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17
- 國民生產力
- 321
- 附加生產力
- 2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0-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736
- 主題
- 281
- 精華
- 0
- 積分
- 1077
- UID
- 160248
 
|
(資料來源:5弓15日星島日報)
據教育評議會進行的調查發現,目前全港有超過四份之一的中學,沒有於初中開設獨立中史科,而以通識、綜合人文科等代替。
現時全港共有313所仍開設獨立中史科的中學,當中以中西區有11所中學全數均保留獨立中史科,相反元朗區的36所中學,則有16所取消了中史科,放棄中史的比例為各區之冠。
教評會主席何漢權指出,教授國家歷史對民族及文化傳承極為重要。除了有逾百所中學「廢史」外,更發現有3所中學把中史併入歷史與文化和綜合人文科,並以英語授課。試問用英文教中史,怎可接受?這是另類的悲衷。
上述的報道最值得深究的,就是為何有名校網之稱的中西區,全部中學都設有獨立中史科,反之,元朗區的中學卻有近半數取消中史科。
我們知道,有的學校往往認為,只要增加主科的上堂時間,便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從而提升校譽。
殊不知,學生的學習能力除天性使然外,更重要的是自我的價值觀。青少年若缺乏對國家歷史和社會文化的正確認識,便會容易受朋輩間的次文化影響,容易對人生前途感到迷失,出現沒有理想、志向和人生目標的觀念,有的終日呆呆混混,有的沉迷遊戲機,有的終日嬉戲,結果浪費不少時間。由此可見,學校對中史科的態度,也反映該校的校政和遠見。
幸而,本校中學設有獨立的中史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