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有真相。 以下是政府統計處在 2017 年 7 月 4 日,發表的 2016 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 
請看 25-34 歲年齡層的大學生︰接近七成的人,每月收入在 30,000 元以下。 再看 45-54 歲及 55-64 歲的年齡層(不好意思……我也包括在內),接近有四成人每月收入在 60,000 元以上。難怪他們聽到大學畢業捱十年,多數人只能賺到兩三萬,就覺得匪夷所思,難以置信,覺得肯定講大話。 對於持有大學學位的人,在不同年齡層的每月收入中位數︰ 
真相終於解開了。 中年人跟年輕人,原來真是生活在兩個不同的時空。 這就是中年人與年輕人矛盾的原因︰一群收入中位數在 45,000 及 49,000 元的人,當然不會相信大學畢業數年至十多年的 25-34 歲年輕人,有一半人的每月收入竟然低於 21,250 元。 ﹡﹡﹡ ﹡﹡﹡ ﹡﹡﹡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重點︰就是這些老海鮮在年輕的時候,往上游的機會較今天來得多。 在香港回歸前的十年,一批六十後可以爬得較快的原因,是因為香港整體薪金大幅上升,升到嚇死你﹗在 1986 年的時候,每月收入中位數為 2,573 元,到 1996 年增至 9,500 元,整體增幅為 269% ,所有人的薪金都以倍數上升﹗ 當年公司很多中高層的人,他們都沒有大學資格,加上大量的移民,具有大學學位的年輕一代,我們很容易就被推上去,替代他們的位置。 但今天年輕人的上級,絕大部份都有較高學歷,又不會突然移民消失……年輕人要升上他們的位置,要得到較高的薪金,真是談何容易? 這是在香港持有大學學位的人,過去 20 年的平均收入變化︰ 
在香港持有大學學位的人,在 1986 年到 1996 年的平均工資,十年內升了三倍;但在 1996 年到 2006 年的十年就沒有上升,從 2006 年到 2016 年的,升幅也只有三成。當然更悲哀的事實,就是這三成是平均升幅,大部份都落進中年人的口袋,而不是畢業數年的年輕人。 中年人通常都會說︰阿叔當年畢業後都係要捱,捱吓捱吓就會儲夠錢買樓;俾多啲獅子山精神啦,後生仔﹗究竟這些人在年輕時是怎樣的?我翻查了二十年前的 1996 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以下是當年持有大學學位的收入分佈︰ 
到了 2016 年,持有大學學位年輕人的收入分佈︰ 
由於物價在這二十年上升了很多,所以當年年輕人的環境,比今天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