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閱讀建議 余秋雨於高雄中山大學演講
發新帖
查看: 1669|回覆: 3
go

閱讀建議 余秋雨於高雄中山大學演講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693
1#
發表於 10-5-30 12: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中山大學我一定會來,原因之一是余光中先生在這裡。我在《山居筆記》後記中曾經寫到,自己的散文集在台灣出版,生怕有幾個人看到,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位與我同姓的先生。今天,居然由他來主持演講會,演講的題目又是讀書,那我就更膽怯了,有誰敢當著余光中先生的面大談讀書?

但是報紙已經多次預告,今天又有不少其他城市的朋友遠道趕來,看來只能硬著頭皮給大家提幾點讀書建議了,請余光中先生和在座諸位指正。

]在中國話裡,上學也叫讀書。今天我們所談的讀書只指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當然是針對青年學生而言的,但我看到在座又有不少上了年紀的朋友。青年人的讀書和成年人的讀書在總體上應該是有所區別的,需要分開來討論。當然這種區分又不是絕對的,有些青年人在閱讀上已經成年,有些成年人在閱讀上還算青年。青年人的閱讀 中年以後的讀書可以隨心所欲,而在青年時期卻不能過於隨意,需要接受一些過來人的指點。我大概也能算作一個過來人,因此可以和同學們隨便談談。盡早把閱讀當作一件人生大事

何謂平庸?平庸是一種被動而又功利的謀生態度。平庸者什麼也不缺少,只是無感於外部世界的精彩,人類歷史的厚重,終極道義的神聖,生命涵意的豐富。而他們失去的這一切,光憑一個人有限的人生經歷是無法獲得的,因此平庸的隊伍總是相當龐大。黃山谷說過:「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這就是平庸的寫照。黃山谷認為要擺脫平庸,就要「用古今澆灌」。

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後再來匆匆彌補就有點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時就進入。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閱讀專業書籍當然必要,但主要為了今後職業的需要。魯迅說:「這樣的讀書,和木斧的磨斧頭,裁縫的理針線並沒有什麼分別,並不見得高尚,有時還很苦痛,很可憐。」
諸位報考大學的時候,剛剛從中學出來,都還不到二十歲吧,大人們還習慣於把我們稱作孩子,青春的生命那麼可愛又那麼具有可塑性,卻一下子被澆注在某個專業的模坯裡直至終老,真是於心何忍。

現在很多所大學都發現了學生只沈陷於專業的弊病,開設了通識教育課,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同樣作為一門課程,即便通識教育也保留著某種難於克服的狹隘性和被動性。因此不管功課多重,時間多緊,自由的課外閱讀不可缺少。

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點,因此先要做一點墊底的工作。

有些青年人對名著有一種逆反心理,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開,這是孩子氣的舉動。名著不管是不是夠格,總是時間和空間篩選的結果,我們可以不在乎名著,卻不可以不在乎時間和空間。一部似乎並不怎麼樣的作品居然被時間和空間首肯,這本身就是一個極有文化深度的懸念,光憑著這個懸念也值得去讀一讀。

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它們好像軍事上的制高點,占領了它們,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話下了。對於專業之外的文化領地,我們沒有時間去一寸一寸占領,收取幾個制高點就可以了。

有人認為,名著總是艱深的,不如讀第二、第三流的作品省力。其實,第一流的作品由於邏輯比較清晰、表述比較果斷、個性比較鮮明、形態比較優美,閱讀起來不見得比第二、第三流的作品費力。即使費點力,因你內心深知其足可一以當十,也會感到值得。

因此我們需要尋找一種更有針對性的小書目。是否有針對性決定於書目開列者對閱讀者的了解程度。青年學生不妨找自己信賴的師長作一些必讀書目方面的交談,交談中要把自己的興趣、欠缺和已讀過的名著告訴師長,以求獲得有效的指導。名著讀不下去也可以暫時放下

