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即轉IB冇得輸
樓主: workingmom
go

即轉IB冇得輸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193
181#
發表於 21-8-7 11:27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1-8-7 10:26
若果本身有錢,中三丶四 鋪排好晒點報 美國大學。DSE 都唔使考,便可以入!仲要係幾好的大學。

美國大學, ...
你講呢款“套路”,一向存在於中上流階層。早到60年代都有,形成家族傳統,爺仔孫3代。如果以我地呢個年紀計(即係仔呢代為多)就是大概在工作上接觸到早年留學名校的同事朋友/自己仔女的同學家長。他們會複製這條路俾仔女(即係孫呢代)。

有家長如果今時今日有財力(自己年輕時唔係行呢套),都會識早早盤算仔女教育路。

大部分我地呢代人,本地畢業多,出外留學都以中5或中7後多,未必切身了解到這群中上流教育度路的操作,好遲才去諗點舖排。

從來名U熱科講求potential+package,才有interview的入場卷。就算平平無奇,港人較為熟悉的如UCAS制度,都係行“拎券”制。即係你要最先攞到該科的conditional offer再等派成績去兌現。
細心d睇,香港嘅Jupas早年改良完之後,真係好就d學生:
有20個choice,有得改,院校唔多睇你寫咩personal statement,只要你meet到該科minimum+夠分就要派俾你。
不過,我明,呢20個choice的院校唔係有好多咩頂級選擇,但社會現實就係咁。

待續~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82#
發表於 21-8-7 11:3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ngyu 於 21-8-7 11:47 編輯
chickchick 發表於 21-8-7 11:27
你講呢款“套路”,一向存在於中上流階層。早到60年代都有,形成家族傳統,爺仔孫3代。如果以我地呢個年紀 ...

我之前唔知咁兒戲㗎

就算 SPCC/ DGS, 入美國好大學都有難度。


但我分享嗰位,唔使考DSE的人,普通名校,唔使轉IB,
有方法整靚個Portfolio, 就DSE 唔駛考便可以入。

我身邊都唔係好多人知道。所以咪分享吓囉。



Rank: 7Rank: 7Rank: 7


11394
183#
發表於 21-8-7 11:41 |只看該作者
jaycee_mami 發表於 21-8-7 08:38
我覺得現在考慮揀 DSE/IB/IAL, 已經不單是適合與否的問題, 還要顧慮其他風險, 例如制度會不會突然的改變,  ...

我覺得你是最清醒的一個!

點評

October.    發表於 21-8-7 12:21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84#
發表於 21-8-7 11:45 |只看該作者
chickchick 發表於 21-8-7 11:27
你講呢款“套路”,一向存在於中上流階層。早到60年代都有,形成家族傳統,爺仔孫3代。如果以我地呢個年紀 ...

如果想當年…..
當年辛苦競爭先入到 中六丶中七,然後入大學,毫不容易。

入唔到中四丶中六 嗰班,可以去外國,
外國畢業之後,英文依然麻麻,回港好多機會。

兜個圈回港騎住你,中英數依然麻麻,
但係教自己讀小學的孩子都唔ok。

咁佢哋都有付出嘅,加上付出金錢,冇得羨慕。


Rank: 5Rank: 5


3193
185#
發表於 21-8-7 11: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1-8-7 12:11 編輯
jaycee_mami 發表於 21-8-7 08:38
我覺得現在考慮揀 DSE/IB/IAL, 已經不單是適合與否的問題, 還要顧慮其他風險, 例如制度會不會突然的改變,  ...

用這個引用再續~
唔好太擔心這個,無咩可能喇。學位過剩,院校好難玩嘢喇。何況港人身份係計ID,唔係計學制。
你個邏輯有少少“underlying assumption/preference”,我明白做父母揀學制都係想考好大學。
而家唔係jupas/nonjupas無書你讀,而係實情好多家長們睇唔上眼,非君不嫁,無神科都想拎個專業科目,無就出國好過(如有能力)

我覺得jupas定nonjupas,出唔出國係獨立去睇,絕對係個人家庭選擇。你又知唔知如果讀dse係有較多的scholarship可以申請去外國讀。nonjupas無㗎!講到尾都係講能力。

唔好擔心,無可能本地學位只限dse,除非一個情況:呀豬呀狗的二三線中學都話要開IB或AL,太濫(因)就監管(果).唔好忘記如果真係走到這一步的始作俑者就係“家長,尤其某類跟風而無條件的家長和教育行業的經營者”

再講,要走出外,留學考個見得人嘅學位和院校,都要睇成績和學生特質的“含金量”。唔好講笑,亦都唔好介意,假設本科世界排名差不多,同本地鬥易d定係出外同人地全國學生鬥易d拎靚hon?

