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樓主: shadeslayer
go

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21#
發表於 13-4-10 14:0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法律條文作者直接寫出法律條文,千錘

原帖由 judy 於 13-04-10 發表
法律條文作者和文章作者一樣,都是希望讀者明白其內容。

律師根据其理解,演繹條文。考評局出卷人,根据 ...
Intentional fallacy, good point, accepted. 不過文章原作者的抨論,其分量不會比其他人差。也是 valid point. 也該反思。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100
122#
發表於 13-4-10 16:3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00
123#
發表於 13-4-10 16:4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24#
發表於 13-4-10 17:00 |只看該作者
一個正常和有 點邏輯的人,也不代表每次的分析必定正確,一定已想得周到而沒有漏洞,因此,即使自 以為已肯定了想法,也可向別人詢問對自己的見解對不對, 這是虛心求正而已,沒有甚麼不妥。 正如 你也是一個正常和有點邏輯的人,可是你發表的觀點,往往有很多漏洞而不自知。


你好似冇問我過我嘅原意就發表偉論啊,要知道,我嘅原意好深嘅,連我自己都唔知自已講咩嘅。你虛唔虛心先?


100
125#
發表於 13-4-10 17:1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367
126#
發表於 13-4-10 17:3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266
127#
發表於 13-4-10 18:58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Annie123+於+13-4-10+17:37+編

原帖由 Annie123 於 13-04-10 發表
本帖最後由 Annie123 於 13-4-10 17:37 編輯
但有線舉的例,一是修辭,二是語調,尤其前者,你認為一定要作者都識講出來先得?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28#
發表於 13-4-11 09:4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有冇聽到?


3367
129#
發表於 13-4-11 14:5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30#
發表於 13-4-11 16:23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有冇聽到?

原帖由 judy 於 13-04-11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有冇聽到?
未,要週末才可以。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31#
發表於 13-4-11 17:16 |只看該作者
剛看到csy_ma嘅點評,鬼咩,東一忽西一忽,都唔知點回應如好,難怪以前聰明仔爸爸唔like點評嘅功用。

我其他嘢唔叻,善用比喻,好似係我嘅特長,我又諗到個比喻啦,希望唔係又搞錯概念。

話說有一大師在海邊舞了一陣拳,剛好有一拳師帶着學生經過。拳師模仿着大師的招式,問學生:"這一招叫咩名堂,是"黑虎掏心"牙定係"大海無量"呢".大師在旁見了,笑道,我打拳的時候,都冇諗到招數,何以你比我仲清楚呢?

大師真的可能冇諗到招式,但佢真係耍到啲招式出來噃!拳師問嘅問題,可以係無錯噃。

Rank: 5Rank: 5


1524
132#
發表於 13-4-11 17:1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orenjia 於 13-4-11 17:21 編輯

Without looking at the questions, it is impossible to say whether the questions have been properly set or not. Doubtless, what the authors say are for references only. Literary analysis is different from literary creation. If we had had the chance to ask Martin Luther King what rhetoric techniques he had used in his masterpiece "I hava a dream", he would have become O-mouthed as well.

Back on the DSE Chinese exam. It looks like it has become more of a Use of Chinese exam. However,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people are saying the exam has thwarted some students who were thought to be good in Chineses in traditional sense. However, I see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 The exam has somewhat successfully avoided the type II statistical error as I have not heard of people considered bad in Chinese in traditional sense but doing well in the new DSE exam.


3367
133#
發表於 13-4-11 17:4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34#
發表於 13-4-11 19:40 |只看該作者

引用:剛看到csy_ma嘅點評,鬼咩,東一忽西一忽,

原帖由 judy 於 13-04-11 發表
剛看到csy_ma嘅點評,鬼咩,東一忽西一忽,都唔知點回應如好,難怪以前聰明仔爸爸唔like點評嘅功用。

我其 ...
大師真的可能冇諗到招式,但佢真係耍到啲招式出來噃!拳師問嘅問題,可以係無錯噃。

Xxxxxx

有咁嘅可能。但當大師說其實佢唔知自已打緊既,就係如來神掌,我們懷疑拳師有無搞錯大師的招式,也合理。應找其他人幫忙判斷。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35#
發表於 13-4-11 19:44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laorenjia+於+13-4-11+17:21+

原帖由 laorenjia 於 13-04-11 發表
本帖最後由 laorenjia 於 13-4-11 17:21 編輯

Without looking at the questions, it is impossible to  ...
If we had had the chance to ask Martin Luther King what rhetoric techniques he had used in his masterpiece "I hava a dream"

Xxxxxxx

But we are talking about D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not literature and rhetoric techniques.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should be precise if they are multiple choices.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2353
136#
發表於 13-4-11 22: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3-4-12 10:28 編輯

回復 laorenjia 的帖子

laorenjia,



我就寫左好多野,論證文憑試中文卷由於運氣成分重,由於分數大部分集中享中文非核心部分,所以無論統計上既type I error(有能力的被當作無能力)、type II error(無能力的被當作有能力)都加大左。



你認為type II error減少左,有乜理據支持?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37#
發表於 13-4-12 09:49 |只看該作者
咁,即係答案係乜呢?


答案係我自已都唔知自己講乜!

