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5-31
- 國民生產力
- 24
- 附加生產力
- 21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1-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76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4418
- UID
- 16008
 
|
pingoj:
這是一份政府委託的研究報告, 既然政府「禁止」公布結果, 如何還想公布更多細節論據. 曾先生都想發布更多論據, 但研究結果已令推廣母語的當局難下台階, 更多有力論據, 想當局更為難堪.
你提出的簡單質疑, 在多年研究中, 教授級的研究小組和教育專家級的監察委員不容易想到. 如簡單的不公比較, 推崇母語的當局還不對結果大加發難嗎?
我不是統計專家, 當局又不准公布. 我只能以自我常理推想:-
樣本萬八, 不是全部拿來比較吧! 教局有全港升中學生成績排名表, 當 12,000 band 1 英中橙, 6,000 band 1 中中柑, 樣本多之下選一千幾百「相同」斤兩的比較總容易吧. 幾年後會考高考就得出結果. 基本上我們的升中派位制度, 令好多 band 1 生迫讀中中, 原因是 :- 1/3學生爭1/4英中、各校區英中分佈不勻、以前八成中央派位, 部份校區英中極度不足, 填表不當或隨機幸運都可令 band 1 生派到中中或跌去 band 2 學校. 又前不少名校英中會收回直屬小學的 band 2 甚至 band 3 生.
所以等同英中學生成績的中中生取樣不難.
再節錄 2008.2 一番說話 : //
//曾榮光又指,離島區並沒有津貼英中,對該區學生不公平,教育局應讓中學按科目及班級自訂教學語言,「難道離島沒有學生適合英語教學?只不過他們不能聚在一所學校,令中學不能取錄八成半符合資格的學生。」
他向當局建議,學校取錄四十名適合用英語教學的學生,便可開一班英文班,學校亦可按學生情況,在中二、中三增加英文班或以英文授課的學科數目。他不擔心學校會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問題,因為現時學校問責機制繁多,公開試成績便是其中之一。//
現當局語文微調, 不是採納曾教授的建議嗎! Uncle 早猜說過曾教授或是教局推行微調的幕後黑手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