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海外留學 德國升讀大學
查看: 18360|回覆: 65
go

[其他] 德國升讀大學 [複製鏈接]

Rank: 4


708
1#
發表於 25-6-28 23:2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請問多香港人選擇德國升讀大學嗎?
多或少的原因?

   2    0    0    0

Rank: 5Rank: 5


1226
66#
發表於 25-9-9 15: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ylvan 的帖子

Thank you, 我會去這網站看看。

點評

Sylvan    發表於 25-9-9 16:15

Rank: 4


660
65#
發表於 25-9-9 01: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newflower 的帖子

想知哪間院校有甚麼課程、用甚麼語言授課,可到
www.daad.de

尋找

Rank: 4


660
64#
發表於 25-9-9 01: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newflower 的帖子

這個我就不大清楚
但我申請時有我心儀的院校,就直接聯絡校方
我朋友在德國讀高中考Abitur, 他也是自己找院校,個別申請

Rank: 5Rank: 5


1226
63#
發表於 25-9-8 13: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ylvan 的帖子

明白,謝謝你。剛接觸歐洲(非英國)升學資訊,請問是找升學agent幫手申請,還是逐間大學自己申請呢?

Rank: 4


660
62#
發表於 25-9-8 03:0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newflower 的帖子

看來沒有人答,就讓我來答你這個問題吧
16歲以上非在學人士,政府會發放津貼,半價在VHS讀融合課程,包括A1,A2和B1。

但16歲以下,或拿大學生、高中生簽證來德唸書,就算讀international course, 學習德文都是由學校或院校負責,然而校方不會保證你唸到某一個程度,更不會要你考德文試


57
61#
發表於 25-9-3 22:2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842
60#
發表於 25-9-3 21:26 |只看該作者
Lambert123 發表於 25-9-3 20:36
而家好多香港人都係這樣選擇,歐洲有一些,大多數還係英國
海外升學我比較熟,尤其英國。不過歐洲美國我都有研究下...


57
59#
發表於 25-9-3 20:3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842
58#
發表於 25-9-3 20:30 |只看該作者
Lambert123 發表於 25-9-3 20:25
大多數會選擇英國和美國
exactly


57
57#
發表於 25-9-3 20: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708
56#
發表於 25-9-3 12:19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25-8-27 17:26
For example

Heidelberg University

謝謝資料

Rank: 5Rank: 5


1226
55#
發表於 25-8-30 14: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elbar 的帖子

請問讀International program, 大學會有德文班讀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1
54#
發表於 25-8-27 17:2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5-8-30 17:38 編輯
yatyat0701 發表於 25-6-30 00:50
用英文教的本科不是已加設不少嗎?CEFR C1 level 沒有問題,一直都是用英文的,包括日常生活溝通、書寫等 ...

For example

Heidelberg University

English Studies/English Studies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Management and Data Science

Electronics and Data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t Heilbronn Campus


Rank: 4


660
53#
發表於 25-8-1 23:3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ylvan 於 25-8-2 01:41 編輯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算是典型例子
因為居住地址要在政府登記, 地址也會顯示在"身份證"上, 可以說登記地址等於承擔自己在德國的活動的法律責任*(下面再討論這一點)

所以沒有政府發出登記住址的文件, 開不到本地銀行戶口 (部份網上銀行不受此限, 但這些網上財務機構受哪國法律監管, 有沒有監管, 一般人都不太花心思去理解)

有沒有銀行戶口, 對業主來說, 某程度上是一種保障, 租屋時業主可能要你提供credit report, 有本地銀行戶口才有credit report, 否則根本不知你的信用紀錄。
不像英國, 海外生讀大學, 院校會有accomdation office, 德國沒有這回事, 有部份院校的確有學生宿舍, 但絕大部份都宿位不足, 學生要自己搵合租或apartment, 另一個德式鬼打牆是, 有一段時間, 德國領事管批學生簽證的前題是要該申請人已租到住房, 而德國人通常不願意未見過租客就隔山租房給你。

工簽, 尤其secondment會好很多, 因為有公司擔保, 甚至公司會替員工找屋。


*有朋友試過離開德國但沒有取消登記住址, 又不知道原本有筆醫療費未俾錢, 診所寄單, 賣左條數俾收數公司, 告埋上法庭都唔知, 直至一年幾後個業主開佢信箱先發現這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5
52#
發表於 25-8-1 22:08 |只看該作者
Sylvan 發表於 25-8-1 22:03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很同意呀~

你講嘅業主或者agent ,或者銀行是否特別例子?

如果要地址都有好多方法,如果讀書或者有僱主,應該不難解決。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4


660
51#
發表於 25-8-1 22: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很同意呀~
你認識的德國工程師所說的, 也側面反映了他們有多務實

在英國或香港, 業主只管你有沒有錢交租....所以這是讓人很不易理解他們的其中一些小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5
50#
發表於 25-8-1 21:39 |只看該作者
Sylvan 發表於 25-8-1 21:30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我認識的德國朋友, 也是做sales and marketing, 而且做美資公司, 英語完全沒有問題, ...

曾經跟兩個德國工程師合作,他們講咗一句說話都對我來講好有用。

Something you think it works, but it doesn’t work is theory.

Something it works, but you don’t know how it works, it’s practical 。

咁英國業主靈活好多,先預繳一年租金,有冇戶口都冇問題。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4


660
49#
發表於 25-8-1 21:3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我認識的德國朋友, 也是做sales and marketing, 而且做美資公司, 英語完全沒有問題, 但詳談就會見到他們那種固執, 而這種一板一眼深入骨髓, 影響著生活每一個層面。
最典型的例子是, 初到貴境的外國人要找屋, 業主通常要你有當地銀行戶口, 但銀行不給沒有住址的人開戶...我戲稱這叫德式鬼打墻

Rank: 4


660
48#
發表於 25-8-1 21:2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yatyat0701 的帖子

我喜歡德國人的外冷內熱, 表面上POKER FACE, 但事實上有需要的時候, 陌生人都會來幫你, 到沒需要, 他們自然會退開, 不會打搞你的生活。他們的直腸直肚, 讓你跟他們打交道時, 不用猜度會否表裡不一。
德國小孩相對有教養, 歧視沒那麼嚴重: 在英國, 無論自己或朋友、HOUSEMATES, 以前或現在, 都試過被襲擊, 小學生、中學生向我們掉雞蛋、掉雪球(惡意那種), 成年人甚至長者在你聽邊說"FXXX OFF"; 但在德國從未有這事發生

德國治安較好: 在英國的朋友試過眼睜睜見有人偷(搶)他在門外的汽車零件, 而我在德國見到一個媽媽開了嬰兒車上的袋, 內有銀包, 卻不關上, 而且嬰兒車就放在地鐵門邊, 自己抱著BB坐另一邊碌手機

德國的那份寧靜, 是自打從離開機場就感覺到, 不單是安靜而是寧靜; 活了些年, 再大的公司做過, 再熱鬧的氣氛見過, 再大的壓力嚐過, 追求的反而是, 即使在公共空間, 人人都可以享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德國只有38%人有大學程度, 也就是說, 所謂的"讀唔成書", 要做手藝/勞動工作, 也不會被看不起, 是實上工資也不會像在香港一樣差很遠, IMPLICATION是每個人都有價值。讀大學是因為喜歡鑽研一個題目, 若真心喜歡, 即使考不到ABITUR, 有相關工作經驗5年, 仍是可以讀那個科目。雖然難一點轉行, 但人生還是有U TURN (15個州的公立大學是免費, U TURN成本相對較少)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