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功課有增無減 教師豈愛莫能助(程尚達) ...
查看: 7209|回覆: 70
go

功課有增無減 教師豈愛莫能助(程尚達)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387
1#
發表於 18-2-26 16:00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教育局多次呼籲學校功課應重質不重量,避免抄寫及機械式操練,最近一項針對小學教師的調查,發現逾半教師的學生功課量日均達七份或以上,近一成更逾十份;假期及周末功課至少七份,則達八成半以上,然而他們卻普遍稱無力減輕功課量,把責任歸咎於制度與操練文化導致。有小學校長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調查反映前線教師採取消極心態,要達至「不操不忙」談何容易。

  今次調查由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進行,訪問逾四百名小學教師,結果發現受訪教師的學生功課量普遍偏高。值得留意的是,六成人指家長曾因功課量過多向學校投訴,近八成人承認學生因功課太多而感到壓力,但教師卻把功課量偏高的原因,歸咎於課程龐雜、操練及應試文化等。有前線教師指功課量在學期初已有規劃,教師如減少功課或被校長召見,甚至影響考績,又要滿足各科課程要求,總之功課「減不得」。

  雖然教育局在一五年推出的《家課與測驗指引》,明文要求校內課程領導須與各科教師共同協商,按各班需要安排家課,避免學生身心疲乏。友好指,今次調查反映教師普遍採取「愛莫能助」的消極心態,未為「不操不忙」改變思維與行動,「班主任見到功課表密麻麻,理應與科任老師商討;檢視『課室日誌』的課程主任與校長,他們都有責任,為學生功課減量。」友好指學校減少不必要的作業外,更進一步可通過跨學科學習作統整,「一份功課滿足幾科的學習重點,形式更靈活;若每科逐個學習重點出工作紙,功課量恐會有增無減。」

  友好認為,「操練」與「問責」在教育界根深柢固,「就算小三BCA(基本能力評估)提供學校報告,學校的評估素養仍不足,誤用數據進行比較,甚至視同教師問責的指標,前線教師急於保底而一味操練,造成惡性循環。」友好分析,學校須明白功課真正目的是鞏固學生所學,而非教師為滿足上級要求的「跑數」。

  「解鈴還需繫鈴人」,無論校長與教師均應審視功課量,落實《家課與測驗指引》要求,否則學生功課永無休止,把責任推卻給制度,只是自相矛盾。

   0    0    0    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71#
發表於 18-3-21 02:04 |只看該作者
cow 發表於 18-3-20 21:55
謀殺,主某同樣有罪, 甚至更重.

你以為法官會把管理層看成同「謀」?瞓醒未?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0854
70#
發表於 18-3-20 21:55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8-3-10 14:21
咁謀殺都係出手個有罪ga la,個司機會受到懲罰,相信法官會consider all factors.
the silence of the lamb ...
謀殺,主某同樣有罪, 甚至更重.

點評

MrBeast    發表於 18-3-20 22:19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1
69#
發表於 18-3-20 20:04 |只看該作者
send 個 terminator 去阻止李澤昌上任或許可救番幾條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1
68#
發表於 18-3-20 19:59 |只看該作者
【九巴秘密研究】削安全及服務質量部  前員工:大埔車禍是人禍

李澤昌2015年1月1日接替何達文,成為九巴董事總經理後,馬上大力削減公司的中高層員工,而首當其衝的,是安全部。但原來,裁員前約一年,安全部曾主動研究全港29個急彎的安全車速,避免雙層巴士入彎過快而反車,但計劃最終被新管治班子腰斬,安全工作亦後繼無人。前員工直言,「大埔車禍是場意外,亦是場人禍。」

《香港01》記者接觸到兩名九巴前管理層及兩名中層職員,他們不願具名,向記者詳述九巴的管理問題。記者亦比對他們所說的內容,交叉求證。

九巴安全部前世今生

據前員工所述,2009年將軍澳2死34傷的692線翻車意外前,九巴的安全管理一向由九巴的保險部及隸屬人力資源部的車長訓練學校分擔。車長訓練學校負責確保車長的安全意識、駕駛技術;保險部則負責意外調查,再向公司提交改善建議,務求減少意外和連帶的賠償開支。

