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貴族化」之謎?
樓主: samuel89
go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貴族化」之謎?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440
241#
發表於 13-6-10 11:48 |只看該作者
peter_pan 發表於 13-6-9 19:59
收少了港島 Band 1 生,就收多些九龍的 Band 1 生便可以了。況且只是三數年,搬回中西區後那怕沒有 Band 1 生報讀。中西區三大女校,它是唯一沒有直屬小學的。更何況到時可能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會轉了直資,英華女校實在無須為收生煩惱。
呵呵.....呢個想法真的非常有趣.......
而家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就系驚會收少左band1生,冇左名校光環才要轉直資.......照你講法,英華女校將系直資的英中名校「貴族化」既最後得益者.....有趣.......有趣........

Rank: 5Rank: 5


4440
242#
發表於 13-6-10 12:00 |只看該作者
talent2000 發表於 13-6-9 21:43
貴族學校又如何?咁Halo 叫咪?能成大業者,有幾多來自此?

而家d人就系話名校「貴族化」後嚴重影響左向上流.......
Halo晨早就開宗明義系貴族學校, 政苦送地"請"它來收貴族子弟既學費, 點可以同轉直資英中名校「貴族化」相提並論呢????
能成大業者,有幾多來自此?<----呢個問題要講數據, 就算搵齊以前數據都只可參考,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以後是否"物有所值" 只有歷史會遲d答你了.......

Rank: 6Rank: 6


5379
243#
發表於 13-6-10 13:13 |只看該作者
samuel89 發表於 13-6-10 12:00
而家d人就系話名校「貴族化」後嚴重影響左向上流.......
Halo晨早就開宗明義系貴族學校, 政苦送地"請"它來 ...
同樣道理, 其實個"拔"字都話左俾你知佢地target咩學生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44#
發表於 13-6-10 13: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貴族化」之謎?

//
何謂「有教無類」?你懂得那概念嗎?
//

囝囝好像說「有教無類」是百多年來名校賴以成名的基礎,有D搞笑。等我同所有 band 3 學校講,只要不被殺校,頂多幾十年,必能成名校。

//
名校不能幫平庸學生 變優質,同樣的優質學生在一 般學校也能出眾,所以名校轉直資後根本就不會使貧窮學生減少向上流的機會。
//

認真想,名校沒有魔法棒,最重要的成功基石是其多年建立的「校格」,有一種強烈的承傳風氣,校格亦要選合適的孩子來營做。這是為何名格要世襲生的原因。當然名校畢業生成績好,社會地位好才可成名校。

所以名校不能直接教好學生,但選學生和校格卻對所有學生有正面影響。當然,學校要把不合格的孩子勸退。

//
開玩笑!百花齊放何來不為各國教育認受?沒有實則例証就等如白說廢話!
//

我也不明白,為何教育少選擇,才對香港好。港同,羅氏等直資,愉快學習又成績不錯。識一個十分傳統的家長,報羅氏。學校問,一星期孩子看多少中英文書,家長無言以對。

//
例如我提倡的設學費上限。
//

是有上限的,幾年前 SPCC 便是收直資到頂的學費。我想現在也是。

//
何謂基本?請問韓國、新加坡做到如何使教育超越基本?你連何謂教育基本都沒有下定義,還出來獻醜!
//

囝囝爸,若依 PISA test results, 基本教育最好是上海,其次是芬蘭,韓國,香港,等。依你的定義,香港己超越基本,(須然我不知你的基本定義)。

當然,正常人看教育,不是 test result 那麼簡單。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4


830
245#
發表於 13-6-10 13:36 |只看該作者
魚王 發表於 13-6-6 19:20
又如慈幼英文中小學,就是一個語言政策,張本來出名的英中b1降至中中b2, 連帶小學也收生不足。無原境的教育 ...

時移世易, 李光耀在後悔星洲人的中文變得太差.

Rank: 5Rank: 5


4418
246#
發表於 13-6-10 13:41 |只看該作者
www.jyb.cn 2013年05月31日  作者:馬菲 萬宇 韓碩 劉歌
記者探訪韓國、泰國、比利時中小學教育現狀——減壓,才能真正“減負”

  減輕中小學生學業負擔,在許多國家都是民眾關心並不斷求解的問題。但是,如何更好地推行素質教育,知易行難。本報駐泰國、韓國、比利時記者近日就學業負擔和素質教育等問題采訪了所在國的一些中小學生和家長。

