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下學年起將數學延伸部分視為選修科
樓主: ocarebear
go

下學年起將數學延伸部分視為選修科   [複製鏈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896
161#
發表於 21-11-6 23:42 |只看該作者
gracelam 發表於 21-11-6 23:35
我女都話M2抵讀, 而且比M1仲抵讀, cut off score又比M1低

我女話,"數延"响未係咁有認受性,多數U視為"半科"時大喊好唔低讀,又用時又要操又大壓力,佢話當時M2就好似小學時嘅"常識科",呈分只佔6的加權加乘,用時最長最唔化算。



Rank: 8Rank: 8


18860
162#
發表於 21-11-6 23:49 |只看該作者
YmOra 發表於 21-11-6 23:42
我女話,"數延"响未係咁有認受性,多數U視為"半科"時大喊好唔低讀,又用時又要操又大壓力,佢話當時M2 ...

話時話, 數好同埋鍾意數先好讀, 否則到時又係drop. 阿女都試過計到生意失敗咁款

其實M1/M2 drop科率都唔低!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就是到老, 他也不偏離!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896
163#
發表於 21-11-6 23:53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1-11-6 23:39
我相信有例外的情況,你说的是很好的老師。

在EK家長都會兩極化,選校只看4+5+,入U率多的是,選科向錢看 ...

十分認同,EK存在兩極化。唔知你有無察覺,近年真係少咗好多有心人上EK分享或取經了。有時,情願去找些全取Best5科科只有4級成績,但又好珍惜得來不易嘅少年人的開始知衰又努力讀書的奮鬥史好過呢!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896
164#
發表於 21-11-7 00:0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mOra 於 21-11-7 00:01 編輯
gracelam 發表於 21-11-6 23:49
話時話, 數好同埋鍾意數先好讀, 否則到時又係drop. 阿女都試過計到生意失敗咁款  

其實M1/M2 dr ...

生意失敗樣可能係每個讀Mx數必經的階段呢!係好事嚟嘅!

數好又鍾意,當然係最好啦!如果加埋教得好嘅"老師"就無得輸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695
165#
發表於 21-11-7 09:13 |只看該作者
YmOra 發表於 21-11-6 23:42
我女話,"數延"响未係咁有認受性,多數U視為"半科"時大喊好唔低讀,又用時又要操又大壓力,佢話當時M2 ...

我較old school ,教仔選科係睇未來30-40年的社會及科技需要及改變,識諗,一定肯選高階數學,有興趣的理科,個別文科。文科理科較易將來自學或者修讀。

兒子自小都係「讀書精算師」,以最少時間及付出,得到目標成績。但是他在IBDP,第一年修4個HL,到第二年才downgrade 一科去SL,目的是maximise分數之余,保持大學選科彈性,這個做法跟他本身性格不符,但係我慶幸他懂得想多一步,彈性十分重要‼️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0Rank: 10Rank: 10


25637
166#
發表於 21-11-7 13:4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洋蔥頭媽咪 於 21-11-7 13:47 編輯
YmOra 發表於 21-11-6 22:03
其他中學我就唔清楚,我校的老師會切實地幫同學仔們尋找他們的"理想",我見學生們不是以取高分作為他們的 ...

求學是求分數呢個係現實社會常態,同意陳 SIR 所講,你睇啲家長升中選校一味強調比較 DSE 4+ /5+ 入U率去選校,又要高攀又要㨂Band1A,選科向錢看就知。

以往修M科辛苦,大把家長叫孩子退修,讀 IT 被家長評為無乜前途,家長又係叫孩子高中選科避開,能夠向自己目標/理想出發不以取高分作首要嘅確實唔多。

當年我仔想讀電腦,見到大把家長對呢科潑冷水,視佢為垃圾科,BK 呢度都大把家長話高中選科有其他都唔好揀呢科,工程/電腦都被評為水泡,成绩好嘅如果唔讀醫讀 law讀 BBA 就係浪費







55268
167#
發表於 21-11-7 14:56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1-11-7 09:13
我較old school ,教仔選科係睇未來30-40年的社會及科技需要及改變,識諗,一定肯選高階數學,有興趣的理 ...

