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中國歷史基本篇
查看: 1410|回覆: 41
go

中國歷史基本篇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473
1#
發表於 05-4-8 03:09 |只看該作者

中國歷史基本篇

中國歷史基本篇(轉貼)

1.有先生之稱者

臥龍先生:蜀漢-諸葛亮
靖節先生:東晉-陶潛
五柳先生:東晉-陶潛
羲皇上人:東晉-陶潛
昌黎先生:唐朝-韓愈
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
廣成先生:唐末-杜光庭
逍遙先生:五代-鄭遨
通玄先生:五代-張薦明
涑水先生:北宋-司馬光
南豐先生:北宋-曾鞏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頤
明道先生:北宋-程顥
伊川先生:北宋-程頤
橫渠先生:北宋-張載
紫陽先生:南宋-朱熹
考亭先生:南宋-朱熹
象山先生:南宋-陸九淵
誠齋先生:南宋-楊萬里
潛溪先生:明朝-宋濂
正學先生:明朝-方孝孺
陽明先生:明朝-王守仁
震川先生:明朝-歸有光
亭林先生:清朝-顧炎武
梨洲先生:清朝-黃宗羲
南雷先生:清朝-黃宗羲
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
謝山先生:清朝-全祖望
望溪先生:清朝-方苞
聊齋先生:清朝-蒲松齡
隨園先生:清朝-袁枚
惜抱先生:清朝-姚鼐
中山先生:民國-孫文

Rank: 5Rank: 5


3473
2#
發表於 05-4-8 03:09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2.有居士之稱者

青蓮居士:唐朝-李白
香山居士:唐朝-白居易
六一居士:北宋-歐陽修
東坡居士:北宋-蘇軾
后山居士:北宋-陳師道
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彥
稼軒居士:南宋-辛棄疾
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
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齡
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

Rank: 5Rank: 5


3473
3#
發表於 05-4-8 03:10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3.人物並稱(一)

孔孟:孔子、孟子
孟荀:孟軻、荀況
楊墨:楊朱、墨翟
老莊:老子、莊子
屈宋:屈原、宋玉
馬班:司馬遷、班固
枚馬:枚乘、司馬相如
曹王:曹植、王粲
徐庾:徐陵、庾信
李杜:李白、杜甫
王孟:王維、孟浩然
高岑:高適、岑參
元白:元稹、白居易
劉白:劉禹鍚、白居易
劉柳:劉禹錫、柳宗元
韓柳:韓愈、柳宗元
韓歐:韓愈、歐陽修
沈宋:沈佺期、宋之問
溫李:溫庭筠、李商隱
歐曾:歐陽修、曾鞏
蘇辛:蘇軾、辛棄疾
蘇陸:蘇軾、陸游
蘇黃:蘇軾、黃庭堅
張柳:張先、柳永
程朱:二程、朱熹
陸王:陸九淵、王陽明
孫洪:孫星衍、洪亮吉
康梁:康有為、梁啟超

Rank: 5Rank: 5


3473
4#
發表於 05-4-8 03:10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4.人物並稱(二)

儒家五聖
至聖:孔子
復聖:顏淵
宗聖:曾子
述聖:子思
亞聖:孟子
大毛公小毛公
毛亨、毛萇
大戴小戴:戴德、戴聖
儒家墨家:顯學
晁錯、賈誼:政論家
建安七子:徐幹、陳琳、應瑒、劉楨、王粲、阮瑀、孔融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向秀、阮咸、王戎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二陸:陸機、陸雲
大謝小謝:謝靈運、謝朓
南徐北廋:徐陵、廋信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老杜小杜:杜甫、杜牧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郊寒島瘦:孟郊、賈島
詞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詞中二李:李煜、李清照
唐宋古文八大: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父子)
二程:程顥、程頤(兄弟)
大范小范:范雍、范仲淹
南宋四大詩家: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元劇四大家: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王實甫(西廂記)、白樸(梧桐雨)
元劇五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鄭光祖(倩女離魂)
元散曲雙璧:張可久、喬吉
劉基、宋濂:明初文宗
劉基、高啟:詩齊名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
清初三大師: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
歸奇顧怪:歸莊、顧炎武
乾隆江左三大家:袁枚、蔣士銓、趙翼
南袁北紀:袁枚、紀昀
南洪北孔:洪昇、孔尚任
近三百年四大思想家(胡適):顧炎武、顏習齋、戴東原、吳稚暉

