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日逾萬跨境童湧港求學八成教師指難教
查看: 6107|回覆: 57
go

日逾萬跨境童湧港求學八成教師指難教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119
1#
發表於 13-1-5 21:3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Yukyuk 於 13-1-24 14:29 編輯

我知道有部分跨境學童是在深圳居住,雙親在港工作,孩子依靠同住的目不識丁的祖父母照顧,他們每天要坐來回最少四小時(平均四個半小時) 的車程往返,身心疲憊。

我最擔心的是二十年後,香港的醫療系統會崩潰!  
另外,這類孩子都很可憐,但他們的父母想法是在港接受教育就已經一定好過內地。

各位爸媽,由現在開始要學會好保健身體。



【大紀元2012年0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樂欣慧綜合報導)在香港深圳之間的多個跨境口岸,逾萬名跨境學童每日往返香港讀書,不但苦了學生也苦了教師。有團體調查顯示,近八成教師指跨境童難教,近七成教師指與家長難以溝通。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今年7月訪問305名在北區、元朗、大埔、屯門任職的幼稚園及中、小學教師,發現79%教師均表示,教授跨境學童有困難,主因是語言障礙,有的不會廣東話,而普遍學童英語程度過低,部份學齡前兒童連26個字母也未學懂;27%的教師認為學生自理能力弱,如隨處便溺等,教師須費神照顧。

此外,69%的教師還表示,家長不便來港及中港語言差異,令家校出現溝通困難,增加教師壓力。羅湖區跨境學童服務中心主任王艷冰指,三成七教師自感普通話不太流利,較少與家長接觸。另有內地家長不理教師勸喻,讓女兒在裙內穿上睡褲、絲襪,將毛巾放在衣領後等,教師須加以指正。家長常因為證件問題不能及時來港,致使一旦學生出現問題教師未能聯絡家長。

目前處理的跨境學童服務逾三分之一屬“雙非”,服務社總監張玉清表示,政府暫緩一簽多行,雙非家長只可持七日簽證留港,一旦子女發生事故,校方難以聯絡。有受訪教師亦指,個別家長不肯承擔教導子女責任,張玉清舉例說,有年輕家長將子女交託老一輩照顧後,出外玩樂搓麻將,忽略子女。

調查還發現,83%教師認為政府應增撥資源支援跨境學童較多的學校。張玉清建議政府於跨境學生較多的中小學,增聘一名駐校跨境的社工,專責處理跨境學童問題,如進行家訪及輔導工作;另建立幼稚園社工系統。她坦言,聘請新社工涉及離境、交通及保險費等問題,由於需要跨境,很少社工願意加入。她又建議,政府撥款資助非政府機構,設立跨境學童家庭支援中心、語文培訓班等。

跨境童語言障礙 英,粵均有問題

今年飆升三成跨境童的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陳紹鴻表示,由於部份跨境學生以往沒有學過英文,入學時英文較弱,校方會在開學時舉辦“前測”,分辨小一學生的英文能力,並將6班小一分成大班和小班各3個,每班能力稍遜的8至10名學生歸入小班,讓教師較專注保底,“例如教師發覺學生詞彙方面較弱,就會重點教詞彙,甚至必要時教淺少少、教慢少少”,直至下次考試後,再按照學生的英文成績重新分班。

此外,由於部份學生居於內地,較少接觸廣東話,陳紹鴻稱會安排除了學術知識,跨境學童每天往返港深兩地,或遇到不少實際問題,陳說學校會專門教導小一生危機處理知識,包括認識各種過境通道、迷路和遺失證件的求助方法等。

團體建議,政府於跨境學生較多的中小學增設駐校跨境社工、建立幼稚園社工系統等,專責處理跨境學童問題,減輕教師壓力。



   1    0    0    0

Rank: 5Rank: 5


2304
58#
發表於 13-1-28 22:3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Annie123+於+13-01-26+發表加

原帖由 serinac 於 13-01-26 發表
至於有多少好處及怎樣拿, 我不得而知也没興趣研究。

但有點你提到的「父母不在當地居住,他們的子女是不 ...
問題是在加拿大declare non residence,即父或母是canadian,如果只是小朋友是canadian,加拿大政府斷估無可能要non canadian的父母交canadian tax掛,現在雙非就係呢個情況,另外,大陸同香港有double tax agreement,佢地在大陸交的稅可以deduct,再加上佢地人工低,交物鬼!理論上看來了參考,但實質上沒有太大阻嚇力。




221
57#
發表於 13-1-27 01:3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21
56#
發表於 13-1-26 23: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21
55#
發表於 13-1-26 19: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119
54#
發表於 13-1-26 18:1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ukyuk 於 13-1-26 18:24 編輯
invincible531 發表於 13-1-26 11:51
任何形式的雙非父母,不論是到港生孩子的或是到海外生孩子的(例如英、美、加、澳....),若不是從正途,例 ...

