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狀元來自八校 英皇喇沙皇仁等名校
樓主: 2jkidsfather
go

狀元來自八校 英皇喇沙皇仁等名校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795
621#
發表於 22-7-29 19:5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2-7-29 20:00 編輯
medicine 發表於 22-7-29 16:35
現在,yana是將個重點側左去"國際生"三個字度,所以有後面的强調是本地生經過IB即非本地試制入讀本地大學.
" ...

No no no.我從來無講過國際生。睇番我原po講係SydU情况,我話澳洲都有local中學提供IB選擇比local學生考入local大學交local學費。無提過int'l student.所以我話呢個唔係香港獨有情况。有網友提供文章話澳洲亦有考HSC學生及家長不滿IB“易”高分,不公平.....

Rank: 3Rank: 3


350
622#
發表於 22-7-29 20:57 |只看該作者

其實教育界人士,中學校長和教員一定比普通家長和學生更了解情況和深層次原因,心態也會比較持平,可以给些有建設性意見和理性討論。如問題嚴重,他們應該勇敢站出來。


也許怕得罪人? 也許這幾年太特別了,大家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許已經心灰意冷,忙著走人?也許要供樓和養家,做好自己份工? 也許正在努力, 希望可以提高學校下屆DSE的成績和入U 無論怎樣, 大家都理解.


Rank: 5Rank: 5


4306
623#
發表於 22-8-1 21:30 |只看該作者
kiwi2007 發表於 22-7-25 23:21
沉澱左幾日,呢個標題已經去到 page 20, 多角度批判性無底線思考的好例子。近排天氣太熱,林超英的「無冷 ...
沉澱再沉澱,8位狀元的故事令我有少少啟示:
1)齋校佔 62.5%
~男校或女校,初中時兄弟同心/姊妹情深,少左些跟異性同學的爭拗/遐想;高中時正向的同輩效應,一起發奮圖強,携手入U。武俠小說真係講得啱,少林派/峨眉派果然是武林盟主。
2)官中37.5%, 津中37.5%, 直中 25%
~官校一向輸在起跑線,又欠缺額外資源,處處捱打。幸好3間校名跟英國皇室有點淵源的老牌中學仍在逆景中交到好成績,直資並非一定 sure win。
3)醫之選
雖然JUPAS未放榜,75%狀元已經率先表態非醫不揀。反而拔女同學漂逸地透露打算去英國修讀 Social Science; 迦密同學亦打算在中大修讀 Quantitative Finance, 彷彿是兩點清泉,亦有點林超英不為冷氣機而活的高尚情操。
4)校名只含4字佔75%
~4字中學,簡單、順口、易讀、易記... Simple is the best. 全港最長名字的學校有超過20個字,5秒內讀完話你叻! 凡事無需複雜化,簡單就是美。

點評

gigayan    發表於 22-8-2 13:23

Rank: 8Rank: 8


16233
624#
發表於 22-8-2 02:32 |只看該作者
Poyau 發表於 22-7-29 14:02
疫情前2019年未量化寬
IBDP 43+ 佔考生近2%
DSE 35+ 佔考生少於2%

今年全球IB fullmarkers也只有0.3%, 與2019年相約,按比例香港2213人應考IB, 應該只有6.6個 fullmarkers , 但香港學生應考生人數只佔全球1.27%,卻包攬了全球640個fillmarkers中的93個(14%)。
其實外國大學都會參考這個數字去認授DSE水平。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583
625#
發表於 22-8-2 08:13 |只看該作者
kiwi2007 發表於 22-8-1 21:30
沉澱再沉澱,8位狀元的故事令我有少少啟示:
1)齋校佔 62.5%
~男校或女校,初中時兄弟同心/姊妹情深,少左些 ...
1)
2)
4)

Rank: 5Rank: 5


4680
626#
發表於 22-8-2 10:55 |只看該作者
https://www.ibo.org/globalassets ... ssment-session..pdf
p.24-25
香港一個城市 800萬人有 2143 IB 人,可能係世界上人數最多及比例最高嘅 IB 城市

香港的大學大概有 non jupus 位不知道有多少個
jupus 位一萬幾個

Rank: 6Rank: 6


5168
627#
發表於 22-8-2 12:16 |只看該作者
Azzurro 發表於 22-8-2 10:55
https://www.ibo.org/globalassets/new-structure/programmes/dp/pdfs/diploma-programme-final-statistica ...

應該加埋2021年11月嘅IBDP數據一齊睇?

https://www.ibo.org/contentassets/bc850970f4e54b87828f83c7976a4db6/dp-provisional-statistical-bulletin-november-2021-en.pdf

Rank: 9Rank: 9Rank: 9


21758
628#
發表於 22-8-2 13:35 |只看該作者
Azzurro 發表於 22-8-2 10:55
https://www.ibo.org/globalassets/new-structure/programmes/dp/pdfs/diploma-programme-final-statistica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2-8-2 13:41 編輯

政府每年資助大學學位15,000個 (第一年學位),往年 non jupas local (包括所有 非dse 如 ib, A level,副學士,高级文憑,學士畢業生等.....) 約佔兩成。

我只有2017/18 data:

total non jupas local 2664
A level           254
ib                   537
sub degree  1,326
others           547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1537
629#
發表於 22-8-3 12:5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2-8-3 17:38 編輯
kiwi2007 發表於 22-8-1 21:30
沉澱再沉澱,8位狀元的故事令我有少少啟示:
1)齋校佔 62.5%
~男校或女校,初中時兄弟同心/姊妹情深,少左些 ...

