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孔明非諸葛亮」 扼殺學童思考
樓主: Sumyeema1
go

[孔明非諸葛亮」 扼殺學童思考 [複製鏈接]

Rank: 1


15
41#
發表於 11-1-31 15:13 |只看該作者
三國時最足智多謀的人是誰?

諸葛亮,字孔明。答諸葛亮,對。答諸葛孔明,對。答孔明,打你一個大交叉。因為:
胡昭,字孔明,三國時期的書法家。
其實道理好簡單,如果問你,《醉翁亭記》作者係邊個?你剩係答:修。咁,即係邊個呢?係楊修?石修?定係歐陽修?

Rank: 1


15
42#
發表於 11-1-31 15:16 |只看該作者
嗱,考試有好多種,而家講緊ge係小學考試。即係老師係課堂上教咗幾多嘢俾你,就係考個啲嘢嘞。

舉個例,小學一年級剩係教加減數,到咗二年級就教乘除數。如果條數係問:馬心怡同學每分鐘打10個字,10分鐘共打幾多個字?嗱,一年級就用加數計,冇問題。但係二年級就應該用乘數計嘞。如果仲用加數計,對唔住,點都要扣分嘞。

嗱,各位網友,李白ge《靜夜思》你哋係幾時識ge呢?多數都係幼稚園就識啦,讀到小學,仲寫首《靜夜思》做答案,真係唔扣分唔得。更何況上堂ge時候,明明教咗嗰首「春風又綠江南岸」ge詩,仲講明要考ge,點解你唔答呢首,偏偏同我玩創意,摷番D幼稚園ge詩嚟答呢,真係抵打。

仲有仲有,李白首《靜夜思》原文其實係咁:「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上小一國文ge時候,都教咗你地ga啦,教極唔聽,係都要寫「舉頭望明月」,咁抵唔抵打呢?

Rank: 1


15
43#
發表於 11-1-31 15:19 |只看該作者
仲有兩條問題,複雜咗啲,要留番中秋先至講。先講啲容易啲ge先。就係:「求學不是求分數。」關於呢個問題,我完全冇意見,只能夠請大家聽下以下兩個人點講。

先聽下白頭佬李純恩點講。

《求學必須求分數》李純恩
2009年8月31日 蘋果日報

  會考放完榜,「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騙小朋友的大謊話也正式破產了。
  「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話的荒謬之處,就是徹底脫離制度和現實。制度和現實,就是要學生求學兼求分數。
  分數是什麼?分數是一個考核標準。學生上學,學校教了多少東西,學生學到了多少東西,不可能憑空講講就算數,要想知道個究竟,就要考試。考試也不可以憑空考考,考完就拉倒,所以才有分數的鑑定。
  這就是制度和現實,大家都明白的實實在在的道理。
  「求學不是求分數」,結果必然連「學」都沒得求。那些相信了這句謬論的孩子,考試不求分數,考完之後,就會問你:為什麼學校不收我呀?你說,因為你分數不夠!你說,孩子會不會覺得滿世界都是騙子?
  「求學不是求分數」這種話,可以用來安慰一個退休之後閒來無事繼續求學的老人家,那還有點用處。但是用這句話來「開導」學生,那就是最大的欺騙。如果真有學生儍得上當受騙,所受的打擊一定比考試不合格還要大。考試不合格他不過是對自己失望,上了這句屁話的當,他會對人類失望。
  如果你是一個負責任的家長,就必須老實告訴你的兒女:「求學必須求分數。」如果他們還不服氣,你就得去找那個發明「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屁話的傢伙算賬。

Rank: 1


15
44#
發表於 11-1-31 15:21 |只看該作者
跟住又聽下古德明點講。

《征服英語》古德明 2004年4月17日

香港教育統籌局最近天天宣傳「求學不是求分數」,英文怎麼說?

這句口號其實有官方英譯,即 Learning: It's more than scoring。嚴格而言,英文是說「求學不只是求分數」,並沒有排斥「求分數」;中文口號則把「求學」和「求分數」對立起來。只欠一個「只」字,中英文就有天淵之別。

教統局秘書長范椒芬聲言要「創建教學新文化」。我不知道那是甚麼文化。假如說新香港的新教育着重創意,不用分數怎樣評定創意高低?假如說着重個人進步,不用分數怎樣衡量進步多少?假如說着重遊戲,不用分數怎樣決定勝負?要不盯緊分數只有一個辦法:放任不理。

范椒芬說:「有家長抱怨子女現在常以『不求分數』為懶散藉口,但家長可以乘機問子女要追求甚麼,啟發思考。」她說得太高深了。文革期間有個張鐵生,憑白卷考進大學,獲江青許為英雄。范椒芬喜歡寫「給青年的第×封信」,下次就介紹一下白卷英雄張鐵生吧。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45#
發表於 11-1-31 17:2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4# 過客123 的帖子

過客123 ,

Thank you for the useful information and comment.
多谢提点!
原来自己当初以为正确共通的答案是全错的. 条理分明, 你佷有potential当好老师.
昨夜朋友分享简单的中文正确语法, 专业的中文老师也常犯错. 例如以下句子:

请让坐给有需要的人
请给有需要的人让坐

以上只有其一是正确的.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46#
發表於 11-1-31 22:00 |只看該作者
問答遊戲:

主持:二次大戰時德國元首是誰?
甲:希特拉
主持:錯,應是Adolf希特拉。希特拉是姓,他的家族有很多叫希特拉的人,難道全都是元首嗎?