點評

b3410    發表於 21-8-7 13:17

Rank: 5Rank: 5


3193
186#
發表於 21-8-7 11:54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1-8-7 11:36
我之前唔知咁兒戲㗎

就算 SPCC/ DGS, 入美國好大學都有難度。
我係本地, 先生係外國讀書回流,都係佢工作上接觸到這類屈機同事才有深入了解,早早未有自己孩子時發現這“套路”.
我家無這個財力,亦唔想放洋,最後人算不如天算,今天揀咗另一條更合適的路,萬萬估唔到。希望無揀錯啦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87#
發表於 21-8-7 12:1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ngyu 於 21-8-7 12:18 編輯
LingChiBaBa 發表於 21-8-7 11:41
我覺得你是最清醒的一個!

呢位家長在佢情況係好清醒。

但係,有啲人有錢去外國讀書,本身成績唔差,IBDP未必適合過 DSE,反而留在 DSE 更安全。

有啲轉去 IBDP, 脫胎換骨,對各方面都有興趣,增加求知欲,接受挑戰,越讀越好。


每個家庭和孩子都唔同。建議去大學info day, 了解多些。


點評

b3410    發表於 21-8-7 13:18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88#
發表於 21-8-7 12:20 |只看該作者
chickchick 發表於 21-8-7 11:54
我係本地, 先生係外國讀書回流,都係佢工作上接觸到這類屈機同事才有深入了解,早早未有自己孩子時發現這“ ...

你咁清醒又知道自己和孩子需要,
一定冇揀錯啦。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89#
發表於 21-8-7 12:41 |只看該作者
chickchick 發表於 21-8-7 11:47
用這個引用再續~
唔好太擔心這個,無咩可能喇。學位過剩,院校好難玩嘢喇。何況港人身份係計ID,唔係計學 ...

就算醫科, DSE 狀元榜眼多好多 scholarship.

我見之前有些人又亂話 IB 多scholarship.



Rank: 7Rank: 7Rank: 7


11394
190#
發表於 21-8-7 12:48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1-8-7 12:18
呢位家長在佢情況係好清醒。

但係,有啲人有錢去外國讀書,本身成績唔差,IBDP未必適合過 DSE,反而留在  ...

jaycee_mami講嘅野,你明就明,唔明也罷了,沒大不了,衹是不同的見解,不需每個人也同意。

另外,謝謝你的建議。大學的info day我已去了幾年了,2個女兒也上了大學,多謝關心。

Rank: 9Rank: 9Rank: 9


23293
191#
發表於 21-8-7 12:54 |只看該作者
jaycee_mami 發表於 21-8-7 08:38
我覺得現在考慮揀 DSE/IB/IAL, 已經不單是適合與否的問題, 還要顧慮其他風險, 例如制度會不會突然的改變,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1-8-7 12:54 編輯

我一直都建議選非dse要兩手準備,今天情況話變就變,更加要多幾手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92#
發表於 21-8-7 12:56 |只看該作者
LingChiBaBa 發表於 21-8-7 12:48
jaycee_mami講嘅野,你明就明,唔明也罷了,沒大不了,衹是不同的見解,不需每個人也同意。

另外,謝謝你 ...

明。我都真心覺得佢講得好。

我之前表達嘅同佢係一樣的。

所以唔係即轉IB冇得輸。



Rank: 8Rank: 8


15424
193#
發表於 21-8-7 13:02 |只看該作者
IB狀元多過DSE幾倍,IB多SCHOLAR SHIP,人啲都冇講錯。

Rank: 8Rank: 8


15424
194#
發表於 21-8-7 13:08 |只看該作者
讀咩學制都要兩手準備啦,網友仔DSE , BEST 6 36分,中文2左,冇兩手準備點得呢。
我仔同學BEST 5, 24分,中文2左,冇兩手準備會點?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95#
發表於 21-8-7 13:12 |只看該作者
October. 發表於 21-8-7 13:02
IB狀元多過DSE幾倍,IB多SCHOLAR SHIP,人啲都冇講錯。

我又跟上面用呢句
你明就明,唔明也罷了,沒大不了,衹是不同的見解,不需每個人也同意。




我們認識的DSE/IBDP 狀元丶榜眼,入香港大學的獎學金差天共地。




Rank: 8Rank: 8


15424
196#
發表於 21-8-7 13:14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1-8-7 13:12
我又跟上面用呢句
你明就明,唔明也罷了,沒大不了,衹是不同的見解,不需每個人也同意。
大家咁話啦.