  韓國——課外補習高熱難退

  據韓聯社5月28日報道,韓國教育部宣布,今年9月將在一些學校的初中部試點實施“自由學期制”,即減輕學生一個學期的學習壓力,取消期中、期末考試。

  為了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韓國政府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教育平准化”政策,采取初高中免試入學、學生按所在區域就近入學、廢除重點學校和重點班等措施。這些政策雖然保證了學生接受教育的平等化,但是由於面臨高考的巨大競爭壓力,中小學生學業負擔仍然不斷加重。據統計,在韓國有過自殺衝動的青少年中,39.2%是因為不堪承受學業帶來的壓力。

  對於韓國教育部推動的“自由學期制”,許多韓國媒體也表示憂慮,認為其與韓國嚴酷的考試升學現實不符。韓國的中小學一般在下午3時左右放學,但多數學生放學後需奔赴各種課外補習班。由於課外補習班小班授課、針對性強,而且超前學習,因此這種課外“加餐”的重要程度甚至超過學校“正餐”,出現學生“上課睡覺,下課補習”的怪現像。

  據韓國統計廳的調查,韓國80.9%的小學生和70.6%的中學生都在參加課外補習班,中小學生課外補習的時間每周平均在6小時以上,家長的相關花費每月平均達20萬韓幣(約合人民幣1120元)以上。韓國政府曾制定政策禁止學校教師提供課外補習服務,並采取對課外輔導機構征收高額營業服務稅等措施,然而這一政策卻因民眾反對無果而終。

  泰國——學習效率需要提高

  泰國中小學生一般每周上5天課,大約下午4時放學,但作業和課外補習任務繁重,周末時間也幾乎全被占據。很多泰國學生都希望學校減少課時,一位五年級的學生對本報記者抱怨說,他每天要上8節課,幾乎門門課都有作業,“根本沒時間參加課外活動”。

  據泰國《民族報》報道,目前泰國小學每學年1000課時,中學每學年1200課時,是世界上中小學生課時最多的國家之一。泰國教育部此前表示,正在考慮將泰國中小學生一學年的課時減至800小時,以保證學生有更多時間參與課外活動,學習更多適應現代社會所需的生存技能。泰國教育部長蓬貼說,一些外國中小學學生上課時間雖然遠少於泰國學生,卻有更好的學術表現,泰國中小學應該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泰國的家長們對待“減負”卻心態復雜,既希望給孩子減壓又擔心孩子因此落後。9歲的差彭就讀於泰國農業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他課外補習內容已達五年級水平。差彭的母親帕坦彭女士無奈地表示,“泰國社會充滿競爭,孩子課後不補習就可能落後於別人。”

  比利時——不允許“拔苗助長”

  比利時注重素質教育,對各級各類教育的培養目標有著明確要求,不允許“拔苗助長”。如幼兒教育重在輔導兒童養成良好習慣、學習適應群體生活及發揮自我表達能力,小學才開始教授朗讀、寫作和簡單數學。比利時教育講求寓教於樂,培養兒童的自主個性、自信心理、自覺習慣和自理能力。比利時家長認為,孩子們的童年應該充滿陽光和歡笑,絕不是沉重的書包和做不完的功課。

  比利時分為荷蘭語區、法語區和布魯塞爾3個大區,各區的中小學校沒有全國統編的教材和教案。因此,每個學校擁有足夠的自主權,根據所在i區和學校自身特點管理學校,培養出各具專長的學生。學校之間也不存在按學習成績排名和互相攀比現像,從而使政府得以更加合理地配置教學資源,實現學校的均衡發展。

  在比利時,小學升初中和中學升高中十分容易,直接到學校報名即可,熱門學校則依據抽簽結果,與孩子成績無關;就連大學也沒有入學考試,但是對學生畢業的要求相當高,實行“寬進嚴出”的制度。

  奧數競賽對比利時中小學生來說也並不陌生。比利時弗萊芒大區聖女學院高一學生羅賓·科朋斯的家長告訴本報記者,2011年羅賓參加奧數比賽,並贏得一台計算器。當記者問羅賓參加奧數競賽的原因時,他的回答簡單樸實:主要是興趣愛好。

Rank: 5Rank: 5


4418
247#
發表於 13-6-10 13:4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fterearth 的帖子


//你有冇基本法律概念之常識?現在是你指控我"推翻了千古以來教育定律",所以舉證責任在你方,這叫做"Burden of Proof"。//


我前文已指出不少。千古教育定律,與你意念相同者,請舉證吧!


//當然教育有許多形式,例如普及教育、基楚教育,精英教育等等,而我也從沒有説出教育只求優質,可是你老是 不懂理解我所寫的意思或是老屈我的意思,我只是話若學校出不了優秀學生,難以成為名校而已。//

你說了咁多,又是我不理解。


//何謂「有教無類」?你懂得那概念嗎?//

自來定義網上容易找到,你前的概念有否曲解其義?


