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這個小女孩太厲害了,她父母到底怎樣教的呢? ...
樓主: MNIF
go

這個小女孩太厲害了,她父母到底怎樣教的呢? [複製鏈接]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21#
發表於 16-3-16 12:43 |只看該作者
MASAYA  我話妳毆佢呀  發表於 1 分鐘前


小小朋友好乖的, 唔需要毆。

Rank: 5Rank: 5


1996
22#
發表於 16-3-16 13:18 |只看該作者
學文言文最有效方法是背誦。

可先由聽錄音背唐詩宋詞開始,熟練以後才朗讀文字。詩詞講究押韻,朗讀時最好加一點感情,注意節奏,如果掌握得好,背詩詞的感覺有點像唱歌,並不沉悶。

習慣以後才接觸三字經等,也是要多聽多開聲朗讀,每次背幾句,不要花太長時間,只要孩子不覺得困難,自然不會抗拒。

最初不用追求孩子完全明白內容,文章讀得多,孩子自然多少也能感悟意思,待孩子長大後才教其中道理也未遲。

我個人不贊成背白話文,不過文言文是需要多朗讀背誦。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23#
發表於 16-3-16 14:16 |只看該作者
1234ats 發表於 16-3-16 13:18
學文言文最有效方法是背誦。

可先由聽錄音背唐詩宋詞開始,熟練以後才朗讀文字。詩詞講究押韻,朗讀時最好 ...
講到聽錄音就想死。我買咗一套唐詩書連CD, 諗住俾小朋友幾個月大時日日播俾佢哋聽, 點知一聽, 真係OMG, 讀到好似催眠曲咁, 又慢, 到最後都係要自己讀返, 嘥晒D錢。買呢D CD無得試聽, 好唔好真係靠撞彩。

另外, 我覺得千家詩都幾好咁, 又淺又好記。

Rank: 5Rank: 5


1996
24#
發表於 16-3-16 14:26 |只看該作者
little_yolky

可以你自己錄音。你應該中意聽粵曲,學下粵劇老倌如何唸詩,阿女聽得仲過癮。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25#
發表於 16-3-16 14:32 |只看該作者
1234ats 發表於 16-3-16 14:26
little_yolky

可以你自己錄音。你應該中意聽粵曲,學下粵劇老倌如何唸詩,阿女聽得仲過癮。 ...
我最憎聽粵曲, 阿女開頭學唱時我食咗好多排panadol。
我把聲過咗咪好難聽。唔知係咪童年陰影, 阿女唔鐘意聽CD, 所以連audio book都唔鐘意聽, 真係一指錯......

點評

1234ats  我估錯了,你阿女學粵劇,我以為你都中意。  發表於 16-3-16 14:44


7362
26#
發表於 16-3-16 16:5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362
27#
發表於 16-7-9 23:2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362
28#
發表於 16-7-10 00:0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9#
發表於 16-7-10 20:10 |只看該作者

回覆:這個小女孩太厲害了,她父母到底怎樣教的呢?

誦經有益, 就如運動有益, 捉棋有益, 畫劇有益, 音樂有益一樣。孩子時間有限, 要家長分配時間。

但誦經有無咁犀利語文數理化也攪掂, 孩子道德規範也好過人?我好有懷疑。接觸中国古代典藉, 中国人机会遠多於其他東西方人。如果簡單不明所以的誦經對語文數理化甚至做人也效果超凡, 中國人早己在語文數理化及道德領先全世界。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2434
30#
發表於 16-7-10 21:2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6-7-11 00:43 編輯

現代人對四書五經的膜拜,肯定比不上古人。

清末,中國第一個留學生容宏,倡導了中國第一批用國家公費的留學生。很可惜,這批幾十人的留學生,在當時的環境下可謂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組成方面看,家勢好,有高潛質的孩子,根本不會去外國留學,所以能招到的孩子,都不會是很有潛質的人。

隨著該批學生去的,有個類似今天黨委書記的官員去監察著。這個黨委在美國時,甚麼也看不過眼,幾年後就向清政府大力中傷留學的安排。結果,在大部分人都未完成學業時就被全部召回。

後來,這些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留學生不少都在日後位居要津,為國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同一時代,最有潛質的讀四書五經,有很多都讀了很久很久的聖賢書。然而,隨機抽出幾十個先天非常足、後天調理得非常好的人,平均而言,對國家的貢獻遠低於第一批留學生。

