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選科選校 雙軌年突收留位費 自資院校掠2,240萬
發新帖
查看: 1653|回覆: 4
go

雙軌年突收留位費 自資院校掠2,240萬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1#
發表於 13-1-8 14: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1/08/ED1301080002.htm


放大圖片



■超收逾三成學生的港大附屬學院,在今個學年淨賺634萬元留位費。圖為該學院的九龍灣校舍。

——學生棄讀變相「淨賺」 較上學年多袋逾6倍

 學制改革下的「雙軌年」竟變成自資院校的「賺錢年」。教育局昨日披露各大專自資院校近5年徵收報名費及留位費的情況(見表)。當中顯示不少院校突然在本學年收取留位費,28所自資院校因學生棄讀課程而變相成為「淨賺」的留位費高達2,240萬元,較上學年的300萬元多出逾6倍。早前被揭超收問題嚴重的香港大學附屬學院、恒生管理學院、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保良局社區書院,更成為「賺」到最多留位費的首三所院校。教育界人士批評院校的做法不公道,認為這些「不義之財」應全數回饋學生,並促請當局加強規管。

 教育局昨日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遞交文件,披露28間自資院校近5年徵收報名費及留位費的數字。資料顯示,以往不少院校都不設留位費,而自資院校因學生放棄學位而變為「淨賺」留位費的最高院校都只是68萬元,各校合共徵得的總數不過300萬元。不過,今年所有院校都有向學生收取留位費,其中更有7所院校因此「淨賺」逾百萬元留位費,所有院校加起來,「袋袋平安」的金額達2,240萬元,較上學年高出逾6倍。據了解,目前只有獲政府資助的大學課程取錄,同學才可退回留位費。此外,本學年28間自資院校單是報名費就收取了近2,500萬元,令人懷疑部分自資院校趁雙軌年「賺錢」。

港大附院勁賺 成「斂財王」

 其中港大附屬學院、恒生管理學院、港大保良局書院更依次成為賺最多留位費的首3間院校;無獨有偶的是,3所院校均是早前被揭超收最多學生的首四名之內,分別超收33%至63%不等。其中超收逾三成學生的港大附屬學院本學年共收取525萬元報名費及3,228萬元留位費,當中634萬元留位費因放棄學位不設退回,最終變成院校的「額外收入」,令該院校成為眾院校「斂財」之首。

 至於恒管和港大保良局書院,分別賺取的353萬元和235萬元留位費,數目亦很驚人。港大附屬學院及港大保良局書院更將留位費設定在院校的共識上限,即5,000元,予人「賺到盡」之感。

 港大附屬學院發言人表示,學院往年只收取報名費,本學年才首次收取5,000元留位費。至於因學生放棄學位而沒有用作學費的留位費,校方會將該項收入投放在擴展學校資源,提升學院設施及教學質素,同時會成立更多獎學金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學習,升讀大學。恒管則於截稿前未有回覆。

團體批「不義之財」 促回饋學生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表示,留位費本身是用來作為院校的保障,但不少自資課程根本不愁無學生,毋須為了留住學生而收取大筆留位費,但現實情況卻是院校一邊超收,一邊收取大筆留位費,做法值得商榷。他狠批有院校收取逾百萬的留位費屬「不義之財」,建議院校應將這筆錢用於津貼學生課外活動及設立獎助學金,全數回饋學生。他又指,當局應檢討及規管留位費制度,及將留位費降至一個較為合理的水平。

放大圖片

*註︰為最終未有轉換為學費的留位費,所有金額均取至萬位數
 資料來源︰立法會文件
   0    0    0    0

Rank: 5Rank: 5


2282
2#
發表於 13-1-8 14:48 |只看該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3#
發表於 13-1-9 13:15 |只看該作者
留位費撻訂袋2240萬 學界促自資院校聯招

http://news.mingpao.com/20130109/gfa1.htm


報讀自資院校須繳交約5000元留位費,若不註冊入讀「撻訂」該校則會沒收。教育局數字顯示去年28間自資院校淨袋「撻訂」費逾2240萬元,當中港大附屬學院(SPACE)淨袋最多,達634萬元,佔該校整體留位費兩成。學界認為有必要以留位費制度保障學生及院校,敦促院校改行聯招收生,並提醒學生只需向一間院校交留位費。

