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這個小女孩太厲害了,她父母到底怎樣教的呢? ...
樓主: MNIF
go

這個小女孩太厲害了,她父母到底怎樣教的呢? [複製鏈接]


7362
181#
發表於 16-7-14 00:4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2Rank: 12Rank: 12


62284
182#
發表於 16-7-14 07: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時了了 於 16-7-14 09:25 編輯
eviepa 發表於 16-7-11 14:35
背誦對孩子的中文寫作有多大的進益呢?

如果你想子女曰後寫作程度是作家級水平,大量背誦古文是相當重要的 ...

既然只看趣味盎然的白話文小說已經可以取得5**,何苦要辛辛苦苦地背誦乏味的古文呢

嗯!我份人好易受人影響而去試。純個人取向及意見,

陳耀南-我們現在為甚麼還要讀一些中國古代文章?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88035

引用 #20 torunpoland : 當我想到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化,只有中國的大部分保存下來(當然主力是透過這些優秀古文)的時候,我不得不慨嘆香港竟然有人放棄讀古文!



torunpoland行文流暢,文筆之高係EK少見。以下例子可見一斑
引用 #31 torunpoland: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34019&extra=page%3D1&page=2 金庸小說對提升孩小的中文水平的見解如下:

金庸作為由文學作品, 地位之高, 已經不用懷疑. (當然仍有許多爭論空間, 但這是學術問題)

但是, 對於提升孩小的中文水平, 確是毫無疑問. 第一, 金庸小說行文流暢, 單是這一點, 已夠回本. 一句句通順的句子, 連起來, 就是通順的段落. 現在, 你打開許多本地報章, 我敢說除了大公文匯, 已經沒幾句是通暢的句子. 多看本地報紙之效, 不比從前.

第二, 描寫細緻. 有了通順的句子, 內容呢? 小說說的是佈局架構, 學生考試未必用得這一高招, 便學查生描寫風景, 人物的心理, 這裡又有好多彈藥, 儲起平日作文用.

第三, 用詞精準而多變, 這點都不用解釋啦, 同一心情, 查生總有三四個詞語形容. 平日儲起又夠用.

額外的好處也不用多說, 對中國文化的認識.... 以上說的比較功利, 但即使如此, 都是好處, 初中就可以開始. 要是有興趣, 高小也可以, 但不用急於高小快人一步, 小五至中二轉變很大, 說不定孩子到中一就產生莫大興趣.

torunpoland以前係不同嘅帖零零星星提出背古文,純個人決定,我接受認同torunpoland睇法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83#
發表於 16-7-14 08:46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shadeslayer+於+16-07-13+發

原帖由 little_yolky 於 16-07-13 發表
你將佢浮誇既說話刪除後,其他都係事實。因為古籍內含語文、道德倫常、數理、天文地理等知識,係無外語啫。 ...
另外,現今的商品條例就是要保護市民不會受害於誇張失實宣傳。這裏沒有錢銀瓜割?他明言學了他幾招已可搵食,自己又見識非凡,但又唔講得,只出幾張唔知係邊個的成績表奬杯,並清楚講明不是豬肉獎, 是否十分吸引,十分神秘?有冇錢銀瓜割?自己諗下。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2Rank: 12Rank: 12


62284
184#
發表於 16-7-14 09:11 |只看該作者
simonwan 發表於 16-7-13 17:02
去年在另一帖寫過,再在這裏貼上。我的書單系參考舊時私塾讀本作少少修改(如不讀“百家姓”),其實與little_yolky 大同小異。
由佢六歲小一開始(幼稚園時期系玩+玩+玩),我每晚用十五至三十分鐘教佢
中文,書單如下:
小一:三字經,弟子規
小二: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千家詩
小三、四:增廣賢文,幼學瓊林、龍文鞭影
高小、初中:四書、老莊、唐詩宋詞、古文觀止等
分享前輩的分享

倪匡書單--助你孩子學好中文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89050&highlight=%E5%80%AA%E5%8C%A1


