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新聞二則
樓主: judy
go

新聞二則 [複製鏈接]

該用戶已被刪除

21#
發表於 04-11-1 13:34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286
22#
發表於 04-11-1 15:42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我贊成教改, 更贊成香港的學生需接受通識教育--- 記得以前看百萬富翁時, 對於大多數大學生回答常識問題的表現, 還真令我懷疑現在的香港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通識教育在我看來, 就是要令受過基礎教育的人, 在人文、科學、藝術上有基本的素養, 不是要做到 "通通都識" (也不可能), 但至少有人在談論這些方面的話題時, 還 "明白" 人家在說啥, 有了學校的 "帶入門", 修習時或日後想更進一步則要靠自己的興趣和本事了. 外面的人看香港人, 一般印象都是生活屬富裕, 急功近利且缺乏文化, 但這些不正正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造成的 "效果" 嗎!? 通識教育不是用來 "賺錢吃飯"的, 而是令我們這個富裕社會的人面目"可愛"一點, "知情達趣" 一點, "文明" 一點的
由此來看, 要把通識教育訂為一門學科來教授, 確實有難度, 難在課程的釐訂, 也難在教師的培養, 更難在學校的 "掌舵人" 自己本身有無此素養和"眼界".
通常一個目標和方向定下, 能否執行得好、執行得成功, 以教改為例, 和一校之長絕對有關係--- 他/她是否真正明白其意 義? 他/她是否能讓教師也明白此改革的真意, 且能持續提供培訓及支援給教師們? 他/她是否有實際去跟進整個改革的執行效果?....
"百年樹人", 教育的影響實在是深而遠的, 教改不容易, 但總算起了步. 現在就像是蓋房子--- 已知想蓋2層樓的房子, 希望工程師(教署)實際上已清楚這兩層樓的房子的細節, 也能清楚讓工人 (各級學校) 明瞭, 而蓋出一幢真正心目中的房子

Rank: 2


48
23#
發表於 04-11-1 16:01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香港學生無sense,又學人以口舌屈人,以為醒到無侖,問渠文化藝術一無所知,毫無美學修養,從極多醜怪又自以為追上潮流的十幾歲怪獸式打扮就了解香港學生從來沒有通識。追上潮流其實可以很漂亮,但香港中、大學生則以烏鴉頭,掃把腳的潮流者居多。他們反而視之為尖端,嘲笑其他人老土。
通識係乜?其實只要對身邊所有事情有興趣而不是只關心與考試有無關係就能有通識。搞到要用考試來檢查通識的水平其實已很悲。
要香港學生有通識,來得太遲了。
該用戶已被刪除

24#
發表於 04-11-1 16:08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5#
發表於 04-11-1 16:24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Do you have the same reaction of those parents? Frankly speaking, I would do the same if money is not my concern.

If you wish to receive proactive and positive discussions here, may I suggest you to change the title of this forum to 評論「三三四」學制改革和通識教育科.


Philip,

見到你paste很多陶傑的文章,還以為你讚成通識教育的。我還以為全世界都讚成,的而且确,這幾天問過不下20人,全部讚成。

高 中 及 大 學 學 制 和 課 程 改 革 建 議 剛 公 布 , 部 份 中 產 家 長 即 用 腳 對 改 革 投 下 不 信 任 票 , 紛 紛 趕 送 子 女 到 外 國 讀 書 , 昨 日 一 個 英 國 教 育 展 上 , 有 小 學 家 長 指 近 年 教 育 改 革 混 亂 , 建 議 中 的 「 三 三 四 」 學 制 改 革 更 是 「 唔 三 唔 四 」 , 他 們 不 能 再 讓 子 女 再 當 教 改 白 老 鼠 , 故 即 使 負 擔 沉 重 , 也 要 送 子 女 到 外 國 升 學 。  


這個,如果政府不改革,他們也會罵政府不知世界潮流,一成不變的。未有教改之前,他們也一樣送仔女到外地,理由通常是香港教育落後。其實,你也知道為甚麽他們會送子女到外地,一半原因是政府幫他們出了大部分,正所謂食得勿嘥也。

「 ( 高 中 改 制 ) 理 念 係 好 , 但 一 件 人 成 功 , 一 落 到 家 政 府 手 上 就 唔 得 , 過 去 改 革 實 行 得 好 混 亂 , 冇 預 期 效 果 。 」.........


