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謝錫金教授: 香港教育的死位
查看: 4514|回覆: 20
go

謝錫金教授: 香港教育的死位

Rank: 6Rank: 6


5315
發表於 10-3-13 12:12 |顯示全部帖子
香港經濟日報
C07
|
寫意
|
寫意——活在當下
|
By
張倩儀
2010-03-13


香港教育的死位


  香港教育有很多死位,換了內地的講法,是有很多誤區。從每次有關香港教育的爭拗,商界或官員的謬論,或者每次講座時,家長抓講者拼命問的問題,都可以見到這些死位謬見是如何深入人心。

  聽港大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教授講語文教育,其中不乏雋語,好些直指這些死位。

  關於用普通話教中文。謝教授回應,用普通話教,不等於中文會好,北京人都講普通話,但不見得北京人人中文好。我記得中大中文系主任鄧仕樑教授也講過這理據,可見這是中文教育界的共識。可是香港教育官和教育商還是喜歡誤導家長。

  小學家長問,該不該教簡體字;回應:學語文要有動機,而能夠應用才會有動機,香港到處都是繁體字,學簡體字與環境配不上,怎麼有好動機呢!何況懂繁體字的人,看兩本簡體字小說就學會簡體字了。沒見過香港學生在北京看不懂路牌、看錯地圖的。眾笑。

  關於補習。補習老師或者重講上課教的,或者先講未教的,那麼學生為甚麼要上課呢?豈不是要學生在上課時睡覺嗎?

  謝教授又補充,如果請家庭教師,最好買本書,叫孩子講故事給家庭教師聽,不是老師講給孩子聽。老師講,是老師學,孩子講,才是孩子學。眾大笑。我想起我的英語超班老闆,他中學家貧,要為人補習英文,賺錢自用兼供養弟妹。他說整個窩打老道山幾乎每家每戶他都補過了。你想想他收補習費之餘,學了多少次英文?

Rank: 3Rank: 3


289
發表於 10-3-14 02:24 |顯示全部帖子
簡直說中心事   


[quote]原帖由 Teresa 於 10-3-13 12:12 發表
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教育的死位


  香港教育有很多死位,換了內地的講法,是有很多誤區。從每次有關香港教育的爭拗,商界或官員的謬論,或者每次講座時,家長抓講者拼命問的問題,都可以見到這些死位謬見是如何深入人心。

  聽港大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教授講語文教育,其中不乏雋語,好些直指這些死位。

  關於用普通話教中文。謝教授回應,用普通話教,不等於中文會好,北京人都講普通話,但不見得北京人人中文好。我記得中大中文系主任鄧仕樑教授也講過這理據,可見這是中文教育界的共識。可是香港教育官和教育商還是喜歡誤導家長。

  小學家長問,該不該教簡體字;回應:學語文要有動機,而能夠應用才會有動機,香港到處都是繁體字,學簡體字與環境配不上,怎麼有好動機呢!何況懂繁體字的人,看兩本簡體字小說就學會簡體字了。沒見過香港學生在北京看不懂路牌、看錯地圖的。眾笑。

  關於補習補習老師或者重講上課教的,或者先講未教的,那麼學生為甚麼要上課呢?豈不是要學生在上課時睡覺嗎?

  謝教授又補充,如果請家庭教師,最好買本書,叫孩子講故事給家庭教師聽,不是老師講給孩子聽。老師講,是老師學,孩子講,才是孩子學。眾大笑。我想起我的英語超班老闆,他中學家貧,要為人補習英文,賺錢自用兼供養弟妹。他說整個窩打老道山幾乎每家每戶他都補過了。你想想他收補習費之餘,學了多少次英文?

Rank: 5Rank: 5


4012
發表於 10-3-14 13:47 |顯示全部帖子
agree to large extent, however, still think use PTH to teach Chinese can let student have more chances to use PTH and write out from mouth.

