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公帑助基層子女遊學 合理嗎?(沈帥青) ...
查看: 6464|回覆: 66
go

公帑助基層子女遊學 合理嗎?(沈帥青)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53
1#
發表於 13-8-7 08:5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db826e23-0faa-499e-b938-2f9fab675f07-671744?ref=ak8fs





近年遊學團大為風行,被視為可讓學生增廣見聞,累積生活體驗。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學生參加遊學團,遊玩之餘也開心學習,但背後是父母付帳。昨日有團體指,部分綜援家庭節衣縮食或借貸讓子女參加遊學團,促擴闊關愛基金有關資助。扶助弱勢是社會共同責任,但遊學團應否由公帑埋單?這要求合理嗎?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在今年5至7月,訪問205個綜援家庭,調查結果指逾半綜援家庭子女過去3年內沒有外遊,有外遊家庭中大部分回鄉探親,近20%參加學校舉辦的遊學團,部分家長節衣縮食或向親友借錢,才能夠讓子女參加遊學團。

該聯盟建議港府擴闊關愛基金境外學習活動的資助範圍,又要求每年向學童提供不少於2,000元的課外發展津貼。

其所持的理由,總括而言,就是令綜援家庭的子女,亦可透過外遊學習擴闊視野,以及有全人發展。

「人有我有」 是否扶貧共識?

近年遊學團大為風行,被視為可讓學生增廣見聞,對學習及生活體驗有良好影響云云。不少中產或經濟富裕的父母,每年暑假也會為子女張羅安排報團,但政府應否為經濟能力未能應付團費、又想子女有外遊學習機會的基層或綜援家庭,再額外幫忙呢?

這情況令人聯想起,今年曾有基層團體為要求港府保障低收入人士,其中一名住板間房小六女生指自己開始學彈琴,希望再學中國舞,但學費逾千,冀政府津貼。此事當時亦掀起爭議,家境富裕的孩子參加多項課外活動,基層小朋友因家貧卻未能多參加,但「人有我有」是否社會對扶貧的共識?正如遊學團是否學童的必需品?當基層家庭付不起錢時,是否應由公帑資助?

關愛基金2011年已宣布預算用1.6億元,資助每名基層中小學生3,000元參加遊學團,為期三年,至明年6月為止。基層固然拍掌,當時亦有批評指遊學團是奢侈品,並諷刺是「溺愛基金」。如今再有基層團體要求擴闊資助範圍,社會公眾是否接受?

中產族報團 也要「諗過度過」

事實上,中產家庭的子女參加遊學團,父母要自掏腰包,他們也要衡量本身的經濟能力。

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張勇邦指,該校有不少中產家庭的學生,兩年前曾想開辦往英國的遊學團,因報名人數少未能成團,他說:「中產都要諗過度過。」

換一個說法,遊學團本來就不是人人應付得來,考慮經濟認為不合適,要量力而為,若基層認為自己經濟負擔不來,是否有必要與付得起的家庭看齊呢?

或者,再問一個問題:是否缺了遊學經驗就會令基層學生「蝕底」?究竟遊學團經驗會否對學生的競爭力造成很大差異?

遊學十多天 學生獲益成疑

遊學團對學生的學習成效有多大,一直有爭論。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梁兆棠認同,遊學團可為學生增加歷練、學會照顧自己、刺激對學習語文的興趣等。誠然,有更多體驗總是好事,但另一邊廂,亦有人質疑,學生「遊學」十多天,對外語及獨立能力可起多大明顯效益?

近年遊學團的對象愈來愈細,從針對10多歲的中學生至小學生,甚至幼稚園學生也興起遊學團,年紀小小,即使有機會接觸異地文化,又可領略多少?

如今遊學團主題五花八門,包括不少遊玩項目如去英國睇曼聯主場、韓國東大門購物等,亦有逾5萬元的牛津劍橋遊學團,行程之一是參觀當地的士高,一方面說讓學生多體驗不同事物,但是否「遊」多於「學」?張勇邦指,未聽過有遊學經驗會有助升中。

有出身基層的優等生也大唱反調,一名中五會考獲5A的女生,兩年前獲贊助參加北京遊學團,才首次坐飛機,她直指吸收知識渠道多,遊學非必需,寧願關愛基金的3,000元遊學資助她修讀語言課程。

有家長在網上分享,不會對遊學團提升子女成績有很大期望,只是抱「不想輸在起跑綫」想法,若能力許可便不妨讓孩子多點體驗。

美國哲學家、已故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Nozick曾指,社會利益的極大化,是要尋求平等的機會,而非平等的結果。

我們不忍心看見有些孩子因出生貧窮,就被困在永不能翻身的世代貧窮循環,但他們需要的扶助,是一個可改變貧窮命運的機會,授之以漁,而不是事事要向富裕家庭的生活水平「看齊」。

有聲音要求社會及政府對貧窮家庭孩子有更多關注,無可厚非,但資源有限,不可能滿足所有心願。扶貧的理念,是解決生活基本所需以及平等教育機會,遊學團是否必需?人有我有,是否就是平等?資助外遊或其他課外活動是否幫得太多?