讀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讀。這就是非專業閱讀的瀟灑之處。

再有針對性的書目也只考慮到了你接受的必要性,而無法考慮到你接受的可能性。所謂可能,不是指閱讀能力,而是指興奮系統,這是你的生命秘密,別人誰也不會清楚。

茫茫書海,真正與你有緣的只是一小角。名著如林,真正屬於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幾十本。有不少名著屬於有緣無緣之間,那也不妨一讀,因為知道的範圍總應該大於熟悉的範圍,熟悉的範圍總應該大於擁有的範圍。只要有時間,算不上名著的多種書籍也不妨廣泛地瀏覽一下,那裡也會有大量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的東西。名著是基礎,但不是封閉我們的城堡。

在選讀名著的過程中,最終會遇到幾部名著、幾位名家最與你情投意合。你著迷了,不僅反覆閱讀,而且還會尋找作者的其他著作,搜羅他們的傳記,成為他們的崇拜者。我的一位朋友說他一聽到辛棄疾的名字就會臉紅心跳,我在讀大學時對法國作家雨果也有類似的情景。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偶像。

同構不等於同級。他是萬人矚目的文化名人,你是籍籍無名的青年學生,但他的存在,證明你所進入的生命系統的某些部分,一旦升騰,會達到何等壯美的高度,於是你也就找到了一條通向崇高的纜繩。

那些讀了一輩子書卻說不出最喜愛哪幾部著作、哪幾位作者的人,哪怕是學富五車的老學者,我也不敢恭維。在如此廣闊的文化天地中失去了仰望的興致,失去了親和的熱量,失去了趨附的動力,整個兒成了一尊冷眼面世的泥塑木雕,那還說得上什麼?青年人應立足於個人靜讀但是總的說來,閱讀是個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靈去默默感應,很多最重要的感受無法訴諸言表。閱讀的程序主要由自己的生命線索來綰接,而細若游絲的生命線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抽理和維護的。這一切,都有可能被熱鬧所毀損,更何況我們還是學生,即使有點浮淺的感受也不具備向外傳播的價值。在同學間高談闊論易生意氣,而一有意氣就會墜入片面,浮淺變得更加浮淺。等到畢業之後,大家在人生感受上日趨成熟而在閱讀上都成了孤立無援的流浪者,這倒需要尋找機會多交流讀書信息了。那是後話,過一會兒再說。讀書卡片不宜多做

這種方法,對於專業研究、論文寫作是有用的,但不適合青年學生的課外閱讀。
但技術上的問題還是小事。最麻煩的是,做卡片的方法很可能以章句貯藏取代了整體感受,得不償失。一部好的作品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有機整體,即使擷取了它的眉眼,也失去了它的靈魂。

實際上,閱讀的記憶力有一種嚴格的選擇功能,書中真正深切觸動你的內容,想丟也丟不掉,對此你要有更多的灑脫和自信。
屬於真實遺忘的那部分,不必可惜,就讓它遺忘吧,能遺忘也是一個人自由自主的表現。太監之所以要記住宮中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因為他不能自由自主,不敢遺忘。正是遺忘,驗證著生命結構的獨立。

人類的大腦機能十分神奇,不要在乎表面上的記住記不住,該記住的總會記住,該忘記的總會忘記,該失而復得的總會失而復得,輕輕鬆鬆讀下去就是了。

大學生的閱讀資源,主要來自圖書館。但是,我希望大家有空也到書店走走。書店當然比圖書館狹小得多,但它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前沿。當代人的精神勞作有什麼走向?這些走向與社會走向有什麼關係?又被大眾接受到什麼程度?解答這些疑問的最好場所是書店。你可以關注一下暢銷排行榜,判斷一下買書的人群,然後,也準備為自己選幾本書。在書店選書與在圖書館選書有所不同,對於重要的書,你會反覆考慮永久性擁有的必要性,於是在書架前進行了一次短短的自我拷問。你也許會較少猶豫地購買幾本並不重要卻有趣、可愛的新書,由此你對自己與書籍的奇異關係產生了某種疑問,這種疑問的每一個答案都讓人開心。成年人的閱讀有了青年時代的墊底,成年人的閱讀就會進入另一種狀態,前面所提的有些建議就不太適合了。青年人讀書和成年人讀書的區別,可以借用朱熹的一個比喻,他說學習就像煉丹,先要用猛火炸,再用文火慢慢養。青年人在大學裡的系統集中學習,就像是猛火�


I first came across this in his book many years ago, he sort of answers the question why I have to read.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10-5-30 12:41 編輯 ]
   0    0    0    0

Rank: 5Rank: 5


3693
2#
發表於 10-5-30 19:0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mattsmum 的文章

阅读不再是皓首穷经,阅读不再是闲情逸致。阅读不再是有目的,阅读不再是无目的。阅读不再是功利,阅读不再是品味。阅读不再是文字,阅读不再是图像。阅读不再有网络与书籍之分,阅读也不再有博士与高中生之分。这是一个没有越界阅读,就不成阅读的时代。不论错过了多少机会,不论多么晚开始,阅读都在等着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机会。何况在这网络时代。

read this book here: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2776-111204905.html

Rank: 5Rank: 5


3693
3#
發表於 10-5-30 19:05 |只看該作者
越读者
只怕不開始。永遠不要怕晚。除了愛情,沒有事情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遲來的開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期待孩子身體發育,卻希望孩子頭腦裹小腳,是很矛盾的。
    
父母為什麼如此想不開?三四十年前的父母,如此看重學校的考試成績,如此把相關課本的重要性置於一切之上,我可以理解。資源匱乏年代的時空背景,出人頭地的現實需求,使得家長和老師都忙於以考試為教育重點,追獵學生書包裡的課外讀物為常,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今天?曾經自己身歷大學聯考年代的煎熬,對課本、補習、考試這些痛苦都明白的人,自己當了父母之後,為什麼仍然如此熱中於為這個遊戲的熱度加溫?讓多元多綱的學校考試,反而更給了教科書擠壓其他閱讀的理由?有一陣子,我很想不通。
   
 但後來找到了解釋。因為他們自己就沒體會過,教科書以外的多元閱讀,到底可以給自己的人生什麼有趣或有益的啟發。自己沒體會過的事情,怎麼會想到可能發生在子女的身上?
    
學校是怎麼回事西方的學校School這個字,源自於希臘文,原意是“休閒”、“閒暇時間”。但是今天我們熟悉的學校,則是另一個起源。中世紀時,歐洲的書籍與閱讀,都掌控在修道院及僧侶之手。歐洲最早的大學是給僧侶及神職人員進修的。十五世紀的宗教革命加上古騰堡的活版印刷出現之後,《聖經》廣譯為各種語文版本。為了方便各地人民使用自己語言來了解《聖經》,所以歐洲開始普設“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相當於教導識字的小學。接著,為了銜接“文法學校”和大學之間的差距,才有了中間加兩級中學、中小學裡再有逐年分級的辦法。

這些學校(school)制度的設計,到了大約是十八世紀末工業革命,又出現了一大變化。工業革命發生於英國之後,歐洲各國感受到壓力,紛紛培育自己的新技術人才,因而在德國、法國等地誕生了許多技術學院。大學開始出現十分細密的知識分科。中學及小學,因而配套設計,也有了更精密的設計。

總之,中學的成立,是很近代的事。並且,在當時算是不登大雅之堂,主要是為改善社會低下階層接受教育的處所與機會。上層社會,仍然是因人施教的個人教授之後,直接進入大學。
    
社會上為了鼓勵“中學”這個體制出來的學生,想到可以給他們一紙證明自己所學並不差,才有“文憑”這個東西的出現。這一來,學校的概念才從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大學一脈相承地確立為一套社會上公認的體制,其重要性也奠定下來,並且日益顯著。結果發展到今天,“文憑”躍身一變,已經不再是“求人”的憑證,而是“傲人”的憑證了。所以,真正說起來,在現代學校體制中,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所構成的“中學”,才是最重要的發明。歐洲近代用起school這個字的時候,就早已和它的原意leisure相去甚遠,至於到了今天台灣的,則更是毫不相干了。
   