所以就唔好開口埋口話人啲亂講.

Rank: 5Rank: 5


3193
197#
發表於 21-8-7 13:20 |只看該作者
我明白我嘅意見並不代表所有家長,但我看到chingyu這個回應,很想獨立copy n paste 出來,分享我的感受,因為起碼觸動到我,或者好多家長心中的感受。多多包涵。
“如果想當年…..
當年辛苦競爭先入到 中六丶中七,然後入大學,毫不容易。”
----》對,如果你是努力工作努力讀過書,捱過中567大123,甚至碩士的家長,的確,好想子女一樣用功一樣成功入好科,有個好的經濟生活,不竟現時向上爬的機會,我無資格講多的定少,但我地每個人也有資格講競爭好大好大。

“入唔到中四丶中六 嗰班,可以去外國,
外國畢業之後,英文依然麻麻,回港好多機會。”
----》如果你遇過,好大可能會同自己講,是!將來我孩子也要行這套路,若然香港考不上更好選擇,子女就算回來,機會還是多一些。 我相信這招,早在10年前已經俾受惠於經濟起飛資產增值的(現時約60歲)家長玩殘晒。唔好信啦, 唔啱㗎喇~ 點解?

兜個圈回港騎住你,中英數依然麻麻,
但係教自己讀小學的孩子都唔ok。
----》就係這班唔上唔落的人,佢地再睇頭先我講嗰代放洋回流就覺得更唔掂,知道咗咩U咩College係好定壞(自己去過嘛)就會識揀。再加內地尖子,回流人士,競爭激烈就一定。咁呢班人又有自己仔女,即係我地呢批父母啦!真係好擔心好想“解破各式各樣的障礙”, 為子女開天闢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但!真係世界不斷變,制度並不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存,自己都好耐無聽呢個廣告喇!而加nonjupas多因為nonjupas生供應多,咁收得自然多。自己一頭講dse少咗人考,咁收dse自然都少咗㗎。我明,你set咗上限nonjupas就自然無人揀,去返dse。啱!

咁佢哋都有付出嘅,加上付出金錢,冇得羨慕。
----》呢班家長如果諗得咁極端,咁消極,到真係禁咗,我怕都多人後悔㗎!我唔講到個個nonjupas都強如葉問,叻如霍金,但只要叻嘅有100人回流返dse(唔好再講咩死亡通識死亡中文,叻嘅自己有計拆掂佢,橫掂都俾你地呢幾年玩到計weighting計special consideration,邊洗驚)......

咁我好想大家計一條數,放返呢d人去考phychembio英文,佢地會搶幾多**,又係你地話5以上係計百分比去排位攞星或星星。 即係你本先條隊(你要星嘛)多咗人排你頭。天呀!如果家長係只能行dse而又好marginal拎到好成績,其實咁就更難上位喇!

三思,唔好諗得咁偏咁負面,積極交流點樣裝備實力更實用有益

點評

chingyu    發表於 21-8-7 16:41
ABC-DAD    發表於 21-8-7 16:33
b3410    發表於 21-8-7 16:07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7
198#
發表於 21-8-7 13:21 |只看該作者
October. 發表於 21-8-7 13:02
IB狀元多過DSE幾倍,IB多SCHOLAR SHIP,人啲都冇講錯。
真係唔需要糾結IB狀元,呢個傳統思維不適用於IB
屬於媒體自我創作。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99#
發表於 21-8-7 13:25 |只看該作者
October. 發表於 21-8-7 13:14
大家咁話啦.

所以就唔好開口埋口話人啲亂講.

我的角度係亂講,你可以唔同意。

冇問題的!





Rank: 8Rank: 8


15424
200#
發表於 21-8-7 13:29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1-8-7 13:21
真係唔需要糾結IB狀元,呢個傳統思維不適用於IB
屬於媒體自我創作。
報紙講既係滿分狀元,我講漏左"滿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