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貴族化」之謎?
樓主: samuel89
go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貴族化」之謎?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094
301#
發表於 13-6-12 11:53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2 01:10
你先解釋我聽:

1。幼稚園收學卷資助如何保証全民入讀機會均等。
以上基本上都是非第三世界文明社會的普世價值,關於安全網,貧窮線既問題,其實同公平入學机會有共同目的;減低貧富差距擴大,保持社會隱定,減低因社會動重盪所造成既社會成本和代價。如你硬要和公平入學机會比較, 我可以話你聽,如你覺以上那些是着數,你係有權選擇去享用,盡捐你资產,選擇做基層,有得揀架!

Rank: 5Rank: 5


2094
302#
發表於 13-6-12 12:09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2 01:37
把资助加到廿萬一年,尼廿幾間名津又話社會變咗

Xxxx

你睇唔出我係將基制不變,把數字擴大?將你代入基層睇現時既直资現象。你不如老老實實答我個問题吧。其實社會上對新辦既直資如港同等係認同,因為係增加咗優質學額。反對既只係將原本已經存在既優質學額,用公帑分開九成俾有錢買既,一成俾冇能力買既!既然可以唔俾现存私校轉直資,看唔出點解唔可以唔俾現存津校轉直資!?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03#
發表於 13-6-12 14:0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6-12+01:10+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6-12 發表
以上基本上都是非第三世界文明社會的普世價值,關於安全網,貧窮線既問題,其實同公平入學机會有共同目的;減 ...
哦,幼稚園收學卷,現有官津派位入學機制有世襲分,宗教分,分地區抽獎,居屋政策,都係非第三世界普世價值?只可以講你真懶,我以為你會答得好D,真失望。

In case 你唔明,或看官唔明,我提出的多種用公帑的津貼也有「目標」性,範疇亦很廣,包括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等。幫助社會上須要幫助的人和平均各方利益,,不能有甚麼全民公平機會。所以「用公帑」,絕不能成為要求為全民平等的足夠理由。

政府的責任不是確保用公帑的政策要全民平等。政府的責任是確保公帑用在 intended recipients.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04#
發表於 13-6-12 14:11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6-12+01:37+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6-12 發表
你睇唔出我係將基制不變,把數字擴大?將你代入基層睇現時既直资現象。你不如老老實實答我個問题吧。其實社 ...
既然可以唔俾现存私校轉直資,看唔出點解唔可以唔俾現存津校轉直資!?

Xxxxx

橫掂都老作無可能的,你唔作三年內津貼加到100萬,九成用作學費減免。

你睇唔出唔俾现存私校轉直資, 和唔俾現存津校轉直資的分別!?唔通我高估左你,定係你唔「想」明。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7522
305#
發表於 13-6-12 23: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6-13 13:27 編輯
samuel89 發表於 13-6-5 13:03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貴族化」之謎?
見近來個話題甘熱鬧, 還原基本步先, 想先請教一下幾個諗極都唔明既問題,希望有肋解開「貴族化」之謎?)
1. 首先點解只系名校才會申請轉為直資, band3寧願被殺校都唔轉為直資甘奇????
...

對不起,立論已經有問題了。
當然有band3學校轉為直資。



點評

囝囝爸  可唔可以講下有邊間。  發表於 13-6-13 11:16

Rank: 5Rank: 5


1444
306#
發表於 13-6-13 00:3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lawsonmoon 的帖子

既然可以唔俾现存私校轉直資,看唔出點解唔可以唔俾現存津校轉直資!?

**************

你呢個問題問得真好! 其實有一個情況可以解釋到: 問問做咩政府會壓一般官津, 壓私校, 扶直資呢? 我突然諗起"上網學習計劃"招標 同埋阿劉副局長份筍工呢D新聞, 如果直資制度背後都係咁嘅原因, 如果無名校轉直資個效果就即刻打個5折. 嘩! 循呢個方向諗又真係咩到解釋到喎. 所以, 睇怕津貼名校轉直資呢家嘢都係嘈極都唔會改, 都係算啦!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07#
發表於 13-6-13 01:26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復+lawsonmoon+的帖子 既然可以唔俾现存