Rank: 4


595
發表於 10-3-14 17:51 |顯示全部帖子
think the same .

.
原帖由 eggmama 於 10-3-14 13:47 發表
agree to large extent, however, still think use PTH to teach Chinese can let student have more chances to use PTH and write out from mouth.

Rank: 3Rank: 3


421
發表於 10-3-15 22:40 |顯示全部帖子
PTH teach Chinese subject is very important today,
at our time, we use Cantonese, my chinese still 'terrible', cannot write a formal letter .e.g. letter of complaint, resignation letter, employment letter.....so Cantonese teaching chinese doesn't mean chinese will be good.  it muc depends on the person how much he spend on reading chinese...

while nowadays, my friends mostly need to work in china or communicate with PTH.  they all feel very difficult to do 'presentation or proper training' in PTH.  So, for our kids, when they start working.  PTH not only necessary, but rather is a must.  proper presentation skill in PTH is need to be trained as early as possible....


1135
發表於 10-3-16 11:41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332
發表於 10-3-16 13:55 |顯示全部帖子
用廣東話教,也不等於中文會好。

香港人都講廣東話,看廣東話報紙,聽廣東話新聞,1中文好的又幾人?白話文好的有幾人?文言文好的又幾人?

Rank: 5Rank: 5


1567
發表於 10-3-16 13:58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ggboymum 於 10-3-15 22:40 發表
while nowadays, my friends mostly need to work in china or communicate with PTH.  they all feel very difficult to do 'presentation or proper training' in PTH.  ...


用普通话教,不等於中文好,只是对学讲普通话有帮助。

Rank: 1


22
發表於 10-3-16 15:32 |顯示全部帖子
簡體字的形成是我國一時期的某一極權運動瘋子領導認為,將中文字簡化,掃盲就容易。

Rank: 3Rank: 3


400
發表於 10-3-16 16:24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ggboymum 於 10-3-15 22:40 發表
PTH teach Chinese subject is very important today,
at our time, we use Cantonese, my chinese still 'terrible', cannot write a formal letter .e.g. letter of complaint, resignation letter, employment l ...


I totally agree with ggboymum, PTH is a must in nowadays. If we don't pick it at our young age, it's even worst when we grown up. Just like our last generation, their PTH pronunciation is always a joke....... do you want our kids hv the same result ?

There is no harm to use PTH to teach Chinese and it would be great even extend to few more subjects like Maths if our resources can support it.

You know Pui Kiu uses PTH as a medium of teaching in all subjects except Eng fm P1-P3 and their students PTH are able to master at fluent level.
Of course, we can't just simply realy  on PTH speaking then claim that  it can promote our Chinese level, this also depends on kids learning ability and reading volume.

What's wrong to simply Chinese? It's a very gd milestone to promote Chinese, simplied version allows you  to write and communicate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The main purpose of language is to communate with others. Then why can't we look at the other point of view? Like Sin they had  realized this is useful and had changed to Simplied Chinese for many years.

Rank: 3Rank: 3


332
發表於 10-3-16 16:38 |顯示全部帖子
結果造盲更容易:繁體盲

Rank: 5Rank: 5


1567
發表於 10-3-17 00:10 |顯示全部帖子
我c9仔一個,對用白話(廣東話)抑或普通話、繁體定簡體,覺得只是政治考慮。政府高官大概認為回歸了就應與祖國用同一話語文字,老師們反對大概唔想對現況改變.....。總覺得這話題和真正想改善學生語文沒關係。大家打著改善學生語文旗號,就如爭產案D筆跡專家咁,各自總有學術科學理據支持,但結論就總是對自家老闆有利。

Rank: 4


783
發表於 10-3-17 00:52 |顯示全部帖子

簡體字的由來????

