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最少39間直資學校申請加學費 聖保羅男女IB學費9.65萬 ...
樓主: elbar
go

最少39間直資學校申請加學費 聖保羅男女IB學費9.65萬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221#
發表於 19-5-12 08:21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9-5-12 07:08
從數字可帶出3個可能,
1) 清貧學生唔爭氣,成績與家境有關連,
2) 收生制度加咗啲關卡,唔容易越過,
2 可能性最低。一間學校可能設置關卡,如果你話間間直資都係咁,有冇可能?1 好主觀。 3 如果有,正正希望家長不要因為自己卻步而放棄機會。

Rank: 6Rank: 6


6164
222#
發表於 19-5-12 09: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b3410 的帖子

#140 提出直資學校學費減免數字估算。
計金額,SPCC最多(1100萬左右);受惠學生人數149(2017/18);考慮學費水平/學生人數,比例上其他直資學費減免比例較高。

無學生家庭背景資料,分析不易。

從學校收生角度,當然希望‘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畢竟SPCC以成績為招牌,大家都知。

從學生、家長角度,當然又有不同考慮點。出行時間、學費、朋輩相處與壓力、其他才藝發展,各有取捨亦屬自然。

Rank: 7Rank: 7Rank: 7


13155
223#
發表於 19-5-12 09:52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19-5-12 08:21
2 可能性最低。一間學校可能設置關卡,如果你話間間直資都係咁,有冇可能?1 好主觀。 3 如果有,正正希望 ...
ECA?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224#
發表於 19-5-12 10:00 |只看該作者
ucw 發表於 19-5-12 09:03
回覆 b3410 的帖子

#140 提出直資學校學費減免數字估算。
對,揀學校好個人化,每個家庭考慮各不同。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225#
發表於 19-5-12 10:0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3410 於 19-5-12 10:03 編輯
akys 發表於 19-5-12 09:52
ECA?

可能都係mouth:" />
呢段片,大家共勉。
100 dollar ra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WzGfGFOO4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03
226#
發表於 19-5-12 10:17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9-5-11 12:19
如果新法例上場, 我寧願留番D錢去移民好了, 無論浪費係香港任何教育身上

因為新法例後, 只要你企啱邊, 又 ...

咁個價又唔夠你去移民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03
227#
發表於 19-5-12 10:22 |只看該作者
nkd 發表於 19-5-11 11:33
政府俾權學校定學費,又無上限,大家都預左學費搭火箭啦。人地加價用家最受影響都無外人咁大反應,唔通個個 ...

作為制度,當然有討論空間,無分用家唔用家。

政府已經有太多“你唔鍾意,可以去第二度”思維,南沙,大灣區,強國人(官方)都叫我哋唔滿意可以去移民,唔好自己都走埋入去。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03
228#
發表於 19-5-12 10:26 |只看該作者
Yanamami 發表於 19-5-11 13:00
听闻葡萄牙好易,不过要識葡文……好似好多人去清邁退休……下代……唔好生算了~ ...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19-5-12 10:34 編輯

有同事入紙去馬拉了。。。

唔少人移民係為下一代,中年人諗退休。

睇緊CCTVB 新聞,又軟銷港人去內地生活創業,中港融合,除咗梁書記佢哋應記首功。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42
229#
發表於 19-5-12 10:2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9-5-12 10:41 編輯
yovin 發表於 19-5-12 06:54
本帖最後由 yovin 於 19-5-12 07:31 編輯

你 197指出(無清貧學生呢個標籤 )

天氣幾好,你話無tag  我,咁我攪錯囉。
母親節愉快


記得你問過我,點解可以對住空氣講嘢,係呀,因為有啲嘢我見到,你見唔到,無咩特別。

我無 嬲,只係睇倚天,試下練功走火入魔嘅樂趣。

(唔)挪移下點請得到各位發表下意見同分析下吖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網友幫手多好

人心係點,天知道,學生家庭背景資料正常唔多人有動機去揾,知嚟做咩呢?

