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7 小時 最後登錄20-9-18 國民生產力3  附加生產力1464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11-6-4 閱讀權限10 帖子529 主題29 精華0 積分1996 UID755255 
 
  
 
 | 
| 孩子们初小时数学(或其他科)成绩差,很多家长或老师很快便下结论孩子数学能力差,需要恶补,频频操练。以我的观察,成绩差大部分原因不是IQ低,而是综合能力发展较慢,比如坐定定专心的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而现实是有些资优孩子因为题目太浅而没心机计数导致成绩差。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综合能力自会慢慢提升与其他同龄孩子看齐,故孩子小时分数低家长完全没必要担心。 今天最大问题,是整个社会将孩子们互相比较越推越前,就如看见别的孩子十一个月已学会走路,而自己的孩子十二个月还四脚爬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长大后跑步比人慢,于是找专家帮手操练走路,
 花这些精力非常无谓。
 
 有些孩子不停操练却分数不高,但又感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以致越来越怕,失去计数兴趣,成绩越加低落。
 
 每个孩子成长速度不一样,有些孩子(特别是男孩)可能到七八岁才定性。 对于这些还未定性的孩子,长时间坐定抄写功课包括按规格写日子数格仔间直线都有困难全对,又焉能要求他们每次高分呢。
 
 经常听到家长埋怨子女不小心失分,其实这些分数没什么意义。小孩不小心是正常不过,重要的是子女能明白基本的数学概念,比如知道什么是加法,学识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就足够了。要高分,可以留待以后年纪稍长才训练。初小数学很简单,大把时间追回来。
 
 至于应该操练多少,怎样操练,每个学生效果不同,以后再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