//要拿出証據不難,試看看那些名校有沒有為了保住個「名校」名,就各出奇謀,例如透過排擠、迫退、勸退等等手段,騰出學位,然後吸納 有「特殊功能」的學生插班?做出這樣的行為,是否有違「有教無類」?//

又係三步曲可成名校,比直資收名而名,你想法簡單容易得多,最名的行你所說,就不用憂收不到好學生,要轉直資。你說的有違有教無類行為,是否直資名校最容易做到,你又支持?

//( 註:我不是指控每一間 傳統名校也做出上述行為,而是據我多年觀,絕大部分名校都有類似行為,分別只是程度而已)//

所以要以制度制衡,減官津校長收生卓情權,但又倒行逆施,鼓勵直資去做,形成你所說不良狀況。


//你又老屈我的意思,我從來沒有說過有任何學校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而可令平庸學生 進步的不只是名校,任何一間普通官、津也可以,因此,名校不能幫平庸學生 變優質,同樣的優質學生在一 般學校也能出眾,所以名校轉直資後根本就不會使貧窮學生減少向上流的機會。//

咁多老屈,請翻看上文所答,過往所說。當然你可堅持你的「根本不會」。


//你啲理解力及邏輯思維認真有問題。//

我非完人,當然有問題!


//那些早期平民化的私校,資源比起官、津遠遠有所不及,這樣何來能吸引到入得到官、津的學生入讀呢? 而現在就不同,有不少優質私校能提供比官 、津更佳的教育,因此,即使學費高昂,也不乏學生。//

我就係話現在教育向錢看,有大食大。香港獨有,堪憐!


//官津全轉直資(沒有削減現在給予的資源)再又家長財力輔助肯定能提升教學質素,  這便變成變相的學券制,但就要從長計議,如何保証真的未能負擔學費的學生有書讀。//

學卷我講了多時,與你意念不同。現問題不解,仲是從長計議,又害苦了一代人。


//開玩笑!百花齊放何來不為各國教育認受?沒有實則例証就等如白說廢話!//

唔洗扯咁遠,把優質公營,變為資助高收費名校,香港以外,邊處有鮮花如此?


//由頭至尾是你說要參考外國經驗,而我從沒有說過,也不認為外國經驗一定適用 香港環境,所以,若要向外舉證,也是你的責任,這是辨論及論證的基本原則。//

敢唔參考外國經驗又如何,教育於庸人之手,現已造成對立分化,閉門造車? 有證可考你都不認為,你還說論證和原則?


//你的思路邏輯認真有問題,我雖然大事批評那班庸人搞到香港教育一團糟,卻沒有指出他們定的每一項政策也必定是垃圾,而推出直資制度卻是一項德政,當然直資的一些原則及推行細節需要改善,例如我提倡的設學費上限。//


輸打贏要,持分者各自表述。不是邏輯問題,是不同利害所得問題。


//凡事要多思考、多用腦分析,不可以偏蓋全!//

可作為自省之用!



//不要再老屈我的意思,我從沒有叫政府減少投入基本教育之資源!//


同意!不過弱勢資源機會冇減少?唔好意思又屈一下,在你而言不存在冇發生!


//你是否明白我的意思?我是指富貴校董根本就沒有很有的誘因為了個人利益而去迫學校轉為直資。//

又是根本?人之思為是隨你之「根本」?


//人性當然不是全屬美好,你自己便是個典型例子。//

彼此彼此!


//而事實上也有不少是有理想,有理性的校懂,在作出決定時會顧及不同受眾群之感受。//

你說法並無不妥。但樹大有枯枝,統計署都有報告,是否如你想理想? 信人不如信制度。


//你若認為直資成效不彰,你有本事嘅就拿些數據出來印証,不要在此亂發噏風。 再提醒你一次,是你指控直資之成效,因此舉証責任也在你。//


比對十年變化,帶起風氣,競爭加劇,百般準備,現始於小時,家長子女追逐學校更苦。就算成績略長,都是拔苗助長,對長遠教育結果並無增益。


//報幾多間,作甚麼準備,及如何處理失敗,就由得家長們自己去衡量得失,自己作出自己認為最佳的處理手法,這裡不是共產或極權社會,就給予家長 們及學校們多些基本的選擇權吧!//


家長都是受制度環境左右,身不由己。唔好咁天真!


//至於那些學校有否排擠、迫退、勸退等行為,你看不到就等如唔存在嗎?無謂爭拗,就讓其他網友自行判斷。//

又是三幅被,名校成功秘訣? 存不存在,影響如何,自有公論。當然自我判斷都可!


