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2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6-18
- 國民生產力
- 1
- 附加生產力
- 1521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8-3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5
- 主題
- 6
- 精華
- 0
- 積分
- 1567
- UID
- 155097
 
|
徐漢光:奇妙的教育制度
(作者為教協理事)
上期我談到法國總統宣佈取消家課。今期我講芬蘭,資料多來自:
www.businessinsider.com/finland-education-school-2011-12?op=1
芬蘭不單多年來在PISA和TIMSS等國際教學成效比較中名列前茅,多數高過香港,最近皮爾遜教育出版社公佈的國際教育體系排名榜中,芬蘭又考第一了。(南韓第二,香港第三。)芬蘭的學校究竟是怎樣教孩子的?
中學小班:中學一般少於20人一班(香港34人)。上理科課時規定最多16人,因為做實驗是主要學習方式。關於理科,女生成績勁過男生。
極端平等,全球最融合:芬蘭社會強調平等機會,安於就近入學,無意分辨好學校差學校。不按能力分班,最聰明和最蠢鈍的學生,包括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同一班上課,但三成小學和初中學生得到補底式額外扶助。最強和最弱的學生之間的差異,全世界最小。我推論,學校之間的差異,也是很小。(香港由於學校爭收好學生,同時家長爭入名校,造成學校之間的差異很大,世上少有。)
遊戲、讀書、家課、考試:兒童玩樂到7歲才入學。7-12歲,無家課,無考試,不計分數,學生之間不作比較。(以上幾點,香港顯得實在太緊張了。)小學一天的小息共1小時15分(多香港三成到一倍吧)。要到16歲才有一次標準測試。青少年關心時事,常常看報紙,造成閱讀能力極高。六成六學生入讀大學,是全歐洲最高比率。讓我誇張點推斷,芬蘭學生被迫玩玩玩,玩到好悶,渴望可以讀書,調劑一下,與香港學生的苦悶和渴求,恰恰相反。
教師、師訓、自主、地位:教師社會地位崇高,與醫生、律師同。有碩士學位才可當教師。入職薪水同香港教師差不多。15年教齡的中學教師薪酬,是同等學歷的102%。人人搶著做教師,六千多人申請六百多個小學師範學位。最好的一成大學畢業生才當得上教師。官方課程只是寬鬆的指引,教師自決教甚麼。
人家不一定甚麼都最好。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於超越固有文化,再作取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