減免伸請人數少,我這樣看,到2022,希望會再增加多啲。

大眾(要)幾多先滿意?(大家不妨話我講嘢有⻣)講個數字,同埋可以點去達成。

我講嘢有⻣?當然係有,我以直對直嘅啫,食左⻣,吐吐返出嚟,正常反應啦,我無咩形象包袱。

2019報告無我知,2018。。17。。16嘅應該有

不過,你無責任去揾,我亦唔介意你出力求証去支持自己觀點,同埋我欣賞嘅,好有幹勁。

#以事論事。    佢轉左直資,要讀唯有有幾多畀幾多,我都想佢回水,但係實事求事,我支持家長有才嘅學生去爭取讀水平高嘅直資,善用減免額。
加學費對任何家庭都係一種付担,學校係咪 慎重去 考慮,或者政府或有關方面經研究後,會否為某個教育開支額作出扣稅嘅安排,或者其他可能,我 拭目以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03
230#
發表於 19-5-12 10:30 |只看該作者
Soundervolt 發表於 19-5-11 20:09
最容易喺馬爾他,大約二百萬港紙投資當地(可以買樓)即刻可以攞到臨事護照,已經可以自由進入辰根公約國 ...

台灣唔係仲平D?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03
231#
發表於 19-5-12 10:43 |只看該作者
ucw 發表於 19-5-12 09:03
回覆 b3410 的帖子

#140 提出直資學校學費減免數字估算。

在這帖,暫時睇台兄你言論最持平。

討論制度,唔明點解會拉成績落水。

學校成本,費用及加費等,如純睇用家感覺良好,那就是私校。

當直資間,成本及加費差異可以這麼大,政府實在有檢討必要。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03
232#
發表於 19-5-12 10:53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9-5-10 11:53
師生比率嘅影響仍然各說紛紜,可以參考其他大約同級(當然低啲啦)官津中學人數。

LSC 36人

師生比例不止影響成績。

老實講,如只論成績,可能唔多需要講老師。眾所周知,不少傳統名校(特別男校),上課老師唔教書,同學做自己野,瞓覺,走堂,公開試成績一樣出到。

老師對同學生命成長既影響,價值觀,態度,等等,呢D 係要多互動接觸,即係時間,咁計當然師生比例重要。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42
233#
發表於 19-5-12 11:02 |只看該作者
yovin 發表於 19-5-12 06:54
本帖最後由 yovin 於 19-5-12 07:31 編輯

你 197指出(無清貧學生呢個標籤 )
*校網上嘅資料答到大家全部嘅,就唔會有呢個帖啦,仲有乜好討論。EK帖開嚟鯁骨,就一D都唔閒,你癲你事D骨掉遠些,費事我 粗粗魯魯拆錯骨。*

你個人觀感我無咩嘅,我又無週維大少便,你自己入嚟出一分力,係你自由。
我如果放狗大便,會自己處理,不過麻麻地喜歡在香港 養狗,委屈左佢地,環境唔合適,自己又無能力。
補充,我自己話自己顛,係無傷大雅,你咁話我就係教訓我啦係無?
母親節,互相 問候下。禮貌禮貌。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42
234#
發表於 19-5-12 11:05 |只看該作者
我要去探下中左風嘅媽媽,做家長真係唔容易。

各家先掃門前雪,再理他人 瓦上霜。

每家人管教好自己子女,社會還會太差,我要反省下先。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42
235#
發表於 19-5-12 11:08 |只看該作者
呀邊個,呢個帖本來係咁起帖嘅:

直資學校深受家長們歡迎,學費亦愈加愈貴!直資學校向教育局遞交調整學費申請上月底截止,截至上周五(3日),教育局共收到39份調整學費的申請、以及22份不調整學費通知書,TOPick發現,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擬連續第3年加學費,IB課程年學費加5.5%至9.65萬、本地課程亦加5.7%至6.45萬;而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的國際預科文憑(IB)課程學費連宿費,擬加4%至28.8萬元。


若按加幅計算,伯裘書院擬大幅加近2成學費至5100元;而大埔區羅定邦中學擬連續兩年加費逾1成至2.2萬元。


全港有72間直資學校,TOPick翻查部分有在網頁披露新學費的學校,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連續第3年加學費,年學費擬上調5.7%至6.45萬元,其IB課程亦擬加5.5%至9.65萬元;而聖保羅男女附屬小學繼去年凍費後,今年擬上調5%至6.3萬元;另一直資小學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的學費,亦由本學年的1.53萬元,擬加4.6%至1.6萬元。


只提供IB課程的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本學年學費連宿費已達27.7萬元,下學年擬加費1.1萬元至28.8萬元,增幅為4%。


同時提供本地課程和IB課程的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在學校網頁表示,已向教育局申請上調IB課程學費約5.9%,但未有註明實際金額,按本學年學費約7.9萬元推算,新學費約為8.37萬元。


加學費幅度較高的天水圍伯裘書院,各級全年學費由4,280元上調19.2%至下學年的5,100元;而去年已加費兩成的大埔區羅定邦中學,擬由本學年1.95萬元,加價12.8%至2.2萬元。