主持: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是誰?
甲:溥儀
主持:錯,應是愛新覺羅溥儀。

不是很荒謬嗎?

Xxx   xxx   xxx   xxx

在歷史上,有一些名人,他們有一個特定的稱呼。比如說,當我們講到愛迪生,就是指發明燈泡的那一個Thomas愛迪生,而不需要講出其first name or middle name。

孔明亦是其中一個將名字註冊了專利的人。當我們講孔明,只要沒有特別聲明?孔明就是諸葛孔明,沒有甚麼可以爭議的。

Xxx   xxx   xxx   xxx

[一個春天的夜晚, 一個久別家鄉的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鄉, 於是吟起了一首詩:(),()。]

是一個open end question,除非指明要填上本學期所學的,否則只要合乎上文下理,就要算對。為何寫出低年班所學的就要扣分?

我考會考數學時,有部分題目可以用初中學的方法、也可以用高中學的方法去解。如果我用初中的方法就能把題目做好,難道評卷員就可以以此理由扣我的分嗎?

Rank: 5Rank: 5


4355
47#
發表於 11-2-1 10:42 |只看該作者
覺得自己真是牆頭草。

昨天,認為過客123有道理。

今天,看過 eviepa 的問答遊戲, 又覺得情理兼備。

兩位雖然各自表述, 但引發了更多的思考。 好o野!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48#
發表於 11-2-1 16:2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7# Sumyeema1 的帖子

Sumyeema1,

我们不是牆頭草, 只是这里有佷多高手, 大男人亦多, 佷慷慨的发言争辩, 正好让我这等师奶妈妈 (指我, 不是你) 免费上通识课. 或历史课?

最好仔仔爸讲两句, joenjac 讲两句, awah12又加把嘴, Uncle 回来又不甘寂寞, 多热闹.   

对我来説, 老师评分不公, 是平常事. 给女儿一个B, 或一个C, 是他们的权限. 女儿不服, 可以自己找书, 找理据跟老师抗议, 若在我面前投诉, 又无胆同老师讲, 我肯定是坐视不理的. 还可能给我骂一顿.

remarks: 女儿是 勤学胆小之辈, 应会找书, 找资料后问老师, 但未必抗辫到底. .......

annie


175
49#
發表於 11-2-1 17:1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355
50#
發表於 11-2-1 18:07 |只看該作者
純粹為拗而拗:

[一個春天的夜晚, 一個久別家鄉的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鄉, 於是吟起了一首詩:(),()。]

*****************************

李白的<靜夜思>更加深入民心,也更有普及性。 我會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不覺得幼稚園小朋友會背的詩就一定幼稚,反而覺得淺白易明,又朗朗上口, 才可以千載流傳。

反而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局限了故鄉一定在江南,那故鄉在塞北的人呢?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1#
發表於 11-2-1 21:03 |只看該作者
若我是老師 ,我會認同「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是一個可接受的答案,但此答案未能充分反映題目所描述的意境,所以未必會給全分。


小學生,駛唔駛要求咁高呀?而家唔係大學入學試呀。


175
52#
發表於 11-2-1 22:2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75
53#
發表於 11-2-1 22:4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0848
54#
發表於 11-2-2 00:22 |只看該作者
[孔明非諸葛亮], 並無扼殺學童思考, 正如samuel所講, 這正正是給孩子和家長思考的機會.

Rank: 5Rank: 5


4355
55#
發表於 11-2-2 10:5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w 於 11-2-2 00:22 發表
[孔明非諸葛亮], 並無扼殺學童思考, 正如samuel所講, 這正正是給孩子和家長思考的機會.


可否解釋一下閣下的觀點?

Rank: 7Rank: 7Rank: 7


10848
56#
發表於 11-2-2 14:45 |只看該作者
邏輯跟白馬非馬差不多, 是一個邏輯思考的問題.


175
57#
發表於 11-2-2 15:1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8#
發表於 11-2-2 21:18 |只看該作者
在這樣的老師 ,這樣的教育方式下,能否改變扼運,化腐柳為神奇,就要看家長的處理手法了及家長本身的能力了。


呢期家長支援熱門呀。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9#
發表於 11-2-3 21:15 |只看該作者
[孔明非諸葛亮] 有否扼殺學童思考?

這根本不是一個爭論性的問題。我沒有問過任何老師,但我肯定,如果你問十個老師,起碼九個認為某個程度會扼殺學童思考。不過,不少老師會繼續這個方法去改卷。

一份卷,有好幾十個格子有答案,如果機械化地用人眼去掃描,只要見到是「諸葛亮」就給分,見到任何有異於「諸葛亮」的就當錯,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但假如每個格子都要停一停,用大腦想一想,才決定給不給分、給多少分,那麼改一份卷要比機械式的花多好幾倍的時間。於是,效率為上主導了改卷方法是絕不為奇的。

這樣的改卷方法,和我們在辦公室做事,有些時候做得不那麼仔細是十分相似的。問題是,這種方法,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或是相當輕微,老師要省時,要不要在這裡省,則見仁見智。

Rank: 5Rank: 5


3825
60#
發表於 11-2-3 22:00 |只看該作者
絶對贊同.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1-1-28 15:34 發表


要真的論三國時最足智多謀的人更加肯定排唔到諸葛亮啦.....最低限度劉備已經收服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啦.....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22:6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