原帖由 Mukchilee 於 13-06-13 發表
回復 lawsonmoon 的帖子

既然可以唔俾现存私校轉直資,看唔出點解唔可以唔俾現存津校轉直資!?
一字咁淺:$$$$$$$$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7522
308#
發表於 13-6-13 12:5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6-13 13:19 編輯
囝囝爸 可唔可以講下有邊間。 發表於 1 小時前

EK 以前也有人講了,e.g.
http://m.edu-kingdom.com/post.php?fid=372&tid=2377045&page=1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9540

其他的,請用EK/BK 的搜索功能。

Rank: 5Rank: 5


2094
309#
發表於 13-6-13 13:03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2 14:04
哦,幼稚園收學卷,現有官津派位入學機制有世襲分,宗教分,分地區抽獎,居屋政策,都係非第三世界普世價值 ...

專心D睇吓隔籬葉公建源在信報既鸿文,講得好清楚政府用在教育既公帑和名校直资既問題。你要拒絕承認,我都無言。文中談到向來敢于推行新政既星加坡,也很驚訝香港可以推D咁既教育政策,有趣!

Rank: 5Rank: 5


2094
310#
發表於 13-6-13 13:08 |只看該作者
Mukchilee 發表於 13-6-13 00:34
回復 lawsonmoon 的帖子

既然可以唔俾现存私校轉直資,看唔出點解唔可以唔俾現存津校轉直資!?
未必,政府唔怕基層嘈,最怕中產, 7·1和反國教已引証。聖士提反最近有D有文化既中產企出來嘈,你睇睇,有机會過唔到。

Rank: 5Rank: 5


2094
311#
發表於 13-6-13 13:08 |只看該作者
Mukchilee 發表於 13-6-13 00:34
回復 lawsonmoon 的帖子

既然可以唔俾现存私校轉直資,看唔出點解唔可以唔俾現存津校轉直資!?

未必,政府唔怕基層嘈,最怕中產, 7·1和反國教已引証。聖士提反最近有D有文化既中產企出來嘈,你睇睇,有机會過唔到。

Rank: 5Rank: 5


4418
312#
發表於 13-6-13 13:1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ellon 的帖子

多謝你回覆。
上世紀公營學位不足時,政府會邀請一些私校,作為買位私校。當歷史任務完成時,因少了政府買位,這些學校會經營困難,政府會批准這些學校轉為直資,作為回報。 應不在我們現在討論直資類別之內。

點評

CHAN-2  http://www.chsc.hk/ssp2012/sch_detail5.php?lang_id=2&sch_id=174
http://paper.wenweipo.com/2011/01/18/ED1101180011.htm  發表於 13-6-13 13:53

Rank: 5Rank: 5


4418
313#
發表於 13-6-13 16: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3-6-13 16:29 編輯

回復 cellon 的帖子

//蘋果日報 2005.9.6【本報訊】在一片殺校潮下,不少學校都嚴陣以待每年的小一派位申請期,港府昨日公布的《小學概覽2005》顯示,約八十間小學在今年只能開辦一班小一,成為殺校高危小學。為吸引家長替子女報讀,處於殺校重災區的小學紛紛出招,其中最常用方法是透過舉行參觀活動吸引幼稚園家長,更有小學豪擲數十萬元辦輔導班及培訓班吸引學生。//


你說的是事實。

當年教局好似唔知道學童數字,開完多間直資新小學之後,突然發現學生大減。最可笑的,石澳新建一間小學校舍,剛起完因不足學生入讀而棄置。

殺校之下不少學校上訴,提建議書,教局特別視學,審視建議,作出生死判定。隨著反殺校無效的,也有提出司法訴訟,跑馬地一間佛教小學,與佛有緣,訴訟期間得庭外和解,幸免於難。有背景和有財力支援的也有逃出生天,你上中學引例如此,我前有提過的土瓜灣羅富國校友小學也是如此,得保良局之助,得轉為直資小學,現好像已改名為林文燦英文小學。如果現普通校能轉直資或私小,同樣情況,實屬慘情,挾名挾利的名校轉直的當然例外。

Rank: 5Rank: 5


4418
314#
發表於 13-6-13 16:31 |只看該作者

蘋果日報 2013.5.14
【本報訊】中一學生不足「寒冬」比預期長,升中人數將於2016/17學年跌至谷底,要到2020/21學生才重上6萬人水平;由於政府今年起實施零雙非政策,升小一人數將於2018/19學年的高峯後開始回落,跌至近5萬人水平,六年後開始再為中學帶來一次縮生潮。

