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9-29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1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2-11-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2
- 主題
- 3
- 精華
- 0
- 積分
- 83
- UID
- 1051472

|
讲真,我真系无咩所谓,我只希望仔仔一生平安,以下一篇文章是小弟太太在sc面试後有感而发的,希望各位怪兽家长和准怪兽家长反思:
沒什麼大不了,不是嗎?
我非常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個自控力極差的人.異常浮燥.異常狹隘.容易在混亂的環境中迷失自我.
經過一段時間的過關斬將,HENRY收到了三家學校的入取通知書.其他的兩間暫時還未有結果.一共面試了五間學校.在兩三千個孩子同時爭取一兩百個名額的前題下(每一間學校分別類似),這三份沉甸甸的錄取通知書足以證明,HENRY算得上是個優秀的孩子!可這分結果並未另我滿足.在最初代替HENRY享受了那份成功的喜悅之後(實際上HENRY並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又談何感受),我對HENRY的要求變本加厲,要求他進步,要求他出類拔萃.逼著他學習,學英文學中文學數位學禮儀……HENRY稍有 懈怠,便感覺烏雲壓頂.世界末日!
在我心浮氣燥的強壓下,HENRY開始變得反叛.不再老老實實的坐著跟我認字,不再配合我玩閃卡遊戲,不願意安靜地聽我講故事……造成的結果是,我總是在大聲的喝斥"不許這樣,不許那樣"!而HENRY卻偏偏這樣,偏偏那樣.我開始責備HENRY,可HENRY卻用更差的表現來回應我,於是責備變成了責罰,最後變成了對HENRY的不理睬.我的心情糟糕透頂.
今早HENRY到ST CATHERINE'S面試,一早醒來就情緒不佳,一是因為連日感冒,二是被我的負面情緒所影響.而這間卻是我最看好的目標學校.結果不出所料!老師問他姓名不回答,也不跟老師SAY HELLO,問了幾個問題,其中兩個也沒回答.不是不知道,是不願意答.排隊輪候的時候幾次吵鬧.完了!失之交臂了!
走出校園的那一瞬間,我有種崩潰的感覺.果然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因為只允許一個家長進去,老公就在校外等候.一見到我便知HENRY失利.我失控地將所有的憤怒與不滿寫在了臉上.用殺氣騰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HENRY自知犯錯,巴巴地望著我不敢吭聲.老公一路安慰我別太難過,別責怪HENRY.孩子已經很優秀了,只不過是鬧了下情緒.而且還病著BLBLBL……
從學校一路到家,我一句話也沒有跟HENRY說,不管他怎麼說"我錯了,對不起,請原諒…?我失心瘋般地跟他斤斤計較著.回家我便鑽進被子,保姆外出買菜還沒回來.HENRY一個人坐在廳裡輕聲地哭泣.一會走進房間看看我,然後又出去哭,一段時間過去後,他走進房拖著我的衣角哭著說:"嗚嗚,媽媽對不起,你別生程程的氣了,嗚嗚,我錯了,我以後聽媽媽的話,求求你原諒我,媽媽,嗚嗚,我愛你媽媽,你抱一抱我好不好,媽媽,嗚嗚……"我眼淚刷地一下就出來了.我就是鐵打的心,也禁不住這般柔情.我愧疚地望著HENRY.突然發現自己怎麼變得如此陌生,如此可恨.當初那個信誓旦旦只要HENRY健康快樂的人現在卻逼著他成為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那會是HENRY想要的生活嗎?他將來會快樂嗎?他一定要成為人中之龍嗎?他有這個潛能嗎?就算有潛能,他樂意為此而奮鬥嗎?當初堅持的"中庸"之說呢?當初說的生活要與快樂為本呢?他還那麼小,才兩歲半,人生那麼漫長,他將來勢必要為生活打拼個你死我活,趁著現在還懵懂,何不給他盡情地享受一下快樂的生活?還有一年時間就要入學堂,從進了那扇門,就告別了徹底的無憂,生存的壓力便隨著年齡遞增.我自己也是從這樣一路走來,怎麼就忘記了?
在這一段日子中,我親眼見識了生活在香港的孩子壓力有多大.幾乎清一色的兩歲以前入讀幼稚園.從幾個月到兩歲之間各種早教班,各種興趣班.兩文三語必須掌握.小小的人兒今天這裡上課,明天那裡上課,HENRY讀的 PLAY GROUP裡有個同學一星期七天都在學習.而象HENRY這麼大還沒入幼稚園的非常少見.所以,在如此的競爭壓力面前,我失去了理智,幾近瘋狂.我害怕HENRY輸在了起跑線上.害怕因為今天懈怠要用明天的加倍努力來補償.
後來給姐姐通電話,電話中,姐姐問我:"你還記得嗎?以前我訓斥婷兒(外甥女)的時候,你跟我說:如果我將來有孩子,我絕對不用你這種方式逼他學習.我最重要是讓她快樂!假如他真的快樂,學習成績不是太好又有何妨?做人最重要是正直,善良!"一席話說得我非常慚愧……回想自己讀書的時候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害怕回家面對母親的那種忐忑,怨媽媽不理解我,怪她對我的要求太高.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優等生.我只不過是個普通人!可生活總是兜兜轉轉,當初的自己最恐懼的事情現在卻唯恐不及地施加於HENRY身上.
很慶倖經歷今天的面試,雖然可能和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卻讓我領悟了又一條教子之道.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何況,另外錄取的幾家也是很優秀的學校!
都說聰明的父母每天都會細心觀察孩子的變化和成長,然後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來變換父母"強硬教育"的形態.要學會放下家長的身份,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才能接近孩子的心靈,瞭解孩子的世界.道理很淺顯,要做到也不易.印證了那句話:道行很深,修行尚淺,繼續努力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