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09 小時
- 最後登錄
- 24-11-9
- 國民生產力
- 70
- 附加生產力
- 28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4-8-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80
- 主題
- 6
- 精華
- 0
- 積分
- 3193
- UID
- 27790
 
|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1-8-7 12:11 編輯
jaycee_mami 發表於 21-8-7 08:38 
我覺得現在考慮揀 DSE/IB/IAL, 已經不單是適合與否的問題, 還要顧慮其他風險, 例如制度會不會突然的改變, ...
用這個引用再續~
唔好太擔心這個,無咩可能喇。學位過剩,院校好難玩嘢喇。何況港人身份係計ID,唔係計學制。
你個邏輯有少少“underlying assumption/preference”,我明白做父母揀學制都係想考好大學。
而家唔係jupas/nonjupas無書你讀,而係實情好多家長們睇唔上眼,非君不嫁,無神科都想拎個專業科目,無就出國好過(如有能力)
我覺得jupas定nonjupas,出唔出國係獨立去睇,絕對係個人家庭選擇。你又知唔知如果讀dse係有較多的scholarship可以申請去外國讀。nonjupas無㗎!講到尾都係講能力。
唔好擔心,無可能本地學位只限dse,除非一個情況:呀豬呀狗的二三線中學都話要開IB或AL,太濫(因)就監管(果).唔好忘記如果真係走到這一步的始作俑者就係“家長,尤其某類跟風而無條件的家長和教育行業的經營者”
再講,要走出外,留學考個見得人嘅學位和院校,都要睇成績和學生特質的“含金量”。唔好講笑,亦都唔好介意,假設本科世界排名差不多,同本地鬥易d定係出外同人地全國學生鬥易d拎靚h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