按圖放大


   0    0    0    0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超級版主 醒目開學勳章


12103
67#
發表於 13-8-8 23:59 |只看該作者
版主示:

此主題太多爭論,現關閉此主題!
大家請到"親子王國"的"時事擂台"再作討論!
謝謝!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728&page=1
唵嘛呢叭咪吽
ॐ मणि पद्मे हूँ
ༀ་མ་ཎི་པད་མེ་ཧཱུྃ

Rank: 5Rank: 5


4982
66#
發表於 13-8-8 22:45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erinac+發表於+13-8-8+20:57+紅米、

原帖由 redkoni 於 13-08-08 發表
咁咪係囉,百樣人咪都是人,咁多人如何界定真正的社會主流,既得利益者?受惠者?受害者?...或者發聲有人 ...
豈敢!你千奇唔好咁抬舉我呀! 我只係凡夫俗子,係ek 吹下水、好似憤青咁對一啲社會議題發洩下愚見咋!

自知墨水唔夠,用手寫板寫都慢到死,碰到一啲喜歡玩文字遊戲的人,真係



Rank: 8Rank: 8


15529
65#
發表於 13-8-8 22:00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3-8-8 20:57
紅米、白米、糙米....等都是米,光是香港都已有700多萬人,那又何止幾百樣人呢!



  ...
咁咪係囉,百樣人咪都是人,咁多人如何界定真正的社會主流,既得利益者?受惠者?受害者?...或者發聲有人聽的?發聲無人聽的?沉寂的?明哲保身的?被人忽略的?...定係公投?,我真係唔識分,你識請指教我。講真,你如果能夠真正代表社會主流睇法,排除我之前的說法,確是社會之福,我會更開心,我吹吓水啫,如有得罪,請多多包涵!

1   2   3   6  8

Rank: 5Rank: 5


4982
64#
發表於 13-8-8 20:5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erinac+發表於+13-8-8+18:21+一樣米

原帖由 redkoni 於 13-08-08 發表
我真是攪不清楚現在那些人才算是社會主流,但現在的米確比以前有更多遲擇,有紅米、糙米、黑米、紫米等,係 ...
紅米、白米、糙米....等都是米,光是香港都已有700多萬人,那又何止幾百樣人呢!



Rank: 8Rank: 8


15529
63#
發表於 13-8-8 20:28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3-8-8 18:21
一樣米養百樣人, 你所指那一類人 "我諗未必,綜援家庭佢地使嘅每蚊銀早巳被標籤為有公帑補貼,就算在其他方面節衣縮食,外人是不會知道和明白,只要佢地有人用錢在被認為是非必需品之上,無人知還可以,有人知一樣嘈,現在更要用公帑加碼," 是不是代表社會主流睇法呀?
我真是攪不清楚現在那些人才算是社會主流,但現在的米確比以前有更多遲擇,有紅米、糙米、黑米、紫米等,係咪代表可以養多幾百樣人呀?
1   2   3   6  8

Rank: 4


804
62#
發表於 13-8-8 18:57 |只看該作者

回覆:公帑助基層子女遊學 合理嗎?(沈帥青)

綜援的申請資格和關愛基金的好像是不同吧




323
61#
發表於 13-8-8 18:3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23
60#
發表於 13-8-8 18:2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982
59#
發表於 13-8-8 18:21 |只看該作者
redkoni 發表於 13-8-8 18:06
我諗未必,綜援家庭佢地使嘅每蚊銀早巳被標籤為有公帑補貼,就算在其他方面節衣縮食,外人是不會知道和明白 ...

一樣米養百樣人, 你所指那一類人 "我諗未必,綜援家庭佢地使嘅每蚊銀早巳被標籤為有公帑補貼,就算在其他方面節衣縮食,外人是不會知道和明白,只要佢地有人用錢在被認為是非必需品之上,無人知還可以,有人知一樣嘈,現在更要用公帑加碼," 是不是代表社會主流睇法呀?