關於第3點. 我覺得近年評論狀元選醫科有失偏頗. 其實以職業導向選科無可厚非, 普通家庭更是.

近幾年由城中名人帶頭, 包括常開口要求阿媽財務支持的林姓名校畢業生, 某名男主持人支持兩女兒留學唸考古, 某大導演富豪女婿支持兒子職業球員夢等等, 說應支持孩子以興趣選科, 這種反思風氣似乎漫延至普羅大眾, EK 版內亦充斥這種言論, 似乎這樣才叫"正確"

雖則鼓吹自由意志興趣選科原則上無問題, 但是否有效實行還看條件.

極端一點說, 周大碌長孫SPBB 畢業, 哈佛唸藝術無問題, 百幾億家業等著佢返來掌管. 結合佢藝術興趣攪精品商場與酒店, 如魚而得水! 前述名人家長, 普遍也生活無憂, 有一定家底, 最重要係收入無明顯期限, 這方面又是否普羅家長能擁有的條件?


再說白一點, 不要說草根, 只說是一般打工仔, 能獲取收入的時期有明顯年齡限制. 以現在平均壽命, 退休後沒有收入的20-30年如何支持已是一大問題. 子女唸大學選科, 特別係出國留學, 動不動數百萬, 你話唔考慮經濟效益很難過! EK 版友不少也鼓吹或持有任由子女隨興趣選科的宏見, 也有OXBRIDGE, 貴族私校掛咀邊的, 但各人的條件和底氣不同, 譬如, 做小生意的還是較打工仔沒有收入年限的憂慮, 這類言論聽過就算, 真的跟進宜謹慎.







Rank: 9Rank: 9Rank: 9


21758
630#
發表於 22-8-3 13:38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22-8-3 12:58
關於第3點. 我覺得近年評論狀元選醫科有失偏頗. 其實以職業導向選科無可厚非, 普通家庭更是.
近幾年由城中 ...

其實你想講什麼?

Rank: 8Rank: 8


15424
631#
發表於 22-8-3 14:0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2-8-3 14:03 編輯
retriever 發表於 22-8-3 12:58
關於第3點. 我覺得近年評論狀元選醫科有失偏頗. 其實以職業導向選科無可厚非, 普通家庭更是.
近幾年由城中 ...

貼地。                                                                                                                                       眼見醫生準港姐,阿爸系醫生,阿媽企業高層,世交都系社會名人;
我老公朋友系醫生,佢仔都NON-JUPAS 入左中大讀醫, 女依家中學目標都系NON-JUPAS入醫科;
朋友做生意,女外國大學畢業,再返來入港大讀醫,佢仲勁,為左女返學冇咁辛苦,系港大附近買樓比女住,依家連樓價都賺埋。
眼見呢啲唔算基層人士,仔女有能力既都想讀醫,普通基層父母學識見識都難於相比,現成有榜樣跟點解唔跟?

Rank: 6Rank: 6


5908
632#
發表於 22-8-3 14:40 |只看該作者
October. 發表於 22-8-3 14:01
貼地。                                                                                              ...
以下呢2行是重點:我老公朋友系醫生,佢仔都NON-JUPAS 入左中大讀醫, 女依家中學目標都系NON-JUPAS入醫科;


難怪醫科收咁多non jupas,咁多醫生專業人士仔女讀IB,用IB入去,“方便“好多


3295
633#
發表於 22-8-3 15:5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8989
634#
發表於 22-8-3 16:40 |只看該作者
有讀完E畢咗業覺得自已唔適合唔鐘意做醫生,走去教書或者做補習老師又大有人在,我仔喇沙有個師兄咪係讀完醫係醫院做實習期間,已經覺得好悶好無聊,出嚟做補習老師,依家自己開埋補習社做名師,收入高過做醫生。

Rank: 8Rank: 8


17251
635#
發表於 22-8-3 17:13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22-8-3 12:58
關於第3點. 我覺得近年評論狀元選醫科有失偏頗. 其實以職業導向選科無可厚非, 普通家庭更是.

近幾年由城 ...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2-8-3 18:16 編輯

我唔會鼓勵兒女只為興趣或錢途而選科,我會建議佢地以自己嘅talent為優先選科嘅考慮條件。如果只有興趣但冇talent,喺追求夢想嘅過程中,興趣會被不斷嘅挫敗而磨滅,氣餒及挫敗嘅感覺都係一尐小事,蹉跎歲月先至係最大嘅問題。有尐嘢唔係因為你鐘意就會做得好。君不見周街karaoke入面好多五音不全嘅人對唱歌非常有興趣,佢地再努力可以成為歌星嗎?同一道理,若果只為錢途而又冇興趣更冇talent亦唔會有好效果…..返而當對某一科目或行業擁有talent,就算初初未完全有興趣,但喺學習及建立事業路途上會變得如魚得水,萬事得心應手,若果做一件事做得好都應該會搵到食,至於係唔係搵到大錢係後話。有時只有興趣冇問題,喺屋企閂埋門做歌星係可以嘅!

