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061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1-6
- 國民生產力
- 1
- 附加生產力
- 9216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0-12-8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5027
- 主題
- 7
- 精華
- 0
- 積分
- 14244
- UID
- 682051
  
|
我想說樓主的方式不是新鮮獨創, 其實好久之前己有, 而且可能是因資源 (家長support) 不足而自然形成.
樓主的方式其實是我自己細時學英文的方式, 因為我的家長不是很懂英文, 當時又忙搵食, 我自己對閱讀又好有興趣, 自細在無人干涉下在圖書館借不同書看而習慣中英文的. 因當時不知有如此多研究甚麼年級應閱讀何level 的書, 所以可以說選書是全因個人興趣出發, 又想睇快些而不查字典, 很多字亦是靠估出來的, 我的閱讀理解一直都可以好高分, 中文, 由其是中作都是由小至都是榜首, 可惜英作在中三前只可以說是較好, 因為好多文化上的錯誤不作practice 是不會了解同able to follow the rules.. 其實就算現在, 好多以native方式學習的人 (如我的小朋友在小學前都是) 都會有同一問題. 他們好喜scan books, 又明得好多, 正常來說是不需成人陪讀已可以超越平輩.
值得反思的此種方式閱讀為主的方式可否可以取締傳統學校的測考. 此方式出成效可能是好高年紀. 長遠來說一定不錯, 用語感出發起碼"傳意", 達到語文學習的基本目的, 只是用來handle現有階段的中英文學習, 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試是較依靠文法去取分, 成績提高未必在短時間內明顯,
自問開明如我自己的家長, 都會較難接受小朋友的分數表現不符他們的閱讀能力. 所以我覺得不花時間在學校要求的常規如Dictation 就太冒險, 不應一刀切地鼓吹閱讀至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