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轉載: 讓英皇書院負起縮班責任
樓主: dolala
go

轉載: 讓英皇書院負起縮班責任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355
52#
發表於 11-1-10 11:3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anhart 於 11-1-10 07:49 發表
仔女讀名校是父母炫耀的工具,唉!


今年,我家的小朋友一個要報小學, 一個要找幼稚園 K1 的學位。

我傾向 judy 所說的, 考到名校,家人一定開心到不得了,特別是 grandparents, 孫子/孫女是他/她們的驕傲, 這種透過孫子/孫女輩的 showoff, 很可愛。

我自己反而認為教育是由家庭 + 學校兩部分組成的。 每個家長除了提供孩子的衣食住行, 更重要的是要幫小朋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  學校方面,要幫小朋友找一間適合的學校。

早前,網友 twokidsmum 分享她的兒子升小學時, 只能入到一家后備學校。 但這家學校的老師卻啟發了她兒子的學習熱誠, 令小朋友可以充分發揮。 她的小朋友真幸運。

自從有了小朋友,真是‘逼住’要看更多的書,剛出生,要看護理的書,大一點兒,要看教育的書,到認字了,更加要和小朋友一起看書, 真的像自己再從新開始學習生涯一樣。

有人將入到名校 + 有錢家境和小朋友的品格對立起來,可能有的家長沒有做好家庭教育的方面,但也不可以以偏概全。

特別聲明,我是窮苦出身,15歲起要自己交學費。

[ 本帖最後由 Sumyeema1 於 11-1-10 17:15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0850
51#
發表於 11-1-10 10:0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anhart 於 11-1-10 07:49 發表
仔女讀名校是父母炫耀的工具,唉!

仔女讀名校可以但不一定是父母炫耀的工具。
仔女讀名校, 父母炫耀, 惹來妒忌.
仔女讀名校, 父母謙虛, 惹來羡慕(也有人妒忌).

.


416
50#
發表於 11-1-10 07: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4
49#
發表於 11-1-10 00:3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59
48#
發表於 11-1-8 17:1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w 於 11-1-8 16:55 發表
英皇聯繫小學:
般咸道官立小學
香港南區官立小學
香島道官立小學
南區佔聯繫名額大約(2/3)

BPS聯繫小學:
般咸道官立小學
香港南區官立小學
香島道官立小學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上午)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下午)
南區佔聯繫名 ...


哎,阿牛,我都話淨係計港島南,關中西區灣仔乜事?

Rank: 7Rank: 7Rank: 7


10850
47#
發表於 11-1-8 16:55 |只看該作者
英皇聯繫小學:
般咸道官立小學
香港南區官立小學
香島道官立小學
南區佔聯繫名額大約(2/3)

BPS聯繫小學:
般咸道官立小學
香港南區官立小學
香島道官立小學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上午)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下午)
南區佔聯繫名額大約(1/3)


359
46#
發表於 11-1-8 16:3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w 於 11-1-8 16:32 發表

應該不是.


我指是港島南。只有南官與香島道兩間官小。南官每年入英皇超過廿名,BPS亦有十個左右。香島道一個起、兩個止。見微知著:2009年7月六年级人數66人,一年級37人,見2009-2010學校報告。之後小一只有一班。

[ 本帖最後由 uncleedward 於 11-1-8 17:04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0850
45#
發表於 11-1-8 16:3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uncleedward 於 11-1-7 20:08 發表
Q2: ...。英皇及BPS所有聯系名額,幾乎全由南官壟斷。

應該不是.

Rank: 8Rank: 8


19514
44#
發表於 11-1-8 09:14 |只看該作者
Band 3 學校不一定不受歡迎。當中也有高增值學校。

「星之子」陳易希所讀的學校就是主要收 Band 3 學生的學校,但也是高增值學校。

我認為讓辦得不好的學校收不足學生,實行小班教學,甚至當沒學生時關門也沒問題。但不應叫做得好的學校收少些學生。

教育局也應增加各學校的透明度,要求所有學校把學校報告放上網,讓家長有適當和充足的學校表現資訊和數據。

Rank: 4


595
43#
發表於 11-1-8 02:0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8# judy 的帖子

請你不要扭曲我的話, 我只是說社會一定有階級. 30是沒意思的, 30/100 or 30/40 是完全不同.