Rank: 5Rank: 5


3473
5#
發表於 05-4-8 03:11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5.儒家聖人

至聖:孔子
亞聖:孟子
復聖:顏淵
宗聖:曾子
述聖:子思

Rank: 5Rank: 5


3473
6#
發表於 05-4-8 03:12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6.九流十家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莊子
法家: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韓非
名家:公孫龍、惠施、鄧析子
陰陽家:鄒衍
縱橫家:蘇秦、張儀、鬼谷子
雜家:呂不韋、淮南王
農家:許行
小說家:宋牼

Rank: 5Rank: 5


3473
7#
發表於 05-4-8 03:12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7.集大成者

孔子:集我國文化之大成
孔子:集古代聖人之大成
韓非:集法家之大成
呂氏春秋:集先秦各家思想之大成
鄭玄:集漢代經學之大成
庾信:集六朝駢文之大成
酈道元:集當時地理學之大成
杜甫:集古今詩學之大成
朱熹:集宋代經學之大成
朱熹: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高明:集南曲(傳奇)之大成
戴震:集清代學術之大成
聊齋志異:集志怪小說之大成

Rank: 5Rank: 5


3473
8#
發表於 05-4-8 03:13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8.雙璧之稱

先秦文學:詩經、楚辭
先秦諸子:孟子、莊子
歷史文學:史記、漢書
五言古詩:曹植、陶潛
五言敘事詩:木蘭辭、孔雀東南飛
唐詩:李白、杜甫
南宋文學:陸游、辛棄疾
元散曲:張可久、喬吉
清戲曲:洪昇、孔尚任

Rank: 5Rank: 5


3473
9#
發表於 05-4-8 03:13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9.著作並稱
十三經:易經、書經、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氏傳、公羊傳、榖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三傳:左氏傳、公羊傳、榖梁傳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朱熹所取)
五經:易、書、詩、禮、春秋(漢之五經)
五經:周易、尚書、毛詩、禮記、春秋左氏傳(唐之五經)
風騷:國風(詩經)、離騷�左馬:左傳、史記(司馬遷)
史漢:史記、漢書�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以魏為正統)
廿五史:史記(司馬遷)�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三國志(陳壽)�晉書(房喬)� 宋書(沈約)�南齊書(蕭子顯)�梁書(姚思廉)�陳書(姚思廉)�魏書(魏收)�北齊書(李百藥)�周書(令狐德棻)�隋書(魏徵)�南史(李延壽)�北史(李延壽)�舊唐書(劉昫、張昭遠)�新唐書(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薛居正)�新五代史(歐陽修)�宋史(脫克脫)�遼史(脫克脫)�金史(脫克脫)�元史(宋濂)�新元史(柯劭忞)�明史(張廷玉)
四大韻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六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金聖歎)
三本說話經典:左傳、戰國策、世說新語
抒情文傑作:諸葛亮、出師表,李密、陳情表,韓愈、祭十二郎文
哀祭文三絕:韓愈、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瀧岡阡表,袁枚、祭妹文
北朝三大散文傑作:水經注(酈道元)、洛陽伽藍記(楊衒之)、顏氏家訓(顏之推)
三通:通典(唐、杜佑)、通志(宋、鄭樵)、文獻通考(元、馬端臨)
明朝五大傳奇:荊(荊釵記)、劉(白兔記)、拜(月亭)、殺(殺狗記)、琵琶記
小說界四大奇書:水滸傳(盜)、三國演義(奸)、西遊記(邪)、金瓶梅(淫)(明末清初 李漁)