漢字簡化常識

·方舟子·

一、漢字簡化簡史

簡體字是漢字演變的邏輯結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爲篆書,再變爲隸書、
楷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
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4-
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爲“俗體字
”。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例如“營”、“壽”
、“盡”、“敵”、“繼”、“燭”、“壯”、“齊”、“淵”、“婁”、“顧”
、“獻”、“變”、“燈”、“墳”、“驢”,等等。唐代顔元孫著《幹祿字書》
和王仁〔日句〕著《刊謬補缺切韻》,都收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後,隨著印刷
術的發明,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
範圍,數量大大增多。根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
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合爲繁體字共1604個,平均每個繁體字有3.9個
不同的簡化字,與今天使用的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有“實”、“寶”、“聽”、“萬
”、“禮”、“舊”、“與”、“莊”、“夢”、“雖”、“醫”、“陽”、“鳳
”、“聲”、“義”、“亂”、“台”、“黨”、“歸”、“辦”、“辭”、“斷
”、“羅”、“會”、“憐”、“懷”等等共達330多個。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
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
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
,得到陸基、黎錦熙、楊樹達的聯署。這是歷史上有關簡體字的第一個具體方案,
主張把過去只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作爲正體字應用於一切正規的書面語。它提出的
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産生依據,影響深遠。

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

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複、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
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
》,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
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
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
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收
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佈的第一
個簡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
頭字(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
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
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
個。

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
産黨奪取政權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礎上,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擬出《第一批簡體
字表》,收字555個。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簡體字表》的基礎上,擬出《漢字簡化方案
〔草案〕》,收字798個,簡化偏旁56個,並廢除400個異體字。

1955年2月2日,《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把其中的261個字
分3批在全國50多種報刊上試用。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
訂委員會。同年10月,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修正
草案〕》,收字減少爲515個,簡化偏旁減少爲54個。

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
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佈,在全國推
行。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
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
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
個簡化字;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見,實際爲2236字),這
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

而在其他使用漢字的國家,同樣也在簡化漢字。

新加坡:1969年公佈第一批簡體字502個,除了67字(稱爲“異體簡
化字”),均與中國公佈的簡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佈《簡體字總表》,收
簡體字2248個,包括了中國公佈的所有簡化字,以及10個中國尚未簡化的,
如“要”、“窗”。1976年5月,頒佈《簡體字總表》修訂本,刪除這10個
簡化字和異體簡體字,從而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馬來西亞:1972年成立“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1981年出版《
簡化漢字總表》,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泰國:本來規定華文學校一律不准用簡體字教學,在聯合國以簡體字爲漢字標
准後,宣佈取消原來的限制,於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華文學校都可教學簡體字
,發行簡繁對照表手冊,並在小學課本上附加簡繁對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漢字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民間也長期流行一些簡體字。1
946年日本內閣公佈《當用漢字表》,收字1850個,其中有131個是簡體
字,與中國簡體字相同的有53個,差不多相同的有9個。

南朝鮮:1983年《朝鮮日報》公佈第一批簡體字90個,在《朝鮮日報》
上使用,與中國相同的有29個,差不多相同的有4個。


二、漢字簡化的原則和方法:

漢字簡化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也就是說儘量
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
種“簡體字是共產黨發明的”、“簡體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來的”的笑談,不過是
國民黨的宣傳。

漢字簡化的方法是以錢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爲基礎的,共有七種:

1、採用比畫簡單的古字。如“從”、“衆”、“禮”、“無”、“塵”、“
雲”等等,這些字都見於《說文解字》,比繁體字更符合“六書”,有的繁體字反
而是寫錯了的(參見方舟子《字源和漢字簡化》一文)。