2000年至去年在港出生的雙非人數有20.3萬人,其中16.9萬人未來六年陸續適齡升讀小一。去年有9.13萬名嬰兒在港出生,當中2.67萬名是雙非嬰,較之前一年大減25%。

教育局昨公開未來十個學年,6至17歲各個年齡推算人數。中一生一般為12歲,這年歲人數將由2013/14學年5.78萬人,到2016/17學年減至4.84萬人,之後開始回升,但至2019/20學年也只是反彈至5.67萬人;2020/21學年開始顯著回升至6.27萬人,2022/23學年重上7萬人水平。

津中議會主席林日豐表示,升中人數由谷底反彈不多,學界擔心會有學校未能避過殺校,將繼續與教育局商討。

哈羅港生佔30%

教育局推算6歲升小一學童人數,新學年由5.23萬名,增至2018/19學年6.75萬名。但由2019/20學年起,零雙非政策效應開始出現,升小一人大減至5.87萬人,往後三年均跌至約5.4萬人。以此推算,由2025/26學年起中學又要面對另一個縮生潮。

另外,教育局又披露英國貴族私校哈羅香港國際學校的學生國籍分佈,766名學生中,港生佔30%;其餘最多是佔34%的英籍學生,餘下依次是澳紐、美國和加拿大。本港不接受內地學生來港讀中小學,但不知哈羅當中多少是持外國護照來港。  

Rank: 5Rank: 5


4440
315#
發表於 13-6-14 11:16 |只看該作者
lawsonmoon 發表於 13-6-12 00:33
我覺得“有D”話現時直资制度和容許津校轉直資冇問题既人好大程度係企係邊個位置睇嘢。假設幾年後又話政府 ...
我想我只對轉直資呢件事有d睇法吹下水而已, 現實我仔已經讀緊中學了, 呢個問題對我其實可說沒有切身關係了, 所以到時我是否仍係中產 or直資名校是否向我仔招手對我亦冇關係呵.......

Rank: 5Rank: 5


4440
316#
發表於 13-6-14 11:22 |只看該作者
cellon 發表於 13-6-12 23:19
對不起,立論已經有問題了。
當然有band3學校轉為直資。
我立論最基本誇因是有收生本錢學校才會轉為直資。.........當然有band3學校會轉為直資, 但前提是假如如果佢地冇收生本錢會"申請自殺"嗎?

Rank: 5Rank: 5


2094
317#
發表於 13-6-14 11:37 |只看該作者
samuel89 發表於 13-6-14 11:16
我想我只對轉直資呢件事有d睇法吹下水而已, 現實我仔已經讀緊中學了, 呢個問題對我其實可說沒有切身關係了, ...
of course not u. 你肯定唔係“嗰D”。

Rank: 5Rank: 5


4440
318#
發表於 13-6-14 14:0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2 01:10
你先解釋我聽:

1。幼稚園收學卷資助如何保証全民入讀機會均等。
請注意:....其實再多d的"不是均等"例子, 都唔可以將名校直資「貴族化」的不均等變成均等.........

Rank: 4


830
319#
發表於 13-6-14 14:24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2 01:10
你先解釋我聽:

1。幼稚園收學卷資助如何保証全民入讀機會均等。

其實應該加多一項
12. 由細到老--- 打機, 上網, 睇電視, 行街, 吹水... 又係唔係機會均等.

除了殘疾人士. 做基層子女首先要怪的是他們的父母. 難道要其他人的父母用辛勞來供給大家的子女有平等待遇. 如果政府無錢什麼津貼, 直資也不用說. 只會有私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20#
發表於 13-6-14 15:1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6-12+01:10+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3-06-14 發表
請注意:....其實再多d的"不是均等"例子, 都唔可以將名校直資「貴族化」的不均等變成均等......... ...
Samuel,

你睇多次我之前的回應,睇下同唔同意?


我提出的多種用公帑的津貼也有「目標」性,範疇亦很廣,包括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等。幫助社會上須要幫助的人和平均各方利益,,不能有甚麼全民公平機會。所以「用公帑」,絕不能成為要求為全民平等的足夠理由。 政府的責任不是確保用公帑的政策要全民平等。政府的責任是確保公帑用在 intended recipients.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