第一批的留學生的成就絕非偶然,後來有第二批、第三批。這些留學生中,很多都成為民初時國家的棟樑,平均成就遠比專注讀聖賢書的高。

大量研習四書五經會有奇效嗎?完全沒有理據。

Rank: 7Rank: 7Rank: 7


12434
31#
發表於 16-7-10 21:40 |只看該作者
四書五經曾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中國文化的強度,在歷史中所有文化排第二,只敗給近代歐洲文化,而勝過其他任何文化。不過雖然是冠軍與亞軍之差,但這種敗可是徹頭徹尾的完敗。中國要避免亡國滅種,就要自強;要自強,就要拋棄儒家文化至高無上的心態,虛心向西方學習。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2
32#
發表於 16-7-10 22:08 |只看該作者
自問中文差,對四書五經一hill不通,但好奇想知四書五經對用體罰作為教兒工作又有什麼睇法呢?

Rank: 7Rank: 7Rank: 7


12434
33#
發表於 16-7-10 22: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6-7-10 22:19 編輯

回覆 MrBeast 的帖子

現正在讀袁偉時的《晚清大變局》,當中收錄一則有趣的某大家族的家規。



「影響最大的《朱子家禮》收入司馬光撰寫的《居家雜儀》,其中規定:…….『父母怒而不說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古人崇尚體罰,所以有棒下出孝兒的講法。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2
34#
發表於 16-7-10 22:4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16-7-10 22:42 編輯
eviepa 發表於 16-7-10 22:19
回覆 MrBeast 的帖子

現正在讀袁偉時的《晚清大變局》,當中收錄一則有趣的某大家族的家規。

即是(有錯請改):激親父母佢地唔使講理由都可以打wok 金,仲要就算打到皮開肉爛,都唔好埋怨。咁就視為"孝"?呢套今時今日真的仲work 嗎?

點評

MASAYA  選擇題:愚孝算唔算孝?  發表於 16-7-11 00:33
eviepa    發表於 16-7-10 22:47

Rank: 5Rank: 5


1036
35#
發表於 16-7-10 23:13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6-7-10 22:41
即是(有錯請改):激親父母佢地唔使講理由都可以打wok 金,仲要就算打到皮開肉爛,都唔好埋怨。咁就視為 ...
今時今日,睇怕孝子要到牢獄盡孝

點評

eviepa    發表於 16-7-10 23:41

Rank: 7Rank: 7Rank: 7


12434
36#
發表於 16-7-11 00: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6-7-11 00:21 編輯

四書五經能有多大的教育作用,中國人有極深刻的認識。

百多年來,如何自強、如何現代化是中國的最重要考慮。在無數知識份子的討論、無數的反思下決定將學生花在古聖哲經典在學習上的比例大大減少。這絕對是個集體深思熟慮下的結論。死抱四書五經至高無上的心態,只會減慢中國自强步伐,對國家有害無益。

Rank: 3Rank: 3


455
37#
發表於 16-7-11 00:31 |只看該作者
自己中文程度只能教成語, 唐詩宋詞也不懂, 請問可以怎樣引導小兒嘗試看古文 ? 他已高小, 中文水平在校內屬於一般

Rank: 7Rank: 7Rank: 7


12434
38#
發表於 16-7-11 00:39 |只看該作者
孔子得知弟子子貢貪污時,憤怒得大聲指摘。不錯,儒家思想希望讀書人廉潔。但熟讀四書五經的士子實際操守如何呢?中國古代幾乎是無官不貪。中國古代有句繪炙人口的名句:

「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惜死」國家就會興旺。

中國古人對飽讀聖賢書的精英的要求,已經不是有沒有能力,只是非常humble的:只要不貪污腐化已經心滿意足了。

香港、星加坡兩地是華人社會唯一官員大致上廉潔的地方。而港星之所以廉潔,四書五經沒有一毛錢的關係,而是兩地都曾是英國殖民地而已。

Rank: 7Rank: 7Rank: 7


12434
39#
發表於 16-7-11 00:47 |只看該作者
MASAYA  選擇題:愚孝算唔算孝?  

在宗教上、教條主義者的心目中: faith is good, blind faith is better.

Rank: 8Rank: 8


15282
40#
發表於 16-7-11 00:50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16-7-11 00:47
MASAYA  選擇題:愚孝算唔算孝?  

在宗教上、教條主義者的心目中: faith is good, blind faith is be ...
其實部份人心目中,科學都係一種信仰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