你真係幾old school,從少已經引導小朋友嘅興趣和發展~~~

點評

2jkidsfather    發表於 22-11-24 13:36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896
168#
發表於 21-11-7 17:4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1-11-7 09:13
我較old school ,教仔選科係睇未來30-40年的社會及科技需要及改變,識諗,一定肯選高階數學,有興趣的理 ...

純個人睇法,陳sir的建議係好好,但真係有幾多少年人可以有30年或以上的遠見,亦有陳sir你這種可給好意見孩子的爸爸,中1範已經係好幸福的事了,中2範就更加難得,中2範對孩子的前路必定無乜機會走錯的呢!我識得一個幾似陳sir你的人,但是這人是單親媽媽一名,當律師的,這jm做事好有條理好有計劃,連帶她的囝囝也是十分有遠見,從來讀書學習玩活動也不用jm粗心,這就是我形容嘅"中兩范",旁人看小孩子,既不用為他擔心,未來條路走成點亦大致估計得到,有時,我覺得她囝囝的成長係jm在不知不覺裏進行咗"身教"也不知道,所以jm從來唔覺得教細路係件難事。可惜,我响別的jm身上體會到的就是另一回事,個個媽咪都想小孩子學有所成,尤其响HK哩個城市裏要生存就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但,開心嘅係還有"一少撮人"仍然相信"夢",相信追夢唔駛有""星星""都可以去""追""。



Rank: 6Rank: 6


5203
169#
發表於 21-11-7 18:4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1-11-7 18:49 編輯
YmOra 發表於 21-11-7 17:45
純個人睇法,陳sir的建議係好好,但真係有幾多少年人可以有30年或以上的遠見,亦有陳sir你這種可 ...

我以為自己睇錯,唔知你有無睇過佢呢個post,我今日第一次睇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9381&extra=page%3D1


本來想睇來緊30年發展的高見,原來都係target 熱門學科,裏頭為何又係medicine, law等

其實無需雙重標準,畢竟每個家庭背景不同,孩子所考慮的亦不同。其實屋企有條件的,如我自己圈子朋友,通常後生會好有主見,大學選科亦好廣,尤其海外留學,唔會局限於熱門學科,即頭大開眼界,所以見到上面個post,最近的評論,真係好意外

身教真係好重要!










Rank: 6Rank: 6


5203
170#
發表於 21-11-7 18: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1-11-7 20:13 編輯
mcl203 發表於 21-11-7 14:56
你真係幾old school,從少已經引導小朋友嘅興趣和發展~~~

我因你呢句說話探究吓


人哋選某些科就向錢看,自己仔囡選就為興趣,特別高尚,選唔到又會有另一番見解



自己好耐以前算有遠見,入金融界,一早可以財務自由!亦係自己一生受用的興趣,阿囡之後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讀的學科



Rank: 5Rank: 5


1584
171#
發表於 21-11-7 19:40 |只看該作者
其實世界變得快,唔知點樣先可以有遠見? 我普通人一個真係有心冇力,只能見步行步,教個仔每一步盡力而為便可以。

Rank: 8Rank: 8


15236
172#
發表於 21-11-7 20:1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1-11-7 20:18 編輯
twobirds 發表於 21-11-7 19:40
其實世界變得快,唔知點樣先可以有遠見? 我普通人一個真係有心冇力,只能見步行步,教個仔每一步盡力而為便 ...

冇錯,計劃幹不上變化,十年間,Medicine, Accountancy, Law, 只有Medicine還炙手可熱,記得當年政府話醫生過多,仲CUT左醫學院學位添。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我都冇水晶球,遠見談何容易? 咁有遠見,當年就買多層樓好過啦,見阿仔成績好,只不斷提佢要揀專科讀,一技旁身,佢讀完會點就真係唔知。




55268
173#
發表於 21-11-7 20:42 |只看該作者
bbc2018 發表於 21-11-7 18:47
我因你呢句說話探究吓

本帖最後由 mcl203 於 21-11-7 20:51 編輯

最近偶然參考左呢間女校,是否能夠反映某程度嘅事實,去回應一下能修M2數學一定叻數,無咁叻嘅修M1,數學能力弱嘅先修唔到M2或M1嘅說法,又改制後必修M2/1更有優勢~~~

