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折子戲學校巡迴 小學生唱唸做打
發新帖
查看: 496|回覆: 0
go

折子戲學校巡迴 小學生唱唸做打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5-7-20 07: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折子戲學校巡迴 小學生唱唸做打
2015-07-20
(星島日報)


        粵劇集歷史、文學及音樂元素於一身,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值得年輕人認識。不過,不時有家長反映,不知從何入手鼓勵子女學會欣賞這種傳統藝術。Elsie知道,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每年都舉辦學校巡迴,除了由受專業訓練的學生演員示範折子戲,更通過互動遊戲展現戲曲親民一面,小學生亦有機會踏上台板舞纓槍、唱合尺,輕鬆認識「唱、唸、做、打」的藝術。
        

         聽演藝學院負責表演節目推廣的項目統籌李祐宗(Jones)講,他們五年前開始走訪全港中小學,舉辦一年一度的巡迴演出,今年就先後到了十多所學校。「粵劇活躍觀眾只有約三千人,老化現象亦持續多年,所以戲曲學院希望及早建立本土年輕觀眾群。」他說,希望學校巡迴能帶出粵劇的現代一面,「很難立即令學生熱愛粵劇,但希望以不同推廣技巧,令他們不覺得粵劇老土。」

        
         為拉近學生與粵劇的距離,巡迴演出由演藝青年粵劇團擔綱,團員全部都是年輕的演藝學生或畢業生。除此之外,選擇劇目時亦會着重一些來自容易接觸的文學故事,包括《水滸傳》及《西遊記》。
        

         Jones說,巡迴演出亦會刻意選些坊間較少機會欣賞,而又強調基本功的劇目,讓同學欣賞到嚴謹的唱功及基本功,「好像今年的《林沖夜奔》,有不少武打元素,同學都會留意到當中功夫並不簡單,再接觸其他劇目就會知道可欣賞甚麼。」
        

         Elsie早前獲邀出席於油麻地街坊會學校舉行的演出。司儀先向在場三至六年級同學介紹基本欣賞概念,好像小生花旦服裝及化妝,又鼓勵同學觀賞時辨別當中「唱」、「唸」、「做」、「打」四大元素。當日演員示範了折子戲《林沖夜奔》選段,打筋斗與高難度武打動作讓全場歡呼不絕之餘,亦有花旦示範「拾玉鐲」,當中包括餵食小雞、縫紉、開門、伸懶腰等做手。「這些動作於現代或日常生活仍會見到,能帶出粵劇與生活的關係。」Jones說。
        

         不過,全場反應最熱烈的部分,要數演出前後的互動遊戲。八位同學獲邀上台參與「合尺音樂椅」,分別「扮演」粵劇音「合、士、乙、上、尺、工、反、六」,跟着樂隊以中式音名,唱出廣為人知的英文兒歌《Oh Macdonald Had A Farm》;之後又有五位同學試穿粵劇中文人、將軍、富家小姐等服裝,學習衣著如何反映人物身分。
        

         Jones表示,是次演出以小學生為對象,所以會少講欣賞方法,增加互動試玩環節。「讓他們上台耍纓槍、試穿戲服,通過親身接觸增加他們認識戲曲的信心。
        

         台下同學看到認識的人上台亦會很高興,日後或會有興趣認識更多。」他坦言,不少年輕人認為,欣賞粵劇須先具備深厚知識基礎,「其實只要有基本概念,再通過多接觸,便可慢慢累積出欣賞能力,並不一定要先刻意學習文學或其他知識。」
        

         雖然粵劇仍然未在年輕一代之間普及,但他同Elsie講,自粵劇於○九年獲聯合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九文化區又將設戲曲中心,大眾對粵劇的態度,以及社會氣氛已很不同,「多年學校巡迴的反應亦非常熱烈正面,參與的同學亦玩得開心。」
        

         今次演出的油麻地街坊會學校便是其中之一,聽校長張漪薇及老師譚可欣講,高年級音樂課一向有粵劇欣賞部分,主要教授基本概念及播放相關影片。她們希望藉着是次巡迴演出,進一步增加同學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最驚喜是有不少互動遊戲,通過參與可令同學更投入。」
        

         Elsie知道,雖然學校以英語教學,亦有不少南亞裔學生,但文化背景並沒有影響他們對演出的興趣。就讀小三的柏榮,就非常享受演出。原來他本身熱愛中國功夫,「我非常喜歡李小龍及《功夫熊貓》,覺得剛才台上的演員很厲害,以後有機會亦很想學那些動作。」
        

         同樣第一次接觸粵劇的小四學生秦子悅就認為,粵劇與他以往接觸到的音樂及電視劇很不一樣,「雖然覺得音樂有點吵耳,但有機會都希望再接觸。我最喜試穿戲服的部分,因為我亦有獲邀上台,戲服非常厚重但很漂亮。」

        
         小五的張栢菁亦有份上台試穿戲服,她同Elsie講,曾在電視看過粵劇,但因為不理解故事,所以感覺沉悶。 「爸爸媽媽給我解釋之後就覺得有趣多了。後來在音樂堂亦認識了粵劇的平喉及子喉唱腔。今次在演出發現戲服背後亦大有學問,以後看粵劇時亦會多留意這方面。」
        

         油麻地街坊會學校的一班同學於活動完結後,仍興奮地分享試穿戲服的感受,又解釋每件服裝代表的人物。Elsie覺得,不止粵劇,很多傳統藝術均蘊藏深厚文化,但只要以輕鬆活潑方式引入,令小朋友產生共鳴,便能體驗到藝術的樂趣。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