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直資制度的變質(黃英琦)
發新帖
查看: 1648|回覆: 13
go

直資制度的變質(黃英琦)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2
1#
發表於 13-4-30 15: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2546&d=2031


我本是直資制度的擁護者。我辦的學校是直資,且是打從開校已走直資的路。選擇直資是憧憬它的自由度,可以按學校的理念選擇志同道合的家長和適合的學生,更可設計校本課程,走另類的路。選擇直資並不是想「精英化」;然而,當名校也紛紛轉制直資後,今天的直資有點變質了。

若直資制度沒被扭曲,這制度該體現多元辦學的精神:藝術中學、體育中學、職業導向中學,都可以是直資學校。家長和學生清楚學校理念,自由報名。直資學校應是有教無類,例如我當校監的兆基創意書院,歡迎具藝術天分的年輕人報讀,全校有三分一學生接受學費減免。

近來中西區名女校也想轉制直資,引來校友和家長的大肆抨擊,事件讓我看清楚直資制度對「削弱平等教育機會」的深遠影響。

聖士提反女校為中西區名津校,一直是不同階層家長的首選。我記得很清楚,曾有一位家境一般的同事,在得悉女兒獲派位入讀聖士提反小一時,在辦公室歡呼喝采,說開心程度「尤甚於中六合彩」。我明白他的心情。優質教育能改變命運,幫助社會向上流動。當這所學校也轉直資了,中西區又少了一所優質資助學校,對基層家庭非常不利。

直資辦學對名校是百利而無一害:學校可篩選學生,又可收取學費。但五歲多的孩子如何「被揀」?只有社經地位高的家庭擁有足夠資源在孩子的學前階段作全方位培育,令孩子的兩文三語能力和琴棋書畫等樣樣皆通,在小一面試中脫穎而出。社經地位低的,在入學試這一關已被剔除了,根本不用考慮什麼學費減免。難怪這些轉制後的名校都不需要動用助學金儲備,收取的學生都來自高社經背景,根本用不著。

我理解的直資制度本意是讓教育多元化,家長有選擇。奈何近期有興趣轉直資的只是名校,直資制度變相成為「名校變私校」的捷徑。轉制後,這些名校學生同質性非常高,間接令貧者機會更少,富者機會更多。若這不是政府設立直資制度的本意,那就要對轉制設限,不允許辦得好的資助學校隨便轉制,走精英化的路。社會流動是重要的,我們要對得住一般家庭的孩子。


作者為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

   1    0    1    0

Rank: 6Rank: 6


6570
2#
發表於 13-4-30 15: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elbar 的帖子

唉!悲乎!



Rank: 6Rank: 6


6570
3#
發表於 13-4-30 15:55 |只看該作者

回覆:chun媽 的帖子

小女子一向反對直資這個概念,如今,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2835
4#
發表於 13-4-30 16:38 |只看該作者

回覆:直資制度的變質(黃英琦)

她一廂情願「直資學校」咁咁咁,教局局內人,由始到今有咁講過咩。

她美麗的誤會!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275
5#
發表於 13-4-30 16:58 |只看該作者
悲乎
[URL=http://www.upload-image.org][IMG]http://www.upload-image.org/img/b7b0b24b3c414187393fd33c9fbeab15/new33.gif[/IMG][/URL]

Rank: 3Rank: 3


199
6#
發表於 13-4-30 17:21 |只看該作者
社會從來都是有階級之分

Rank: 3Rank: 3


135
7#
發表於 13-4-30 20:44 |只看該作者

回覆:直資制度的變質(黃英琦)

資助學校先靠社會資源打響名堂;然後轉直資;我覺得對社會不公平!

就如一個小朋友得到父母和政府的支持有了金錢;卻忘了貢獻让會;孝順父母!卻只希望取得更多!




17374
8#
發表於 13-4-30 20:5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7374
9#
發表於 13-4-30 21:0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2515
10#
發表於 13-4-30 22:43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4-30 16:38
她一廂情願「直資學校」咁咁咁,教局局內人,由始到今有咁講過咩。

她美麗的誤會!
你覺得她誤會了甚麼?翻查了一點資料,希望有助討論。那些"多元化"字眼,的確一直是當局講的。


2002年3月15日大公報
教育統籌會主席王鳴昨日重申,教育改革不會走回頭路,而且廢除升中試是經過長時間考慮的決定,所以不會「復辟」升中試。她指,學校轉直資符合教育改革多元辦學的理念,但教統會無意強迫學校選擇哪一類辦學模式。她亦建議有意轉直資的學校,需先廣泛諮詢家長及教師的意見。