[p=21, null, left]第一年,先看舊體文。一步跨入古文,很難,經舊體文過渡,事半功倍。所謂舊體文,就是半文不白的那種文體。從小說看起:四大名著、金瓶梅、封神榜、眾多的演義、公案小說、官場現形記、三言兩拍、蜀山劍俠傳、四傑傳、兼讀清、民國正史和野史、若根本沒興趣,那便休了。若看出味道,就有一分光了。

[p=21, null, left]
第二年,正式進入文言文的世界,當讀的書仍以趣味為先,它們是:聊齋誌異、世說新語、清朝野史大觀、明季北略、明季南略。聊齋是世界最好看的短篇小說集,內容包羅萬有,文字簡潔流暢,是文言文入門必讀書,可先揀短的看,更易漸入佳境。看這些,若覺並無是處,那事便休了。若大覺有趣,二分光矣。

[p=21, null, left]
門敲開,跨門檻。要讀的書如下:唐人小說、唐宋傳奇、古小說鉤沉、中國小說史略、歷代筆記小說選(全套,好像是商務或中華版)、本草綱目(書中有極多有趣雜記故事)、徐霞客遊記、讀史方輿記要、搜神記、酉陽雜俎、太平廣記以及可以接觸到的所有小說筆記,歷代正史野史,看到哪裡是哪裡。起步嘍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中華古文寶庫,碩大無朋,放眼望去,但見霞氣氤氳,難覓底蘊,各色寶光交纏,騰那舞躍,目眩五色,心神激盪。陡見不遠處有一巨寶,光芒萬丈,直沖漢霄,飛撲攫之,擁入懷中。忽聞異聲曰:小子幸哉!此乃人類文化十大瑰寶之一,功能滌心靈,化塵俗,一旦擁有,終身受用!低頭一看,寶上兩字:唐詩。

[p=21, null, left]
《全唐詩》收唐詩四萬多首,當然不必也不可能全讀。方法是選三五十出名詩人,讀他們的詩集兼熟識他們生平。每日讀五首左右,熟讀感觸特深者一首,要能背誦如流。兩年,可讀三四千首,背七八百首,差可矣。唐詩中極多典故,必備工具書是《全唐詩典故辭典》,湖北辭書出版社,那是寶鑰兼極品好書。

[p=21, null, left]
兩年業餘時間熟悉唐詩之後,當然是詞了。唐、五代、宋,詞的世界絢麗無比,讀法和唐詩相同,選出名詞人(他出名,必有道理)的作品,每天讀五首左右,要熟背自己心愛的,兩年間背上兩三百首,則雖守著窗兒,亦可吟哦自娛,不怕獨自怎生得黑,樂何如之。

[p=21, null, left]
經四載浸淫,只要不是像我那樣因有學習功能障礙而不分四聲,應該可以試試作詩填詞了,當然必須先學基本方法,有許多書可供參考,不贅。更可以和同好聯句,倍增趣味。還有不少衍生的遊戲,如以詩詞來創製謎語;如巧問趣答(問:孔雀為何東南飛?)問答皆用詩句,又如錯問正答,等等,都非常好玩。

[p=21, null, left]
唐詩宋詞向上溯,有漢賦楚辭詩經,向下流,有元曲戲劇,五者都要涉獵,也要兩年。元曲、元劇都簡潔易明,比很多流行曲的歌詞更好懂,一讀就可琅琅上口。漢賦雖堅澀,也宜誦讀,要專注的是楚辭,以屈原為主,先讀九歌、九章,再讀離騷,天問最後,閒來翻閱詩經,高吟《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不亦樂乎。

[p=21, null, left]
詩詞文讀了,轉頭讀史。一部二十四史,是一生一世的事,業餘,當然只能翻翻而已,人生苦短,無可奈何。但《資治通鑒》卻可詳讀,建議原文和柏楊白話版並讀。柏楊七十歲那年發願白話化資治通鑒,歷時十年而成,我認為是造福學子的一大功德,再輔以他的《中國人史綱》,一年光陰,也就報銷了。

[p=21, null, left]
文後讀史,史後又讀文,就進入《子書》的天地了。先秦諸子的思想論述文章,是古文化的精華,深邃博大,只有浩渺宇宙,差可比擬。老莊孔孟列告韓非……,論述所包,無窮無盡,任何一篇都足以令人皓首窮之,業餘接觸,只能略讀,擇性所近者稍為深入,足矣。我自六十多年前接觸老莊,至今,懂了嗎?