Rank: 6Rank: 6


8989
636#
發表於 22-8-3 19:20 |只看該作者
神校特別多讀完E無做醫生,選擇返母校教書嘅都多,當初其實都係一腔熱誠讀E,畢業之後就無晒興趣。

Rank: 9Rank: 9Rank: 9


21758
637#
發表於 22-8-3 20:52 |只看該作者
Soundervolt 發表於 22-8-3 17:13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2-8-3 18:16 編輯

我唔會鼓勵兒女只為興趣或錢途而選科,我會建議佢地以自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2-8-4 00:03 編輯

當年孩子選科,興趣和能力都會考慮,至於能否賺到大錢,無人知到時環境如何,好難估喎,以前四師好似剩下醫師。至於讀嗰科又唔一定做嗰行,亦未必一行做到老。朋友孩子大學讀 geography 入咗 ibank, 城中有多過一個名廚做完 ibank 賺了多桶金去開餐廳,亦有前幾年會考狀元考到会計師牌去揸巴士。

Rank: 5Rank: 5


4306
638#
發表於 22-8-3 21:1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iwi2007 於 22-8-3 21:29 編輯
Dylanli2017 發表於 22-8-3 14:40
以下呢2行是重點:我老公朋友系醫生,佢仔都NON-JUPAS 入左中大讀醫, 女依家中學目標都系NON-JUPAS入醫科; ...

路過,又想多搭訕兩句:
~想當年,有位男同窗雖然於 HKALE考得全校之冠的佳績,但他竟然靜俏俏捨 MBBS 而揀 Chemistry;另一位女同窗雖然以極亮麗HKCEE成績循暫取生入讀中大醫科,-年後亦因應個人興趣而轉為主修 Psychology. 這兩宗個案令我們一衆老鬼至今仍深深體會到自我抉擇的重要性,切忌人云亦云。
~早前某個清晨我於住所樓層等候升降機時,與鄰居某單位的-名20多歲少女(外貌似 fresh graduate) 迎面相逢,我禮貌地向她點頭及說早晨,但她卻彷彿旁若無人及視我而不見,我真的自討沒趣?隔天我有幸與該少女的母親同乘升降機回家,這位母親極主動及興高彩烈地透露她的大女兒剛剛於港X醫學院畢業並正式成為見習醫生。這刻令我聯想起及明白前一天被那位 fresh graduate當作 hollow man-事。或許年青有為的 Dr. XX 絕對不會輕易跟陌生鄰居打招呼吧!?(再跟其他鄰居閒聊時發現他們也有類似我 hollow man的經驗呢)。

Rank: 8Rank: 8


17251
639#
發表於 22-8-3 21:46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2-8-3 20:52
當年孩子選科,興趣和能力都會考慮,至於能否賺到大錢,無人知到時環境如何,好難估喎,以前四師好似剩下 ...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2-8-3 22:02 編輯

我意思係選科用能力較興趣重要而已,並非只單憑興趣而勇往直前。

我認識唔少醫生,有喺HA做外科部門主管,又有私人執業,可以喺公營醫院做上廿幾卅年外科(頂薪二十萬一個月)已經唔係為錢,唔係仁心仁術根本唔會做得咁耐。另一位住七八千萬house,揸HyperCar 私人執業醫生朋友佢根本已經係生意人,聯同一班高級保險經紀搵食(內容唔再詳盡解釋),識睇保險policy多過睇症做手術。坊間仲有好多GP只係一般公司管理層嘅收入….醫生只係一份專業,對比其他工種嘅收入有較好嘅保障而已,要搵大錢一定係做生意或金融,又點會係醫生。

您講嘅例子都係有能力,都係賺到錢,再追求興趣,值得欣賞。至於會考狀元揸巴士,佢只係圓夢,據聞過咗一排已經轉咗去策劃及發展部做行政管理層。

讀書唔係一定向錢看,但做一樣有能力做得好嘅事,總好過只講興趣但力有不逮….

Rank: 9Rank: 9Rank: 9


21758
640#
發表於 22-8-4 00:00 |只看該作者
Soundervolt 發表於 22-8-3 21:46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2-8-3 22:02 編輯

我意思係選科用能力較興趣重要而已,並非只單憑興趣而勇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2-8-4 00:01 編輯

之前有報導有D醫生係"星球人",即一星期收入一球 (1 million), 賺好多喎。而家入職 HA 做醫生是否有6萬一個月?這薪酬好多管理層都未必有。多年來陪家中老人家睇 HA 醫生,多數遇到好的,亦曾遇到一個十分十分冷漠的年輕醫生,全程無望過病人一眼,說話刻薄,但我要多謝佢,全因他老人家才肯轉去睇私家。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