有咁嘅可能。但當大師說其實佢唔知自已打緊既,就係如來神掌,我們懷疑拳師有無搞錯大師的招式,也合理。應找其他人幫忙判斷。


對,以甚麽為判斷准則呢?

大師在生,拳師問學生:"這一招叫咩名堂,是"黑虎掏心"牙定係"大海無量"呢"?假使大師歸西,拳師看片問學生:"這一招叫咩名堂,是"黑虎掏心"牙定係"大海無量"呢"?同一套拳,同一問題。我認為,判斷拳師問題是否正确准則應是一致的,應和作者在生與否無關。

也即是說,作者對試題的看法,和其他人嘅看法,分量應被視為一樣。

我說有線問得傻,就是因為佢誘導讀者把作者的看法,放在過分高的位置上。

所以,dolala提出也許其他中文科老師或文學專家會更有資格評論考評局選材和出題是否合理是有理的。

判斷此問題,應以邏輯為準。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38#
發表於 13-4-12 10:19 |只看該作者
我就寫左好多野,証明文憑試中文卷由於運氣成分重,由於分數大部分集中享中文非核心部分,所以無論統計上既type I error(有能力的被當作無能力)、type II error(無能力的被當作有能力)都加大左。你認為type II error減少左,有乜理據支持?


Eviepa,

你係寫咗好多嘢,但冇証明到文憑試中文卷運氣成分重噃(我只感受到你的憂慮)。第一,你做的是模擬題。第二,得你一個sample。當然,你呢個sample值得認真參考。

從理論上來說,文憑試不但减少type II error,還減少了type I error。

先講type II error,以前會考嘅閱讀理解淺好多。作文無咁靈活,原來有考生背作文應考,讀本問題更可背。我估容易有type II error。 現在DSE有冇呢?唔識變識我估機會少。由於卷多,一份卷有好運氣講得通,份份卷有運機会少。

type I error。以前卷少,一卷失準可以好慘。卷多,理論上可減少error (包括 type I 和 type II)。

阿二hea hea 吓,又唔係好成績。但我比對統計數字,我也較信统計,所以我好像冇你咁担心。

點評

eviepa  我寫完之後都覺得應該將證明改做論證  發表於 13-4-12 10:28

Rank: 5Rank: 5


1266
139#
發表於 13-4-12 15:4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我就寫左好多野,証明文憑試中文卷由

原帖由 judy 於 13-04-12 發表
Eviepa,

你係寫咗好多嘢,但冇証明到文憑試中文卷運氣成分重噃(我只感受到你的憂慮)。第一,你做的是模 ...
不過我都覺得作文卷內容同要求多左,學生發揮機會少左,離題機會多左。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40#
發表於 13-4-13 01:49 |只看該作者
judy 發表於 13-4-11 17:16
話說有一大師在海邊舞了一陣拳,剛好有一拳師帶着學生經過。拳師模仿着大師的招式,問學生:"這一招叫咩名堂,是"黑虎掏心"牙定係"大海無量"呢".大師在旁見了,笑道,我打拳的時候,都冇諗到招數,何以你比我仲清楚呢?

茱迪:

您呢個比喻十分好學功夫同語文一樣,重要既係打唔打低人地,而唔係個招式叫乜名

語文都係咁?重要既係你寫出黎既野,人地收唔收到,有冇共鳴,而唔係寫既時候用咗D咩花招

我一向覺得香港既中文差過兩岸,除咗係語境既原因外,仲係因為中文教育,由小學開始就冇果樣整果樣,走錯咗路

唔記得阿囡由小三定小四起,就被老師要求寫文要有什麼五感(呢五感係咩,我到現時仲未搞得清),又要叫什麼什麼修辭手法呀咁,結果,同影響到我地而家寫白話既新文學運動提倡既"我手寫我口"距離愈黎愈遠。由小學起,作文,已經唔係一種表達情懷既工具,而係要幾矯扭至可以學到既"知識"。就係咁,我囡鍾意寫英作遠多於中作,縱然佢睇中文書既比例多好多,仲會選擇睇翻譯作品而非原著,但佢真係冇乜興趣寫中作

呢個,咪係應試教育所造成既弊端囉

我諗,您既回應其實都係遊戲文章??唔係,您唔會送您既小朋友讀國際學校?我啱啱先同一位有小朋友響高小既EK媽咪講,響高小,要中文高分,真係要多做補充練習既:我同老公,仲有從事中文文字工作逾廿年既朋友,最初都估唔到果D段義理解既正確答案,估唔通我地既中文連小學程度都不如?呢D咁既選擇題,出到似是而非,完全係估出題者要D咩,根本就唔係學語文

我果次仲同位媽咪講,叫佢放心,過咗升中關,到咗初中,學生就會學返正正經經既野,唔駛搞D無厘頭……點知到咗中六公開考試都咁白痴,玩埋D似是而非既選擇題,咁同讀大學文學都要背標準答案有乜分別?考語文,竟然要出選擇題,已是白痴之一,仲玩估作者寫時要表達既心情,而俾原作者反諷,都仲唔係鬧笑話?

看來,鋼鐵不是一日煉成的,考試局同家長唔知點解少有地攜手,合力打造擅猜上意、唔駛有自己主見冇腦新一代,yeah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