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這個小女孩太厲害了,她父母到底怎樣教的呢? ...
樓主: MNIF
go

這個小女孩太厲害了,她父母到底怎樣教的呢?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899
201#
發表於 16-7-14 17:12 |只看該作者
小時了了 發表於 16-7-14 09:11
分享前輩的分享

倪匡書單--助你孩子學好中文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 ...

倪匡的書單以前在別的地方也看過。它適合成人或中學生這些已有一定中文基礎的去開始讀,如果有時間、有心機、有興趣跟著讀的話,古文基礎就會很扎實。可惜現代人有幾多可以付出這樣的時間、心力?

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從來就是啓蒙書,是給孩子學認字學看書用的。中學生開始讀古文,其實可以略過,當然讀了也不壞。家長如果由小一教起,就不妨由三字經千字文開始,除了認字外,還可以學怎樣寫三字句四字句,對以後寫文有幫助。幼學瓊林、增廣賢文、龍文鞭影,以現今的說法就是橋梁書,是幫助學生由啓蒙書過渡到文言文。之後,考慮到香港學生時間有限,中國古書又浩瀚如海,學生可直接讀最重要的經典,就是四書及老子莊子,唐詩宋詞這些瑰寶當然也不能少,肚子裏沒有一二百首詩詞,寫文章難有文采(可能有人不同意)。而古文觀止系集歷代文言文之精華,亦可以算學古文的鷄精書,所以也應細讀。如果中學才起步讀古文,時間又有限,用兩三年時間把一本古文觀止讀熟讀透,找當中的一些文章背熟,考DSE中文應無問題。

其餘經史子集,明清小説,若有時間,當然也值得讀。剩系一本史記或資治通鑒,若能熟讀也會得益匪淺。

Rank: 5Rank: 5


4899
202#
發表於 16-7-14 17:14 |只看該作者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7-14 09:50
樓主從沒有在帖中招攬學生, 我們不需要揣測其是否想賺錢找學生或演講賺錢, 所以, 沒有事實的根據也不好指責 ...

有很多數據,不過都是七老八十以上的人了。

點評

little_yolky  應該不是。  發表於 16-7-14 18:15

Rank: 5Rank: 5


4899
203#
發表於 16-7-14 17:17 |只看該作者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7-14 09:57
//我要問:誦經太枯燥,很難相信有多少孩子會受得住長期的誦經。我未試過長期誦經,但從小的朗讀、背書的經 ...

小孩其實不介意跟著唸口簧的。

點評

little_yolky  只要適量,你陪住佢哋讀,其實佢哋好開心的。  發表於 16-7-14 18:26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04#
發表於 16-7-14 17:19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6-7-14+16:29+

原帖由 little_yolky 於 16-07-14 發表
响網上大家分享教育方法, 我想家長都不是輕率的, 都是覺得有效果才會分享。至於是否十足把握, 呢個世界上只 ...
你真會同情的理解。#9說浮誇希望吸晴, 係指人地, 不是指自己。我指責是他本身浮誇。

我之前說的十足把握, 是指纳入常規課程, 是回應你說誦經成為學校常規課。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8Rank: 8


15282
205#
發表於 16-7-14 17:21 |只看該作者
simonwan 發表於 16-7-14 17:17
小孩其實不介意跟著唸口簧的。
呢樣真,我冇要求小朋友背,但我會拎住書唸幾句,細個件三四歲都會跟住唸,同背左幾句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

Rank: 5Rank: 5


4899
206#
發表於 16-7-14 17:22 |只看該作者
小時了了 發表於 16-7-14 13:51
little_yolky, 今年有個4科奪5**決赴牛津讀歷史 嘆香港老闆唔識欣賞, 將來妳行家

http://hkm.app ...
前幾年有個狀元揀入中大音樂系。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207#
發表於 16-7-14 18:2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6-7-14 17:19
你真會同情的理解。#9說浮誇希望吸晴, 係指人地, 不是指自己。我指責是他本身浮誇。

我之前說的十足把握,  ...
因為有D愚蠢既人提倡減少背誦, 提升學生學習語文既興趣。所以咪無晒囉, 以前係要背誦的, 佢哋愚蠢到取消晒中學課程既範文。可知道學生唔係白老鼠, 中小學都係得12年, 過咗就無, 取消咗, 即係有一整代既人文言文底子唔得, 依家又話要恢復返, 咁D師資點嚟? 老一輩既老師始終會老會退, 搞教育果班人到底想點!

BTW, 你所說的 "回應你說誦經成為學校常規課" <===== 我好似無講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08#
發表於 16-7-14 20:1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6-7-14+17:19+

原帖由 little_yolky 於 16-07-14 發表
因為有D愚蠢既人提倡減少背誦, 提升學生學習語文既興趣。所以咪無晒囉, 以前係要背誦的, 佢哋愚蠢到取消晒 ...
這是你寫的:「不過, 香港的教育制度沒能接納這種教學法, 老先生們也只嘆無奈。」

莫非另有所指?

