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5-31
- 國民生產力
- 24
- 附加生產力
- 21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1-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76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4418
- UID
- 16008
 
|
Eviepa:
對ChiChiPaPa 上文#266 的說法我深有同感, 也是實事看事. 帶出有期望目標的學習, 在過程中不一定愉快. 目標愈多愈大, 為達成目標壓力相對大, 較難在學習過程中輕鬆愉快.
也如你所說, 每人對快樂看法不同, 不容易衡量,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難知別人快樂與否. 為什麼還要用劃一口號來標榜愉快學習. 尤以在香港眾人皆知壓力大的學習環境制度下, 標榜愉快學習, 一如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口號一樣, 令人覺得不乎事實, 啼笑皆非.
你也知道本地學制下的學校, 主流趨向測考多, 學習和功課量大, 當然不愉快. 學校或加上家長, 我想他們和學生一樣, 也會覺得辛苦較少愉快, 因是要達到競爭篩選大的學習目標. 主流校這樣做法, 已非一朝一夕, 只跟着歷來制度所求而成. 相信你女兒入學之初, 你對新興直資也予以祈望, 能愉快學習, 得到成果, 改變香港一往不良學習生態. 但事至如今, 你也會問, 不知道多少學校能貫徹「愉快」這承諾,但你女兒的那一間確實能辦到:功課少、測驗默書少、考試沒有分數及名次(呈分試除外).
其實我幾年前, 在當局鼓勵引進自由創意愉快的直資學校時, 已說出不可行原因. 在教育考試主導精英競爭制度不變下, 為達目標, 不愉快學習是必然. 有幾十年經驗傳統成績好的學校不是傻子, 如有快樂學習途徑達到學習目標, 不會棄而不用, 要等到天真的教局倡導, 和一班或沒有實質經驗理想教育學家, 來創造一個創意愉快的學習方法來. 在"直資私小"題下, 家長們主要是爭論這點.
再回到你女兒學校去. 學習愉快, 功課測考默書少, 沒有名次之下, 能否真的達到學習理想目標, 或就讀家長的祈望, 能實現所需. 如學習愉快, 但達不到目標理想或外求之平均水準, 家長能否固守下去, 學校能否生存下去?
以我兒子來說, 小中學都是傳統學校. 學習大致愉快, 功課測考默書我覺適中, 有助學到所需, 也能達到大部分家長目標所想. 名次分數使我知道小兒學習進度, 知悉定位. 因大部分名次不公開, 也不造成標籤效應. 學習缺失只發生在學校不能改變的教育制度上, 三次呈分試排名上落令學生和家長壓力大, 呈分試除中英數外也有不少副科計分. 這些副科爭分準備, 對中學學習沒有幫助, 反虛耗學好語文不少時間, 學校也因太多科目測考, 令對語文教學力度不. 不少家長因重視名次, 從小一開始, 要子女科科背誦, 音樂美勞專題每一科也不掉以輕心, 全力以赴, 爭取每級每班名次成績, 反令語文學習時間不足短缺, 學習辛苦, 這點才令我不快. 呈分制度我不能改變, 從小我不重名次, 副科合格學到即可, 數學明白跟上進度也不操練求取高分, 只多花時間在語文上, 補校內課程不足. 我想這是較輕鬆有效方法. 但到高小呈分試時, 也要科科着力, 爭分奪次. 這是學習最不愉快和壓力大之處, 但也避不了, 這是制度下之無奈不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