將軍澳車禍後,時任九巴董事總經理何達文聘請顧問公司,籌備成立專責安全部門。為此,九巴從各路招兵買馬,在外聘請了兩名資深運輸管理人員,又從內部調動兩名熟悉車務和職業安全的職員,加上一名安全督察、助理主任,及四名安全主任,在2010年9月,即將軍澳車禍後10個月,成立共十人的「安全及服務質量」部門,負責全面檢討行車安全、車長的行車表現等不同範疇。九巴年報上指部門「特別專注提升我們的安全表現及提供優質服務」。

安全部曾研究的措施,包括計算九巴行經急彎時的建議安全車速、分析事故數據和客戶投訴,從而提出改善建議、設置關愛座、設計九巴提醒車長及乘客的安全海報,又曾安排警方代表每月到九巴作交通安全簡報。

九巴是繼港鐵後最大公共運輸公司,載客量每天達200萬人次,有逾8,000名車長,和5,000名後勤員工。前管理層指,這些車長並不是在辦工室內工作,上司難直接監督:「他們駕車出去,就像放紙鳶一樣,並非一般的人事管理。」他覺得要確保障車長的安全駕駛意識和表現,是要靠有效的人事管理。

李澤昌 何達文 風格大不同

這數名前安全部員工均指,前董事總經理何達文非常重視行車安全。除不時主動抽查事故調查報告,何亦每月召開例會,要求安全部同事整合事故數據,連同四名車廠總經理,一同分析為何事故數字上升或下跌,及提出改善建議。

然而,2015年,李澤昌上任後三個月,便削減了安全部和採購部主管兩個職位,亦無再召開安全例會。直到2016年初,有九巴5M線巴士,在九龍灣掟彎時將乘客拋出車外死亡的離奇意外後,李才急召員工商討對策,在兩至三個月內開了九次安全會議。當時兩個月內九巴發生三宗同類意外。

有與會前員工透露,頭數次開會時還以為李澤昌有意認真聽取同事意見,但同事提出多項改善車輛設計的建議後,李卻一口拒絕。該員工憶述李澤昌指,不要讓公司用太多錢,「佢話你叫班伙記小心啲咪得囉。」該前員工認為要保障行車安全,如機械本身設計完善,即使有人為失誤,也未必鑄成慘劇,但李卻認為只要依賴車長專業便可。

人事更替頻密 重組再重組

2016年中,安全部由原來的10人,削減至只剩一名車務安全員工。但一年後,九巴又新設立隸屬「培訓及服務質素部」的「車務安全部」,由一名襄理及一名安全督察負責。從此「安全及服務質量部」不再存在,九巴的刊物亦無再提及。

除了改組部門,九巴亦削減車務人手,四大車廠則由原本共有四名總經理、每人負責一廠,削減至由兩名車廠總經理共同管理,車廠事務最近改為由曾任高級警司的副車務總監彭樹雄接管。

有九巴現職前線員工表示,九巴內部架構經常改變,令人無所適從。《香港01》亦曾報道,九巴聘請多名退休警務人員任車務部、訓練部及意外調查組,但有工會代表質疑警務人員的專業與車務工作全然不同,質疑他們是否有足夠能力管理全港最大巴士車隊。

有前管理層指,九巴不斷裁員,令員工感到「今日唔知聽日事」,根本難以顧及需要長遠計劃的安全工作。

九巴回應指,「一直有部門負責安全管理事宜,安全及服務質量部的職能一直存在並進行」,而相關職能自2015年由副車務總監及車務總監管轄。九巴發言人舉例指,九巴近年改善「黑盒」設備、安裝駕駛提示器提醒車長保持安全行車速度,以及在下層車廂安設連續式扶手和扶手柱,「上述例子說明了九巴重視安全,不會因為資源或成本而影響安全運作。」

前管理層進諫 力陳管理不善

《香港01》早前報道,有共15名前任九巴管理層及現任員工向董事會提交「進諫書」,力陳九巴新班子下的管理問題。參與撰寫報告的前管理層接受《香港01》記者訪問時透露,有九巴董事表示收過不少有關公司管理的投訴,但由於投訴全為匿名,因不知真假而從未跟進。但眼見九巴安全不斷削弱,15人於是決定實名陳詞。上書措詞強烈,有前員工直言因「不願再在精神病院工作」、「不再容忍新管理層公然違反誠信的行為」而離職。