少量背誦高水準文章有益,無人反對。但幼童不求甚解的背誦易經?

讀背古文作為學欣賞,改善語文,甚至學習某些聖賢思考,也是好事。幼童不會文學欣賞,不會學習聖賢&#134477;理,只管不求甚解的背,只會改善語文。千百年前古文,中國的也好,西方聖經也好,可籣經也好,要大人思考甚麼&#134477;理思考可用於現代,甚麼&#134477;理思考不可用於現代。小孩自小背誦,不懂分析,是有危機的,尤其是道德觀。道德觀因時化己改變,以前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小人和女人難養矣,西方聖經:St Paul's advice in 1 Timothy 2:12, in which the saint says: "I do not permit a woman to teach or to have authority over a man, she must be silent.",slavery, etc, Quran's one man can have 4 wives.

亂背亂信?小心。當然,背 Hebrew version 聖經,嗡乜也不知,無問題,不過連文學語文價值也沒有。
myphoto.jpg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1036
209#
發表於 16-7-14 22:49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6-7-14 20:12
這是你寫的:「不過, 香港的教育制度沒能接納這種教學法, 老先生們也只嘆無奈。」

莫非另有所指?
同意!咁細個就不求甚解的大量背誦,小朋友未必真心中意,恐怕是暫時未能反抗。建立良好的閲讀習慣更重要。

Rank: 5Rank: 5


1036
210#
發表於 16-7-14 22:58 |只看該作者
其實大家建議的都是經典,添置在書架上是不會有錯的。
之前我買了幾本中國歷史的書,結果小朋友看了二本,我覺得強迫沒意思,小朋友有興趣自然會看。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211#
發表於 16-7-14 23:3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little_yolky+於+16-07-14+發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6-07-14 發表
這是你寫的:「不過, 香港的教育制度沒能接納這種教學法, 老先生們也只嘆無奈。」

莫非另有所指?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不是指女性,請不要亂說。

原來你係指古箏老師講的無奈,是的,這種教學法不能容於香港的教育制度,首要是師資支持不了,另外社會也不可能接受初小學生不學外語。再加上社會上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差異,大部分家長難以支援。


過去小孩子六七歲開始學習,跟我們小一差不多。道理小孩子是明白的,不會說只是生記硬背。但至於某一套古書是否適合低齡小孩,當然可以有討論的空間。


至於你說時代改變,有一些價值觀也改變,當然,這是事實,但可以學習的仍在多數。譬如,古代女性要三從四德,現在三從看似不合時宜,但我以為四德現在女性仍應該具備。女孩子自小學習四德,何來港女?而且雖然三從不合時宜,但我們學習了,認識了,就能明白上一輩人思想的根源,對她們有些想法能體諒,不要只用我們現在得價值觀去評價她們,多了了解,多了體諒,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是好的。學古聖賢不只為自己學,也是為了她們長大以後可以用多點的角度去思考,不是只有自己的觀點。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212#
發表於 16-7-14 23:45 |只看該作者

引用:其實大家建議的都是經典,添置在書架上是不

原帖由 Barbe 於 16-07-14 發表
其實大家建議的都是經典,添置在書架上是不會有錯的。
之前我買了幾本中國歷史的書,結果小朋友看了二本, ...
其實大量背誦我也不讚成。但大量是相對的,大家要看小朋友的情況。小朋友覺得多了就是大量,他有興趣就不是大量。


不過我承認自己是重英輕中既人,十分喜歡英國文化。但奈何天意弄人,兩個寶寶都中強英弱,我想她學opera,她偏偏喜歡chinese opera,恨呀!我想她跳芭蕾,她卻喜歡中國舞,唉!無奈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13#
發表於 16-7-15 00:0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shadeslayer+於+16-07-14+發

原帖由 little_yolky 於 16-07-14 發表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不是指女性,請不要亂說。

原來你係指古箏老師講的無奈,是的,這種教學法不能容於香港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不是指女性,請不要亂說。

Cxxx

上網,解女人的乃多數,以當時女人社會地位,解女人也並非不合當時情理。當時不只中國,西方也一樣,黑人和女人地位,到近代才改善。

重點不在這句,重點也不在價值觀隨時代改變,重點係古書要以現代人智慧分析,抽出可以學的,不可以學的。大人也未必有這種分析力,何況小孩。幼童從小背,無此分析力,無理由只合適的才記得學會,不合適的自動不記得不學會。此乃把不合適的材料給不合適年齡的孩子讀的壞處。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214#
發表於 16-7-15 07:0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little_yolky+於+16-07-14+發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6-07-15 發表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不是指女性,請不要亂說。