Rank: 8Rank: 8


15529
58#
發表於 13-8-8 18:12 |只看該作者
lokfail 發表於 13-8-8 18:09
遇著不理性的人也無辦法啦!
遇著自創理性的人更無辦法!
1   2   3   6  8


323
57#
發表於 13-8-8 18:0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5529
56#
發表於 13-8-8 18:06 |只看該作者
lokfail 發表於 13-8-8 17:38
綜援金額之計算,經已是頗緊慎,原則上只勉強夠基本生活開支(不計有秘密收入來源),若有綜援人士選擇用綜援的錢用在飲咖啡食煙飲酒買零食買飛睇戲等非必需品上,而在其他方面節衣縮食,政府是很難亦不適宜管得這麼仔細,這只會浪費行政費。只要政府定了綜援上限,不會再追加補貼,那就話之拿綜援的人怎樣處理綜援金好了。

所以,若有些拿綜援的家庭自己運用綜援的錢 給子女參加遊學團,其他人的反應不會也不應那麼激烈。但若要用公帑額外補貼「非必要」的遊學活動,那情況就不同,在香港目前社會狀況及經濟下,是否應用公帑資助遊學活動仍然存在很大爭議性。
我諗未必,綜援家庭佢地使嘅每蚊銀早巳被標籤為有公帑補貼,就算在其他方面節衣縮食,外人是不會知道和明白,只要佢地有人用錢在被認為是非必需品之上,無人知還可以,有人知一樣嘈,現在更要用公帑加碼,所以更嘈。哈哈
1   2   3   6  8


323
55#
發表於 13-8-8 17:3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5529
54#
發表於 13-8-8 15:57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8-8 15:16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我樂觀或悲觀些,有得捱唔好怨!
有得捱都要捱得有目標,有目標唔會怨。現時的社會,多數的人會聚焦在攞綜援人士有幾好,但是否個個都有頭髮想做癩痢?而且亦有少數低收入家庭寕願捱也不攞綜援,又捱又唔怨,覺得自食其力,心安理得,這些捱而無怨的人社會便索性當佢地透明,咁我悲觀好定樂觀好。

剛剛我個蠢腦閃一閃,忽然奇想既然遊學並非必需品是可以理解,不如領綜援人士實報實銷,買米交租等要開單才攞政府錢,飲咖啡食煙飲酒買零食買飛睇戲等非必需品全部無得claim,但又額外加番$3000所謂零用錢俾佢地,咁樣或者可以照顧到社會不同人的感受吧...好嗎?
1   2   3   6  8

Rank: 9Rank: 9Rank: 9


22515
53#
發表於 13-8-8 15:40 |只看該作者
Tommy 發表於 13-8-8 01:51
您只要去 Google 打「民建聯關愛基金」,就可以找到很多相關的資料。For example:
多謝你的資料!

我從未投過票俾民建聯,投票亦從來唔信成功爭取咩咩,政黨此類行動有否拉票作用,關愛基金會否被政客利用,討論下去是選民質素問題
關愛基金的運作、監管及組成是否有問題?我不是太悲觀,五十億交立法會審批,都會有懷疑是否用得其所。明白你的意思,再謝謝分享!

原則:幫助有需要的人





點評

serinac  原則:幫助有需要的人. Agree.  發表於 13-8-8 15:56

Rank: 4


804
52#
發表於 13-8-8 15:25 |只看該作者

引用:讀書求知明理,千古皆然。+現讀書有人以學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3-08-08 發表
讀書求知明理,千古皆然。 現讀書有人以學好語文為基本,本末倒置,也無不可,但本末不顧,能而不解,至為 ...
當權者繼續無視貧富懸殊之象,繼續粉飾太平,裝模作樣。要知道,貧弱者佔本地人口的大多數,將來只會越來越多,又有說中慘會向下游,不無道理。當權者有否想到,一個“全面”和“實際”的民生褔利或扶助脫貧政策,對社會的穩定和諧性,是多麽重要,如這班貧弱者三餐不繼,住不安穩,必定積怨成怒,引起社會混亂衝突。



Rank: 5Rank: 5


2301
51#
發表於 13-8-8 15:1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囝囝爸 的帖子

贈汝:

仗義每多屠狗輩,敢言獨是扛棺人。

...........................................................

點評

囝囝爸  多謝指教贈言!  仲有一句:仗義每多屠狗輩,百無一用是書生。  發表於 13-8-8 15:35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03
50#
發表於 13-8-8 15:16 |只看該作者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我樂觀或悲觀些,有得捱唔好怨!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18
49#
發表於 13-8-8 14:59 |只看該作者
讀書求知明理,千古皆然。 現讀書有人以學好語文為基本,本末倒置,也無不可,但本末不顧,能而不解,至為禍害。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有說前特首官啇勾結,政策傾斜,地產霸權,當有不少同道人。 香港堅尼系數世界名列前茅,持分者愛富仇貧者眾,並非無因。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