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特殊教育 和大家分享我女兒做了人工耳蝸的故事
發新帖
查看: 2838|回覆: 7
go

[聽/語障] 和大家分享我女兒做了人工耳蝸的故事 [複製鏈接]

Rank: 1


9
1#
發表於 10-5-31 02: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我女兒2005年出生
出生的時候 醫院給她做聽力測試 是聽力良好
一直到一歲半 她還不會說話 爸爸媽媽都不會叫
而她平時對聲音反應也不太大
但因為我們一直覺得出生時做的TEST 是說她聽力良好
所以沒去多想  
直到她二歲多 還不會說話  我就以為是語言遲緩
帶她到仁X醫院的言語治療專科 見了一位言語治療師
他用了十分鐘不到觀察我女兒 然後告知我們
我女兒是自閉症
我當時晴天霹靂 兩夫婦和我媽媽都接受不了
我當時邊哭邊問他 要不要做聽力測試
我覺得平時叫喚她 她不理會 是不是聽力的問題
言語治療師說 不用做聽力測試了
說我女兒是自閉
後來讓我們去了一家中心見一位兒童心理醫生
後來我才知道 這是一家私人自閉症訓中心
兒童心理醫生評估我女兒是嚴重自閉
她們講解了一大堆自閉症的症狀給我聽
當時也接受不了 祗想著怎樣幫助孩子
就這樣 我們全家老少都陷入了苦海

後來我們把女兒送到一家訓練中心
差不多一年 後來中心給女兒換了一個老師
這個老師是聽力言語專料畢業的
當她第一天和我女兒下課後就和我說
覺得我女兒聽力有問題 因為她各方面都不像自閉的孩子
我開始害怕了 馬上安排給她做測試

女兒吃了藥後睡著了 我就在等著這些測試結果
我當時在想 我希望她是自閉 還是聽障呢
當然 我希望她是有機會能治的聽障了
結果出來 她是嚴重的弱聽
這次我們找了三個醫生來商討
最後都一致認為做耳蝸是最好的

因為她已經4歲了 不能再拖
再用助聽器 能聽到的聲音也很少
同一方面 兩位醫生也證明女兒根本沒有自閉

2009年11月女兒接受了人工耳蝸
我們也看到了光明
手術後她開始適應用耳機
半年時間 她慢慢接受了這有聲的世界
下個月開始接受言語訓練

和大家分享這件事
是希望大家發現自己孩子的不幸時
不要太傷心難過  
上天關了這道門 一定會給你留一扇窗
我們從女兒被誤為自閉症的悲傷中
走到有光明的聽障
真的很感恩

天生我才必有用
聽障不是不治之症
祗要樂觀面對和解決
他們和一般小朋友是沒分別的

各位聽障寶寶爸爸媽媽
不要氣餒
我們一定能和我們的寶寶撞過難關的

最後 經驗分享 無論任何病
還是多讓兩三位醫生確實比較好
   0    0    0    0

Rank: 5Rank: 5


1434
2#
發表於 10-5-31 16:05 |只看該作者
謝謝你的分享,正面的態度面對會對小朋友有很大幫助!!!

不過覺得好奇怪, 為什麼醫院的治療師會叫你不用做聽覺測試?就算是一般的speech delay, 做聽覺測試應該是必經的程序...

可以問問你的小朋友將會在那兒接受訓練嗎?

成功的人工耳蝸是新開始! 努力努力!!

Rank: 1


9
3#
發表於 10-5-31 22:30 |只看該作者
版主你好 謝謝你
對呀 他當時就否決了我提議給我女兒做聽力測試的建議
當時我媽媽也在場 所以到後來 我媽媽覺得他很不負責任
也不能全怪別人 我當時沒經驗 心情也很亂 就聽了他和心理醫生的說話了 如果我堅持給女兒驗聽力和多找兩個醫生檢查 就不會拖遲了女兒一年半的時間了

因為我們在內地做生意 長時間會在內地 我們已經找好了 專門訓練聽障兒童的中心給她

等她開始訓練後 和會再和大家分享的


原帖由 icanhear 於 10-5-31 16:05 發表
謝謝你的分享,正面的態度面對會對小朋友有很大幫助!!!

不過覺得好奇怪, 為什麼醫院的治療師會叫你不用做聽覺測試?就算是一般的speech delay, 做聽覺測試應該是必經的程序...

可以問問你的小朋友將會在那兒接受訓練 ...