內地開始打貪,很多內地貪官借其親屬利用地下錢荘帶錢來香港辦投資移民,豈有此理!
幫助大陸人來香港移民的中介人公司最清楚。

至於這類人用貪回來的錢移居外國更是罪加一等。

人在做,天在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932
53#
發表於 13-1-26 17:24 |只看該作者
FattyDaddy 發表於 13-1-26 16:43
Again there is a difference, and you mentioned it as well, the numbers.

雙非 had been happening for ...

Only when they become a THREAT......

Rank: 6Rank: 6


9575
52#
發表於 13-1-26 16:43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3-1-26 09:49
分別是香港人(不擁有外國籍)較少到國外生小孩..
Again there is a difference, and you mentioned it as well, the numbers.

雙非 had been happening for many years, even before the days of 自由行, no one was complaining about them when they numbered only a few hundreds a year, in fact most people were supportive of these 雙非 children then, it was only when their numbers grew to tens of thousands, matching and even overtaking the number of local births that people started to frown.

Canada is a generous country, but if Hongkongers (or any other foreigner for that matter) start to abuse their generosity and flock there on tourist visas to give birth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babies, for sure Canadians will change their legislation to prevent that from happening.

Rank: 5Rank: 5


4982
51#
發表於 13-1-26 16:20 |只看該作者

引用:加拿大給小朋友的錢,好像是叫+child"s+all

原帖由 Annie123 於 13-01-26 發表
加拿大給小朋友的錢,好像是叫 child"s allowance,奶粉錢/金是華人的說法,其實數目不算多,而實際上,現 ...
至於有多少好處及怎樣拿, 我不得而知也没興趣研究。

但有點你提到的「父母不在當地居住,他們的子女是不能享受當地中小學免費教育」,這點如是真的,實值得政府官員借鏡和研究,堵塞法律漏洞,減少雙非父母來港生子的诱因。



Rank: 5Rank: 5


4982
50#
發表於 13-1-26 16:09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囝囝爸+發表於+13-1-26+11:57+人間有

原帖由 invincible531 於 13-01-26 發表
同意!應被遣責的是那些父母,不是孩子。
Agreed.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932
49#
發表於 13-1-26 13:59 |只看該作者
How come no one is helping this parent?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 ... &extra=page%3D1




12651
48#
發表於 13-1-26 13: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47#
發表於 13-1-26 13:1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367
46#
發表於 13-1-26 12:5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45#
發表於 13-1-26 12:5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21
44#
發表於 13-1-26 12:1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18
43#
發表於 13-1-26 11:57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1-24 11:38
雙非童留港讀書,是香港的法律給予他們的權利。我們可以上街爭取改變法例,但我們要尊重法律。我們亦不可虧待兒童,幼子無辜,好好教導他們為香港貢獻。他們要四小時上學,十分可憐。

人間有情,今次我一百個支持!


221
42#
發表於 13-1-26 11:5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6635
41#
發表於 13-1-26 10:1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3-1-26 10:13 編輯
serinac 發表於 13-1-26 09:49
有點我需補充的是,我的朋友他們都不是加拿大人或國籍,在加拿大人的角度看,他們的小孩將享受到當地福利, ...

事情除了道理外, 還有真理,事實, 觀點與角度.

五十步笑一百步,是否帶有歧視眼光,
這是 觀點與角度吧了!

前文, 曾提語文中, 有: 夏虫不能語冰......冰封三日非一日之寒

在討論區, 找一些有意義的分享是快樂事.
至於, 道理和真理, 不要深究
那觀點與角度, 是可調適的.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5Rank: 5


4982
40#
發表於 13-1-26 09:49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erinac+發表於+13-1-25+19:49+我有

原帖由 FattyDaddy 於 13-01-26 發表
There is a difference, your friends did not go to Canada as tourists and gave birth there, they appl ...
有點我需補充的是,我的朋友他們都不是加拿大人或國籍,在加拿大人的角度看,他們的小孩將享受到當地福利,十八年後也可申請退休的父母移民,享受當地醫療福利, 性質和香港目前的雙非一樣,分別是香港人(不擁有外國籍)較少到國外生小孩(因距離太遠,難以照顧小孩讀書)及普遍比雙非有經濟能力。

很多時我們在批評别人時,同時應反思自己是否五十步笑一百步,是否帶有歧視眼光。正如有人說你没交税,便没權利做XXX.......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