"学校說:唔得,冇人選我,我點揾食哎!!!,你話死唔死。" --- 這鈡不知廉恥的人, 我從沒認同過!!!!!!!

'死魚檔' 最後一定変band3魚擋, 冇人揀, 但由於魚供應不足, 把魚放到band2魚擋賣, 還不讓你揀, 只可抽給你. 相信大方的你一定會接受. 因為band 3変 band2, 名字好聽了, 回家跟家人說:  不管抽到的是好魚或是死魚, 畢竟他跟band2好魚一起相處過. 而且可跟朋友說我今天不窮,  因我在band2魚擋付錢的, 還大聲說"人望高處"ma.

還有, band3学校 & band3學生 不應恥於band3之名, 本來band3 是指 "成績or學習能力稍遜" 不是 "操行稍遜", 只是被部份 "濫竽充數"又無心教學的人, 成績不夠, 入不了大學就望住"份糧"入師範的"人望高處貪心人" 累死 !!! 何謂真高, 何謂假高!

[ 本帖最後由 mamimummy 於 11-1-8 02:28 編輯 ]


359
42#
發表於 11-1-7 21:1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olala 於 11-1-7 09:10 發表
好多人入左名校後水土不服,黯然收場,居然仲有人打死都唔信。仲要搬死魚論來擾亂視聽。


Dear dolala

重有樣,我哋可以提議政府效法煙仔警告字句,係所有英中門口豎個牌仔:入此門者,提防水土不服。

但係,喺啲所謂三級學校門口,豎個乜嘢牌呢?你話「三級的我,給三級的你」夠唔夠吸引力呢?

其實問題核心,始終在於點處理多出來的教師。三級變兩級,香港向普及教育方向走多一步已矣,你可以不同意,但無必要顧左右而言他。


359
41#
發表於 11-1-7 20:3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olala 於 11-1-7 09:10 發表
好多人入左名校後水土不服,黯然收場,居然仲有人打死都唔信。仲要搬死魚論來擾亂視聽。


Dear dolala

唔緊要,我撑你。 Judy and stccmc 兩隻嘢專玩負面聯想。邊有賣魚嘅話自己賣死魚?我妻子咁有智慧,我跟佢去街市買魚咁多年都未聽過佢話去買死魚。上個星期,明明條魚都首尾不呼應,佢都認同賣魚嘅芳姐話條魚新鮮,重要成10蚊両。芳姐重話,有條燕星啱啱瞓咗,抵買。睇吓,由頭到尾,何來「死」字?

(離題一下,今早去街市買大魚尾番嚟滾豆腐湯俾妻子嘆,親自落(教極個菲傭都煲唔到奶白色,費時佢好似酒樓咁加鮮奶,只有自己嚟)。條魚尾煎咗成分鐘都重跳跳吓,嚇到胆小的我連鑊剷都幾乎跌落地。)

我提議 Judy 同 stccmc 喺九記聽日開始擺流水席三日道歉,一碗牛伊或喱伊加一碗爽腩,聽者有份。只要講出暗號 Judy 便可,我可以代為同九記阿姑姐講聲安排一下。

[ 本帖最後由 uncleedward 於 11-1-7 21:26 編輯 ]


359
40#
發表於 11-1-7 20:0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umyeema1 於 11-1-4 16:45 發表


Q1: o甘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金文泰中學、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算唔算服務南區?

Q2: 定系英皇會收多d 南官學生, 其他幾間官中名額少 d?
(絕對系想了解多d, 因為家中親戚個仔讀緊南官)



Dear Sumyeema1

Q1: 算。

Q2: 南官贏九十幾條街。英皇及BPS所有聯系名額,幾乎全由南官壟斷。

Rank: 9Rank: 9Rank: 9


23186
39#
發表於 11-1-7 16:59 |只看該作者
提議一流, 正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1-1-5 12:13 發表

應該唔會中學生涯有幸可讀三四間學校, 因為可以用先截收中一新生, 等2~4年先殺校......
其實我個人認為讀到中三, 基本上band 3 籮底橙一族已經明知無可能成為讀書狀元, 中四開始更加系"捱"時間, 點解唔直接將d band ...