揀選修科唔係視乎自己興趣和需要,作出適合自己嘅選擇?修M1必定因為數學底唔係強,因為M1淺好多。呢個例子正正反映某些學生嘅取向,修M2/1亦非必然選擇。又或者,佢哋可能係欠家長俾適合嘅指導吧~~~

https://www.tlmshk.edu.hk/academic/public-exam-results-university-offer/|^|https://www.tlmshk.edu.hk/academic/public-exam-results-university-offer/

Rank: 6Rank: 6


5203
174#
發表於 21-11-7 20: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1-11-7 21:16 編輯

~~


55268
175#
發表於 21-11-7 20:54 |只看該作者
bbc2018 發表於 21-11-7 20:50
~~

本帖最後由 mcl203 於 21-11-7 21:04 編輯

未寫晒㗎,5位前列生,3位無修M,5位都無修M2,若引用修M2嘅標準說法~~~

唔修M1/2,升大學亦一樣無問題~~~

Rank: 6Rank: 6


5203
176#
發表於 21-11-7 21:1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1-11-7 21:15 編輯
mcl203 發表於 21-11-7 20:54
未寫晒㗎,5位前列生,3位無修M,可能間中學連M2都唔敢提供,若引用修M2嘅標準說法~~~

唔修M1/2,升大 ...

得一個修8科。考高分要專注些M2無或drop咗??
至於修唔修M1/2,呢個post 已經有唔少討論


55268
177#
發表於 21-11-7 21:17 |只看該作者
bbc2018 發表於 21-11-7 21:11
得一個修8科。考高分要專注些M2無或drop咗??
至於修唔修M1/2,呢個post 已經有唔少討 ...

我只係想帶出,M0/1/2並非一定反映單一事實,更難反映中間嘅高低,當中又可能反映某程度上嘅男/女仔性格和升學取向~~~

又宜家唔修M1/2都無問題,改計分制對佢哋又乜好處係多咗。前列生都可以係M0,更加反映前列生唔一定係要M1/2,去告訴他人我係校內尖子~~~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695
178#
發表於 21-11-7 22:11 |只看該作者
bbc2018 發表於 21-11-7 18:43
我以為自己睇錯,唔知你有無睇過佢呢個post,我今日第一次睇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 ...

多谢你留意我以前的分享,就你的说法我有些补充。

当时写第一篇是NSS vs lB,我是想分享自己对新高中的担心,可以选择lB时,应该如何选择,因为两者对我来说都是新事物,但了解越多lB,内心希望儿子有lB学生的特徴。

到第二篇是因网友要求所以介绍一下lB及lBDP。第三篇是你说的一篇,是按当时很多网友想了解如何了解自己子女的兴趣爱好,扩阔视野及装备入professional degree,后面开始已经让孩子出去外面睇世界,试不同的方式,肯定自己的方向。可能你全部看完你會有不同的結論,因為當時是匯總大家的想法,不全是我的想法。

我让他去不同大学聽information day,希望他第一個學位最好是專業學位,然後再讀上去。他自少已经喜欢数学,有些天份,但他不会选择工程及纯理科,他在一个STEM 课程了解到数学可以应用在经济,财务管理方面,因此他向economics及QFin 发展。

到中五他的PG好高,他突然想选医科,我都奇怪,所以他暑假去医院做shadowing,见过血,open and MIS surgery,见到病人在手术途中去世,他心理上可以克服,所以他首选医科,副选QFin,因此才会PS 7:3分的情況。

最後成績不夠好,所以還是讀QFin。這些經歷在EK很多舊網友都知道,不是什麼秘密。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695
179#
發表於 21-11-7 22:26 |只看該作者
YmOra 發表於 21-11-7 17:45
純個人睇法,陳sir的建議係好好,但真係有幾多少年人可以有30年或以上的遠見,亦有陳sir你這種可 ...

我前面補充了一些資料給bc2018, 澄清我係相信要有20-30年的遠見,IBer 的 Attributes就係有這種方向,而且始終如一。

我的身教是入了理工學院,我有10年計划,有不同mile stones,我一一實踐。兒子是清楚了解,他現在也有長遠計划,也有 mile stones,逐個完成中,因為是他的私癮,不方便說太多。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695
180#
發表於 21-11-7 22:27 |只看該作者
mcl203 發表於 21-11-7 14:56
你真係幾old school,從少已經引導小朋友嘅興趣和發展~~~

我認係old school㗎!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