[p=21, null, left]
連日來排書單,其實沒必要。只一句話就夠:你愛看的書,就是你該看的書。書海浩瀚,總有你愛看的,那就看。不愛看的,別浪費生命。若看了古文就惹氣,那就看今文。看書的主要目的,是在看的過程得到快樂,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那樂趣是越看越濃的。十年業餘讀古文,所得閱讀樂趣之多,肯定非同小可。

[p=21, null, left]
或問:讀古文,除了得快樂,難道沒有實質好處了嗎?令人迷惑的是得到快樂還不夠嗎?什麼叫實質好處?就算能將古書倒背如流,書中沒有黃金屋,買房還得真金白銀;書中也無顏如玉,娶妻仍要靠濃情蜜意。精通古文,難以充飢、無助泡妞、不能升官、很難發財。可以保證的是,讀了,你不會後悔。


以上內容出自倪匡先生微博, 惟文章較散亂, 下文


為網上有心人整理後的內容!



1.先看舊體文。從小說看起:四大名著、金瓶梅、封神榜、眾多的演義、公案小說、官場現形記、三言兩拍、蜀山劍俠傳、四傑傳,兼讀清、民國正史和野史。

2.文言文,當讀的書以趣味為先,聊齋誌異、世說新語、清朝野史大觀、明季北略、明季南略。聊齋是世界最好的短篇小說集,內容包羅萬有,文字簡潔流暢,是文言文入門必讀書,可先揀短的看,更易漸入佳境。

3.跨門檻的書:唐人小說、唐宋傳奇、古小說鉤沉、中國小說史略、歷代筆記小說選(全套,好像是商務或中華版)、本草綱目(書中有極多有趣雜記故事)、徐霞客遊記、讀史方輿記要、搜神記、酉陽雜俎、太平廣記以及可以接觸到的所有小說筆記,歷代正史野史!

4.唐詩
熟悉唐詩之後,當然是詞了。唐、五代、宋,詞的世界絢麗無比,讀法和唐詩相同,選出名詞人作品,每天讀五首左右,要熟背自己心愛的,兩年間背上兩三百首,可吟哦自娛。

5.唐詩宋詞上溯,有漢賦楚辭詩經,向下流,有元曲戲劇,五者都要涉獵。元曲、元劇都簡潔易明,比很多流行曲的歌詞更好懂,一讀就可琅琅上口。漢賦雖堅澀,也宜誦讀,要專注的是楚辭,以屈原為主,先讀九歌、九章,再讀離騷,天問最後,閒來翻閱詩經。

6.詩詞文讀了,轉頭讀史。一部二十四史,是一生一世的事,人生苦短,但《資治通鑒》可詳讀,建議原文和柏楊白話版並讀。再輔以他的《中國人史綱》。



以下為個人小小心得, 分享為學生練讀文言文之心


得!


倪匡先生的分享帶出一個極重要的道理------趣味!


有時候學生可能會因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差異太大, 而對閱讀文言文卻步,所以我一般會按照倪匡先生所分享的書單, 由淺入深向學生推介有關古文!


我多會以《世說新語》作初中學生的教材, 雖然倪匡先生認為聊齋誌異》僅為讀古文的入門書, 但其文章篇幅多較長, 大部分學生一看其篇幅已無心觀看. 所以我通常會待學生讀了至少30-50篇世說新語的文章, 才開始跟他們看聊齋誌異》.值得注意的是, 《世說新語》和聊齋誌異》的文章多為散文, 較少與中國歷史相關.


