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新聞二則
查看: 4219|回覆: 43
go

新聞二則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
發表於 04-10-30 11:52 |只看該作者

新聞二則

教 統 局 昨 在 屯 門 大 會 堂 舉 行 通 識 教 育 科 研 討 會 , 有 二 百 多 名 教 師 及 校 長 出 席 。 一 名 教 師 在 會 上 質 疑 當 局 有 否 經 研 究 才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科 , 教 統 局 課 程 發 展 處 高 級 課 程 發 展 主 任 黃 志 堅 回 應 時 , 搬 出 一 項 四 年 前 的 研 究 , 指 百 名 曾 於 預 科 修 讀 通 識 教 育 的 大 學 生 , 覺 得 該 科 令 他 們 於 大 學 更 主 動 學 習 。

不 過 一 名 姓 蔡 的 中 學 校 長 , 在 會 後 指 上 述 研 究 不 能 代 表 通 識 教 育 科 有 成 效 , 「 假 設  家 成 功 , 將 來 都 會 成 功 , 係 完 全 錯 、 錯 、 錯 。 」

蘋果日報

教 統 局 高 級 課 程 發 展 主 任 黃 志 堅 表 示 , 當 局 在 二 ○ ○ ○ 年 訪 問 了 一 百 位 曾 在 預 科 修 讀 通 識 的 大 學 生 , 他 們 都 反 映 通 識 能 訓 練 獨 立 思 考 和 關 注 事 物 的 能 力 , 證 明 效 果 良 好 。

有 中 學 校 長 反 駁 黃 志 堅 的 論 點 「 錯 得 好 緊 要 」 , 指 有 逾 一 萬 人 入 大 學 , 教 統 局 才 訪 問 了 一 百 人 , 而 且 那 些 學 生 ( 質 素 ) 是 有 讚 無 彈 ﹔ 再 說 現 時 的 預 科 學 生 是 經 過 會 考 的 篩 選 , 與 將 來 的 新 高 中 學 生 不 可 相 提 並 論 。

星 島 日 報


這幾天,潮流興講通識,本来想將此題目放在初中教育中發表,但那邊少人,於是寄放此處,問幾條問題,欢迎大家踴躍評論,順便反思一下通識教育。

問題1.姓蔡中學校長的說話,對嗎?有意義嗎?
問題2.中學校長反駁黃志堅的論點,對嗎?有意義嗎?

Rank: 3Rank: 3


132
2#
發表於 04-10-30 16:20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很多問題, 答案見仁見智啦! 如特首都是在外國接受大學教育, 但才能就 : , 所以話世事無絕對.  

Rank: 3Rank: 3


125
3#
發表於 04-10-30 22:35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judy,

你自己又點睇? 每次改革都要有白老鼠, 如果有早知, 就無乞兒, 是嗎? 如果推動改革的人是一早肯定是成功的, 他們都發了達, 升了仙啦. 如果每個研究, 調查都可以100%預測未來, 那只是神話. 個人是支持這次改革, 因為實在頂唔順填鴨式教育了. 回想自己以前日讀夜讀的phy, chem, bio, a maths 現在有甚麼用? 多年時間用來做過甚麼?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將來可以比我這一代的更懂思考, 更有創意, 眼界更闊, 不用只懂為考試而讀書.  

Rank: 3Rank: 3


158
4#
發表於 04-10-31 01:38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改都要按部就班, 不可急功
該用戶已被刪除

5#
發表於 04-10-31 22:03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該用戶已被刪除

6#
發表於 04-10-31 22:07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該用戶已被刪除

7#
發表於 04-10-31 22:10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該用戶已被刪除

8#
發表於 04-10-31 22:11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該用戶已被刪除

9#
發表於 04-10-31 22:13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該用戶已被刪除

10#
發表於 04-10-31 22:23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18
11#
發表於 04-11-1 00:58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我是一個簡單的人, 總覺現今教育太複雜化了, 引致競爭層面又廣又濶, 幼稚園小學已要通識, 語文運動藝能小小年紀通通要學, 通通要識, 還要早達標, 愈小年紀達標愈高為好, 但背後隱藏了不少老師父母學子(教局官員除外)的鍛鍊和艱辛. 這是我所認識的幼稚園小學的通識教育.

我讚成3-3-4制, 比目前3-2-2-3來得簡單, 考試關卡也少了一層.  但聽見政府是把通識作為考試一科, 我不禁搖頭嘆息. 當局又不知天高地厚, 露出眼高手低的毛病來. 一如相信我們有能力人材造出數碼港, 中藥港等. 現今日新月異, 知識急速膨脹, 要把知識貫通, 尤如大海撈計, 談何容易, 我們祗可鼓勵年青人儘量廣闊知識層面, 增廣見聞, 應用溶入生活工作上去.  但作為一主要考試科目, 如何能與時併進, 相信制定更新課程難, 教也難, 學也難.  中大學推行的通識教育好像現今小學推行的常識專題一樣, 高估學生達標的能力, 做的時間多, 學的東西少.

