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貴族化」之謎?
樓主: samuel89
go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貴族化」之謎?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7522
361#
發表於 13-6-17 17:47 |只看該作者
samuel89 發表於 13-6-17 15:25
其實直資新校點攪點幫中產點貴族都唔會有人有意見........但而家既名校轉直資好明顯系出現左厚此薄彼,一個津貼2種制度, 點講都唔通卦, 雖然事情既發展教局都未必預料到,但問題出現了, 還用未夠10%暫不檢討, 好明顯系不負責任既做法啦....... ...
同樣是直資學校,向政府取相同的津貼、相同的條件,直資新校就無問題,津校轉直資就受盡指摘,同一類學校受到兩種不同的對待,又是否厚此薄彼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62#
發表於 13-6-17 19:1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amuel89+發表於+13-6-17+15:25+其實

原帖由 cellon 於 13-06-17 發表
同樣是直資學校,向政府取相同的津貼、相同的條件,直資新校就無問題,津校轉直資就受盡指摘,同一類學校受 ...
津校轉直資就受盡指摘,

Xxxxx

不止,黃女仕說只限「名校」轉直,真離譜。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63#
發表於 13-6-17 19:29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6-15+19:17+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3-06-17 發表
其實直資新校點攪點幫中產點貴族都唔會有人有意見........
但而家既名校轉直資好明顯系出現左厚此薄彼,一個 ...
但而家既名校轉直資好明顯系出現左厚此薄彼,一個津貼2種制度, 點講都唔通卦,

Xxxxx

厚此薄彼?直資政策無厚此薄彼,所有肯面對市場競爭的津貼也可申請。而無論津貼或直資,收政府資助也一樣,無分大小。

對學校來說,直資有好處,當然也有壞處,如果唔係點解二十年得二十一間轉直資?津貼是鐵飯碗。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1217
364#
發表於 13-6-18 10:0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eter_pan 於 13-6-18 10:14 編輯

其實政府給所有小孩子的資源是一樣的,直資學生所得的額外資源來自他們的父母。如果這是不公平,那麽所有補習社也得取締,因為給錢補習也一樣不公平!

Rank: 5Rank: 5


4440
365#
發表於 13-6-18 10:36 |只看該作者
cellon 發表於 13-6-17 17:47
同樣是直資學校,向政府取相同的津貼、相同的條件,直資新校就無問題,津校轉直資就受盡指摘,同一類學校受到兩種不同的對待,又是否厚此薄彼呢?
用你這角度睇的確有厚此薄彼......但仍不能抹煞我睇的厚此薄彼角度, 而且是先有對其他津校的不公, 才有反對名津轉直的非議不公呵.....

Rank: 5Rank: 5


4440
366#
發表於 13-6-18 10:46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7 19:29
厚此薄彼?直資政策無厚此薄彼,所有肯面對市場競爭的津貼也可申請。而無論津貼或直資,收政府資助也一樣,無分大小。

對學校來說,直資有好處,當然也有壞處,如果唔係點解二十年得二十一間轉直資?津貼是鐵飯碗。
呢個系"阿媽系女人"的問題, 我都多次明確講明轉直資的前提條件系收生實力, 冇實力講咩轉直資?但你就一再說轉直資是"肯面對市場競爭".......
如果我話你既意念只系"市場導向", 用番#346 句野回你, ......
///.唉......講來講去, 你都一味系市場機制第一,,,,其他的講多無謂了,,,,////(今次唔會話我"求其放下一句不相關的駡人句,便當回應?" 卦?????)

Rank: 5Rank: 5


4440
367#
發表於 13-6-18 10:59 |只看該作者
peter_pan 發表於 13-6-18 10:05
其實政府給所有小孩子的資源是一樣的,直資學生所得的額外資源來自他們的父母。如果這是不公平,那麽所有補 ...
呢個問題出在轉直後,學校就可以得的額外資源來自他們的父母。.....但未轉就冇, 所以名津才會斗快轉直, 愈名轉直
愈快, 理論上在未轉直前名津已經是辦得較好的津校, 而家轉直後就更加"如虎添翼", 但對翼就要有經濟能力的父母先有本事添加, 冇能力就連之前"如虎"的機會都冇埋呵........

Rank: 5Rank: 5


1444
368#
發表於 13-6-18 13:0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6-18 13:09 編輯

如果有些學校想要收生權, 課程自主, 教學語言自由等等........政府要做嘅係容許佢地轉為"私立"而不是直資. 最多比d優惠佢地例如資助最初嘅xx年. 現在呢d學校(特別是名津) 要轉直資明顯係要攞盡兩家茶禮好處而唔係走出市場去競爭!

最可憐係現有私立學校, 唔比佢地轉直資但又無端端原本已經強勁嘅對手仲多左件武器.....

不過,我又唔會完全責怪呢d津貼學校, 對於佢地嚟講,既然無犯法又有著數做咩唔攞? 就同雙非人攞福利, 18歲青少年就排隊攞公屋一樣, 有咁嘅愚昧政策就有咁嘅對策. 問責要問在政府! 不過亦同時要諗吓如果自己都係有著數就攞盡又點教下一代叫佢做人唔好貪心?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69#
發表於 13-6-18 13:25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6-17+19:29+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3-06-18 發表
呢個系"阿媽系女人"的問題, 我都多次明確講明轉直資的前提條件系收生實力, 冇實力講咩轉直資?但你就一再說 ...
今次唔算是旦放下一句不相關的評語。但不是講來講都是市場。我是回應你直資不公平的説法。

但你認為不公平的地方究竟是甚麼呢?

