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025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10-11
- 國民生產力
- 248
- 附加生產力
- 748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4-7-24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638
- 主題
- 109
- 精華
- 0
- 積分
- 12368
- UID
- 27213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7-11-11 23:39 編輯
背誦了中國古代經典,是否道德上就比未讀過這些經典的洋鬼了好一些?
由漢武帝獨尊儒家開始,至清末廢科舉為止,讀書人讀書就不會是希望做一個出色的科學家、成功的商人,他們都只為一個目的:考取功名,做官去也。
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做官,尤其是文官,重中之重是廉潔自重。當然,儒家思想總會教人不要貪污,孔子本人就強烈譴責過弟子子貢的貪污。然而,中國古代的官員,幾乎是無官不貪,是人所共知的事。所以中國古代的人對文官有個極之極之humble的訴求,認為只要做到以下,國家就非常好了:「文臣不貪財,武將不惜死。」。只要一個官員不貪污,庸碌無能也可以接受。
貪污猖獗,社會自然腐化,中國社會從來都是在儒家教育下腐化。
有個很有趣的講法:預科時中文老師告訴我們,儒家的「守孝三年」風氣,是官員貪污的一個很大誘因。何解?只要雙親其中一個死掉,就會失業三年,所以他們都會未雨籌謀,在未發生此事之前就要多刮民脂民膏,到守孝失業時仍可享受合理的生活水準。
中國人幾時才可以享受清廉的好處呢?
話說十八世紀末,英王派了特使馬甘尼,以祝賀乾隆皇八十大壽為名,希望加對強中國的貿易。在中國逗留的短短日子裡,他們深深體會中國官員的貪污橫行,例如他們由定海駛到天津這一程,響導就是一個由當地高級官員強行捉拿,毫無工資的人。未讀過聖賢書的英國人就不會有中國智識份子那麼貪腐。
我有幸生在沒有讀過中國古經典的英國人統治下的香港,洋鬼子們雖然也會貪污,但程度遠遠不及讀過聖賢書的中國幹部。在英國人的基礎下,流風所及,就算他們走了後,香港仍是一個較為清廉的地方。但到今日,神州大地裡每個讀過或多或少聖賢書的官員,仍然是幾乎無官不貪。古經典對個人道德的提高,用處有多大?我甚為懷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