我一般會待學生已有閱讀文言文的"經驗", 才多與歷史相關的文章(例如資治通鑑,史記等), 因為不知怎的, 現在的學生真的很討厭中史...我想看過這幾本古文, 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技巧應該帶有進步!


另外, 詩詞需待學生有一定讀古文基礎(尤其中史知識)才能開始閱讀. 因詩詞字數較少, 每一個字所表達的意思均極為複雜, 更多時亦包含歷史意義, 所以中史差詩詞實是不太可能之事...按倪匡先生的分享, 讀詩詞只需選上幾位名詩人的作品, 再細細分析其寫作手法即可. 對於這點, 我極其贊同! 還記得大學的教授說過,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 遺留至今的文獻極多, 我們又豈可全數讀之呢?? 所以揀選有意義的作品去讀很重要!


除了多讀外, 文章賞識亦極為重要! 假如家長想要訓練小朋友閱讀文言文, 切忌盲目去讀, 追求閱讀量! 其實每讀一篇古文, 我們都要跟同學先分享作者生平和寫作手法, 進而分析文章內容, 以至主角性格和行為. 這些都能讓小朋友更快掌握同一作者的寫作風格, 更有效讀文言文.


小小分享, 希望家長可明白培養小朋友興趣最為重要! 文言文應該從小讀起, 不要因公開考試才去讀哦!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185#
發表於 16-7-14 09:50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6-7-14 08:46
另外,現今的商品條例就是要保護市民不會受害於誇張失實宣傳。這裏沒有錢銀瓜割?他明言學了他幾招已可搵食 ...
樓主從沒有在帖中招攬學生, 我們不需要揣測其是否想賺錢找學生或演講賺錢, 所以, 沒有事實的根據也不好指責。既沒有交易, 何需引用商品說明條例? 其實樓主的方法, 去年我女女的古箏老師已有向我提及, 他們一班老先生向學校游說這種教學方向, 也是經過驗證, 只是數據太少, 而且不在香港, 所以不提罷了。不過, 香港的教育制度沒能接納這種教學法, 老先生們也只嘆無奈。

點評

MNIF  多謝妳仗義執言,謝過。  發表於 16-7-14 12:32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186#
發表於 16-7-14 09:54 |只看該作者
小時了了 發表於 16-7-14 09:11
分享前輩的分享

倪匡書單--助你孩子學好中文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 ...
哇, 長成咁, 要睇完真唔容易。不過, 青少年看金瓶梅.........好嗎?

點評

simonwan  提高閲讀興趣嘛!  發表於 16-7-14 17:15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187#
發表於 16-7-14 09:57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16-7-13 20:54
回覆 simonwan 的帖子

//不錯。香港學生很忙,尤其是高中要應付DSE。所以,功夫要在高中前做。
//我要問:誦經太枯燥,很難相信有多少孩子會受得住長期的誦經。我未試過長期誦經,但從小的朗讀、背書的經驗看,誦經的枯燥度比做練習更甚,你有沒有不同看法?//



又係果句,  你小時沒有好老師指引,  真是可惜。要知道方法恰當,  其實也有喜歡做練習的小朋友的。


點評

小時了了    發表於 16-7-14 10:04

Rank: 3Rank: 3

親子童讀樂


370
188#
發表於 16-7-14 09:59 |只看該作者

引用:幾天前家長日,老師給小朋友的評語。再一次

原帖由 MNIF 於 16-03-12 發表
幾天前家長日,老師給小朋友的評語。再一次給我印證從小讀經典的力量。今天我好欣慰。一個人品性從小培養好 ...
👍🏻👍🏻👍🏻



Rank: 5Rank: 5


2090
189#
發表於 16-7-14 10:23 |只看該作者

回覆:這個小女孩太厲害了,她父母到底怎樣教的呢?

