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GirlStyle 女生日常
HolidaySmart 假期日常
Jom Explore
BusinessFocus
MamiDaily 親子日常
UrbanLife Health 健康新態度
TopBeauty
POPLADY
Kdaily 韓粉日常
PetCity 毛孩日常
Baby-Kingdom
Edu-Kingdom
MediaLens
TapNow
Maxlytics
EchoMaker
EventVibe
FaceVibe
Mintinglabs
討論區
教育王國論壇列表
教育王國
教育講場
使用意見
幼兒教育
幼校討論
幼教雜談
小學教育
小一選校
小學雜談
中學教育
升中派位
初中教育
中學交流
專上教育
備戰大學
選科選校
國際教育
國際學校
海外留學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
自閉寶寶
資優教育
智能評估
知識增值
課外活動
教材閱讀
公開考試
深造進修
徵求專區
二手市場
誠徵老師
組班專區
徵保母車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特殊教育
海外升學
登入
註冊
註冊新用戶,開通自己的個人中心
國王課室
登錄
|
註冊
親子王國
|
教育王國
|
BK Milk
|
KMall
|
王國誌
|
環保教育基金
|
王國國情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登入
登記帳號
忘記密碼
關閉
安全驗證
安全提問(未設置請忽略)
母親的名字
爺爺的名字
父親出生的城市
你其中一位老師的名字
你個人計算機的型號
你最喜歡的餐館名稱
駕駛執照最後四位數字
討論區
教育王國
教育講場
使用意見
幼兒教育
幼校討論
幼教雜談
小學教育
小一選校
小學雜談
中學教育
升中派位
中學交流
初中教育
專上教育
備戰大學
選科選校
國際教育
國際學校
海外留學
知識增值
課外活動
教材閱讀
公開考試
深造進修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
資優教育
自閉寶寶
智能評估
徵求專區
二手市場
誠徵老師
組班專區
徵保母車
聯絡管理員
我的中心
首頁
討論區
BK群組
幫助
排行榜
搜索
搜索
搜尋本版
討論區
用戶
教育王國
›
討論區
›
選科選校
›
學徒制回歸 年輕人新出路 (沈帥青)
查看:
1500
|
回覆:
0
go
學徒制回歸 年輕人新出路 (沈帥青)
[複製鏈接]
elbar
私人傳訊
加為好友
elbar
當前離線
在線時間
312 小時
最後登錄
25-10-24
國民生產力
3649
附加生產力
46064
貢獻生產力
0
註冊時間
07-11-25
閱讀權限
10
帖子
27810
主題
12608
精華
0
積分
77523
UID
168291
翡翠宮
翡翠宮, 積分 77523, 距離下一級還需 22478 積分
77523
1
#
發表於 13-4-30 13:31
|
只看該作者
|
倒序瀏覽
|
打印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2808e692-9ef5-4cd4-b4c1-0ffe0c1e5861-870459?ref=ak8fs
一度被視為屬次等級的學徒制,在外地近年備受追捧,為年輕人出路多添選擇。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做學徒,曾幾何時被視為前途不及大學的次等選擇,但大學學位膨脹,近年提供職業教育的學徒制,在歐美反而被追捧,台灣亦積極效法,務求令年輕人有新出路。本港將踏入「人人是大專生」年代,沙紙貶值,也應及早求變?
