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
發新帖
查看: 712|回覆: 7
go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747
1#
發表於 05-1-18 21:17 |只看該作者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

  ( 星 島 日 報 報 道 ) 影 響 深 遠 的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文 件 下 月 初 出 籠 , 小 組 主 席 田 北 辰 昨 向 學 界 透 露 , 將 來 會 以 全 港 性 準 則 規 劃 英 文 中 學 , 又 會 收 緊 對 接 受 英 語 授 課 學 生 的 要 求 , 至 中 英 數 三 科 都 要 達 標 , 預 計 全 港 約 有 三 至 四 成 學 生 可 接 受 英 語 授 課 。 有 校 長 擔 心 , 按 全 港 學 生 能 力 排 列 , 英 中 只 聚 集 於 某 些 地 區 , 增 加 標 籤 效 應 。

    田 北 辰 昨 日 會 見 津 貼 中 學 議 會 、 中 學 校 長 會 、 英 文 中 學 聯 會 、 補 助 學 校 議 會 代 表 , 聆 聽 他 們 對 諮 詢 文 件 的 意 見 。 小 組 否 決 學 界 提 出 學 校 自 決 教 學 語 言 的 做 法 , 傾 向 維 持 中 中 、 英 中 二 分 法 ﹔ 並 把 準 則 收 緊 , 按 中 一 入 學 學 科 測 驗 中 英 數 三 科 成 績 , 規 定 全 港 最 頂 尖 的 三 至 四 成 學 生 , 才 有 資 格 接 受 英 語 授 課 。

    與 會 校 長 引 述 田 北 辰 解 釋 , 是 不 想 小 學 過 分 集 中 操 練 學 生 英 語 , 加 上 有 研 究 顯 示 , 若 學 生 中 英 數 三 科 表 現 出 色 , 學 習 動 機 相 對 較 強 , 能 更 有 效 使 用 第 二 語 言 學 習 , 所 以 要 求 英 中 學 生 , 必 須 在 中 英 數 三 科 同 時 達 標 。

    小 組 又 建 議 全 港 性 規 劃 中 學 教 學 語 言 , 把 學 生 成 績 組 別 ( Banding ) 全 港 性 排 列 , 取 代 目 前 分 區 排 隊 的 做 法 。 中 學 須 取 錄 八 成 五 有 資 格 接 受 英 語 授 課 的 學 生 , 加 上 教 師 會 考 英 語 達 C 級 或 以 上 , 高 考 英 語 達 D 級 或 以 上 , 還 要 有 足 夠 配 套 , 才 可 成 為 英 中 。

    有 校 長 指 現 時 按 地 區 劃 分 學 生 成 績 組 別 , 每 區 均 有 三 分 一 學 生 屬 第 一 組 別 ( Band 1 ) , 有 資 格 入 讀 英 中 , 若 改 為 將 全 港 學 生 排 次 序 , 有 資 格 入 讀 英 中 的 學 生 , 可 能 只 聚 集 於 社 經 地 位 較 高 的 地 區 , 加 強 標 籤 效 應 , 令 英 中 分 布 更 不 平 均 。

    對 此 田 北 辰 在 會 上 解 釋 , 學 校 在 自 行 收 生 階 段 , 可 全 港 取 錄 三 成 學 生 , 學 生 亦 可 在 派 位 時 跨 區 報 讀 英 中 。 田 北 辰 強 調 英 中 數 目 並 非 按 地 區 規 分 , 旨 在 安 排 最 適 當 學 生 , 入 讀 最 適 當 的 學 校 。 而 英 中 的 「 上 落 車 」 機 制 , 則 維 持 在 四 至 六 年 檢 視 一 次 。