//無謂爭拗,誰對誰錯、誰是誰非,就讓其他網友自己判斷吧!//

歷來如是!


//芬蘭教育模式已有多處討論過,你先去理解香港與芬蘭不同之客觀環境及條件先吧!//

我只是講教育精神理念,不是成就。世界大同,當然個別有異,香港可見。


//還有,芬蘭的經濟能力、 競爭力 世界排名如何?有幾多傑出成就的人來自芬蘭?芬蘭有那幾間大學是舉世知名?//

教育功利心態如此,無言!


//不是本末倒置,而是教你多角度思考!//

本末倒置單角度思考看事?


//統計處有甚麼數據?你不妨拿出來,讓我教你如何去 解 讀吧!記住,同一段訊息、問一些數據,可是,卻不是人人看得明及懂得解讀。//


更正,不是統計處,是審計處。唔明幫唔到啦,明嘅咪自行分析。我無任何立場,由公眾解說。


//何謂基本?請問韓國、新加坡做到如何使教育超越基本?你連何謂教育基本都沒有下定義,還出來獻醜!//

有人指正,獻醜都能得益。我都唔知何謂基本,官津、直資、國際校都不同。國家而言,用錢、用心,用力有不同基本。


//任何地區資源有限,不可能無止境地 傾向某一範疇,市民也不可貪得無厭,有本事就自強不息,不是樣樣都打大手板向政府攞這樣,攞那樣。香港投放入官、津教育的資源經以不少了,還想怎樣?//

冇能力咪唔做囉!但弱勢最需要基本,不是弱肉強食,減其基本。


//你有冇睇清楚我的比喻,我有說在偏遠地方起翻啲公屋以補充拆去之海景公屋 呀!

講返 教育,請問現在是否有人想 讀官津學校而因學額不足讀不到呢?冇就同我收聲!現在只是名額過剩,搞到有學校擔心被殺,而不存在官、津名額不足!!

還有,不要貪得冇厭說 要 補充間「好」官津,有學額仍嫌不夠「好」,是否間間公屋要有海景才滿意呀!//

有名額剩,點解要爭取收生?有名額剩,點解家長要擔驚受怕?弱勢學生與常人不同,有得食唔好嘈,真是有教無類最佳舉證!香港少人冇瓦遮頭,再改細籠屋,起多啲千呎豪宅都可以㗎?

Rank: 5Rank: 5


4440
248#
發表於 13-6-10 13:43 |只看該作者
teambuilder 發表於 13-6-10 13:13
同樣道理, 其實個"拔"字都話左俾你知佢地target咩學生了.
其實好似Halo甘講到明貴族學校, 少d錢就最好唔好"望", 我覺得真系冇咩問題.......但收緊幾萬學費,仲要叫窮人"期望下,因為有助學金云云,,唔敢"期望"既窮人仲變成系佢自尊心太大, 有福利都唔敢拿................咪玩啦,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49#
發表於 13-6-10 13:47 |只看該作者
//
唔洗扯咁遠,把優質公營,變為資助高收費名校,香港以外,邊處有鮮花如此?
//

優質公營?是那間名官立成功轉直資?定你又把津貼當公營?

點評

囝囝爸  公營是說全資助學校。你覺得直資和英基算不算得是公營?  發表於 13-6-10 14:04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50#
發表於 13-6-10 14:0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teambuilder+發表於+13-6-10+13:13+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3-06-10 發表
其實好似Halo甘講到明貴族學校, 少d錢就最好唔好"望", 我覺得真系冇咩問題.......但收緊幾萬學費,仲要叫窮 ...
Samuel,

Hello 都係收萬幾學費。直係貴的是 debenture,但不一定要買,construction levy 平好多。

依加D直資,最貴個間都係六千一個月。有三成只係一千幾百一個月。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51#
發表於 13-6-10 14:40 |只看該作者
點評


囝囝爸  公營是說全資助學校。你覺得直資和英基算不算得是公營?  發表於 17 分鐘前

Xxxxxx

公營是何解?公營者,公共(政府)經營。直資英基點可以叫公營。受政府資助便是公營?

受幼稚園學卷資助咪係公營幼稚園?受政府夾屋資助的人,其居所咪係公屋?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4440
252#
發表於 13-6-10 14:4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10 14:04
Samuel,

Hello 都係收萬幾學費。直係貴的是 debenture,但不一定要買,construction levy 平好多。

你應該系講緊 /月.....我講緊 /年度......
但學費高低只系影響左一個家庭是否比得起的份數多寡, 唔影響直資破壞政府12年免費教育政策的事實, 而家直資明顯破壞緊公平原則,雖然你都講過有錢人可多一個優質教育選擇, 但呢個好處其實就系窮人反對既理由.........