大學可以輕鬆地大讀小說,這件事情有前因,也會有後果。美國大學的情況美國大學的基本假設是要大學生先有基本、全面的通識教育,再進到專業的學習。所以以哈佛大學為例,大學的一年級,先不分專門科系,學生都是先進行通識教育。二年級開始有專業的必修基礎課,同時繼續通識教育。大三、大四,才開始攻讀自己準備專攻的項目,但不限制學生修課,所以學生可以選與自己的專業無關的、別的專業課程。

七十年前一位教育學者的觀察我們先看一段文字。到(小學)五、六年級之前……我們發現閱讀的學習曲線是穩定而普遍進步的,但是過了這一點之後,曲線就跌入死寂的水平。這不是說一個人到了六年級就達到個人學習能力的自然極限……也不表示大多數六年級學生在閱讀各種實用書籍的時候,都已經有足夠的理解能力。

許許多多學生進入中學之後成績很差,就是因為讀不懂書中的意義……中學畢業的時候,學生都讀過不少書了。但如果他要繼續念大學,那就得念更多的書,不過這個時候他卻很可能像是一個可憐而根本不懂得閱讀的人……他可以讀一點簡單的小說,享受一下。但是如果要他閱讀結構嚴謹的細緻作品,或是精簡扼要的論文,或是需要運用嚴密思考的章節,他就沒有辦法了。舉例來說,有人證明過,要一般中學生掌握一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或是論述文的重點及次要重點在哪裡,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論就哪一方面來說,就算進了大學,他的閱讀能力也都只會停留在小學六年級的程度。

上面這段文字是七十年前,1939年美國一位教育學者莫塞爾(James Mursell)所寫。當年,艾德勒因為與莫塞爾有同樣的感慨,所以寫了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成為風行數十年的長銷書。今天在台灣看這段描述,仍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每一本書都可能是一道門戶,改變我們對世界觀望的方向,但是有了“門戶”,還要有因此起而行的行動。走上社會後的自由閱讀,“好處在使讀書成為樂事,對於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養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但也有問題。兩種閱讀曲線閱讀,必先識字,但,和識字是兩回事。

閱讀需要許多因素的搭配。觀念、習慣、方法、方向、眼界,都是。而這麼多因素相互搭配起來,讓我們可以把閱讀這件事如臂使手,如手使指地為己所用,需要一段時間的協調與運作練習。

譬如,一個理想的過程是:小學,建立充分的識字能力與自己閱讀的基本能力;中學,開始隨意而廣泛的閱讀探索,然後由其中發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決定進大學攻讀相關的科系;進了大學,主修科係是建一條專門的閱讀門徑,選修及旁聽則建立間接但相輔助的廣博;大學後教育,或走上社會後的自修教育,則沿著已經開好的途徑繼續往前開拓,還會隨機遭遇一些意外的奇花異草,讓自己左右逢源,另闢蹊徑。

如此,不但路程越走越寬,在知識這座密林裡可以通暢的路也越來越多了。

這個路程,畫一個圖,像是圖1。但是在台灣,中學生因為受到考試教育的影響,少了隨意而廣泛的閱讀探索。讀書的中心在教科書與參考書上,所以中學階段的閱讀成了一條相當單調的直線。

到大學,應該是集中方向攻讀的時候,反而開始鬆懈的閱讀,容易沒有方向,像是圖2。

只是過去聯考“一試定終生”的時代,由於考試集中在聯考上,所以在離聯考時間還遠一點的時候,中學生在單調的直線上還有多一點自己逸出線外的彈性。

教改,本來希望紓解聯考“一試定終生”的壓力;教科書開放民間版本,原意是希望學生不受一種課本的約束。

然而,現實的發展是:一綱多本使得學生要讀的教科書與參考書大量增加;多元入學,使得中學生的課外生活要接受父母更多的安排與擠壓,這使得他們更無從隨意而廣泛地閱讀,因而中學階段的曲線繃得更緊張也更單調。進了大學之後的曲線也更鬆懈與更沒有方向了。

不談少數例外,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個閱讀曲線要真正發展出自己的生命,很可能是在走上社會之後。不論自覺錯過了多少機會,我們都可以隨時畫一道門戶,去到我們想去的地方。
    
閱讀就是這樣。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10-5-30 19:07 編輯 ]


514
4#
發表於 10-5-30 23:0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