未睇得切,留言再閱



Rank: 5Rank: 5


4147
190#
發表於 16-7-14 10:26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表達是誇了一點,但未致於見到有銷售行為。如果要選一本經書讓孩子背,我揀聖經。

點評

simonwan  最好讀希伯來文版本  發表於 16-7-14 17:18
little_yolky  咁聖經實要背啦。  發表於 16-7-14 11:50
MASAYA    發表於 16-7-14 10:31

Rank: 8Rank: 8


15282
191#
發表於 16-7-14 10:31 |只看該作者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7-14 09:50
樓主從沒有在帖中招攬學生, 我們不需要揣測其是否想賺錢找學生或演講賺錢, 所以, 沒有事實的根據也不好指責 ...
其實樓主提倡既,完完全全就係台灣王財貴讀經班所講既,之前小時了了分享免費取閱個七本書最後有介紹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

Rank: 5Rank: 5


4147
192#
發表於 16-7-14 10:37 |只看該作者
YanKanMom 發表於 16-7-14 10:26
樓主的表達是誇了一點,但未致於見到有銷售行為。如果要選一本經書讓孩子背,我揀聖經。 ...

這是如果問題咋我太懶無實行啊!

Rank: 12Rank: 12Rank: 12


62284
193#
發表於 16-7-14 10: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時了了 於 16-7-14 10:49 編輯
MASAYA 發表於 16-7-14 10:31
其實樓主提倡既,完完全全就係台灣王財貴讀經班所講既,之前小時了了分享免費取閱個七本書最後有介紹 ...

超筍!免費索取 粵音誦讀 CD+7 冊三字經/弟子規/論語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42223

唉! 人地網上公告, 暫停接受個人申請中華經典粵音誦讀系列叢書 http://www.icca.org.hk/page11697

註(1) : 由2016年4月19日起,本會將暫停接受個人申請中華經典粵音誦讀系列叢書,直至另行通告,

註(2)**:由2016年6月8日起,學校、團體或機構申請外,本會將暫停派發第六冊《莊子》予所有個人申請。

叢書共七冊,其中涵括多篇中國文學經典篇章,此系列除附粵音誦讀錄音外,另加編普通話漢語拼音,方便讀者;現時第一至七冊經已出版。
第一冊:《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昔時賢文》、《朱柏廬治家格言》;
第二冊:《孝經》、《大學》、《中庸》;
第三冊:《論語》(上冊);
第四冊:《論語》(下冊);
第五冊:《老子》;
第六冊:《莊子》**
第七冊:《唐詩選》、《笠翁對韻》;



Rank: 12Rank: 12Rank: 12


62284
194#
發表於 16-7-14 13: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時了了 於 16-7-14 13:52 編輯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7-13 14:46
咪因為我讀歷史, 又响呢個範圍做嘢囉。所以見到有人話用大學規格研究過明清史幾年, 好熟悉, 真係......... ....算了, 做人要厚度, 曾經响人哋身上學過嘢, 要知恩銘記。

little_yolky, 今年有個4科奪5**決赴牛津讀歷史 嘆香港老闆唔識欣賞, 將來妳行家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55355020&category_guid=6996647&category=instant&issue=20160713

就讀港大同學會書院考生李楠軒憑著DSE中英數及英國文學科4科5**成績,獲得獎學金,入讀英國牛津大學,主修歷史。兩年前申請獎學金出國留學的他,因為認為自己有能力亦有興趣修讀歷史,也希望以史為鑑,「本身喜歡閱讀同寫作,又發現自己係文字嘅吸收能力比起數理方面強;加上讀歷史可以培養一種識見同眼光」。
李的成績足夠在本港升學,惟最終決定到牛津就讀,「因為外國較重視歷史,(人文學科的)師資同資源都較好,香港除咗唔重視人文學科,老闆都唔識欣賞歷史系學生嘅才能」。李直言不認同社會的功利風氣,「好似一定要讀啲搵到錢、專業嘅學科;我自己都有少少想脫離呢種競爭同催谷嘅風氣,亦都唔贊同呢個功利、勢利嘅香港社會」。