    有 中 學 校 長 指 上 述 建 議 一 旦 落 實 , 將 更 加 鞏 固 現 有 英 文 中 學 地 位 , 扼 殺 中 文 中 學 的 發 展 空 間 , 「 屆 時 學 習 動 機 最 好 、 中 英 數 成 績 最 佳 、 家 庭 背 景 最 好 的 學 生 , 全 都 入 讀 英 文 中 學 , 中 中 很 難 翻 身 。 」 校 長 指 這 建 議 爭 議 極 大 , 與 政 府 一 向 鼓 勵 母 語 教 學 的 政 策 背 道 而 馳 。

    因 此 , 有 校 長 即 場 向 田 北 辰 要 求 , 除 了 以 學 生 的 入 學 成 績 釐 訂 他 們 是 否 適 合 英 語 教 學 外 , 亦 應 以 考 慮 學 校 畢 業 生 成 績 , 看 是 否 有 增 值 。 亦 有 校 長 提 出 以 申 請 形 式 , 讓 學 校 自 願 由 中 中 變 成 英 中 , 或 是 由 英 中 變 成 中 中 。

Rank: 5Rank: 5


4773
2#
發表於 05-1-19 00:38 |只看該作者

Re: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

有 校 長 擔 心 , 按 全 港 學 生 能 力 排 列 , 英 中 只 聚 集 於 某 些 地 區 , 增 加 標 籤 效 應 。


This worry is unreasonable. If we evenly spread the EMI schools in all zones, it will be unfair to the students in the high standard zones.

有 中 學 校 長 指 上 述 建 議 一 旦 落 實 , 將 更 加 鞏 固 現 有 英 文 中 學 地 位 , 扼 殺 中 文 中 學 的 發 展 空 間 , 「 屆 時 學 習 動 機 最 好 、 中 英 數 成 績 最 佳 、 家 庭 背 景 最 好 的 學 生 , 全 都 入 讀 英 文 中 學 , 中 中 很 難 翻 身 。 」 校 長 指 這 建 議 爭 議 極 大 , 與 政 府 一 向 鼓 勵 母 語 教 學 的 政 策 背 道 而 馳 。


Why 中 中 need  翻 身? I think all schools, no matter EMI or CMI schools should be respected. The teachers who teaches students of lower standard are assuming higher responsibility and should be more respected.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
發表於 05-1-19 09:12 |只看該作者

Re: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

有 校 長 指 現 時 按 地 區 劃 分 學 生 成 績 組 別 , 每 區 均 有 三 分 一 學 生 屬 第 一 組 別 ( Band 1 ) , 有 資 格 入 讀 英 中 , 若 改 為 將 全 港 學 生 排 次 序 , 有 資 格 入 讀 英 中 的 學 生 , 可 能 只 聚 集 於 社 經 地 位 較 高 的 地 區 , 加 強 標 籤 效 應 , 令 英 中 分 布 更 不 平 均 。


每次聽教育界那班人批評"標籤效應",我便無名火起。這個校長,工資起碼7,8萬,但智能比街市阿婆還差。買奶粉,你也會買一些名牌大藥廠的吧,大陸没有牌子的奶粉你買不買。你又不去抗議名牌大藥廠的奶粉造成"標籤效應"。正是此"標籤效應",活人無數,同時,節省了我們很多很多時間。另外,那班人所追去的是人為的"分佈平均",人為之"分佈平均"是甚麽:

1.不理教得如何,總之,エ資要一樣。
2.人家學校其門如市,我校却無人報讀,不行,我要學生分佈平均,實行小班教學,等大家都有エ做。
3. 不理學生水準如何,可不可以用英語授課,總之,英中分布要平均。

Rank: 5Rank: 5


4747
4#
發表於 05-1-19 09:25 |只看該作者

Re: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

有 校 長 指 現 時 按 地 區 劃 分 學 生 成 績 組 別 , 每 區 均 有 三 分 一 學 生 屬 第 一 組 別 ( Band 1 ) , 有 資 格 入 讀 英 中 , 若 改 為 將 全 港 學 生 排 次 序 , 有 資 格 入 讀 英 中 的 學 生 , 可 能 只 聚 集 於 社 經 地 位 較 高 的 地 區 , 加 強 標 籤 效 應 , 令 英 中 分 布 更 不 平 均 。

Personally I feel that the new way of defining band 1 students is better as standard benchmarking.  Now band 1 of region 1 can be band 2 of region 2, standard of students cannot be compared fairly.  However, the new way may cause some regional bank 1 schools drop to band 2, but this just reflects better the "real" banding of the schools.

