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17
- 國民生產力
- 321
- 附加生產力
- 2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0-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736
- 主題
- 281
- 精華
- 0
- 積分
- 1077
- UID
- 160248
 
|
各主科平均每日會有兩樣功課,包括本科作業,補充練習,課外讀本,改正,書寫和工作紙等,但改正應不作計算,一般而言共約有八至九樣,而假期前及考試前,可多至十數樣,包括周記及剪報,尤其是要應付TSA考試和呈分試前,功課會更多,主要是協助同學的溫習,但這多是小三或以上的同學.
學校在初小教育引入新的教學模式,與時並進,配合社會的大趨勢.相信這是校長,老師及家長共同的努力和願望.
不論是考試或日常功課,以至個人行為情緒,若老師發現學生有問題,也會與家長聯絡,探討原因,希望能有所改善.
現時學生每星期六都要回校參與藝術課程(每名學生在小一作出選擇,期間要提出理由才可轉換項目,以貫徹人人怡藝藝怡人的精神,當中包括音樂,舞蹈,視覺藝術,話劇等),至於田徑隊及泳隊則選取有潛質的學生參加.但據悉下學年全校轉為全日制後,將改為放學後進行.
基於有85%小學生能升讀直屬中學,但主要條件為必須為第一組別及第二組別的學生,但校方一直以來都沒有提出有多少人數或平均分成績等數據,只表示在前百名學生都有很大機會能入讀直屬中學.
原文章由 raynthia 於 08-6-7 14:02 發表 
很怕錯配, 故請問:
1, 每日平均有幾多樣功課?
2, 是否呢幾多, 轉了校長, 所以功課少了? 聽聞以前有十多樣.
3, 考試及測驗如低於某標準, 是否需要見家長?
4, 平日學校有無課外活動? 是否一定要參與?
5, 請問平均分 ...
[ 本文章最後由 sfcssfcc 於 08-6-7 23:47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