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14歲未夠秤讀英大學 資優少女先做老闆
開繙譯公司 利潤助小童學英文
2015/1/29
(晴報)
資優教育學苑推出公開提名計劃,讓家長或資優生提名,修讀專門課程。香港曾有IQ 151的14歲女資優生,「未夠秤」讀大學,先開繙譯公司賺錢,助基層童學英文。學苑院長指,曾有學生怕被排擠而拒認資優,錯失發展機會。
十四歲的趙同學(化名),幼稚園高班時就追看《Harry Potter》;小學時發現自己通曉很多表哥的高中數學題;其後更報考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補程度考試(GCE AS-LEVEL),獲三科A*,包括數學、物理及生物。
小學已懂高中課 英考試奪3A*
去年她打算報讀五間英國大學,部分獲有條件取錄,但因年紀未符簽證安排,未能成行。於是趁空檔到科大任實習研究人員,「研究二氧化碳及海水酸度對全球暖化減死亡危機。」她去年與朋友開了間繙譯公司,將收入成立基金,現有萬多美元,用於教授社區中心小朋友英文,約有十名小學生受惠;另外,又以實習身份到律師樓做助理;她希望今年五月再申請到英國升學。
資優院長:跳出香港教育枷鎖
資優教育學苑院長吳大琪表示,以資優生而言,趙同學屬於罕見,她成功跳出香港教育制度枷鎖,一試創業及科研滋味,「部分資優生會怕被同輩排擠而沒有接受資優的教育,錯失發掘潛能的機會。」
為提供更多發展機會予資優學生,資優教育學苑剛推出中小學學生公開提名計劃,由過往只限學校推薦及自薦,改由家長及資優生本身都可以提名,家長可留意子女是否在某方面特別強。
至於家長會否盲目提名,吳大琪指現時家長已較醒目,知道IQ測試不是唯一途徑,學苑會全面了解學員哪一方面資優。
學苑現有科學、人文、領導及數學四方面約四百個課程,預計新學年會有二千名新學員加入,每間學校提名會有十五個中學名額及六個小學名額,課程開放給十至十八歲學生入讀。他指學苑今年為學員及家長安排一套情意教育,主要向小學生灌輸正確人際溝通技巧及情緒管理。
Band 3神童棄跳升大學 與同窗並肩考DSE
Band 3生也可以是資優,且不一定是先天。現時讀科大一年級生的譚博文,小學三年級數學幾近不及格,直至升上中學,開始愛上數學,後來更參加奧林匹克數學賽,中三時更贏了高年級的中四學長,被推薦入讀資優教育學苑修讀物理,再修讀學苑與科大合作的資優課程。
細個數學差 升中愛上數
表現出眾的他中五時已獲本地三間大學有條件取錄,可跳級升大學,但他卻放棄機會,情願與同學並肩迎戰中學文憑試,結果取得三科5**、四科5*、一科4的佳績。
大學一年級的他現時其實已修讀三、四年級的部分課程,他表示,如今最想做超導體研究,減低電源消耗,希望將來成為科學家。他又笑言,自己並沒有接受過IQ測試,認為不論資優或普通學生,都應該得到更多發展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