[ 本帖最後由 GLADYS小星星 於 10-5-31 22:32 編輯 ]

Rank: 1


27
4#
發表於 10-6-1 13:32 |只看該作者
做媽媽一定要勇敢,我的女兒也是在3歲半才知道有弱聽,2歲半做言語治療, 連言語治療師也不知道她有弱聽, 浪費了1年時間, 需然現在在宣美訓練了9個月, 咬字改善了不少,但是跟同齡小朋友比較,仍有很大改善空間,唯有繼續努力。

讓你的孩子多跟其它小朋友玩,會快点進步,我住在荃灣,如果你也住在附近,随時歡迎你們來跟我的孩子玩。

Rank: 1


9
5#
發表於 10-6-1 15: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jc311214 的文章

非常謝謝你的遨請 真的很高興
我們住在黃大仙 有機會我帶著小朋友來找你們
我們一定要有信心 孩子才會越走越好
也祝福你們能克服所有困難 步向彩虹 :)

Rank: 1


27
6#
發表於 10-6-2 10:14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住黃大仙,這個計劃( 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可能幫到你。計劃內的幼稚園和小學都在你家付近,他門都是主流学校,每班有6位弱聽小朋友和24位健聽小朋友,另有3位老師教導。我巳經約了計劃主任下星期一在中文大学見面,如有興趣可一起來聽聽。孩子有弱聽,所以多聽其他計劃,希望她們的路可以平坦一点,我巳留了电話在你的短訊,如有需要可打給我。
http://www.cuhk.edu.hk/cslds/jcslco/index.html

請不要着眼於手語, 這是計劃一部份。不要只看到手語兩字, 而看不到其他優点.

Rank: 5Rank: 5


1434
7#
發表於 10-6-3 00:53 |只看該作者
沒有一種訓練方法是完美的,每一種訓練方法都有其優勝之處。家長需要做的,是挑選出最適合自己孩子,及最能配合家長期望的。

每一個教法 (手語、口語、雙語) 都有其好處,亦有其"弱"的地方。在此容許我也發表少少個人意見。亦希望多點家長投入意見...以下只是小女子個人意見…
  
西班牙(2009)的一個最新研究, 比較兩組使用人工耳蝸的聽障兒童(4-8歲)的語言能力,一組只接受口語訓練, 一組接受手語共融訓練。結果如下:

- 以口語學習的兒童, 有較清晰的口語發音、較好的口語理解能力及語言文法能力。

- 以手語共融學習的孩子, 除了有較優秀的手語表達能力外, 亦能夠在特定的時限內 (如1分鐘內) 根據指定圖片口述出較多的相關文字,這種能力與語言能力有直接的關系。

另一個研究(2002)針對27位8-9歲的聽障學生, 他們在做了人工耳蝸及接受了三年以上手語共融訓練後(手語與口語一同學習),有9位主要以口語溝通、有6位主要以手語溝通、有12位以有時以口語溝通,有時以手語溝通。主要以口語溝通的學生,在發音清晰度、聽覺理解能力、文法方面都會較優勝,相反,主要以手語溝通的學生以上各項能力都較弱。

論文中總括近年的研究,指出能成功學習口語的孩子,在發音清晰度及文法方面都會較優勝,而以手語共融學習的孩子,一般在閱讀理解及詞彙學習方面較優勝。

聽覺言語治療的提倡者(1997),指手語與”以聽覺學習”是理念相反的。以手語學習,是視覺學習者。以聽覺學習,是聽覺學習者。他們認為若以視覺及聽覺合併學習,孩子將不能習中,由於部份依賴聽覺, 部份依賴視覺,聽覺潛能將不能被充分發揮。另外,若然聽障幼童的聽覺潛能在年幼時(<3歲)沒有被充分發揮,腦部負責”聽覺”的部份將會被視覺取替,取替後聽覺潛能再不能恢復。

我深信一些聽覺潛能不幸地較低的小朋友,包括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做人工耳蝸手術 (如: 星期二檔案的盈盈),或人工耳蝸手術未能成功提升聽力的孩子,由於聽力不足, 確是難以以聽覺學習口語,以手語共融學習會對他們有明顯幫助。而另一方面,對於正常聽力的孩子,手語共融學習亦不見得會影響他們的”聽力發展”…

但對於正在進行聽覺訓練的聽障兒童是否成功,就可能與上述2002的研究那樣, 個人差別可能很大,很難預計結果…。可能口語很好, 亦可能口語未如理想,但讀寫能力不錯...

以上是小女子的愚見及論文討論。大家有什麼意見? 歡迎分享討論。

引用的學術研究文章:
Geers, A., Spehar, B., & Sedey, A. (2002). Use of speech by children from total communication programs who wear cochlear implants.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11, 50-58.

Jiménez, M.S., Pino, M.J., Herruzo J. (200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peech development between deaf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who have been educated with spoken or spoken+sign langu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73(1):109-14.

Pollack, D., Goldberg, D., & Caleffe-Schenck, N. (1997). Educational audiology for the limited-hearing infant and preschooler : an auditory-verbal program. Springfield.


[ 本帖最後由 icanhear 於 10-6-3 00:56 編輯 ]

Rank: 1


27
8#
發表於 10-6-4 09:34 |只看該作者
Thanks you for your advi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