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中學生關心社區 借藝術說出心底話
發新帖
查看: 983|回覆: 0
go

中學生關心社區 借藝術說出心底話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8980
1#
發表於 09-1-7 23: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星島日報 2009/1/7)

保育香港具歷史價值的特色建築物,是香港近年鬧得熱烘烘的題目。當成年人正爭論如何處置這些建築物的同時,Elsie知道,不少地區組織舉辦中學生的舊區考察和攝影活動,讓學生可以通過藝術活動,表達他們對舊區保育問題的關心。玫瑰崗學校(中學部)兩年前在預科的視覺藝術科,嘗試利用「社區」為題材,讓學生跨學年製作,利用不同媒介的藝術作品,表現自己對社區的獨特感受。

  該校十六位修讀視覺藝術科的中七學生,早前更手整理過去一年多有關「社區」的作品,籌辦名為「小畢點(Radiation)」的畢業畫展,Elsie亦有觀看他們的籌備過程。早前視覺藝術科主任梁崇任老師跟Elsie說,因為該校位處灣仔,香港多年來的歷史發展、商業與保育的交戰,都可以在區內找到,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藝術素材。

  「學生從身邊的『社區』出發,可以找到很多容易入手的題材,觸發起他們的感受和看法,以利東街為例,為了新發展而把舊東西拆掉,我帶他們去灣仔考察了三次,途中都會告訴他們這方面的知識,除了藝術教育和創作之外,都希望灌輸他們關心社區、關心香港的訊息。」

  十六位學生都各自挑選了他們的代表作展覽,Elsie看過部分作品,大部分都是一組數件,而且形式不一,有油畫、素描、繪本、拼貼、攝影、T恤及影片等,內容十分豐富,均訴說同學們的心情故事。其中林建才同學為了表達對灣仔藍屋有被拆卸危機的擔心,他參考了中國畫家岳敏君的畫風,繪畫《下班》,以誇張笑臉的建築工人在完成拆卸天星碼頭後的喜悅,諷刺下一個被拆卸的目標可能就是藍屋。

  「其實舊的建築配上新思維、新概念,都可以變得有用,所以對於這個劃時代建築的藍屋,擁有露台、獨特顏色的戰前唐樓,不可以被荒廢,否則就好像另一幅油畫《上班》,苦瓜臉的小丑只可以穿藍衣服、擺放藍屋造型的花瓶,以作懷念一去不返的藍屋。」林建才說。

  雖然梁老師安排的考察活動範圍只限灣仔區內,但學生取材的範圍卻不被老師所規限,如吳家樂拍攝的短片《S.S.P.》,是一輯以深水低下階層為主角的生活實況紀錄片;同樣居住在公屋的吳諾思,走訪港九如蘇屋、模範等六個特色屋,以環境寫生手法創作《不准攜帶寵物內進》,展現公屋具規律的建築特色。

  近年繪本創作大行其道,崇拜本地繪本作家Stella So的羅寶琪同學,學習其用特別的紙張以刺激讀者豐富聯想的方法,用小學的中、英、數練習簿為底紙,創作繪本《回憶城堡》,表達她對位於柴灣的母校天主教明德學校舊校舍的懷念。「在香港,擁有如舊校舍般漂亮的建築,十分少見,環境清靜又適合讀書。但我返學時,舊校舍旁山坡上的樹,都被砍得光光,兩年前更聽聞政府有意把它拆卸。現在舊校舍尚在,但已物是人非,學生都遷到新校舍了。」

  羅寶琪跟Elsie說,小學時期學到的友誼和尊敬師長,是她最深刻的回憶,而這套作品原本有十多幅,但她只挑選最具意義的五幅展出,包括由幸福糖果砌成的校舍、學生們在課室嬉戲的歡樂、一座城堡被高樓大廈侵略的悲哀等,Elsie從她的作品,看到她對母校舊校舍和小學生活的愛護之情。

  今次有份參展的學生告訴Elsie,作品花了他們不少時間製作,但期間並不知作品有機會向公眾展示,故獲知後都十分興奮,全程投入籌備是次展覽。同學的作品即日起至下周一,於灣仔集成中心集成展廊A-Link展出,家長可以帶同子女前往欣賞,從中細味學生如何通過充滿創意的藝術作品,將他們對舊區保育的意見表達出來,讓子女上一堂不一樣的保育課。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
   0    0    0    0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
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
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
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
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