是直資有利直資校?利益不是一面倒的,不然一定不只二十年二十校轉直資。至於你說的阿媽係女人的說法,我也不同意。band 2 甚至 band 3 校可以有更大自主收生,自定教學語言,自訂課程。做到家長想要的, band 3 校也可以收足生,何況 band 2 校?事實上過去也有非名校轉直資成功。學校也有自主收幾多學費。

我不會說綜援明益基層,為何有人說直資明益名校?

你們常說不公平不公義,但黃英琦及你們常說限制名校轉直資,理由係名校辦學好,隔離 band 2 校可以轉直資,理由係辦學未夠好,這不是最大的不公平不公義嗎。不公平不公義只可由基層看,不能由學校看嗎?

我過去講過,就算退一萬步,全港同意不公平地限制名校轉直資,因為名校做得好,但如何執行呢?如何定名校呢?邊個每幾年做全面評估,上落車機制點定?

無人答到我?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70#
發表於 13-6-18 13:28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Mukchilee+於+13-6-18+13:09+

原帖由 Mukchilee 於 13-06-18 發表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6-18 13:09 編輯

如果有些學校想要收生權, 課程自主, 教學語言自由等等.... ...
為何有居屋,夾屋政策,為何不叫他們買私樓?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1217
371#
發表於 13-6-18 13:40 |只看該作者
子女讀直資的家長也是納稅人,他們的子女得到政府的補貼是天經地義,既然他們所得到的跟津貼 / 官立學生相同,那又有甚麽不公平?硬要名校轉私校才是真正的將它們貴族化,因為連中產人士也不能夠讓他們的子女入讀,那又公平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72#
發表於 13-6-18 13:59 |只看該作者

引用:子女讀直資的家長也是納稅人,他們的子女得

原帖由 peter_pan 於 13-06-18 發表
子女讀直資的家長也是納稅人,他們的子女得到政府的補貼是天經地義,既然他們所得到的跟津貼 / 官立學生相 ...
Peter

我發覺反對名校轉直資的人,係無法由基層人仕以外的角度看事物。奇怪佢地有無用過任何基層以外的福利呢?

子女免稅額明益中產,因為基層不用交稅。
差向減免明益中產
居屋夾屋明益中產

政府的責任就係要「明益」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唔明益,唔通暗益?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3Rank: 3


194
373#
發表於 13-6-18 14:05 |只看該作者
忽然想起黃子華魚蛋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ZHWA4v-Re0

Rank: 5Rank: 5


4440
374#
發表於 13-6-18 14:18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8 13:25
今次唔算是旦放下一句不相關的評語。但不是講來講都是市場。我是回應你直資不公平的説法。

但你認為不公平 ...
講來講去你不如講下邊間band 2 甚至 band 3 校轉直??

Rank: 5Rank: 5


4440
375#
發表於 13-6-18 14:28 |只看該作者
peter_pan 發表於 13-6-18 13:40
子女讀直資的家長也是納稅人,他們的子女得到政府的補貼是天經地義,既然他們所得到的跟津貼 / 官立學生相同,那又有甚麽不公平?硬要名校轉私校才是真正的將它們貴族化,因為連中產人士也不能夠讓他們的子女入讀,那又公平嗎?
名校轉直資或私校都是真正的將它們貴族化,中產人士現時還可以讓他們的子女入讀未直正貴族化的直資,但一線直資其實已經不能夠讓中產人士的子女入讀了, 不如你簡單d 要一間現時就讀一線直資學生的住址統計一下, 可能已經要鬍鬚曾呢類中產人士的子女才有資格入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76#
發表於 13-6-18 14:43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6-18+13:25+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3-06-18 發表
講來講去你不如講下邊間band 2 甚至 band 3 校轉直??
二十年內轉的二十間直資,講來講去得幾間名校。愛國學校或馬利呀,仲有其他,你有興趣,自己找。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77#
發表於 13-6-18 14:49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peter_pan+發表於+13-6-18+13:40+子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3-06-18 發表
名校轉直資或私校都是真正的將它們貴族化,中產人士現時還可以讓他們的子女入讀未直正貴族化的直資,但一線 ...
唔係呀馬,直資最貴係 SPCC,六千一個月,男女拔三千幾,英華協恩千幾二千。又講什麼教育最重要,中產二三千比唔起?唔揸車唔用工人咪得羅?你中產定義是甚麼?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4440
378#
發表於 13-6-18 14:51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8 14:49
唔係呀馬,直資最貴係 SPCC,六千一個月,男女拔三千幾,英華協恩千幾二千。又講什麼教育最重要,中產二三 ...

不如你簡單d 要一間現時就讀一線直資學生的住址統計一下先分析啦......

Rank: 5Rank: 5


4440
379#
發表於 13-6-18 14:54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8 14:43
二十年內轉的二十間直資,講來講去得幾間名校。愛國學校或馬利呀,仲有其他,你有興趣,自己找。
我就系冇興趣, 但我只知道愈名校愈轉得快呢個事實.........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80#
發表於 13-6-18 14:5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6-18+14:49+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3-06-18 發表
不如你簡單d 要一間現時就讀一線直資學生的住址統計一下先分析啦......
不如你簡單D答我為何中產用於最重要的子女教育,二三千比唔起?中產定義為何?

不要忘記,直資一半以上收一千以下。二三千是最貴的名校,只是半個工人的費用,貴族,笑死我。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