今年一月,英國智庫Policy Exchange發表報告《Technical Matters》,指現有教育制度未能滿足學生需要,企業亦抱怨缺少注重技能的人才,建議政府應加大力度推廣學徒制培訓,向青年提供高質素的技能職業教育。
事實上,英政府09年已提出有關學徒制法案,並且是教育改革重要方向。技能部部長Matthew Hancock在報告發表後指,長久英國教育只注重加強學術能力的培訓,職業教育應該要轉型;首相卡梅倫本月初亦宣告,要在各行業推廣這制度,增加年輕人就業的出路。
德國啟示 青年失業率低
今年3月,另一報告更指出,由2012年至2022年,英國將有380萬人完成學徒制的訓練,每名學徒平均每周為企業增加214英鎊的生產力,每年可望對英國經濟創造34億英鎊的增長。
過往學徒制被視為讀書不成的出路、前途也不及大學生,但如今學徒制卻在環球經濟發展下,被視作可打救年輕人就業問題的新方向。
歐美地區經濟低迷,擁有高學歷的青年人失業率高企,歐盟平均23.5%,但截止今年2月,德國青年失業率僅7.7%,該國教育制度採取雙軌制,即是除了學術為主大學之外,另有學徒制,成為多國政府取經學習的對象。
德國的學徒制是怎樣一回事呢?當地政府與業界合作,共同為年輕人訂造技能訓練課程,學生每周部分時間到學校上課,部分時間到企業實習,確保所學技能是市場所需,學生畢業後多直接成為企業員工。
提供技能訓練 解決工人荒
《金融時報》本月報道,美國也在向「德國模式」靠攏,美國一方面存在「技能缺口」,只有0.3%勞動人口是學徒,熟練工人短缺問題愈趨嚴重,另一邊是學歷過剩,當看更也有5%擁大學學歷,有參議員提出要向德國取經,美國密歇根州州長和俄亥俄州州長,最近更親往德國考察職業學校;台灣今年也有媒體提出要向德國學徒制取經。
本港的青年失業率相比起歐美,未算嚴重,但面對青少年學歷膨脹,以致薪金增長慢、上流困難的局面,卻是同一軌迹。
本港生育率低,適齡讀大專學生人數逐年減少,據教育局上周公布的數字,預計至2017年,由公帑資助或自資的學士學位及副學位總額達5.73萬個,比起適齡的中六學生人數5.5萬人更要多。換言之,屆時不論成績高低,人人可做大專生。
學位氾濫的結果怎樣?台灣幾乎人人是大學生,台灣《今周刊》去年10月曾報道,指2000年至2011年間,大學入學率從52.51%升至90.35%,但大學生起薪點由每月2.9萬台幣(約7,700港元),跌至2.8萬台幣(約7,400港元),還未計算通漲。
台灣2000年青年失業率是7.36%,如今則是13.35%。人人做大學生,畢業後盼望在辦公室工作,結果技術型工人不足,大學生失業,但企業則有工無人做而叫苦連天。
與企業合作 保證學有所用
本港即使日後學位多,也不能期望人人是學術領域的人才。德國經驗反映,職業教育並不意味差人一等,而是確保不同人才有適當培訓,亦與社會需要接軌。若本港要迎接日後學歷貶值的衝擊,學徒制或許是香港可取經的方法之一。
不過,德國學徒制的成功,關鍵是與企業有充分合作,讓年輕人所學正是市場所需,例如本港的建造業,一再加薪加福利,業界慨歎找年輕人入行困難,若政府與業界共同培訓人才,會否是多贏局面?
台灣的台北科技大學與一間高中,去年與企業集團合作,辦學徒制計劃,由資深技工教學生,企業補助學費,學生畢業後在企業工作。英國加強學徒制的重點之一,亦是確保學校與業界有緊密的合作關係。
英國改革學徒制,將範圍廣闊至多種行業,不光是建造業,更涵蓋美容、園藝、資訊科技等,與業界先了解需要再規劃,為市場度身訂造技術型人才,也是本港可借鏡的地方。
「人人是大專生」時代將來臨,大學沙紙的優勢消失,年輕人發掘自己專長才是更大本錢,本港的教育制度也應及早部署迎接未來變化。
按圖放大
1
0
0
0
解憂店
世界著名大學
返回頂部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返回列表
瀏覽過的版塊
自閉寶寶
約克中英文幼稚園
小一選校
使用意見
教材閱讀
熱門主題
大仔去完HKU今年OPEN DAY 後發現.
20
HKU Mbbs
16
本港大學開放日
15
Machine Learning / AI 相關的工作
11
最高瀏覽主題
arts castle 朗誦
6041
荃灣葵青 對頑皮學生包容性高
4857
2026-2027 ESF year 1 interview 等待/收到/分享心得
4747
赤提難唔難入
4711
請問港島南區有沒有適合ADHD小朋友的小學?
4519
坑真中二數學補習
4369
GMT+8, 25-10-28 22:37, Processed in 0.19865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搜尋本版
討論區
用戶
修改頭像
個人資料
積分
用戶組
隱私篩選
密碼安全
退出
積分 0, 距離下一級還需 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