該用戶已被刪除

12#
發表於 04-11-1 10:44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該用戶已被刪除

13#
發表於 04-11-1 10:46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009
14#
發表於 04-11-1 10:51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答案1 & 2:

一百人的調查,提供了正面的結論,基數細,可說不全面,但並非反證的理據。冇內容之反駁。冇意義!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5#
發表於 04-11-1 11:21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你自己又點睇? 每次改革都要有白老鼠, 如果有早知, 就無乞兒, 是嗎? 如果推動改革的人是一早肯定是成功的, 他們都發了達, 升了仙啦. 如果每個研究, 調查都可以100%預測未來, 那只是神話. 個人是支持這次改革, 因為實在頂唔順填鴨式教育了. 回想自己以前日讀夜讀的phy, chem, bio, a maths 現在有甚麼用? 多年時間用來做過甚麼?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將來可以比我這一代的更懂思考, 更有創意, 眼界更闊, 不用只懂為考試而讀書.


so.san,

星期天,孩子弹考試曲子給我聽,然後問我和以前弹的有没有分別,我搖搖頭,表示聽不出。孩子有點不高興,不過,一會兒又興奮地向我解释:"老師教我新的技巧..."

孩子下半個月來將會忙得不可開交,既要考呈分試,又要考琴,更要代表學校參加两項比賽。加上他是一個貪多務得之人,課外活動不想缺席,上個星期又到中央圖書館借下一尺厚的書回家...。我對琴老師現時還去改变弹法有點不满,我說:"為甚麽不早點改弹法呢?..."孩子聽後,對我說:"媽媽,這是你的不是了,有錯就要改嘛,况且,我自己會因應自己的情况而看看要不要改弹法的。"

關於334,我的看法是:"我們現在的制度有問題嗎?有錯就要改。"




不 過 一 名 姓 蔡 的 中 學 校 長 , 在 會 後 指 上 述 研 究 不 能 代 表 通 識 教 育 科 有 成 效 , 「 假 設 家 成 功 , 將 來 都 會 成 功 , 係 完 全 錯 、 錯 、 錯 。 」


"假 設 家 成 功 , 將 來 都 會 成 功 , 係 完 全 錯 、 錯 、 錯 。",這句話,百分之百正确,以前成功,真的不能保証將來成功。但這句話,也是百分百廢話。我們做任何决定,很大程度根据以後之知識和經驗。知識面愈廣,以往愈成功之經驗,愈能保証將來成功。姓蔡此言,暴露出他是多麽低能、缺乏常識和反教育,但他却偏偏又是校長。

有 中 學 校 長 反 駁 黃 志 堅 的 論 點 「 錯 得 好 緊 要 」 , 指 有 逾 一 萬 人 入 大 學 , 教 統 局 才 訪 問 了 一 百 人 , 而 且 那 些 學 生 ( 質 素 ) 是 有 讚 無 彈 ﹔ 再 說 現 時 的 預 科 學 生 是 經 過 會 考 的 篩 選 , 與 將 來 的 新 高 中 學 生 不 可 相 提 並 論 。


這無名無姓的校長又真係「 錯 得 好 緊 要 」。每次選舉,在票站外面只访問數百人,己足以成功預測誰勝誰負(5%誤差)。現在一萬人訪問了一百人,訪問人數足够嗎?不用统計知識,用常識就可以了。這例子,說明我們的校長的通識水平是何其低下(不要批評我sample不够大)。

以上两個例子,可見過往之不足:學生學了幾本教科書的知識,教師呢,只教幾本書就行了,少了學生之沖擊,不能教學相長。漸漸地,教師也退化了,退化的,不單地知識,還有自信、勇氣、承擔,自我形象和道德標準。

我是百分百支持教改的。

Rank: 5Rank: 5


1009
16#
發表於 04-11-1 11:25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Philip:

你不停轉貼陶傑的大作,何不說說自己的意見?

我先來拋磚引玉:

通識不應作為一學科。作為學科則必須有課程大網,但社會日新月異,編排課程的教育高官,就算如何幹練亦無可能做到,更遑論我們的公務員,要他們追上時代有脈搏,沒可能。

但我卻極贊成推行通識教育,取消文、理、工、商之分科。現時之文理分科令大部份文科生連插頭的火線、中線都分不出;理科生對地理歷史則一無所知。

我們在中學有可能學到的,其實大部份在現實生活中都沒甚用處。事實上,很多中學只讓學生選讀七至八科。沒機會讀大學的,根本學不到甚麼求生技能。

通識的作用,我認為應在開發學生在知識領域的啟發。考試是不須的。課程祇為提供一般的常識及協助尋找自己的興趣及路向。

星期一比較忙,若各位有興趣,可慢慢討論。

常識題: 黃帝姓甚名誰? 我問過超過五十人,只有一人答中。各位炎黃子孫知道嗎?我十歲讀中一。這是我唯一記得的中國歷史題!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7#
發表於 04-11-1 11:43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ykwong,

通識不應作為一學科。作為學科則必須有課程大網,但社會日新月異,編排課程的教育高官,就算如何幹練亦無可能做到,更遑論我們的公務員,要他們追上時代有脈搏,沒可能。


高見。

但我還是要通識科。我反而認為,推行初期,要有課程和考試。當通識辦得好了,才撤去考試和課程。

Rank: 5Rank: 5


1009
18#
發表於 04-11-1 11:57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judy:

this is not 高見, it is 通識 :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9#
發表於 04-11-1 12:01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ykwong,

有常識的人通常醒的。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0#
發表於 04-11-1 12:18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 假 設 家 成 功 , 將 來 都 會 成 功 , 係 完 全 錯 、 錯 、 錯 。 」


想到一例:

家長教孩子:"努力讀書,才有好前途。"
孩子愛理不不理:"為甚麼?"
家長着急:"阿仔,你看阿尖叔,小將努力讀書,現在是醫生。你又看看阿扁,小時不努力,現在要做苦カ。還有..."
孩子望着你,像在睇戲,然後,他說出這好象富哲理的說話:「假設家成功 ,將來都會成功 ,係完全錯 、錯 、錯 。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