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5-31
- 國民生產力
- 24
- 附加生產力
- 21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1-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76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4418
- UID
- 16008
 
|
Share:
我以前說過, 我是贊成學券, 因優質教育, 如有的話, 惠及每一階層, 較公平較少傾向強勢, 我認為長遠對提供培養發掘社會人才有利. 私利來說, 小兒小學讀私校, 如有學券資助的話, 我會省回小學學費近二十萬元. 但如推行學券, 任何人都可持學券報讀優質學校, 但好學校數目有限, 更多人可選擇競爭下, 小兒未必能入讀.
你前後兩篇文章觀點有很大矛盾性, 想公平和平衡弱勢機會, 和"情願放棄政府提供的免費教育", 兩者很難共存. 正是我說學券難以在香港推行的主因. 正如共產平均主義和資本競爭主義不能共存, 資本社會有反壟斷法, 因知道自由競爭總對強者有利, 但法例成效多數不彰.
市場主導對弱勢有排斥性. 香港推行直資已是進入市場主導時代, 學生和家長是否更快樂, 我真的不覺得. 現在為報學校, 幾千上萬課外投資學習, 幾百萬住屋搬遷, 三五七間學校報讀, 對考校履歷制作, 扣門錦囊, 學校數據的投入, 前所未見. 現在可說, 暑假不成暑假, 精神時間金錢肉體花費, 這就是我說的教育虛耗. 但整體教育成績也不會預見提升, 你說市場主導何樂之有? 相比早年小兒升中升小時, 真較現在簡單快樂得多.
今天報導教院畢業生入職薪金為所有大學之冠, 月約萬七元, 求職也容易. 如你有選擇, 會否去那些家長要求祈望高, 暑假要做幾千學生面試工作, 一年三五個招生推廣會的學校工作? 這也是對教師的虛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