Rank: 5Rank: 5


3473
10#
發表於 05-4-8 03:13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0.體裁又名

甲骨文:卜辭、殷虛書契、契文、貞卜文字、龜甲文
孔壁古文:蝌斗文
金文:鐘鼎文
籀文:大篆、籀篆、籀書
小篆:秦篆、玉筋篆
隸書:漢隸、古隸、左書、八分
楷書:正書、真書、今隸
疏:奏、上疏、上書
序:敘、引、說
墓表:靈表、阡表
漢賦:大賦、古賦
俳賦:駢賦、小賦、物賦
文賦:散賦
古詩:古風
近體詩:今體詩
絕句:短句、斷句
唐傳奇:小說
宋傳奇:諸宮調
元傳奇:雜劇
明傳奇:南戲劇
駢文:駢儷文、四六文(唐駢文)
考據之學:樸學、漢學
理學:性理學、道學、宋學
詞:填詞、詩餘、長短句、倚聲、樂府、曲子詞
小令:令
中調:引、近
長調:慢
曲:詞餘、樂府、餘音
八股文:制藝、制義、時文、時藝、四書文
散曲:清曲
套曲:散套、套數
雜劇:北曲
傳奇:南曲
現代詩:新詩、白話詩

Rank: 5Rank: 5


3473
11#
發表於 05-4-8 03:14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1.書籍又名

易:周易、易經
書:書經、尚書
詩:毛詩、詩經
周禮:周官、周官經、周官禮(亡冬官一篇,以考工記補之)
禮:儀禮、士禮、禮
左傳: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國語:春秋外傳
小戴禮:禮記
六經:六藝
四子書:四書
老子:道德經
莊子:南華經、南華真經
荀子:孫卿新書
孫子:孫子兵法、武經、兵經
戰國策: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
呂氏春秋:呂覽
淮南子:鴻烈、淮南、淮南鴻烈
史記:太史公書、太史公記
漢書:前漢書
說文解字:說文
世說新語:世說、世說新書
昭明文選:文選
新五代史:五代史記
三國志演義:三國演義
紅樓夢:石頭記、風月寶鑑、金玉緣、情僧錄、金陵十二釵

Rank: 5Rank: 5


3473
12#
發表於 05-4-8 03:15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2.著名注疏

漢-趙歧:孟子章句
西漢-毛亨:詩經傳
漢-劉向:校定孫卿新書
東漢-高誘:戰國策注
東漢-高誘:淮南子注
東漢-高誘:呂氏春秋注
東漢-王逸:楚辭章句
東漢-鄭玄:詩經箋
東漢-鄭玄:禮記注
三國吳-韋昭:國語注
魏-何宴:論語集解
魏-王弼:老子注
晉-杜預:左傳集解
晉-郭璞:山海經注
晉-郭象:莊子注
南朝宋-裴松之:三國志注
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
南朝梁-劉孝標:世說新語注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唐-孔穎達:五經正義(易-詩-書-禮記-左傳)
唐-楊倞:荀子注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
唐-顏師古:漢書注
唐-李善:文選注
宋-朱熹:四書集注
宋-朱熹:詩集傳
宋-朱熹:楚辭集注
元-胡三省:資治通鑑注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清-楊守敬:水經注疏
清-全祖望:七校水經注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
清-焦循:孟子正義

Rank: 5Rank: 5


3473
13#
發表於 05-4-8 03:16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3.創始

尚書:我國最早之史料-散文之祖
尚書-禹貢:開後世地理之學
周易:我國最早之哲學書
詩經:為我國韻文之祖-純文學之祖
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Rank: 5Rank: 5


3473
14#
發表於 05-4-8 03:16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4.淵源