觀塘福建中學擬加學費至2.04萬元,加幅達6.3%,校方回覆TOPick查詢時指出,網頁上的學費資料尚未更新,校方最終申請的新學費為2.028萬元,加幅為5.6%,解釋加學費是為了達到收支平衡,以及於新學年增聘2名教師。其餘學校加幅介乎4%至6%,


然而,仍有多間直資學校計劃在新學年凍費,聖保羅書院將維持在4.04萬元,德信中學、英華書院及培僑中學等亦計劃凍費。


身兼直資學校議會主席的陳樹渠紀念中學校長招祥麒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直資學校普遍按照學校發展計劃申請調整學費,估計部分學校學費加幅較高,或因為政府於新學年推行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而增加教師薪酬支出,以及推行STEM教育等。


招續指,受到教師按年加薪影響,學校開支肯定會比去年大,至於學校加費與否自有其考慮,「若盈餘能夠補足支出,便不用加!」以其學校為例,近10年來持續凍價,是考慮到學生入學背景而定;另外亦會有學校選擇先凍價一年,翌年才以較大幅度學費,或逐年按通脹加費。


教育局表示,擬於新學年調整學費的直資學校,須就加費諮詢家長,局方在審批過程中,會小心檢視學校提交的財政預算和調整學費的理據,亦會確定學校已進行所需的諮詢工作,並按規定把不少於學費總收入的10%撥備作為學費減免或獎學金用途,確保學生的學習不會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受影響。

Rank: 6Rank: 6


6164
236#
發表於 19-5-12 11:1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retriever 的帖子

學費/師生比例同學生成績嘅關係,師生比例同學生品德成長嘅關係,真係唔識講。
前者,官津學校免學費,基數為零,點計?
另,教育界對此未有結論,(特別係高年級學習)

後者,直資學校轉制前後,學生修養有乜差別,唔知點評論。
須知道,SPCC創校百多年,一般人對其學生嘅印象,唔係轉制後先有。

當然,一班四十人係多,減少人數有助降低教師工作量,增加學生獲照顧,都係唔少推動小班教學時聽過。

只是,真正要討論嘅,減到邊個位為之好,喺缺少政策成效分析下,難講。
相信SPCC嘅安排,畀多啲,預期會按年升,有需要就申請津助,無問題。
唔相信,其他選擇都好,都無問題。

但變成學校(s)校譽攻防戰,將討論同‘家長會唔會睇咗唔敢入我喜愛嘅學校/入咗我唔喜嘅學校?’就失焦咁解。





Rank: 5Rank: 5


2612
237#
發表於 19-5-12 11:22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19-5-12 10:22
作為制度,當然有討論空間,無分用家唔用家。

政府已經有太多“你唔鍾意,可以去第二度”思維,南沙,大 ...


你住緊香港,港中政府(相對以前港英)整彎左然後話:唔鍾意可以移民。你要比,係比讀緊個間中學的人,被人叫轉校。

張冠李戴。

Rank: 8Rank: 8


17295
238#
發表於 19-5-12 11:36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19-5-12 10:30
台灣唔係仲平D?

幾平都冇用,台灣仲衰過香港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03
239#
發表於 19-5-12 12:33 |只看該作者
nkd 發表於 19-5-12 11:22
你住緊香港,港中政府(相對以前港英)整彎左然後話:唔鍾意可以移民。你要比,係比讀緊個間中學的人,被 ...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19-5-12 12:33 編輯

唔係喎,討論緊係個制度,作為港人,無論係咪讀緊有關學校或直資學校,都係制度既受影響人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03
240#
發表於 19-5-12 13:31 |只看該作者
ucw 發表於 19-5-12 11:11
回覆 retriever 的帖子

學費/師生比例同學生成績嘅關係,師生比例同學生品德成長嘅關係,真係唔識講。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19-5-12 13:33 編輯

官津費用唔係零(即唔係比例無限大),堂費/雜費,以前仲有D有冷氣費。直資係套餐,官津係單點,唔係準確比較,但要比較亦要拉近個PACKAGE,譬如,唔少直資包一兩個課外,又有官津係家長/校友捐錢請多個NET,所以真係並非與零費用比較。

EK 某些學校,或某校某家長係會敏感些少,愛校心切,討論時係易失焦點。

修養亦唔係只講一間學校,亦唔只係品德,仲有視界,價值觀呢D,我哋舊時真係只靠家庭背景,間中係老師同學影響,重點係不問結果喜惡,過程係需互動時間,如你說師生比例少到點先夠?相對成本增大亦係要有個譜,如果唔係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接受到。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