I don't think that distribution of band 1 schools should be equal in regions, it just doesn't make sense.  Schools should survive based on their own strength, not by administrative policies.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5#
發表於 05-1-19 10:23 |只看該作者

Re: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

WYmom,

不知你還會不會覺得香港之教育越来越差,在香港,有一部分立法局議員,他們是天生之反對派和寄生蟲,他們之生存,是建基於反對政府,是依俯寄生於所謂"弱勢社員"和利益團體。教改,他們不去討論其方向是否正确,其內容是否合理,他們不断攻擊政府:甚麽倒瀉蟹,甚麼朝令夕改等等。但教改之方向,我是支持的:

1. 語文政策,分中英文中學,母語教育,我支持(張文光等人是倡議者,後来扮不關事。八萬五,老董很大程度是順應了這些人之訴求,後来,這批人也扮不關事)。
2. 小學的入學法,我支持阿蟲之理念,但我也不喜歡抽獎。我想不到比抽獎更能體現阿蟲理念之方法,連抽獎一並也支持了。
3. 基準試,初初反對,反来也支持了。
4. 一條龍,當然支持。但對於那些入到一間和名校同名之一條龍小學,欣喜若狂,且不時自吹自擂,和真正名校比的家長,却壓根兒看不起他們。
5. 最令我興奮的,是直資政策。你發現,現時之學校,趨向競争,這是直資政策之成果。
6. 中學之自行收生權,也由原来之二成到三成。這也有利競爭。

Rank: 5Rank: 5


1009
6#
發表於 05-1-19 10:34 |只看該作者

Re: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

小學的入學法,我支持阿蟲之理念


請問甚麼是"阿蟲之理念"? 看不到前文有提及,是走漏眼還是人盡皆之的東西?

Rank: 5Rank: 5


4747
7#
發表於 05-1-19 11:00 |只看該作者

Re: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

Judy,

I think each strategy has pros and cons, the worst thing of all is the random allocation in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ages.  I support the most basic way, which is natural competition, e.g. DSS as you support.  For language, I don't like too much rules to dictate the schools using which languages, as I always look for a balan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eally as both languages are very important now.

I don't remember 阿蟲之理念, but I definitely object to lucky draw.  I don't like the point system at all, I prefer more choices of subsidized schools instead of just one.  I also believe that the schools should have discretionary rights to select students. For secondary schools, I hope that more choices can be allowed for students, now we can only choose one (in the first phase).  

One-dragon policy:  this sounds great, but it causes all parents to make a very important decision of school for their kids very early (since primary or even kindergarten), which is not a mature timing for me as I am not really sure if the school fits my kids when they are still so young.  So for me, this limit my choice of schools when my kids growing up and I don't fully support.

基準試 is OK, teachers of course won't welcome it, but this guarantee quality and standards of teachers and schools.

Is your kids studying in primary now?

PS - I believe 阿蟲 will send his 2 kids to International School now instead of supporting his own strategy!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8#
發表於 05-1-19 12:56 |只看該作者

Re: 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

阿蟲之理念


好像是"愉快學習","學會學習","终身學習"等口號。

小一入學方面,阿松等人覺得不應在幼兒園階段硬塞學科智識給小朋友,應讓小朋友愉快、自然地成長,因而,他覺得小一入學試實在太苟求了,而建議將學校的35%的自行收生權也拿走,改為就近入學等等。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