Cxxx
大人應該有這個分析能力。


在網絡上,你可以找到任何材料支持你的說法,因為網絡很自由。不過哪些才是真正的研究,哪些研究的數據有問題,能分開來才是能入研究門檻的開始。不是大部分人認為的就是對的,而且網絡上的大部分也不代表學術界的大部分。在學術界進行研究的學者又不一定是大學者,如何分析學者們的研究是做學問的基本,在博士課程才開始學,所以讀完博士,學得好的,才剛開始懂得什麼是研究。你認為所有教小朋友的都必須是正確才教?其實都只是我們家長認為的正確而已。


所有家長如何教導小孩,都是一個選擇,譬如說有人覺得宗教不科學,所以小時候不應該勉強他們學,因為是硬塞了一套觀點給他們。其實大人不給他們接觸,已經是一種選擇了,他們的路是跟著大人走。我們好像很民主,其實都一樣。你說大人都不一定懂古籍的意思,不應要小孩硬背,不只是硬背這點我贊成,但硬背是不是一定不好?我不會這樣想,因為每個家庭有他們的背景,其他人只需要知道好的因素,再配合各自的情況微調就是。



點評

MASAYA  同意讀畢課程先係學問既開始  發表於 16-7-15 10:32

Rank: 5Rank: 5


1036
215#
發表於 16-7-15 08:0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arbe 於 16-7-15 18:19 編輯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7-14 23:45
其實大量背誦我也不讚成。但大量是相對的,大家要看小朋友的情況。小朋友覺得多了就是大量,他有興趣就不是 ...

Deleted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16#
發表於 16-7-15 09:41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shadeslayer+於+16-07-15+發

原帖由 little_yolky 於 16-07-15 發表
大人應該有這個分析能力。
當然孩子每一天也有人為他們選擇, 這不等如每個選擇也無好壞之分。當然大部份選擇下也有孩子健康成長, 不等如每個選擇也無好壞之分。這和分析每個選擇的好坏沒有關係。我正在說幼童背經, 有學習到不合時宜古書價值觀的風险。你是同意, 不同意定無意見?

還有其他有趣的東西, 有時間才回應。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8Rank: 8


15282
217#
發表於 16-7-15 10:31 |只看該作者
Barbe 發表於 16-7-15 08:07
是呀!喜歡看書的人看一整天也不覺累!
我也是重英輕中的人,我女小時候的讀物98% 都是英文,所以我女是英 ...
你誤會喇,重英輕中只係佢一廂情願,佢女中文閱讀程度之高,呢度數一數二

點評

Barbe  原來如此!  發表於 16-7-15 14:57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

Rank: 5Rank: 5


4147
218#
發表於 16-7-15 10:47 |只看該作者
先不談孩子長大後的成就,在EK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的品德好,或最少合格。「一生的果效由心而發」,人的心田很重要。無論是聖經或聖賢書,若背誦後能使孩子心靈健康的便不妨背誦,若孩子覺得勉強甚或討厭,也毋須強求。雖然因自己懶沒有要求孩子恆常背聖經,但倒相信背了對孩子是有一定益處的,明不明白,理不理解只是時間性問題,長大了會漸漸明白的。反而大了礙於記性及時間,已不容易背誦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219#
發表於 16-7-15 11:00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6-7-15 09:41
當然孩子每一天也有人為他們選擇, 這不等如每個選擇也無好壞之分。當然大部份選擇下也有孩子健康成長, 不等 ...
幼童背經大體上我是同意的, 但要選擇幼童的古籍, 例如三字經、弟子規、蒙學等,因為呢D以前都係俾小朋友睇的。至於論語, 可以大少少, 小學至學。我唔覺得學習過去古代價值觀有風險, 我反而覺得係增加小朋友不同族群既價值觀, 讓佢哋知道, 人有好多種, 社會都有好多種, 唔好只以為自己的最好。

不過, 最重要係, 自己本身底子一定要好。That's why我對於兩個女既英語學習一直感到萬分吃力。點解我朋友的女女响DGS入面成日突擊默書都無問題, 我果個小一初時連 an 同 and 都教到我嘔血? 咪就係我自己英文唔好, 唔知點樣可以又靈活又有趣咁教佢哋囉。我唯一會做既只係從小到大, 佢哋想睇電視, 只可以睇英文台, 同埋買英文書攝書架, 但真係無用。

Rank: 5Rank: 5


4147
220#
發表於 16-7-15 11:11 |只看該作者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7-15 11:00
幼童背經大體上我是同意的, 但要選擇幼童的古籍, 例如三字經、弟子規、蒙學等,因為呢D以前都係俾小朋友睇 ...

! 妳中文根底那麼好已教我非常羡慕了我中英文根底也不夠好呢!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