2、草書楷化。如“專”、“東”、“湯”、“樂”、“當”、“買”、“農
”、“孫”、“爲”等。

3、用簡單的符號代替複雜的偏旁。如“雞”、“觀”、“戲”、“鄧”、“
難”、“歡”、“區”、“歲”、“羅”、“劉”、“齊”等。

4、僅保留原字的有特徵的部份。如“聲”、“習”、“縣”、“醫”、“務
”、“廣”、“條”、“鑿”等。

5、原來的形聲字改換簡單的聲旁。如“遼”、“遷”、“郵”、“階”、“
運”、“遠”、“擾”、“猶”、“驚”、“護”等。

6、保留原字輪廓。比如“龜”、“慮”、“愛”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爲簡單的那個字。比如“里程”的“
裏”和“裏面”的“裏”合併,“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面”合併,“皇
後”的“後”和“以後”的“後”合併,“憂鬱”的“鬱”和“鬱鬱蔥蔥”的“鬱
”合併。這些合併在現代文中不會引起詞義的混亂,簡化字的使用者從未感到不便
,反而是些從未用過簡化字的人在那裏想當然地杞人憂天。

有幾個常用字特別值得一提:“龜”字,繁體近二十筆,簡直是一筆一畫在畫
一隻龜,難寫(我至今不知其正確筆順、筆畫),難記(經常閱讀繁體字書籍的尚
且我認得寫不得,何況小學生),簡化後保留其輪廓,僅剩七筆。“憂鬱”的“鬱
”,繁體多達二十九筆!寫法極其複雜,也很難記(據說有一次漢學會議上有人靠
寫出這個字贏得一片掌聲),簡化後以“蔥郁”的“鬱”代替,僅八筆。“籲”繁
體字多達三十一筆,也極難記住寫法,簡化後改爲“口”形“於”聲的形聲字,好
記得很,且不過六筆。“釁”的繁體字二十六筆,寫法也相當古怪,明白了其字源
也未必能記得其寫法,簡化後僅十一筆。這些都是人人必須記得的常用字,想當初
學繁體字的小學生光記這幾個字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而用簡體字的人不費吹灰之
力就把它們記住,難怪有人對簡體字大爲不滿--他當初的心血簡直是白費了。繁
體字動則十幾、二十幾筆,而簡體字平均七、八筆,不僅書寫快速,對於電腦用
字也極其方便。要把一大堆二十幾筆的字一個個都塞進十六針的字型而又不相混淆
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現在大家使用的免費字體,簡體是漂亮的宋體,而繁
體卻什麽體也不是,就象小孩描出來的。


1135
發表於 10-3-17 10:44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275
發表於 10-3-17 11:49 |顯示全部帖子
文字是政治的工具之一

可以想想為何若干年前要抈英文作為全世界的通行語言
那么若干年後誰會成為全世界的中心

中國嗎, 如是中國, 那麼對於小朋友來說, 學好中文就是必要的了,
文字的使用是基礎,既然學了就要使用, 前一位媽媽提到學了不使用是不實際的講法

希望個個小朋友都學到更多的語言, 為將來作好準備
[URL=http://www.upload-image.org][IMG]http://www.upload-image.org/img/b7b0b24b3c414187393fd33c9fbeab15/new33.gif[/IMG][/URL]

Rank: 6Rank: 6


5315
發表於 10-3-17 12:34 |顯示全部帖子
小學家長問,該不該教簡體字;回應:學語文要有動機,而能夠應用才會有動機,香港到處都是繁體字,學簡體字與環境配不上,怎麼有好動機呢!何況懂繁體字的人,看兩本簡體字小說就學會簡體字了。沒見過香港學生在北京看不懂路牌、看錯地圖的。眾笑。


我成日買大陸書睇.  大仔細細個睇既故事書都係大陸書(因為我貪佢夠平). 我冇刻意教佢睇簡體字.  不過, 有一輪突然間, 我個仔好鐘意睇我喺大陸買比佢既超人故事書.  佢就係咁, 自己學識睇簡體字書.

我就由佢揀, 佢鐘意就拎本簡體字書睇, 而我又有買繁體字書比佢睇.  2種文字冇混淆過!