2002年3月9日
教育統籌局局長羅范椒芬昨日出席「教育匯展二零零二」開幕禮時表示﹐津貼學校轉為直資的好處是會有更多的彈性﹐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但她強調﹐如果有很多教師反對﹐政府便不會批准學校轉為直資學校的申請。因為直資學校重視團體精神﹐要諮詢家長和教師的意見﹐不然會達不到直資學校的成效。

星島日報2002年2月18日
羅范椒芬說,現時社會已不再滿足於以淘汰的方式去凸顯少數精英;亦不再純粹以權位或學業成績作為衡量精英的標準。特首提倡的「新精英主義」,是要在普及教育的基礎上,提拔出不同範疇的人才,如數學、科學、藝術、音樂、體育等領袖。她希望正在推行的教改能整體提升基礎教育的質素,減低學校之間的差異,不讓學生「跌穿底」,提升整體水平後再「拔尖」,這便是她的未來教育藍圖。對於直資學校在教育制度中的角色,她形容是主流教育中一個「氣窗」,為一些對傳統科目缺乏興趣,或在某方面有明顯傾向的學生提供另類選擇,「不會讓他們焗在制度之中」,從而發展為多元精英。

大公報2001年9月24日
羅范椒芬強調﹐直資學校是教育改革藍圖提倡的一個辦學模式﹐與官立學校﹑津貼學校﹑國際學校和私立學校並存。‘直資不等於貴族化﹐相反它是精英而不貴族’。
她補充﹐直資學校未必只側重學業成績﹐反而在享有較靈活的課程﹑教學自主權時﹐更能適應各種能力和興趣的學生需要。‘打破現有公營學校的課程框框﹑教師編制框框。’又說﹐未來的直資學校將趨於多元化﹐例如專注學生音樂才華等。

大公報2000年5月13日
行政會議成員兼教統會主席梁錦松重申﹐不希望公營學校成為香港唯一的教育模式。高中學院﹑大學以至社區學院﹐都有為私立和直資學校發展的廣闊空間。但由於香港的大學教育市場機制未成熟﹐短期內不適宜推行大學學券制。
梁錦松昨晚在私立學校聯會周年晚會上演說教育改革方案﹐呼籲教育界要相信市場和多元化的理念。教改原則之一的鬆綁自主﹐包括辦學多元化。但以經濟自由冠稱世界的香港﹐卻有九成學生倚靠一個公營的資助模式受教育﹐‘這不利培養多元精英。’
他續稱﹐政府鼓勵私校和直資學校﹐就是希望給予更大發展空間。他強調﹐此舉絕不是要鏟除精英和名校。恰恰相反﹐‘我們相信多元﹐相信可藉此製造不同方面的優異精英﹐如此則不應只有一種辦學模式(公帑資助)。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2835
11#
發表於 13-4-30 23:5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MC1128 的帖子

多謝你的補充資料,整體教育多元化原來可能分為資助多元化及拔尖多元化,拔尖多元化跟黃女士的理念較相似。所以我的評論不完全正確。明日有時間,我會翻看教局原文,看看有甚麼文獻正確紀錄當時的理念(1990-2013)。
但回歸飯焦的先補底,後拔尖的優先次序,可能反映初期直資學校在努力補底增值,而忽略了"多元化拔尖"的重點。再加上直資學校不能少於一半以上的本地學制,即以前523及現在的334,會令辦學團體不能有太大的空間,只能搞好基本學制再加上音樂,創意...........作多元化。

1990至2000年,你找到當時直資理念嗎?如果當初根本冇多元化,即是第二階段才有多元化的理念,但實踐不了而已,我不知道是否變質,或者前後都冇變過!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2835
12#
發表於 13-5-1 00:0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MC1128 的帖子

剛剛看完EDB的直資網頁,所有資料只提及資助模式,暫時找不到多元化的指引。報紙可能報導個人意見或評論,而非政府政策,
http://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secondary/direct-subsidy-scheme/index.html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3Rank: 3


132
13#
發表於 13-5-1 17:08 |只看該作者
我對直資學校的理解是給家長多一個選擇而已.辦得好的直資其門如市,辦得不好就乏人問津;要學校多元化,也必須家長認同才有市場.津貼名校紛紛轉直資,相信也是感受到轉制可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2835
14#
發表於 13-5-1 19: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直資制度的變質(黃英琦)

事實應該針對教局而非學校,講完!除非目的針對學校,另作別論!

反國教都是針對教局,對嗎?就算你決定開唔開辦。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