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17
- 國民生產力
- 321
- 附加生產力
- 2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0-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736
- 主題
- 281
- 精華
- 0
- 積分
- 1077
- UID
- 160248
 
|
(資料來源:9月18日經濟日報記者王明瑜)
家庭環境良好、學業優異的青少年,卻不一定擁有正確的是非價值觀。有臨床心理學家指,中產父母往往因為過分溺愛子女,沒有在他們犯錯時予以懲罰,令他們輕視後果、無法確立正確價值觀,最終由小錯演變成大錯。
有輔導機構指,父母以至老師的價值觀也未穩固,令致全級第一名的小學生也價偷竊。
中文大學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稱,成年子女犯罪,並非一夜間的事:「由細到大一定觀察到,只是家長隻眼開隻眼閉... ...偷錢只是話兩句了事,反正是家中的錢!」她稱,當子女得不到懲罰,會覺得沒甚麼大不了,輕視後果下繼續犯錯,最終鑄成大錯。
她舉例:「子女年幼時輕力打你,你不制止,當他長大至高過你時,制止已經太遲!」近年有不少中產家長因管教子女問題的求助個案,當中不乏過分溺愛,最終子女長大後不聽話,甚至對父母動粗。
她提醒家長,子女即使犯上小錯亦要正視,予以適當懲罰,讓他們知道是有後果:「別為他們的功課看得太緊,偶爾欠交就由他們受罰!」
對於新一代青少年無法確立正確價值觀,成長綜合服務中心主席黃重光認為有兩大因素,其一是部分父母及教師的自我價值觀仍未穩固,卻與行為不一致:「知道錯,卻仍會做!」
「數年前,一名小學全級考第一的學生,家境很好,袋中有錢,卻到超級市場偷竊,因為父母連他考第二也會責罵,自身的價值觀亦出現問題!」他又稱,近年濫藥及援交問題趨年輕化,就連Band 1的學生也會如此,對青年人價值觀的衝擊亦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