Rank: 6Rank: 6


5315
發表於 10-3-17 12:4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Fion_Chan 於 10-3-17 00:10 發表
我c9仔一個,對用白話(廣東話)抑或普通話、繁體定簡體,覺得只是政治考慮。政府高官大概認為回歸了就應與祖國用同一話語文字,老師們反對大概唔想對現況改變.....。總覺得這話題和真正想改善學生語文沒關係。大家打著改善 ...


對我黎講, 我唔會理佢係簡體字定繁體字.  文字只係 a symbol of communication, 只要內容好, 咩文字寫都有佢價值.  而且, 以我多年睇書經驗, 大陸確實又有好多書好好睇. 我唔會因為佢係簡體字而唔睇.  識多一種文字點都係有jetso.

Rank: 3Rank: 3


332
發表於 10-3-17 14:26 |顯示全部帖子
簡體字是漢字演變的邏輯結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爲篆書,再變爲隸書、
楷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
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 ...


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楷書才是吧。出現草書、行書,楷書沒有淘汰,保留了千年,可見楷書已是閱讀最好的字體了。草、行的筆劃簡化是為了方便書寫,不宜在公文中使用。簡體字難登大雅之堂。老毛偏要推簡廢楷,以利民云云,今天我們寫中寫英都是打字,簡體方便書寫不知從何說起?

Rank: 3Rank: 3


332
發表於 10-3-17 15:32 |顯示全部帖子
漢字簡化的方法共有七種:
1、採用比畫簡單的古字。如“從”、“衆”、“禮”、“無”、“塵”、“ 雲”等等

古字不流行,不會無緣無故的。文字發展後,有些字分工了,例如云、雲。

2、草書楷化。如“專”、“東”、“湯”、“樂”、“當”、“買”、“農
”、“孫”、“爲”等。

草書便是太草,那能當正式用字。

3、用簡單的符號代替複雜的偏旁。如“雞”、“觀”、“戲”、“鄧”、“
難”、“歡”、“區”、“歲”、“羅”、“劉”、“齊”等。

樣樣都用又字代替,如此,分辨文字越加困難。原本一目了然,現在得小心翼翼。
胡亂簡化,奚是又、雚是又、登是又,每個文字的聲符意符都破壞殆盡了。

4、僅保留原字的有特徵的部份。如“聲”、“習”、“縣”、“醫”、“務
”、“廣”、“條”、“鑿”等。

廣是空,廠是空,分別只一點。聲無耳,醫無酉,部首不見了,字典只得用音序了。
看到不懂的字,才字典,那裡會曉讀音呢?

5、原來的形聲字改換簡單的聲旁。如“遼”、“遷”、“郵”、“階”、“
運”、“遠”、“擾”、“猶”、“驚”、“護”等。

亂用同聲字代替:了、千、由、介、云、元……真擾、真驚

6、保留原字輪廓。比如“龜”、“慮”、“愛”等。

只賸輪廓可以的話,愛何止無心,無爪無丿也行了。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爲簡單的那個字。比如“里程”的“
裏”和“裏面”的“裏”合併,“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面”合併,“皇
後”的“後”和“以後”的“後”合併,“憂鬱”的“鬱”和“鬱鬱(郁郁)蔥蔥”的“鬱
”合併。這些合併在現代文中不會引起詞義的混亂,簡化字的使用者從未感到不便
,反而是些從未用過簡化字的人在那裏想當然地杞人憂天。

最最引起混淆便是這堆同音字合併。乾貨變幹貨,fu*king goods。
國語詞語多是兩個字,比較容易分辨。其他方言和古文都常用單字詞,誤會混淆便多了。
最可惜是從此不認傳了千年的文字,以後得靠字體翻譯機了。

Rank: 3Rank: 3


332
發表於 10-3-17 15:39 |顯示全部帖子
學繁體字的小學生光記這幾個字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而用簡體字的人不費吹灰之力


學繁體字很痛苦嗎?你我都學過。學簡體字一樣花精力,只是筆寫時省力而已。繁體字有很多相同的部件,造字又有意思,要記不難,要認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