Rank: 4


889
38#
發表於 11-1-7 16:00 |只看該作者
這個關係到三方面:政府資源、學校和教職員、學生和家長的問題本身很複雜。任何解決方法也應考慮和平衡三方面。

首先,要求A學校「縮班讓位」給收生不足的B學校,是何其荒謬!
對學校而言,為什麼我校辦得愈「成功」反要愈辦愈小型呢?
對學生和家長而言,為什麼要縮減學子們進入「熱門」學校的機會呢?

那不如殺校吧?收生不足的學校必然是辦得「差」的學校吧。真的嗎?

收生不足的學校其實只是最不受家長歡迎的學校吧。

某某學校不受家長歡迎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成績)記錄差、地點差、舊、其他學校「好像好一點點」。。。

但不要忘記,世界上不可能所有學生都是BAND1材料。這些「冷門」學校曾經也為我們服務了很多成績稍孫的同學。

現在要殺校卻是必然首選。

學校過剩,要善用政府資源(納稅人的錢)必然要減少學校。自然流失太慢,但強行減少的方法也有其缺點。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7#
發表於 11-1-7 14:4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nnie40 於 11-1-7 12:37 發表
Good point:
Choosing a school is no longer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needs but on the social image of the school.
Because the social image of the school leads to rocket up the social image of family.  ...


入到名校應開心,唔開心就假。有名望的學校,也特而且确有她的優點。一家學校,如教師見學生違規即揾路走,好快跌落band3,但如有學校努力經營,好快又會升banding。"the social image of the school leads to rocket up the social image of family"。邊有可能呢?

講返正題。Band1生來說,入華仁的轉入皇仁,關係可能唔大。但band3生說,原本會入band3尾的,如能入到band3頭,可能改变了此孩童一生。

現在学生減少,有些名校巴不得可減少收生,因少收生,オ能保持学生質素,保障其名校的名聲。難得有英皇此等名校,肯照常收生,讓人有多啲機会接受較好的教育,本值得鼓勵,為何硬是不準呢?

難道band3生真的更適合入band3校。

好多人都話支持民主自由,張姓議員更是民主黨高層,為何不支持市民的選校權呢?

唔係有得選先至係老板咩?


2714
36#
發表於 11-1-7 13:0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3186
35#
發表於 11-1-7 12:37 |只看該作者
Good point:
Choosing a school is no longer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needs but on the social image of the school.
Because the social image of the school leads to rocket up the social image of family. 孩子变成父母炫耀成就的工具, so sad.

例如GSIS 是好学校, 有妈妈说孩子刚转校, 夫君在公司马上高數寸. 开会时同事深表爱慕.  膜拜,  学费是物超所值了.   最终是父母亲念书, 还是儿女念书呢?  是本末倒置吧!





原帖由 LesMis99 於 11-1-7 11:46 發表
The world has been changing. Maybe, we are in an age of "New Normal". Education is nowadays becomiing a  product or commodity that possesses in itself some sort of value regarding "branding". Choosing ...

Rank: 3Rank: 3


152
34#
發表於 11-1-7 11:46 |只看該作者
The world has been changing. Maybe, we are in an age of "New Normal". Education is nowadays becomiing a  product or commodity that possesses in itself some sort of value regarding "branding". Choosing a school is no longer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needs but on the social image of the school. I think this is why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 and comparisons among various schools that have been posted on BK.

But Why?? HK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evolving unknowingly from the early simple "Chinese/English" stream to  "banding system" (1,2,3 ... N) or combination of the two, and now towards "branding" which is we are all facing now. But one thing remains unchanged is that its only purpose is simply to differentiate among students as to who are eligible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who are not. By looking at our young people, what they are facing now is the high un-employment rate, at least much much higher than the reported number, 4.x%. Why? I think that there could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what people are actually thinking about education, namely branding or image, etc, but on the actual knowledge itself. ..... Just my own observation.

Rank: 9Rank: 9Rank: 9


23186
33#
發表於 11-1-7 11:2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dolala 的帖子

Dolala,

Judy's post is ok. It's her comment with no offenses. No distracton and annoyance.  Your writing is a bit rude.
Sorry.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