SPACE淨袋最多 達634萬

去年本港大部分自資院校達成協議,規定最多收取5000元留位費,並需向循聯招入讀政府資助學士課程的考生退還所有留位費。若學生註冊入讀,留位費後可作部分學費;若不註冊入讀則被視為「撻訂」,院校可沒收。根據教育局提交立法會文件,去年28間自資院校淨袋2240萬元「撻訂」留位費。當中以港大附屬學院淨袋留位費最多,達634萬元,佔該校收取的3220多萬元留位費約兩成。其次為恒生管理學院,淨袋留位費約353萬元,佔該校收取總留位金額21%。

港大附屬學院回應指有關收入將投放學生身上,提升學院設施及教學質素,成立更多獎學金。

學界:收費保障學生院校

去年首次收取留位費的港專,校長陳卓禧解釋,收費為免學生同時霸佔多間院校學額,令院校無法釋出學位再收生。他提醒學生,自資院校去年起已統一公布首輪取錄名單,學生只需向一間最心儀的院校交留位費即可。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表示,留位費制度同時保障學生及院校,令學生有更多選擇,而院校亦可確保收生,避免造成混亂。他估計,去年因會考和高考生同時升讀大學,令學生同時向多間院校交留位費預留學位,建議院校統一留位費退還機制,長遠亦可仿效八大聯招推行自資聯招統一收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4#
發表於 13-1-11 22:18 |只看該作者
一成留位費院校淨袋 教局指收費有實際需要

http://news.mingpao.com/20130111/gfb1.htm


教育局早前披露,全港28間院校去年淨袋學生的「撻訂」留位費多達2200萬元。主管專上教育的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美嫦昨撰文回應,表示局方負責協調各院校收取留位費的金額上限等安排,強調院校淨袋的留位費,只佔院校所收取留位費總額約一成。

涉2200萬元

李美嫦於文中指出,院校辦學享有高度自主權,包括自行決定是否收取留位費,而院校亦有收取留位費的實際需要,因部分學生希望多報院校「買保險」,令院校收生難作預算。

稱費用將用於學生身上

她續稱,去年教育局與其他院校商討達成協議,例如收取留位費不多於5000元、向獲八大資助課程的學生退還留位費等,而院校亦會酌情處理,容許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延期繳交費用,而院校淨袋的費用亦會用於學生身上,例如成立獎學金等。她呼籲學生未來按個人興趣報校,以免浪費院校學額,導致留位費被學校沒收,強調教育局會跟進落實措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5#
發表於 13-1-12 21:06 |只看該作者
28院校吞留位費逾二千萬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112/18131448


【貪得無厭】

學生報讀自資院校副學士要交報名費及留位費,去年28所院校無退回學生的留位費達2,200萬元,恒生管理學院的退款要求最嚴苛,校方淨賺353萬元,輔導教師協會批評做法不公,議員斥院校貪婪。

學生恐為買升學保險,多願付留位費,據學友社資料,全港20多所自資院校收取5,000元或以下留位費,恒管開價6,000元。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指,若學生獲資助院校取錄,一般獲全數退回留位費,但恒管額外要求,學生入讀的學科,要與申請恒管的學科為同一學科範疇才可退款,增加退款難度,恒管去年無退回的留位費達353萬元。

何玉芬認為做法對學生不公平,建議政府成立類似八大院校聯招平台,令學生掌握各校取錄資訊,減少學生枉交留位費。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自資院校中飽留位費,做法貪婪,「教授(院長)冇袋錢落袋,但畀錢嘅家長慘,有綜援家庭周圍借,金額係兩個月嘅生活費,可能你哋打個乞嚏就冇咗,你明唔明呀?」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