李慨嘆政府不重視人文科目,否則會想留在香港讀歷史,「如果(政府)重視都會留係度讀,始終香港係我屋企,可惜見唔到有咩資源」。他又稱不擔心出路,感謝父母不干預他選科。
對於是否支持特首梁振英連任,李指在現時制度下,梁振英只是一個棋子,香港人應更著眼一國兩制的矛盾。他又稱將來無意參政,但可以考慮智庫類型的工作。

Rank: 12Rank: 12Rank: 12


62284
195#
發表於 16-7-14 13:5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時了了 於 16-7-14 13:57 編輯
小時了了 發表於 16-7-14 13:51
little_yolky, 今年有個4科奪5**決赴牛津讀歷史 嘆香港老闆唔識欣賞, 將來妳行家
http://hkm.app ...

呢個小子, 講中晒我嘅睇法及心聲. 所以阿女日後有幸成績好而佢決定選文科去讀而唔讀理科凡的話, 我唔會阻佢的

點評

little_yolky  我都sure唔會阻佢。  發表於 16-7-14 14:4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96#
發表於 16-7-14 16:29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6-7-14+08:46+

原帖由 little_yolky 於 16-07-14 發表
樓主從沒有在帖中招攬學生, 我們不需要揣測其是否想賺錢找學生或演講賺錢, 所以, 沒有事實的根據也不好指責 ...
我沒有指控, 我只叫大家觀其言, 前文後理, 自己作判斷。退一百步, 就算無金錢交易, 誇張失實的言論有無受害者?  誇張失實是否乎合古代或現代道德標準?

教育是不能輕率的事, 無十足把握不能動。公民中英數咁流行, 又應不應該納入常規課程?



點評

little_yolky  我是說指責,不是說指控。  發表於 16-7-14 16:39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97#
發表於 16-7-14 16:38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小時了了+於+16-7-14+13:52+編

原帖由 小時了了 於 16-07-14 發表
本帖最後由 小時了了 於 16-7-14 13:52 編輯
讀law, 有人說最好修歷史科,。老師教得好, 歷史係好有趣及有用。但香港式死記標準答案教育法, 歴史真係悶死。



點評

little_yolky  又係果句,點解你哋咁唔好彩,成日遇埋D咁既老師。  發表於 16-7-14 16:40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198#
發表於 16-7-14 16:4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6-7-14 16:29
我沒有指控, 我只叫大家觀其言, 前文後理, 自己作判斷。退一百步, 就算無金錢交易, 誇張失實的言論有無受害 ...
响網上大家分享教育方法, 我想家長都不是輕率的, 都是覺得有效果才會分享。至於是否十足把握, 呢個世界上只要涉及人, 就沒有所謂的十足把握了, 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過到河的就好方法咯, 你與另一位資深網友既分享, 都經常受到挑戰啦, 但我哋又唔會感到你們輕率的, 都很感謝你們的分享。


不過, 樓主文筆係浮誇D, 但佢响#9已表明誇張是希望吸睛, 如此, 如可以有所啟發就賺了, 如不同意, 就娛樂一下無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99#
發表於 16-7-14 16: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這個小女孩太厲害了,她父母到底怎樣教的呢?

little_yolky  我是說指責,不是說指控。 

xxxxxxxxxx

OK 我有指責, 但我的指責不是建基於金錢, 是誇張失實的誤導, 高高在上姿態自居, 在古今道德標準所不容。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00#
發表於 16-7-14 17:1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小時了了+於+16-07-14+發表本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6-07-14 發表
讀law, 有人說最好修歷史科,。老師教得好, 歷史係好有趣及有用。但香港式死記標準答案教育法, 歴史真係悶死 ...
little_yolky  又係果句,點解你哋咁唔好彩,成日遇埋D咁既老師。
xxxxxxxxxx

有咩本地學校同老師不用標準答案?不要求背書?DSE改卷用不用標準答案?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