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香港歷史系列 II:第十集 傳教與辦學
發新帖
查看: 2964|回覆: 11
go

香港歷史系列 II:第十集 傳教與辦學

Rank: 3Rank: 3


122
發表於 11-2-12 12:00 |顯示全部帖子
rthk.hk 香港電台網站: 香港歷史系列 II:第十集 傳教與辦學
programme.rthk.org.hk 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初,英國並沒有在香港建立正式的教育制度,
只是鼓勵私人和教會辦學。自1842至年1866年間,西方教會
派遣傳教士來港主在宣教,借辦學為手段。但基於當時社會無論在人
口、政治、經濟,及文化方面都未有穩定和清晰的藍圖,宗教藉教育
工作宣教的策略還在摸索期。 直至1865年教育司署成立,港府才把教育權收回,訂立一套自主
政策,推行世俗教育,並加強英語人才培訓。教會取向有所改變,期
暑影響至深者,有以下四間學校,分別來自倫敦傳道會的英華書院、
基督教聖公會的聖保羅書院、天主教喇沙會的聖若瑟書院,和嘉諾撒
修女會的聖心書院。 編導:黃天任 監製:李耀明、利子良

http://programme.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2Fhistoryhk2&d=2011-02-11&p=4960&e=122277&m=episode

Rank: 4


509
發表於 11-2-12 14:23 |顯示全部帖子
聖若瑟至愛和至TOP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1108
發表於 11-2-12 18:03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uarecheap 於 11-2-12 14:23 發表
聖若瑟至愛和至TOP


uarecheap
你又讚聖若瑟, 小心又有人話你hardsell呢!

Rank: 3Rank: 3


388
發表於 11-2-12 19:35 |顯示全部帖子
但聖若瑟又真係好的!

Rank: 4


509
發表於 11-2-12 21:32 |顯示全部帖子
不是我讚聖若瑟,是歷史見證她的成功。正如節目講當年有六位喇沙會修士到香港開辨聖若瑟書院,牛津大學試成績優異,領書院聲名大唶。135年後今天仍然有4個會考狀元冠絕全港。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1108
發表於 11-2-12 21:4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uarecheap 於 11-2-12 21:32 發表
不是我讚聖若瑟,是歷史見證她的成功。正如節目講當年有六位喇沙會修士到香港開辨聖若瑟書院,牛津大學試成績優異,領書院聲名大唶。135年後今天仍然有4個會考狀元冠絕全港。 ...


Yes, 好學校來的! 所以我都選咗佢!

Rank: 4

醒目開學勳章


824
發表於 11-2-13 00:41 |顯示全部帖子
me2
原帖由 uarecheap 於 11-2-12 14:23 發表
聖若瑟至愛和至TOP

Rank: 5Rank: 5


2921
發表於 11-2-13 07:56 |顯示全部帖子
我讚同你,不過我覺得不單是成績好,而是品格都好。

一個最近發生的真事,我識的一個St.Jo仔去了US讀書(屋企冇乜錢果隻),人生路不熟,都幾慘,但有一次佢著住St.Jo件PE衫做運動,有個大人走埋去問佢係咪St.Jo過去,大家相認,這師兄已成家立室,不但幫師弟settling in,叫佢番佢屋企食飯飲湯,仲教佢好多人身道理,師弟的媽咪感激流涕呢!

quote]原帖由 uarecheap 於 11-2-12 21:32 發表
不是我讚聖若瑟,是歷史見證她的成功。正如節目講當年有六位喇沙會修士到香港開辨聖若瑟書院,牛津大學試成績優異,領書院聲名大唶。135年後今天仍然有4個會考狀元冠絕全港。 ... [/quote]
wbmom

Rank: 4


509
發表於 11-2-13 10:42 |顯示全部帖子
完全贊同,聖若瑟從小學開始德育方面培養都非常嚴格。出來的學生大部份都知書識禮。

Rank: 3Rank: 3


332
發表於 11-2-13 12:30 |顯示全部帖子
相關節目:香港西式書院孕育了晚清西學先驅,在在影響中國命運。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historyhk2&d=2011-01-14&p=4960&e=122272&m=episode

第六集 西學先驅
十九世紀末期,中國被列強入侵,屢次戰敗,在港的華人精英,因而提出國家應改革的訴求,成為全國 “西化”變革言論的先驅,包括王韜、何啟、胡禮垣等人,透過寫作、報紙言論、創辦教育,鼓動變法思想,以致具體實踐。

原籍蘇州甫里的王韜(1828-1897),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改革家。他本是一名秀才,因在1850年代於上海協助傳教士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 翻譯聖經而接觸西學。於1862年上書太平天國而被清廷追捕,避走香港。來港後協助傳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翻譯中國經典。於1867年,理氏返回家鄉蘇格蘭,王韜獲邀前往譯經,旅居歐洲兩年,因而認識西方政體。王韜返港後,在華商的資助下,於187424日創辦《循環日報》,成為首份論政的華文報章。從創刊起,王韜擔任主筆達十年,發表上千篇政論,提出「借西法以自強」,認為國家僅是軍事、技術、國防的變革是不足,更應從全面的體制與文化進行改革。

當時的華人精英,對國事甚感關懷。何啟與胡禮垣都是中央書院的畢業生,接受西方教育。何啟曾於1872年留學英國,獲醫科學士及大律師資格。1887年,中法戰爭後,何啟及胡禮垣合作發表論文,評論清政府「自強運動」只知船堅炮利,不足以為強。而必須改革政治與經濟制度,並改造人心、思想與價值觀念,始能奏效。1894年末發表《新政論議》,提出行選舉以同好惡,設議院以佈公平,首次提出中國實行議會政治的具體方案。另外,於1901年出版的《新政真銓》,匯集兩人一系列的改革主張,對中國的知識份子具有很大影響。

另外,何啟又支持創立「香港西醫書院」(Hong Kong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1887年10月1日成立),以雅麗氏醫院為校舍,課程與大學醫科等同,培訓具科學知識的人才,而孫中山便是其中一位畢業生。香港西醫書院的創辦,正是何啟倡議中國變法維新,尋求國家富強構想的一環。後來,香港西醫書院亦發展成香港大學的前身。


助導:謝曉玲
編導:陸素嫻
監製:李耀明、利子良



Rank: 3Rank: 3


335
發表於 11-2-14 02:06 |顯示全部帖子
無錯, 真正的名校是學生品格高尚, 學術成績卓越, 單是得學術超班, 根本唔算名校,我識得一個朋友個女,讀港島區名女校, 她大嘆個女比有錢同學蝦,同學之間極多比較, 老師亦唔見得有愛心, 只得程度深, 花了很多錢補習都只是勉強追到, 他們只是普通家庭, 我感覺是父母和女兒都好大壓力, 因為驚上唔到原校中學, 我不禁嘆一句:何苦!.

原帖由 wbmom 於 11-2-13 07:56 發表
我讚同你,不過我覺得不單是成績好,而是品格都好。

一個最近發生的真事,我識的一個St.Jo仔去了US讀書(屋企冇乜錢果隻),人生路不熟,都幾慘,但有一次佢著住St.Jo件PE衫做運動,有個大人走埋去問佢係咪St.Jo過去,大家相認,這師兄已 ...

Rank: 3Rank: 3


149
發表於 11-2-14 12:06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1# bkychan 的文章

I also watched the program. It's really good. It shows the trail of history of many so-called traditional famous schools in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