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6-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36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9-9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4
- 主題
- 9
- 精華
- 0
- 積分
- 639
- UID
- 1652488

|
我成日討論時都發現大家對小朋友教育失焦,因為大家對小朋友需要培養的元素有分岐,所以我作以下比喻,讓大家能理解我的看法。 假如人生和籃球比賽相似,你要成功需要好多元素:包括學習能力、性格、態度、創意、抗逆能力、膽量、衡量風險、人際關係、親和力。。。等等;而打籃球比賽亦需要很多不同的能力:體能、攔截、射球、突破、防守、意志。。。等等。 簡單而言,小朋友教育應當很全面,不只側重一兩方面,讀書唔係大晒,有很多元素對其人生更重要,例如性格和態度。 DSE作為一個評核幾萬人基礎能力的機制,佢評核既都係政府認為最基本既野,例如語文能力、分析組織能力和掌握基礎知識能力,而呢D野要盡量客觀公平,所以一D更高層次而且更重要既野佢唔會考到,例如解難能力、抗逆能力、創意。。。等,因為呢D野有主觀成份,好難量度。 如果人生比喻為籃球比賽,咁DSE也可比喻為三分球比賽。 你要玩贏呢個遊戲其實只要練好三分球就得(即係語文能力、分析組織能力、掌握知識能力),其它野唔係唔重要,果D野對人生好重要,但對贏呢個遊戲唔重要。 等於一個籃球員佢平時緊係乜都要練,但如果佢知道黎緊要參加一個好重要的三分球比賽,佢事前一定要先搞掂練射三分球呢樣基本野先啦,行有餘力,咪繼續練其它野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