荀子:源出孔子,傳六經
五絕:來自五言古詩
七絕:來自樂府歌行
賦:導源於詩,興於楚辭。
司馬遷-班固-韓愈-柳宗元:受左傳沾溉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
世說新語:係東漢以後品評人物,好尚清談風氣下的產物。
柳宗元山水遊記:脫胎酈道元水經注
司馬光:思想源出六經
三蘇:其文出於戰國策-莊子-史記-縱橫家
王安石:文學孟子-韓愈,詩學杜甫。
曾鞏:為文原本六經,斟酌於司馬遷-韓愈。
姜夔-史達祖:受周邦彥影響
文天祥:服膺程-朱之學
水滸傳:脫化自大宋宣和遺事
三國演義:脫化自三國志平話
西遊記:脫化自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王守仁:直承宋-陸九淵「心即理」的觀念,提出「致良知」與「知行合一」學說
張爾歧:學行一主程-朱
紅拂記(明-張鳳翼)-虯髯翁(明-凌初成)-女丈夫(明-馮夢龍):虯髯客傳
全祖望:服膺黃宗羲,致力於史傳
汪中:治古文不法韓-歐,而以漢-魏-六朝為則。
方苞:思想推本於六經-論-孟,文步左傳-史記及唐宋八大家。
方苞: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在韓歐之間。
姚鼐-曾國藩: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並重。
曾國藩:學宗程朱,治軍與居官皆有儒者之風。
長生殿:梧桐雨:長恨歌傳:長恨歌
林紓:以桐城派自居
梁啟超:為文初學桐城,後學魏晉。
徐志摩:於文好史記與莊子,於詩好李白與李商隱
孫中山:繼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統並參考西方民主-科學之思想。
蔣中正:道承孔孟,志繼國父

Rank: 5Rank: 5


3473
15#
發表於 05-4-8 03:17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5.師承

孟子:子思
宋玉:屈原
李斯-韓非:荀子
戴德-戴聖:后倉
晁錯:張恢-伏生
司馬遷:司馬談-孔安國-董仲舒
鄭玄:馬融
李密:譙周
劉勰:定林寺僧祐
李翱-李漢-皇甫湜:韓愈
孫復-歐陽修-張載:范仲淹
程顥-程頤:周敦頤
錢公輔:胡瑗
蘇軾-曾鞏:歐陽修
白樸:元好問
羅貫中:施耐庵
宋濂:吳萊-柳貫
方孝孺:宋濂
姚鼐:劉大櫆:方苞
梁啟超:康有為
蔣經國:吳稚暉

Rank: 5Rank: 5


3473
16#
發表於 05-4-8 03:18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6.推崇

孔子:據魯史修春秋,漢儒稱孔子為「素王」
屈原:我國第一位偉大詩人
李斯:諫逐客書為秦代奏疏之代表作
司馬遷:後世推為文史之宗師
司馬遷:「史記」本為史書通稱,後世成為司馬遷史著的專稱
司馬相如:王世貞譽之為賦聖
賈誼:上承屈原-宋玉

Rank: 5Rank: 5


3473
17#
發表於 05-4-8 03:19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7.科舉取士

應試
及弟稱
名次

童試
秀才
考中秀才者稱學政為宗師

鄉試
舉人
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亞元,第三名以下不稱元

會試
貢士
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
進士
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Rank: 5Rank: 5


3473
18#
發表於 05-4-8 03:19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8.文學家封公-侯者

諸葛亮:武鄉侯
魏徵:鄭國公
韓愈:昌黎伯(宋神宗時追封)
王安石:荊國公
司馬光:溫國公
文天祥:信國公
劉基:誠意伯
王守仁:新建伯
曾國藩:毅勇侯

Rank: 5Rank: 5


3473
19#
發表於 05-4-8 03:20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19.詩經六義

體裁:風(15國風):民間歌謠
雅(大-小雅):宴會樂曲
頌(周-魯-商):祭祀樂舞
作法:賦(鋪敘法)
比(譬喻法)
興(聯想法)

Rank: 5Rank: 5


3473
20#
發表於 05-4-8 03:20 |只看該作者

Re: 中國歷史基本篇

20.賦之類別

古賦:兩漢
俳賦:魏-晉-南北朝
律賦:唐朝

文賦:宋朝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