上書內容涵蓋設施管理、採購、安全、車務、保險、資訊科技、工程及交通各部門內的問題。其中包括原來九巴在2017年年中關閉運作逾30年的屯門車胎翻新工場,將每年逾3萬條車胎改為外判翻新。由於本港只有兩個廠房適合九巴所需,如外判加價,九巴將難以還價,面臨成本大幅增加的危機。

據《香港01》記者了解,「上書」至今兩個多星期,董事局並未與上書的前員工聯絡,而九巴發言人則表示上書的「指控失實」。

https://www.hk01.com/%E6%B8%AF%E ... F%E4%BA%BA%E7%A6%8D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67#
發表於 18-3-13 13:24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8-3-13 10:12
suddenly ng duck dim wasnt so bad after all:

https://youtu.be/pLNaGOvtI0Y

I watched her confirmation hearing, She is a joke.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1
66#
發表於 18-3-13 10:12 |只看該作者
suddenly ng duck dim wasnt so bad after all:

https://youtu.be/pLNaGOvtI0Y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65#
發表於 18-3-10 20:22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8-3-10 14:21
咁謀殺都係出手個有罪ga la,個司機會受到懲罰,相信法官會consider all factors.
the silence of the lamb ...

所以,不能說因為教師係前線,甚麼事也責任少。教師因怕進升機會受損而做一些傷害孩子的事,我認為他們的責任係最大。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1
64#
發表於 18-3-10 14:21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0 10:22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3-10 10:28 編輯

若父母經常row,對子女成長學業有一定影響,唔可以怪個 ...
咁謀殺都係出手個有罪ga la,個司機會受到懲罰,相信法官會consider all factors.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中 hannibal 問好多女主角clarice 小時經歷,雖然係off topic,但對parenting 有幫助,都mention一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1
63#
發表於 18-3-10 14: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18-3-10 18:48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0 10:08
唔出得街,無從討論,也不能用唔出得街的事增強說服力。

有時有人同我講有個秘密,我通常都會話唔好講比我知,知道又唔講得出去其實好辛苦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6
62#
發表於 18-3-10 10:46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0 10:08
唔出得街,無從討論,也不能用唔出得街的事增強說服力。

所以做鹹魚!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61#
發表於 18-3-10 10:22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8-3-10 09:07
但你的言論好多時令人覺得前線的責任最大(cause of problem),就巴士這問題,我從未見過一個有笑容的司機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3-10 10:28 編輯

若父母經常row,對子女成長學業有一定影響,唔可以怪個細路

Xxxx

我話齋,要看甚麽事,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孩子變得孤僻,yes,不能怪孩子。

如果孩子大個後,走去家暴打人,咁就唔可以拿父母吵架為理由脫罪。卻可以在入罪後用年少時父母多吵架來求情減刑。

新年前巴士事件中,一定係司機責任最大。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60#
發表於 18-3-10 10:0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3-10 10:02
可能我了解实情比你多,但有d 唔可以出街

做鹹鱼,冇小学雞咁破坏性!

唔出得街,無從討論,也不能用唔出得街的事增強說服力。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9#
發表於 18-3-10 10:06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3-10 09:58
你有時間你翻睇自己所寫的內容,特別有關老師,你一直都是一竹竿打翻一船人。

Mr Beast 用有关九巴高层的 ...

我明確寫過,憎恨無良老師,無良醫生,無良教育局官員,無良管理層。咁點會一竹篙打一船人?