Rank: 5Rank: 5


1444
253#
發表於 13-6-10 16:08 |只看該作者
阿A鐘意唔駛再比錢食飯-----去官津食大鑊飯
阿B餐飯自己想加餸啖啖肉-----去直資鋸個扒
阿C食素, 想去素食店, 問可唔可以比DD錢我自己出去食? 結果..............

唉, 阿C真可憐..........

Rank: 5Rank: 5


4418
254#
發表於 13-6-10 16:17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你咁鍾意玩字眼,我又同你顛吓!  學卷資助就係公營?  美國不少學卷助讀私校,咁這些私校又變咗公營? 香港只有十二年免費教育!公營幼園,教育有幾時又多咗幾年免費? 公屋居屋,何是公營?

又搭多嚿豬頭骨. 點解用貴族化? 我近來朋友洗錢疏爽咗,我們叫他闊佬,唔通佢真變咗闊佬? 我明佢明你明唔明?

Rank: 5Rank: 5


4440
255#
發表於 13-6-10 16:25 |只看該作者
Mukchilee 發表於 13-6-10 16:08
阿A鐘意唔駛再比錢食飯-----去官津食大鑊飯
阿B餐飯自己想加餸啖啖肉-----去直資鋸個扒
阿C食素, 想去素食 ...
幼稚園既學卷資助似乎可以解決晒阿A,阿B,阿C既問題........但冇一個高官夠膽推倒晒現有制度.......

Rank: 9Rank: 9Rank: 9


23057
256#
發表於 13-6-10 16:4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囝囝爸 的帖子

幫孩子打好英文基楚(上篇) - 給父母的三個提示
Aug 24, 2010
****    *****    ****
写出如此好文的Y2K, 有点风骨, 不会环! 如果Y2K 还在附近, 请接收我的道歉和无礼, 一笑泯恩仇!

如果要跑10K, 孩子已完成8K了, 请留番余下2K 让孩子乱跑, 最终必然跑多20K的,来个超超额完成的,  中学跟小学的学习很不一样.

阅读是欧美社会的普遍风尚, 有利于'学和想'是事实, 却不是石破天惊的事,  既然是正常事, 就平常心待之, 教育孩子, 要时刻警醒的事情不少, 我们不要把阅读放大了, 便盖过其他不足处!

共勉之!

Rank: 5Rank: 5


1444
257#
發表於 13-6-10 16:4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6-10 16:50 編輯

如果唔駛幫嗰堆愛國學校, 而政府只辦官津, 不過就比資助D學生去讀私校, 再將D要自由自主嘅學校轉晒私校, 會唔會簡單D呢? 會唔會直資根本就係方向錯誤呢?

Rank: 5Rank: 5


4440
258#
發表於 13-6-10 16:57 |只看該作者
Mukchilee 發表於 13-6-10 16:49
如果唔駛幫嗰堆愛國學校, 而政府只辦官津, 不過就比資助D學生去讀私校, 再將D要自由自主嘅學校轉晒私校, 會 ...
的確簡單實際呵......睇睇下直資根本就唔止方向錯誤,仲不倫不類.......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59#
發表於 13-6-10 17:11 |只看該作者

引用:Shadeslayer:你咁鍾意玩字眼,我又同你顛吓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3-06-10 發表
Shadeslayer:

你咁鍾意玩字眼,我又同你顛吓!  學卷資助就係公營?  美國不少學卷助讀私校,咁這些私校又變 ...
我質疑緊你叫津校為「公營」,並舉例幼稚園學卷及夾心資助,証明唔係收親政府資助便叫公營,你依家問番我?原告變被告?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4440
260#
發表於 13-6-10 17:25 |只看該作者
Mukchilee 發表於 13-6-10 16:49
如果唔駛幫嗰堆愛國學校, 而政府只辦官津, 不過就比資助D學生去讀私校, 再將D要自由自主嘅學校轉晒私校, 會 ...

一言驚醒夢中人呵........的確簡單實際呵......睇睇下直資根本就唔止方向錯誤,仲不倫不類.......直資私校唔似私校, 津官唔似津官, 政府俾資助又冇明確指引d錢點用, 之前審計署揭發有直資當學校系私募基金,投資房產,基金.......,陰陽怪氣, 攪到我一頭霧水.......
原來根本就系d官簡單複雜化, 整個直資新名詞,好似雷曼甘整個"迷你債券" 新名詞,  就可以將毒債當債券賣......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