the Peak invited by the organiser open for boys and old boys' participation.

Rank: 8Rank: 8


18789
238#
發表於 14-5-7 22:41 |只看該作者
世界杯與考試日期很接近, 無線每天在提醒考期將近, 溫書未?

Rank: 8Rank: 8


18789
239#
發表於 14-5-10 20:37 |只看該作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40510/52464133

明報 A14 | 港聞 | 2014-05-09

悼念太空館之父 攝影遺作看星路

被譽為香港天文學界泰山北斗的太空館創館總館長廖慶齊,上月23日在美國病逝,享年83歲。香港太空館即日起舉行其悼念展,為期兩個月,以文字錄像介紹其一生,放映其天文攝影作品,包括1970年代他於上水家中建造的反射式望遠鏡所拍到的天文照片。現任太空館館長梁偉明形容,廖為人謙厚,對本港天文界貢獻毋庸置疑。另他曾任教皇仁書院,明午該校將舉行追思會。

1931年在港出生的廖慶齊,年少時已熱愛拍攝夜空,1976年獲巿政局授命籌建太空館,1980年建成太空館後獲任命為首任總館長,出任5年後退休移居美國。由於廖用天文望遠鏡拍到的作品揚威國際,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把編號6743 號小行星命名為「Liu」(廖),肯定他推動天文活動的貢獻。

現任太空館館長梁偉明說,即日起至7月7日在太空館大堂舉行廖慶齊悼念展,除有展板介紹其一生,亦有錄像放映其天文攝影作品和有弔唁冊。梁憶述,1991年遠赴墨西哥看日全食時,碰巧遇着定居美國的廖,為兩任館長一次難得同場交流。

高永文袁國勇曾到廖家參觀

廖慶齊1961至1971年曾在皇仁書院和港大任教,熱愛天文的他,原來在皇仁書院並非任教理科,而是中文和中國文學老師,協助創立校內的天文學會,啟發學生對天文的興趣,學會成員包括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和港大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二人曾到廖家參觀其天文望遠鏡。

另外,香港天文學會資深成員已着手編製廖慶齊紀念特刊,料7月出版,內容包括生平軼事、悼念文章和其拍攝作品集。

Rank: 8Rank: 8


18789
240#
發表於 14-5-10 20:38 |只看該作者
A featured seminar by Mr Martin Ough Dealy, grandson of Principal T K Dealy, on Dealy's life on the Peak invited by the organiser open for boys and old boys' participation.

http://www.anecdotesfromthepeak.com/edm/edm2.html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