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20-4-27 11:58 編輯
每年到要填報升中統一派位表格時,不少家長都會問,到底該如何填好呢?
填表前,家長最重要知道,小朋友大概是屬於那個派位組別,然後,謹記以下一點派位原則:
統一派位時,完成每一派位組別所有學生的派位,再為下一組別學生進行派位
即是說,就算有B1組別學生乙30都派唔到,或派位表作廢,EDB也會先為他們安排學位,才再為B2組別學生派位。
呢一點好多人都知,但為何還要強調呢?
好簡單,因為大多數人都只係“知道”,而沒有認真去理解呢一點既重要性。
其實不論在那一個校網,不論那一個派位組別既學生,填表都需要謹記一個策略:
必須盡填名單中所有本區和他區同水平既學校,再加至少三間次一水平既學校
點解呢?我又舉幾個例子去解釋一下。
疑團(一)在B1學額充足的地區,B1學生也只派到B2中學,是否派位系統出錯?
九龍城KL3一向出名B1學位充足,但偶然也會聽聞,有B1學生派唔到B1中學,點解呢?
其中一個情況可能係咁,該學生既統一派位表排序大致如下:
乙1:華英,乙2 旅港,乙3 銀禧 ...... 乙10丘佐榮,乙11何文田官立
最後派入了何文田官立,點解呢?唔係話B1學位夠,最差都只係入丘中嗎?
其實主要原因,就係因為家長 沒有在派位表上盡填所有可選既B1中學
A) 原因1:錯誤理解B1學位足夠既意思
校網有否足夠B1中學學位,係以本區和所有他區B1中學學位,對照區內B1人數去估計。所以就算所謂有足夠B1中學學位,實際係指"本區和他區"全部B1學額一起計算。所以如果只填本區B1中學,或只填部份B1中學,實際機會係會低咗,自然會由 夠位變為不夠位。
B) 原因2:對手選擇的影響
統一派位,除了運氣外,從來都係一個搏奕遊戲,你永遠無法估計對手既選擇,但你既機會,會隨著對手既選擇而改變。
參考以上案例,假如當年大部份學生家長,都採用保守策略,把丘佐榮放在乙7/8,咁如你放乙10,自然唔會再有機會入到。
但如按照建議,把其餘本區和他區B1中學都放在丘佐榮後,才放何文田官立,相信最後不會派入何文田官立,而是入了他區B1中學。
就算在所謂B1學額充足既地區,如你堅持只想入讀本區B1中學而不填他區B1中學,最差的情況,你是否接受 最後只入讀本區B2中學而不入讀他區B1中學,家長要自己衡量。
疑團(二)在B1學額不足的地區,B1學生盡填B1中學,會否派得好差?
在B1中學學額充足既地區盡填B1中學,相信大家會明白,但為何在B1中學學額不足既地區,也要盡填B1中學,這樣會否派得好差呢?
在B1中學學額不足既地區,點都一定有一班B1學生,要派入B2中學。正如荃灣區NT2,不少人會乙1:荃官/可風/何傳耀,乙2:王少清,乙3:區內B2(如廖寶珊)。最後,自然會有一些B1學生派去乙3。
咁有咩問題呢?問題在於:放棄了執雞的機會。
如果大部份人都係咁排,咁他區既B1學校(如沙蘇),即係 乙1和乙2都沒有人選,那誰在乙3選進就有機會執雞。
另外,就算大部份人將3間熱門B1中學都放乙1,是否代表3間學校係乙1都一定收晒無位剩呢?如其中一間有1/2個剩,咁個個係乙2/3都唔選,那誰在乙3搏執雞就會執到。
記著,派位係B1學生先派,B1學生派得再差,正常也只會係統一派位表上填既B2中學(如區內B1位嚴重不足,即區內有一間或多區非B1既全英中,咁填表時要填上至少三間B2中學)
各位家長還請謹記: 學校老師,同學家長,親友以至網友,總會為你提供一些意見,自己必須細心分析。因為最終要面對派位結果的,只是你自己和小朋友。
延伸參考: 【家長反思】B1學生大抽獎有咩學校係填咗都會入唔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