這點绝對同意。我甚至認為,這不是港府問題,也不阿董之問題,而是人種的問題。YK問黃帝叫甚麽名字,我知道(但寫不出),我也知道自古以來,提倡改革的,幾乎全没有好下場。中國人要改革,就只有革命。

最後,要不要有通識課,我不堅持。以現時之師資、他們的心態,有通識課,也不一定是好事。

Rank: 5Rank: 5


1286
26#
發表於 04-11-1 16:34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軒轅
[quote]
judy 寫道:
YK問黃帝叫甚麽名字,我知道(但寫不出)...quote]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7#
發表於 04-11-1 16:46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TWMa,

Thank you.

Rank: 5Rank: 5


1009
28#
發表於 04-11-1 16:48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Well, if you said thank you, then I must guess you agreed with TWMa. Only half correct. that's the name only.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9#
發表於 04-11-1 16:51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ykwong,

公孫??

Rank: 5Rank: 5


1286
30#
發表於 04-11-1 17:01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有說姓公孫

judy 寫道:
ykwong,

公孫??

Rank: 5Rank: 5


1009
31#
發表於 04-11-1 17:01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Philip:

Maybe my words "根本學不到甚麼求生技能" mislead you. I don't think what to learn is only for 功利. Actually we couldn't learn any survival ability in secondary school.

I mean if the students spend the time in learning something more impractical, why don't we let them learn something more useful for self-development.

I asked my nephew what is the rationale in musical tone C, D, E, F, G  recently. I remember I studied it at Form 4. Something like 4:3, 2:1.

He couldn't answer, but he is a top student in his school. I don't mean the syllabuses are useless, but I think it could be more humanity. If we need to cut the subject into 7.

And I success, see how much you wrote?

Rank: 5Rank: 5


1009
32#
發表於 04-11-1 17:04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不是有說。史記 "五帝紀" 說的,除非你說司馬遷錯!

Rank: 5Rank: 5


1009
33#
發表於 04-11-1 17:15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Philip:

我都不信政府,但若她提出好的改革,不應支持嗎?

說回來,四年的時間,一定不足夠。給校長老師們反對至少都要三年。就算不反對(天方夜談),課程編排、老師再培訓等,三年多必不足夠。

先來三三四,然後才通識,如何?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4#
發表於 04-11-1 17:25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說回來,四年的時間,一定不足夠。給校長老師們反對至少都要三年。就算不反對(天方夜談),課程編排、老師再培訓等,三年多必不足夠。


那又不反對之理,我想,就算港府不提通識為必修,他們也要反對的。這叫show power,順便争取小班教學。
該用戶已被刪除

35#
發表於 04-11-1 17:27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286
36#
發表於 04-11-1 17:43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我當然不敢說司馬遷錯.
現在我們知道的有關黃帝種種的 "傳說" 也都是根據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 只不過司馬遷的《史記》也非全為史實, 尤其是關於黃帝的部分, 他也是靠"傳說"寫成, 所以我說 "有說" 並無不妥.
ykwong 寫道:
不是有說。史記 "五帝紀" 說的,除非你說司馬遷錯!

Rank: 3Rank: 3


464
37#
發表於 04-11-1 17:52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 Philipwhau : """我回想昔日修讀Phy, Chem, Bio, Applied Maths, Pure Maths 對我的思維、邏輯的發展、對日常工作和事物的分析有莫大的幫助"""


yes, I agree that Phy, chem and  Bio give us certain basic knowledge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

but I cannot agree that without these 3 subjects, our thought, logic and analytical ability would be much affected .

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those Arts students will be worse than science students in terms of analytical ability .

But in fact , we know this is not the actual case !

Rank: 3Rank: 3


216
38#
發表於 04-11-1 19:27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好耐以前有人話我知咩係通識,我覺得好正,"正"因為好理想 if 真係"通"的話。依家話普及推行,Sorry, 我真係吾信有幾多人識教,吾係話4年夠吾夠時間比D教師去up-grade,而係D教師本身so-called"太專"(冇深度),如教師本身博覽群書,有思考,融匯灌通,對時事有觸角,到社會/國家有抱負有承擔....佢依家行出黎都可以教通識,不過冇幾多個呢。佢吾係咁質地,比10年佢都冇用,咪又係為保飯碗!同為考試而讀書冇乜分別?

另外,我吾同意話現存科目對工作冇用。好似中史咁,理解到當中更深層次,你又做管理層的話,中史當中的哲理包你大派用場!只不過我們當年的悶蛋中史佬,有幾多個會引導我們去思考當中意義?

該用戶已被刪除

39#
發表於 04-11-1 22:37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該用戶已被刪除

40#
發表於 04-11-1 22:41 |只看該作者

Re: 新聞二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