如果成日發現無良老師事件,比我成日講,咁唔係我的問題,係老師的問題。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6
58#
發表於 18-3-10 10:0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4 17:11
學識見識如你,也是咸魚,香港前途堪憂。唔係嘈下教育局,政府有用。

可能我了解实情比你多,但有d 唔可以出街

做鹹鱼,冇小学雞咁破坏性!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7#
發表於 18-3-10 10:00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8-3-10 09:07
但你的言論好多時令人覺得前線的責任最大(cause of problem),就巴士這問題,我從未見過一個有笑容的司機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3-10 10:02 編輯

前線人員係未責任最大,要看情況,看事件。不能一概而論。

巴士司機危駕
地產經紀打架
老師性騷擾學生

這些例子一定係前線責任最大,可能要坐花廳。

至於「前線教師為自己進升前境(佢地自己單方面以為),而選擇做一些誤人子弟的事」,我覺得近乎前面的例子。公開大摇大擺講,衰多兩錢,因為連羞耻之心也沒有。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6
56#
發表於 18-3-10 09:58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0 08:49
你應該唔明我帶出巴士司機,地產經紀的意思。我唔係講管理層無責任,我係話某D事,前線有責任。
...

你有時間你翻睇自己所寫的內容,特別有關老師,你一直都是一竹竿打翻一船人。

Mr Beast 用有关九巴高层的报道,你又話不是这个意思!

你就算个脑知道罪奎祸首是高层,你写出嚟都是老师乜,老师物,用 content analysis 鬧老师及其他技分者比例 8:2,甚至9:1!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1
55#
發表於 18-3-10 09:07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0 08:49
你應該唔明我帶出巴士司機,地產經紀的意思。我唔係講管理層無責任,我係話某D事,前線有責任。
...
但你的言論好多時令人覺得前線的責任最大(cause of problem),就巴士這問題,我從未見過一個有笑容的司機,這一定是公司culture 和管理層的責任,若父母經常row,對子女成長學業有一定影響,唔可以怪個細路,當然我唔係話個司機完全冇責任。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4#
發表於 18-3-10 08:49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8-3-10 07:47
凡事不能太表面:

前資深員工上書管理層 斥李澤昌上任300人離職:

你應該唔明我帶出巴士司機,地產經紀的意思。我唔係講管理層無責任,我係話某D事,前線有責任。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1
53#
發表於 18-3-10 07:47 |只看該作者
凡事不能太表面:

前資深員工上書管理層 斥李澤昌上任300人離職:

根據《香港01》獲得的員工報告書,多位已經離職的九巴中高層資深員工,把管理亂象的矛頭直指2015年九巴董事總經理李澤昌。報告引述人力資源部可靠資料,有約300人被解僱或被迫離職,牽涉的部門包括安全及服務質量部、商務及資產管理部、會計及財務部、策劃及發展部、資訊科技部等14個部門。

報告指李澤昌用人唯親,在九巴推行鷹派管治,但認為李加入九巴前,只有管理小型部門的經驗,難以駕馭九巴超過13,000名主要在前線的藍領員工。

報告形容新管理層的管理方式是「殺雞取卵」,摧毀九巴最寶貴的資產——有管理經驗的員工,現時只着重盈利和股東利益,甚為短視。

一名助理經理級的前員工,在報告中刊出2013年九巴80周年活動時,一張高層的合照,當中包括時任九巴董事經理何達文、副董事總經理歐陽杞浚、九巴車務總監霍彩福、商務總監雷兆光、運輸發展總監施偉廉(Mark Savelli)、企業事務總監陳碧君和財務及行政總監何世基。但在李澤昌接任董事總經理後,合照中的高層相繼離職,現時只有財務總監何世基留任。

《香港01》記者翻查資料,證實上述多位高層已相繼離開九巴。當中企業事務總監陳碧君曾任職《南華早報》,是《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的妻子,多次在傳媒前交代九巴事務,她2015年9月離開九巴。

I didn't want to work in 精神病院 anymore.
九巴前高級主任

政策朝令夕改 前線後勤變敵對

有一名前高級主任在報告中直指,離職因為不想再在「精神病院」工作,形容管理層連番政策出錯,朝令夕改。

包括2017年11月九巴突然回收巴士上的塑膠路線牌,令部分電子路線牌無法運作的巴士,要用A4紙手寫路線。乘客投訴夜間看不到路線牌後,政策又無疾而終。

另一個管理混亂的例子,是多個部門在兩年間,在總部和荔枝角車廠來回搬遷多次。該名前員工形容政策混亂令同事疲於奔命,令前線和後勤同事產生敵對情緒。

九巴未有回應上述報告,僅指一直根據勞工法例及既定程序處理僱員升遷、調職及離任事宜。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